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2025-03-22 07:45:17

别说这副燕居模样, 便是凌昭褪去衣衫洗浴的模样,桃子作为贴身婢女都见得多了。

只是,林姑娘在这儿呢……桃子转回头去看林嘉。

林嘉活这一辈子, 也没见过男子这般的风流模样。

她整个人都看呆住了。

凌昭一双深邃的眸子, 眸光清炯, 落在了林嘉身上。

小姑娘好像傻住了。

凌昭顿了顿,道了声进来说话, 便转了身。

桃子忙闪身让开路, 林嘉如梦初醒, 满脸通红,求救似的看看桃子。

但桃子眼观鼻鼻观心。

林嘉只好硬着头皮跟上去了。

林嘉什么时候见过男子衣衫不整过?这辈子都没见过!她这辈子才见过几个男人!生平头一遭,只吓得心脏怦怦直跳。

耳根不知道为什么就热得厉害。

一路上头也不敢抬, 余光看见前面道袍的衣袖好像甩了两下。

及至进了书房,听见凌昭的声音道:怎不抬头?林嘉努力抬起头,飞快地看了一眼, 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一路走来,凌昭已经将道袍穿好了,衣冠整齐。

道袍没有束丝绦, 宽大飘逸, 显不出他晨练时穿劲装的腰身,看起来全是书卷气。

若是手里再拿一卷书, 就真真地符合了林嘉对探花郎、文曲星的想象了。

她不由眨眨眼。

凌昭问:是有什么事,要到这边来找我?实在想不到, 才一个旬日没见她, 她就有事需要通过桃子来联络他了。

凌昭这心里混混沌沌的, 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竟隐隐有些懊悔。

能直接跟凌昭说, 可比要桃子传话更好啊。

林嘉忙打点精神, 道:住我隔壁的肖家三口人,她家儿子在族学里附学的。

听说九公子这边,旬日里会召集郎君们指点他们功课,肖家的姐姐想替弟弟求个旁听的机会,只她没法跟九公子搭上话。

我就想着,帮着传个话。

成不成的,我尽力了。

虽力量微薄,但总没有袖手旁观,于自己心里便能过去了。

凌昭问:肖家儿子多大了?林嘉道:嗯……大概十一二?凌昭点点头:与十六郎差不多。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若是行走内院的书童小厮,再大些就不能继续在内院行走了。

林嘉才多大?她还未及笄,比这少年也就只大个两三岁?可肖家儿子还与她比邻而居。

凌昭问:他们家与我们府里是什么关系?这个林嘉知道,盖因肖晴娘常挂在嘴边的。

她回道:他们姐弟的外祖母,昔年与老太太在闺中相识。

有亲朋,有故旧,这便是故旧之人的后人。

既来投,老太太肯定要照拂。

想来早年姐弟俩年纪都小,便收留在了府里。

凌昭道:知道了,我来安排。

林嘉又惊又喜,小心求证:九公子……是答应了是吗?那眼睛带着真心的欢喜,比平时要亮许多。

凌昭凝视片刻,问:你和肖家姐弟关系很好?桃子刚才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呢。

只是能对桃子掏心窝子说的话,林嘉不想跟凌昭说。

或许因为他是男子,或许因为他身份尊贵。

总之林嘉不想把那些话再重复一遍。

孤儿寡母的那种话说得太多,其实连自己都不爱听,更遑论旁人。

她便道:就隔一道墙,说话都能听得见。

我们也算是一起长大的。

正好这时候桃子在时候进来上茶,林嘉话音才落便被她进门的声音吸引,转过头去看她。

再回头,凌昭的面色淡淡的。

林嘉已经习惯了凌昭的这种看不出来情绪的神情。

以前家学里的先生也讲过,读书人讲究七情不上脸,六欲不随心。

这就是士人说的养气。

林嘉以前空洞地听着,不太能想象。

现在倒不必想象了,凌家九郎就是士人的模子。

茶都上来了,凌昭袖子一拂:坐。

书房本就有待客的功用,自然有案椅。

林嘉坐下,说也奇怪,在凌昭这里却没有在三夫人那里的局促,能踏踏实实地坐实了。

端起茶抿了一口,这才定下神来,打量起这书房来。

想不到这辈子竟还有机会能进入探花郎的书房,不好好看看也许下次就看不到了。

因为窗格里嵌的是明瓦,所以屋子里特别亮堂。

书桌大得惊人,笔墨盈案。

大肚瓶里插满了卷轴,墙上也挂满了书画……林嘉忽然咦了一声。

凌昭刚抿了一口茶,闻声抬眼,看到林嘉面露惊奇。

他顺着林嘉的视线看过去,看到的是墙上挂着的那副月下湖光图。

凌昭不由一顿。

林嘉已经转头问他:九公子,这个……是园子里这片湖吗?她不是很能确定。

因为她总是从对岸往水榭这边看,没有试过这个角度看对岸。

凌昭放下茶盏,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扇,转头道:过来。

林嘉依言走到窗边,向外看了看,不由发出低低的轻叹:原来从这边看,是这样的……这景实在美。

怪不得桃子说凌九郎基本上白日里都会待在书斋。

推开窗便见这样开阔的景色,胸臆间该是多么舒展。

男儿的天地真是广阔,哪怕身份不够高贵,如南烛、飞蓬这样的小厮,也可以跟着主人见识广阔天地。

而她每日里见得最多的就是推开窗,一条逼仄狭长的院落。

有短短的片刻时间,林嘉是站在了凌昭的视角去看窗外,好像踏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而凌昭站在她身侧,看到的是少女唇边的微笑,眸中的向往。

她好像还有一分怅然,为什么会有怅然?凌昭看了一眼日日都看的湖景,对这一分怅然感到不解,蹙起了眉头。

林嘉欣赏了几眼湖景,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转身对凌昭道:原来同一片景,换一个地方看过去,竟这样不同。

九公子的书斋位置真是好。

林嘉还记得杜姨娘讲过的一个八卦——十四郎中了秀才,六夫人很想把这水榭要过去给十四郎做书房。

她的意思是反正九郎也几乎不会回金陵了,没必要白占着这么好的水榭。

当然没成。

无论是凌老爷还是老夫人,都没同意。

似凌家这种书香世家,出进士容易,但出一甲进士也一样是难得的。

状元榜眼探花,全大周人尖子中的人尖子,出一个就是光宗耀祖。

一个水榭怎么了,凌九郎便是二十年不回来,也是照样要给他留着的。

但这些林嘉觉得太好的东西,于凌昭都是日常常见而已。

最好的那一份给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凌昭早就习惯了。

他只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林嘉福身:那我……今日要做的事已经做了,比预期的还更好——直接跟凌昭说了。

凌昭也答应了。

她准备功成身退,要告辞了。

凌昭却负着手问:以后不练字了?对这件事,林嘉本来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

可现在凌昭当面问起来,她突然愧疚了起来。

因不是谁都会对你好,偏偏你辜负了那个人对你的好。

她微微垂下头。

但肖晴娘的那些话在耳畔响起,连举人家的姑娘都觉得她在做无用又败家的事。

大概姨母也是这么想的,姨母只是疼她,不说而已。

不练了。

她抬起头,微笑着说,还有好多别的事要做呢。

话说到这份上,一般人就不会再继续问了。

林嘉怎么也想不到,堂堂探花郎居然就继续追问了下去:要做什么?林嘉呆住。

就是一个托辞而已。

怎么还兴刨根问底呢?偏凌昭就这么看着她,很有耐心地等着她回答。

就……林嘉没办法,硬着头皮回答,一些女儿家做的事,做些绣活、打打络子什么的。

小院里有丫头有婆子,林嘉倒是不需要做那些浆洗、打扫的家务。

小院的饭食是统一从大厨房领取,林嘉也不需要下厨烧饭。

所以她的生活虽然比不上什么大家闺秀,却比外面许多小门小户的女儿家要轻松很多。

做的那些活计虽然一大部分是拿出去卖了钱,攒私房,但也没有隔壁肖晴娘做的那么多,绝达不到劳累的程度。

因为她傍着杜姨娘生活,而杜姨娘有凌家供养,林嘉跟着沾光。

但林嘉做的活计是不是比隔壁肖晴娘少,她的生活是不是比肖晴娘轻松,对凌昭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凌昭看来,果然就如他所想,她省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做那些事情了。

大好的青春时光劳劳碌碌地,就这么过去了,总让他觉得遗憾。

今天早上南烛形容她听他抚琴时的笑容,说是好像晒太阳似的很舒服的感觉。

南烛毫无文采,但凌昭一听就明白了,那是听懂了琴音的人发出的会心的笑容。

上一次他摸了亡父的琴,她也是听着琴音落泪了。

分明是灵秀内蕴,却生生被这些俗务拖累了。

学过琴吗?凌昭问。

话题跳跃得超出林嘉的预料,她懵了一下,完全不知道凌昭是怎么从练字跳到学没学过琴上来的。

她完全想不明白凌昭的脑子是怎么拐弯的。

嗯嗯,学过一点。

她吭哧了一下,才道。

凌昭转身:跟我来。

林嘉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但也拒绝不了,只能硬着头皮跟在了凌昭身后。

凌昭带她去了另一个房间,这里有棋盘,有琴案。

那张琴的木头油润润的,一看就是被保养得很好。

林嘉那不好的预感应验了——凌昭的手指抚过琴弦,带起一串悠远琴音,转头对她道:你弹一个给我听听。

林嘉觉得要糟。

她甚至后退了一步,拒绝道:我只学了一点点,早忘了。

凌昭不买账:不管学过多少,弹来我听听。

简直要命!林嘉心底叫苦不迭,可对上凌昭一双寒潭似的眸子,又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

终于还是硬着头皮坐在了琴案前。

弹什么呢?仔细回忆了一下,深吸口气,手指抚上琴弦,弹奏了一曲《秋风词》。

这是初学者入门级的曲目。

凌昭六岁的时候开始摸琴,就学过了。

不仅如此,在凌昭想来,林嘉这样显然在音律上有灵气的女孩子她的琴技就算不会很好,也不会很差。

他是没想到林嘉的琴技……真的很差。

差到让他愕然的程度。

林嘉弹到后面已经弹不下去了,不仅不成调,而且谱子已经记不起来了。

简直惨不忍睹。

她连脖颈都红了,臊得。

听过凌昭的琴声再看过书房里的字画就知道,这位探花郎是个全才,他是样样精通的。

在这样的人面前献丑,便是林嘉也有点扛不住。

她还是头一次在凌昭面前这么臊得慌。

凌昭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巨大的落差——他期望中林嘉是个灵秀少女,自带音律天赋;现实里,林嘉弹得调不成调,真的只能说是学过。

凌昭抿了抿唇,问:……是不是许久没练习过了?林嘉红着耳根点头,声若蚊蚋地答了声是。

凌昭忍了忍,又问:为什么不练?好歹是生活在凌府里,她姨母也算是半个主子,院子里有人伺候,不至于忙碌到挤不出来一点练琴的时间。

则她这样一个对音律感知力颇强的人,为什么轻易就放弃了?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呢?林嘉踌躇了,抬起头为难地看了凌昭一眼。

凌昭忽然醍醐灌顶,明白了。

你……他求证,是不是没有琴?琴那种东西,是有了闲钱、闲暇和闲情才会需要的东西。

这三样里林嘉唯一拥有的是闲暇。

闲钱她有一些,为日后攒着。

而闲情,杜姨娘就根本不希望她有。

杜姨娘一直谨防着将她养成个满肚子春华秋月的大家闺秀。

咱们啊,她对她说,还是得脚踏实地地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