方宜佳笑笑, 觉得瑾堂弟是在说笑。
家里一大堆的事,又是好几个孩子,她丈夫在府城当官也不能离开, 她这个当家主母怎么好带着一个女儿直接去京城散心呢。
方瑾说这话时是随口一提, 但仔细一想, 这事要是办成了,小鱼肯定是会欢喜的。
而且他也挺心疼四堂姐的。
方瑾还记得前几年时,堂姐温柔灵动的目光。
可最近,他发现宜佳堂姐笑得越来越呆板了。
堂姐她过得不快乐啊。
方瑾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从前他还觉得女子在家里安安稳稳地相夫教子,这就是天底下所有女子最大的幸福了。
现在却不然。
他也是有了女儿的人了, 而且还是好几个。
他现在才算是能体会到几分当初小鱼对姐妹们的感情和忧虑了。
方瑾一直旁观着勤书师兄这些年来的变化。
同为追求功名利禄的男人,他不能说勤书师兄做错了什么, 但也是很感概惋惜的。
他依稀还记着师兄年少时的意气风发, 如同青松一般俊秀淡泊的姿态。
有时,方瑾也会对镜自赏,看看岁月究竟带走了他的什么。
小鱼弟弟的眼神依旧清亮有梦, 哪怕身处在京城的锦绣繁华,富贵也没能侵袭了他的理想和志气;哪怕在宦海沉浮中打转徘徊, 方瑜依旧还有他自己的坚守和追求。
方瑾知道自己的脾性和能耐。
他和普通人比算是很聪明的人了, 但在真正有才干的人面前,他还是不够看的。
但他有一点好处, 就是知道见贤思齐,知道谁好谁不好。
方瑾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人, 都是在随波逐流, 在岁月的洪波中, 逐渐地失去光彩。
年老, 体衰, 性格开始变得执拗。
很可悲。
但也很真实。
方瑾见过许多老人,都在家里当拍板定事的那个人,可真正能做到他爷爷奶奶和二奶奶那样睿智的,凤毛麟角。
方瑾不想变成那样,也不想和勤书师兄一样,变成个面目模糊又大腹便便的老男人。
他想向小鱼学习,哪怕没有那么大的成就,他也知足了。
方瑾开始学着小鱼弟弟的模样,多关心自家姐妹,还有就是对女儿们的培养。
宜佳堂姐和佳慧堂妹就在府城生活,和他离得近,来往也多。
他这几日总去找宜佳堂姐说话,说领孩子去京城见世面的好处,又说小鱼肯定很想念亲姐姐,最后再说小鱼学识高,正好能指导家里男孩们的功课,给男孩们拔拔高。
这么一通说下来,方瑾把他自己都说得心动了,打算把年纪小暂时还考不了科举次子和三子也一道送去给小鱼教导。
宜佳听堂弟说得多了,心里也开始动摇起来。
她家大儿子读书不成,虽然已经很用功了,但还是停留在童生的水平上,秀才功名也没考下来。
而且,大闺女的婚事也没找好,总是挑不到四角齐全的好女婿。
宜佳不愿承认她自己儿子天资上的不足,也不愿接受差一点女婿。
要是把孩子带到京城住一段时间,换个环境,也许就能换换运势了。
宜佳有了八成的愿意,但还有些顾虑:咱们二姐已经带着彦之去了小鱼那备考了,我再带着好几个孩子住过去,那也太麻烦弟弟和弟妹了吧。
都是实在亲戚,还提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方瑾笑道:小鱼在京城的家可是三进的大宅子,你带着孩子们过去也就多占一个院子,平时还都有丫鬟伺候着,能添什么麻烦。
再者说了,咱们的小鱼弟弟什么时候嫌弃过咱们啊。
宜佳一听到这也是温柔地笑了起来,就和堂弟商量好,说等过完冬天她就带着两家的孩子一起上京住几个月。
等到晚上,宜佳和丈夫说了这事。
刘勤书自然乐意让儿女多和他们有出息的舅舅亲近,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还嘱咐妻子,说让她不用着急往回赶,家里有他管着尽够了。
方瑾自觉替小鱼弟弟做了件好事,回到家后立刻写了封信,把这事告诉小鱼。
这信刚写完,书房外面就有一少年过来请见。
方瑾听小厮说是李青山,就让人进来了。
李青山进来行礼后,才说:青山今日读书有几处不懂之处,还请先生赐教。
这李青山就是原来的善书,今年刚考上童生,已经和舒怡家的宝珍定了亲,算是方家的自己人了。
方瑾对自家后辈是很爱护的,闻言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多礼,以后就和宝珍一样叫我舅舅。
方瑾的私塾如今也不大收外人了,都是关秋茗那边送过来的好苗子,放在他这里悉心培养。
方瑾同时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要在这些男孩子里挑出忠厚老实又有天赋的,留着以后给安成和佑成做上门女婿。
唉,这事真不容易。
配翰林院方大人家的女儿,怎么的也要有在十七八岁就能考中举人的才华啊。
方瑾为这事愁了大概有两年了。
总觉得他家小鱼弟弟是在拿他开玩乐。
自家好好的姑娘,不说挑个大官家的公子吧,最起码也要找个同在京城为官的人家吧。
怎么能从这些庶民家里卖出来的奴才秧子里选呢?可小鱼弟弟是极其认真的,他就只能是舍命陪君子了。
方瑾使劲地训导这二十来个男孩子,就照着他小鱼弟弟从前的学习进度来要求,读书作画习武打拳,一个都不落。
除了这些,还有那种忠心主家的洗脑教育。
这些少年人天天就是高强度的练武和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里休息的日子都是有数的。
稍微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方瑾这个严师就会罚到他们怀疑人生。
如此下来,还真有两个苗子脱颖而出,和李青山一起考上了童生,未来也是前途可期。
方瑾这时打算进行下一步考察,开始偶尔放家里这些学生出去玩玩,再旁观他们的变化。
方瑾回到家后,一直在忙着操心家事和府城官场上的事,至于十二月要是娶亲的事,就都交给小梁氏和管家来操办。
作者有话说:昨天晚上到家躺着就睡着了,我……以后我再也不立旗子了,食言而肥,太尴尬啦!捂脸,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