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2025-03-22 07:45:17

张安在自己家巷口下车, 还故作从容地揖手跟凌季白道别。

待凌季白的车一走,他转身便急急地赶回家里去, 告诉他娘:找媒人,我要提亲。

张氏叫他搞懵了,待追问,张安给她说了情况。

张氏问:她有多少嫁妆?张安道:还不知道,但说是四夫人怜惜她,会给她置办。

且她还和曾家认了干亲,曾家怎么也得添一点吧。

曾家的儿子, 可都都已经是官身了。

他家门前一对门当可都换了箱形的抱鼓石。

张氏羡慕:一家子奴仆就翻身成了官宦人家。

他家祖上烧的什么香,要能知道,咱也去烧去。

烧的便是凌家的香啊。

这就是沾了高门大户的光啊。

张安道, 你想想,这门亲要是能做成,咱们就和曾家是亲家了。

还有什么生意谈不成?曾家帮着牵牵线, 小凌管事也得给个面子。

且我今天瞧着, 这位林姑娘与小凌管事也是熟识的。

这以后都是熟人了。

张氏一想, 有点激动, 问:那以后凌府的生意,咱还能拿回来不?凌府以前是她家最大的客户,后来被人抢走了。

一直是她心里的一块病。

张安道:那么远的事以后再说,先找媒人啊。

林嘉跟曾家这门干亲, 以及传说中的四夫人给置办嫁妆,在张家人来看,足以抵消她身上父母双亡的短板了。

至于身为妾的亲戚, 别说高门妾了, 便是凌万全大管事的家门槛, 他们现在都不太迈得进去了。

全不是事。

张家自去找媒人去曾家提亲,不必细表。

且说林嘉相看回来之后,凌昭来问她意思。

林嘉道:我没什么不愿意的,看那边的意思了。

那边你不用担心。

凌昭道,他必是肯的。

简单明白的利益关系中的人心是最好算的。

小商户最需要巴结的是高门管事,所以今日他把季白也派过去了。

四房的得力管事,以及身为万全大管事的儿子的身份,故意袒露给张安看。

都是加成。

更不必提林嘉的容貌。

虽则季白回来禀告时只简单说张生一看到林姑娘就看住了,但凌昭能想象出来一个年轻男子看她看呆了的模样。

若这样张家再不肯,他凌字可以倒着写了。

林嘉问:他若提亲,三夫人那边我怎么去说?凌昭道:不用你去说,我早就想好人了。

林嘉眨眨眼。

凌昭道:肖氏。

一如凌昭所料,张安果然很快就往曾家去,不是谈生意,是去提亲去了。

曾家本就是守株待兔,他一上门,曾家便答应了。

交换了庚帖,只要合八字不出问题,这门婚事就算定下来了。

过了几日结果出来,八字相合没有问题,林嘉和张安的事便算成了。

小门小户成亲不像大户人家拖那么久,尤其曾家表示林嘉的嫁妆已经办好了。

张氏出面和曾家人一起商量了一番,定在了六月下旬。

赶着把屋子里的墙重新粉一粉。

她道,也好迎新人。

还有些家具,该修的也要修一修,不拖了。

几只箱子拿去让匠人包个铜角,新人来了看见了也体面。

亲事既说定了,四房给产业里的人换季衣裳料子这一单大生意,自然就没有悬念地给了张家。

张安母子十分欢喜。

尤其小凌管事道:以后都不是外人,有事找我。

这门亲结得果然实在!既定下了日子,便得想办法把林嘉从府里接出去成亲,让她彻底地脱离三夫人的掌控。

在这个事里,四夫人实在居功至伟。

在知情人以外的其他人那里,凡需要出面的,都是她的人出面。

因她心中也明白,涉及林嘉的事里,凌昭必须得隐身。

去找肖氏的是她院中的妈妈,这也是最亲信的人。

都知道九郎和小林姑娘的事不能叫别个人知道,做事十分谨慎小心。

这妈妈与肖氏道:就是怜惜她。

我们夫人啊,你不知道,看人就看脸。

四夫人这个爱美人的毛病,全府都知道的。

肖氏也听说过。

她替林嘉高兴:能得夫人看顾,是她的福气。

妈妈道:事情都定下来了,日子都定好了,就从曾家发嫁。

就是不好直接出面把人接出来,显得我们要跟三夫人打擂台似的。

肖氏也曾是主母,主母们最擅长听话听音儿。

肖氏问弦歌便知雅意,含笑道:那孩子与我作了几年的邻居,这个事,我来出面吧。

肖氏恐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分量不够,决定把女婿搬出来。

肖晴问清情况,叹道:商户人家啊。

肖氏道:有吃有喝,有奴婢使唤,你要怎样。

最重要的便是有奴婢使唤,意味着林嘉不必自己挎着篮子上街买菜,不用抛头露面。

这是肖氏觉得最好的一点。

因强抢民女这个事,并非只存在于话本子或者戏台上,它是一个会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情况。

肖晴道:也是。

待与凌晋说明情况,凌晋笑道:小姑娘还挺有福气,身在三房,却得四房庇护。

肖氏道:她是个好孩子。

肖晴也道:嘉娘很好的。

当初她犯糊涂,林嘉一意劝她走正道。

既如此,凌晋也愿意帮这个忙,积善行德。

只是觉得内宅这些女人,真是弯弯绕绕得好笑。

肖氏从老夫人这边论起来,和三夫人平辈。

从肖晴、凌晋那边论起来,还要比三夫人高一辈。

她带着女婿上门,三夫人得正经接待一下。

凌晋留在外院,肖氏自己去见了三夫人,道:给她说了一门亲,虽门户不太高,只是个商户,但也是殷实人家,不委屈她。

已经换了庚帖,日子定在了六月里,希望夫人给个体面,让她能从府里发嫁。

三夫人本想晾着林嘉让她服软,没想到林嘉没服软,竟自己通过肖氏把自己的婚事都定下来了。

三夫人想生气,却又发现其实也没那么气。

大概是这段日子,有儿媳伴着,小日子过得挺好的,不那么容易为这些事生气了。

不像以前,很容易钻进这些事里出不来,越气就越气。

她如今有点懒得管林嘉的心思,但这个要求还是拒绝了。

肖娘子说笑了。

她道,也不是谁都能像弟妹那样,从尚书府出门的。

非是我苛刻,只她一个妾的亲戚,原就不是正经亲戚,岂能跟我弟妹相比?何况弟妹是嫁作凌家妇,连老夫人都要给她体面。

小林嫁个商户,难不成让个商户登门领人?咱们金陵凌家的门槛,还没那么低。

肖氏就等着她拒绝呢,叹一口气,道:夫人说的是正理,是我妄求了,夫人别当回事。

她道出正题:既如此,我把她接出去吧,从外面发嫁。

这时候,丫鬟打起帘子:林姑娘来了。

林嘉听到三房的人来唤,知道肖氏就位了。

凌昭一步步地,都安排好了。

他让她在外面借四房的势,却又对三房瞒天过海,让后宅都不起风波。

林嘉去了三房,见到了久违的秦佩莹。

两人互相见个礼,都惊异于对方的变化。

林嘉从前是个腮边线条柔润的温顺少女,如今出落得容色惊人。

十二郎会为她神魂颠倒,确实不令人意外。

林嘉也惊讶秦佩莹的变化。

在她和杜姨娘想来,三夫人喜欢让别人都听她的话,所以才会选择庶女出身的秦佩莹,主要一点就是她柔顺恭谨,好拿捏。

想象中三房的未来是严厉婆婆,温顺儿媳。

哪知道如今的秦佩莹,昔日克制收敛的温顺尽去了,脸上明媚自信,对三房的婢女仆妇有着明显的掌控力。

这种掌控力是可以从奴婢仆妇脸上、眼中的神情中反馈出来的。

林嘉有种感觉,昔日夹在嫡女中间,在嫡母手中安静生存的秦七娘,如今已经完全掌握了自己的生活。

人说嫁人犹如女子的第二次投胎,秦七娘显然调整好了姿态,安安稳稳地落地了。

令人向往。

自己的以后,也会如她一样吗?林嘉想,一定会的。

若走到这一步,以后还过不好自己的日子,怎对得起凌熙臣付出的点点滴滴,聚沙成山。

拜见完三夫人,三夫人道:你不声不响地,就把自己的婚事安排了?林嘉道:夫人娶新妇,添丁进口,不敢给夫人添乱。

肖氏以前只见过她柔顺讨好三房的模样,没想到她如今与三房说话是这样,微感惊讶。

但她已经从四房的妈妈那里知道林嘉拒绝了给十二郎做妾的事。

那妈妈说,也是因此,四夫人高看她一眼,心生怜惜,才叫奶嬷嬷家帮着寻了门亲事。

想一想,以三夫人的性子,林嘉拒绝她,可以说已经算是撕破脸了。

大家如今还能这样说话,已经是彼此都有风度了。

她只是惊讶于林嘉不复从前的柔软。

和从前那个每天早上为三夫人采梅露的小姑娘比,现在的林嘉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既两头确认了的确是肖氏帮林嘉订了门亲,三夫人就不想再搭理这事了,没得再为林嘉生闲气。

有那功夫,她不如和七娘把嫁妆里那些古书、名画拿出来晒晒,赏鉴赏鉴。

正要开口允了肖氏所求,蔡妈妈忽然开口。

三夫人如今心境不同了,懒得跟林嘉置气,蔡妈妈这口气却咽不下去。

因这一系列的事,都是她在操作,林嘉所为,实在打了她的脸,挑战了她的权威。

她要是不最后拿捏一下林嘉,就浑身难受。

她出去是要住哪里?她道,肖娘子那边我记得还有位少爷?年纪差不多的?不大方便吧?肖氏反应也快,道:我来安排一下,可以先住在男方的亲戚家。

因她住在凌府后巷,太多凌府的人,不好瞒。

那多不好。

蔡妈妈道,虽不能让她从尚书府里出门,但也不能这么早就让她离开。

这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呢,万一中间出点什么岔子,到时候可怨谁?很明白地刁难了。

三夫人看了她一眼,觉得都这时候了,实没必要了。

但蔡妈妈是她最倚重的心腹,又不值当为个林嘉驳了她。

秦佩莹看了蔡妈妈一眼,蹙起眉头。

肖氏不料一个仆妇这般跋扈,也皱起眉头。

正待说话,林嘉开口道:妈妈想怎么安排?蔡妈妈道:你一个花朵似的大姑娘,可不能出事。

为着安全起见,等到前一日再挪出去吧。

非得卡林嘉一下不行。

反正就是纯膈应人。

倒没什么实质性的破坏。

林嘉松了一口气,答应了:那便听妈妈的安排。

肖婶子,到时候,还麻烦你来接我。

肖氏答应了。

从三夫人那里出来,跟着林嘉去了小院。

如今小院里没了丫鬟婆子,只有一个中年妇人。

林嘉低声道:是四夫人借过来帮忙的。

肖氏叹气:三房的人怎这样?林嘉道:也好好地把我养大啦。

肖氏欣慰:也是,咱不做白眼狼。

两人也颇久不见了,叙叙旧。

肖氏问起张家情况,林嘉细说了。

肖氏说:挺好的。

林嘉既非出身于读书人家,肖氏对她自然也就没有对肖晴那种必要嫁读书人的期待。

嫁户殷实人家,虽是商户,但夫婿也是童生,哪怕夫婿读书不成,以后还可以培养孩子。

家里有钱,孩子就有读书上学的条件。

就有盼头。

林嘉羞涩地点点头。

六月初九,凌延从学里回来便去与三夫人道:我想过了,母亲说的是,既祖母都发话了,我也该放下了。

何况莹莹这么孝顺。

我当珍惜。

三夫人嗔道:你总算想开啦。

算了,都过去了,就放下她吧。

别叫莹莹知道了,再为这个生闲气。

三夫人从前站自己的立场,预想的是拢着嗣子,压着媳妇。

觉得自己给凌延安排个妾,媳妇不该有异议。

如今她和秦佩莹婆媳相得,心就偏了,开始站媳妇这一边了。

人的想法,真的会因时因地而变的。

凌延道:我想开了,便跟学里的同窗提了一下,说我们家里有个待嫁的。

可巧有个来附学的,他认识个人,正要说亲……都是谎话。

他的确是想找个人把林嘉娶出去再倒腾到他手里。

可正经嫁娶哪有这么容易的。

凌明辉给他出主意,找了个帮闲,买两件好衣衫,假作个正经人骗婚。

凌延心想反正三夫人也不怎么待见林嘉,且这事上林嘉狠狠地把三夫人得罪了。

三夫人必不会为了她的亲事上心,说不定见这人条件一般般,反而乐意把林嘉就这么嫁了好出气。

他想得挺美,甚至已经在盘算如何在外面赁个宅子藏娇了。

谁知道三夫人笑着打断他:嗬,你还为她上心到这种程度?还真个痴情。

不用你操心啦。

她说,她已经订下了亲事,再过一旬就出嫁啦。

十二郎凌愕然抬头,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