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2025-03-22 07:45:17

桃子在杜姨娘的眼里就是林嘉的金主。

做点心那个事, 第一次的钱是她帮着收的,当时就觉得桃子手面非常阔绰。

后来七月八月的报酬都是南烛直接给了林嘉,杜姨娘没再过问。

但是林嘉跟她提过一嘴这个月给得多了些。

在杜姨娘心里, 桃子金光闪闪的。

听她这么一说, 杜姨娘立刻摁住她道:不急不急,先与我们说来听听。

赚钱的好事,凭什么让给隔壁的啊。

要不是因为嘉嘉, 隔壁的又怎么能认识桃子。

桃子要的就是这个,这个事最关键的就是过杜姨娘这一关。

我们公子你们可能不清楚,咱们府上的探花郎, 他是书画双绝的。

桃子告诉她们,公子他在京城的时候,有位专门的师傅为他调制颜料。

只这师傅并不是我们府里的人,没法将他也一并带回来。

如今公子想找个人来做这个事。

我们这些做丫头的, 虽然也粗粗识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可于这个实在不行。

这须得是学过的人才行。

我头一个呀,就想到了林姑娘。

林姑娘不是上过府里的家学吗?这学堂上该是学过的?我就跟公子说不如在咱们府里找一找,公子把这个事就交给我了, 我头一个便先来跟姨娘说。

杜姨娘连字都不认识, 更不懂得这些了,转头问林嘉;可学过这个?颜料的制作、香料的合成,的确都是学过的。

林嘉迟疑了一下,说:学是学过……她想说但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哪知道杜姨娘摁住了她的手臂, 切断她的话头, 直接跟桃子说:果真是学过的。

她趁势便问起酬劳。

桃子道:每天下午到我们水榭去, 大概……一个时辰吧。

旬日的时候不必来。

一个月六分银子。

杜姨娘一个姨娘每个月的月银也就二两,她可是整个人一辈子都给了凌家了。

小宁儿一个月才三百文,王婆子更少,才二百五十文。

辛辛苦苦好几天做一件绣活,也就是十几文到几十文。

六分银子按现在的银价差不多六百文了。

杜姨娘当然怦然心动。

三爷不在了,她现在除了月例再没有其他的进项了,就总希望找路子赚些钱,给林嘉攒着。

如今这么好赚钱的路子在眼前,她当然心动。

只也没敢立刻就答应,还是小心地问:要去那边啊?不能拿回来做吗?拿不动。

桃子摆手,别的不说,就那一套白瓷蒸器,拆开来有几十个部件,我们都不敢乱拆的,怕装不回去。

杜姨娘不懂,问林嘉:那是做什么的?林嘉告诉她:各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做法不一样,有要研磨调和的,有要淬油淬药水的,有的还需要蒸煮。

挺麻烦的。

吓?这么复杂?杜姨娘吃惊,道,为什么不去外面买现成的?桃子道:外面卖的不行,我们公子手上有些材料,外面买都买不到。

那些书画谱子里卖的颜料,用的料都不好,公子看不上的。

哦哦哦!杜姨娘明白了。

就是讲究呗。

三夫人就特别讲究,都不用外面买的脂粉,她自己动手做。

听说四夫人还会去买宜生堂的胭脂,三夫人十分看不上,总觉得四夫人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吃喝喝。

偏四爷是两榜进士,三爷却只有举人功名,他的虚职是恩荫的。

虽也有诰命,却不像旁人的丈夫那样是真正科举考出来的进士出身,令三夫人耿耿。

杜姨娘真的很想让林嘉赚这六分银子,因为林嘉不去赚,就要被隔壁赚走了。

要真是这样,她也会耿耿。

但她还是没立刻答应,十分犹豫:……去水榭的话,会不会扰到九公子?怕的不是扰,怕的是林嘉会不会常遇到九公子。

毕竟是个年轻未婚的公子,杜姨娘有点忌讳。

林嘉垂下了头去不说话。

桃子不动声色,道:就是怕扰到公子,才只能过了晌午去。

因那个时间,是我们公子歇午觉的时间,正好能避开。

我们公子喜静不喜闹,极是讨厌旁人扰他的。

她这么一说,杜姨娘想起来凌九郎还真是这样。

因为他这个脾气,现在林嘉早上去采梅露都只能再梅林南侧,不能踏入北边了。

这个事,林嘉跟她说得清清楚楚。

她还说当时差点急得哭了呢,幸好凌九郎许了她可以在南侧停留。

就和其他所有普通人一样,杜姨娘看凌九郎也是自带光环的。

进士已经高不可攀,探花郎三个字比普通进士的含金量又蹭蹭蹭地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

普通人须得仰着头去看才行。

听桃子这样说,杜姨娘不由得沉吟起来。

林嘉只微微垂着头,不插嘴。

桃子这时候却道:隔壁肖姑娘她爹我记得说是举人来着?这一句,帮杜姨娘做出了决定。

是,咱不说她。

她笑眯眯地道,这么好的事你先想着我们嘉嘉,哎呀,我要怎么谢你才好。

这就是同意了。

桃子一笑:姨娘给我做些好吃的呗。

这有什么难,杜姨娘一口答应。

遂约定了第二日去水榭的时间。

杜姨娘很高兴:桃子啊,真是个好姑娘。

哎,我给她弄点什么吃?帮我想想,她的口味你最熟悉。

她跟着九公子守孝,也不敢明着吃肉的吧?只能要素的?林嘉道:她最喜欢吃你炒的瓜子了。

杜姨娘:那就炒。

别的我也会弄。

她又想起来嘱咐林嘉:你嘴巴可严着点,别什么都跟隔壁的说。

杜姨娘不知道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却晓得一碗水端不平、人有我无容易引起的不满和怨愤。

林嘉应了:我晓得。

她道:我得翻翻以前的笔记去。

快去吧,好好温习温习。

杜姨娘笑骂,傻丫头,刚才是不是差点就要说‘都忘记了’?林嘉道:你竟是我肚里的蛔虫不成?杜姨娘啐她,道:赶紧去吧。

好好温习,弄清楚了,明天小心点,别弄坏了九公子的家伙事,可别银子没赚到,还要倒赔钱。

林嘉笑着回屋去了,果然翻出了从前的课堂笔记,把那套东西都温习了一遍。

这个事听起来好像挺正常的,但林嘉心里知道,没那么简单的。

因为刚才杜姨娘摁住她不让她说话的时候,桃子也借着桌子的遮掩,从另一侧也摁住了她。

所以九公子……这是要干嘛呢?林嘉的忐忑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持续到她把食盒交给了南烛,然后又听到了梅林深处传来的琴声。

这一回她不敢再只顾着听琴忘记采梅露了。

但她的耳朵一直支着,唯恐错漏了一个音。

今日的琴声格外的沉凝,好像一个有力的人用低低的嗓音在耳边说话。

林嘉的心不知不觉就静下来了。

不知道九公子到底是想干嘛,但……有什么好怕的呢?这是九公子啊。

日头高起来,排院里肖氏在跟肖晴娘商量:这是两块尺头,这是一包糖霜。

你去还是我去?肖晴娘自然说:我去,我去!林嘉去求了桃子姑娘,桃子姑娘一下子就把事情办成了,可知她真是个有体面的大丫鬟。

肖晴娘十分想与她结交,正愁没有由头。

肖氏其实不是很想去。

谢当然得谢,但她身为举人娘子,不太弯得下腰对凌府的下人们赔笑脸。

按说以她的身份,就应当直接去谢凌九郎才对,偏凌九郎是个外男,她与他也没有交集,贸然过去也不合适。

还不如让肖晴娘和桃子她们年轻姑娘自己接触去。

她便把东西给了肖晴娘,肖晴娘回房里换了身半新的裙子,说:那我去啦。

肖氏问:是去湖那边吗?嗯。

肖晴娘道,那里是凌九郎的书斋。

肖氏道:小心点,最好别跟凌九郎打照面。

毕竟是外姓男女。

肖晴娘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露出来,只敷衍地应了。

出到外面正碰上林嘉从三房院子里回来。

林嘉的规律是旬日不去三房,旬日过后那两天便去得勤一些。

肖晴娘略有点心虚,隔着段距离跟林嘉打了招呼就匆匆走了。

林嘉略感奇怪,多看了她一眼,回到院里跟杜姨娘说:刚才门口碰着晴娘了,她穿着那条绣着金线的折枝莲纹的八幅裙呢,特别好看。

杜姨娘却一乐:哟。

那条裙子肖晴娘很稀罕,都是去找凌家姑娘的时候才会穿的,左邻右舍都知道。

杜姨娘笑完,沉吟了一下,问:她干嘛去了?林嘉到底年纪小,虽知道如何应付人,却不会发散地想那么远,只道:我哪知道,只打了个招呼。

她走的挺快的。

她好像还拿着什么东西,包得挺好的。

杜姨娘问:她朝哪边去的?林嘉随手指了一个方向:那边。

走那边的话,前面有好几条岔路,通往几个不同的方向。

其中一个方向是往湖边去。

沿着湖岸走,就能走到凌九郎的水榭书斋去。

其实也没有证据证明肖晴娘就是往那里去的,但杜姨娘内心里直接就认定了肖晴娘一定是往水榭去了。

她哼了一声,看了眼林嘉。

傻外甥女显然根本没往那方面想,人家给个小银镯子就跟人掏心掏肺地当知己了。

杜姨娘越想越气,立掌为刀,哆地敲了林嘉脑壳一下,转身回屋了。

林嘉:???大晌午的,又背着她偷偷一个人喝小酒了是不是。

搁这儿撒酒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