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世道变化

2025-03-22 07:39:09

方老大皱着眉头, 总不可能家里人在村里出了事。

他带着两个兄弟去隔壁大伯家问情况,一进屋便看见了二妮坐在大伯母身边择菜,一下子就安心了。

二妮见他爹和两个叔叔都回来了, 连忙起身给三个长辈倒茶倒水, 然后口齿伶俐地把家里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从王家人天天过来占便宜, 到二婶糊涂做事被王家人撺掇胡闹,再到程瑞讨好二婶为虎作伥。

二妮深思熟虑了一宿,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就是行事可能还不够老道,操之过急, 要是她奶奶遇到这事肯定比她处理得好,最起码不会在家里人少的时候闹起来。

昨天打完程瑞她就后悔了, 幸亏程瑞这人有点窝囊, 不敢真和她动手,要不然事情可能会闹得更大,要是真被闹出家门, 丢人的还是方家。

所以冷静下来之后,二妮第一时间就跑到隔壁把大爷爷大奶奶给请来了, 让这两位长辈替她震慑住程瑞和二婶。

方仟吉听完二侄女的叙述, 心里直接就把错都归结到他媳妇身上,气得脸色铁青, 想操起棍子打那吃里扒外的蠢婆娘。

二妮拦住二叔,她爹方老大比两个弟弟拿事, 也说道:打人有什么用, 你之前也不是没打过, 二弟妹就是糊涂, 你再打她脑袋也清醒不过来。

再说了, 她可是福娃的亲娘,就算是看在福娃的份儿上,你也不能再轻易打她了。

方仟吉很听大哥的话,坐下来说:那怎么办,这婆娘这样败家,我要是再不收拾她,她可不要把咱家都搬给她娘家了。

没了方老太太在,家里说话最好使的就是方老大,他拍板说:之前那是咱们不在,二妮又是小辈,管不住你家那口子。

现在咱们回来了,把她锁在屋子里,不许王家人来,就没事了。

爹,那程瑞呢?二妮心里有点不安,怕他爹觉得程瑞做得没错,是她做错了。

方老大看了二女儿一眼,到底还是护短,就说:大伯母,我看程瑞有点不服咱家管,能不能请大伯多教训程瑞几天,最好把他管服喽。

方老夫人自然也向着自家侄孙女,痛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你大伯也是这么想的,程瑞就先留在我家反省受罚吧。

方家三兄弟带着二妮和王氏回了家,王氏被锁进屋子里,二妮则被他爹训了一顿,说她行事不谨慎给家里惹麻烦了。

之后,方老大就不再想这件事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方家三兄弟在路上就商量好了,回来后就用木头做几个简易的大花槽,放在原先家里女孩住的那个屋子里。

然后把土填到花槽里,种上菜种子,烧热炕,每天浇水,等个五六天再看情况。

二妮抱着儿子喂奶,同时也在深刻反省她的错误。

她不应该那么冲动的,她应该先忍着,尤其是弟弟还嘱咐过她要照顾二婶。

唉,完了,现在二婶被关了起来,到时候弟弟知道了该怎么想她啊。

二妮苦恼了几天,这期间程瑞还被关在隔壁反省,她有空闲时间就陪二婶说话,希望被锁在屋里的二婶能过得好些。

王氏现在彻底消停了,之前家里没人她才敢猖狂,现在她男人、大伯子和小叔子都在家,她就算被打都不敢多吭声。

王家也是一样,发现方家男人回来了也不敢在来找王氏蹭饭,甚至连家门都不敢太出了,怕被方家人逮到臭骂。

五天之后,屋里种的小白菜有一大半都长出了小苗,方老大高兴极了。

他让老二带包菜种子去县城,再把好消息告诉给大侄子。

二妮听说二叔要回县城,就想着也要跟着去,她要把这边的事先跟弟弟和奶奶解释一下,省得弟弟真怪罪她。

方老大没同意女儿的请求,家里还需要有人做饭干活呢,要是二妮去县城谁给他们做饭洗衣服呢。

二妮没法子,只能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托二叔交给弟弟和奶奶。

方瑜的日子没什么波澜,天天就是去先生那边读书学习和练字。

然后就是抽出空来教家里的女孩子读书写字,原来担任教师这一职责的二妮在村里没跟来,方瑜就需要接回教育工作。

不光如此,他现在还开始着手培养方瑾这孩子,希望他明年离家读书后方瑾可以接过家庭教师的工作。

刚开始方瑾有些不情愿,他是他爷爷亲自教养大的,和他爷爷一样,也觉得女子读书无用,有那闲工夫还不如他自己多学点习呢。

为此,方瑜这段时间没少和方瑾讨论这件事,把嘴皮子都快磨破皮了。

方瑜拿大家小姐举例,说真正的书香门第就连家里的姑娘都很有学识。

方家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起色,但离真正的大户人家还差得很远,这些差距就需要他们这一代来追赶磨平,所以家里的姑娘就必须要接受教导,方瑾也必须做好辅导姐妹读书识礼的工作。

那你为什么没交她们学女训女则和女诫呢?不是说要把咱家姐妹都交成大家闺秀嘛,怎么不先学这些女子要学的正经书,反而先去学男子要读的书。

方瑾很自然地问道,他可是正宗的古代男子,有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

方瑜这个现代人自然是觉得这些东西是封建糟粕,所以才没有教给家里姐妹,可这些玩意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也不能完全不理睬世俗对女性要求。

那不是从前家里没钱嘛,买那些书还得另花钱,所以我才拿自己学过的书直接教姐妹。

方瑜找了个借口,先糊弄住小古董。

我明天就去买一套,然后我先看看,再教给姐妹,这事就不用你操心了,等我去府学了你再教姐妹们写字,现在你就好好学习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既然当下就是这样的风气,那他就先看看这些书,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人为本,为我所用。

还要特别注意讲授方法,让家里的女孩子有个批判的思维,边读边讨论,再理解背后的好坏是非,做到辩证地看待这些书里的所宣扬的思想,不被这些倡导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所洗脑。

第二天一大早,方瑜和先生那边告了一天的假,然后就去了书铺把当下时兴的教导女子的书都买了回来。

方瑜先看的是长孙皇后所著的《女则》,里面虽不乏教导女性要柔顺听话的老调子,但书中也有很多讲述为人处事大道理的篇章。

其中更是记载了许多后妃的事例,又有长孙皇后的评注,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很不错的古代女性读物了。

读过《女则》后,方瑜的脸色不再苦大仇深,又兴致勃勃捡起班昭所写的《女诫》,觉得能帮哥哥班固修《汉书》的女历史学家,写出来文章应该也不错吧。

呵,大错特错!书中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

开篇就讲卑弱,讲女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就应该睡在床下,表明她的卑弱,给她砖瓦纺锤玩,表明女子就应该辛苦劳作不得喊累,还要忍辱负重,常表现出畏惧。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这话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之后还有诸如男要御妇,妇要事夫的大道理。

什么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还有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

班昭写这破烂玩意的时候可是东汉啊,那时候女子可是还能再嫁的呢,可不是明清对女性压迫最厉害的时候呢。

班昭写这玩意的时候脑袋在想什么呢?方瑜真是想不通,难道这世上还有人乐意把自己的腰杆子折断给别人踩着玩的乐趣呢?该说不说,班昭也是个博学之人,那才华也是横溢,怎么就有贬低自己性别的爱好呢?方瑜一脸恶心的表情,捏着鼻子强看完班昭写的《女诫》,头十分疼。

方瑜所处的这个时空的历史很有趣,宋朝以前的历史和他所知道的历史大体一致。

宋朝出现过,却是个短命王朝,然后就是现在的卫朝了。

所以历史上大概在宋朝后期失传的《女则》还在,而东汉班昭写的《女诫》也流传了下来。

方瑜从史书和周围生活中推测出现在大致的历史背景,对应到他学过的历史,现在就是理学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对女性的压制和禁锢还没有到最厉害的时候,缠足的陋习还没有全面推广。

不过也应该快了。

方瑜叹息着想起之前方老太太和他说过的话:在我还很小的时候,那时候还有年轻寡妇再嫁的事呢。

可后来,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寡妇再嫁就成了十分丢人的事情了。

要是谁家的闺女嫁过两个男人,那这一大家子的人就都不用过了,外面人一人给你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

唉,这世道,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多。

方老太太哀叹道。

移风易俗,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短短十几年,从上至下的宣传,就能改变所有人的价值观念。

方瑜想,既然他都穿越了,定然是要在这里做出一点成绩的,要是他能拥有一定的名气和名声,是不是就能从部分上转变这样的风气呢。

作者有话说:我之前也没看过女诫这玩意,看完之后真是要吐了,最让女性想不到的是,这玩意还是女的写的……就很迷。

话说,我家边好了,然后我抱我妈,她就叫唤,她觉得我妈不是我妈,是她亲妈……就很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