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2025-03-22 07:45:17

肖晴娘一直走到听不见他们说话的位置, 回头看看瞧不见人影了,左右瞧瞧,稍微挪动了些位置,找一棵老梅树底下把沉甸甸的梅枝扔在了那里。

这样大的梅枝别说抱回去能累死她, 家里也没有能插的瓶。

这得是那种落地的半人高的大花瓠才插得了的。

过年的时候她们全家去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 看到老太太的厅堂里就有这样的大花瓠, 插着一枝横倚疏欹的梅枝。

后面是素面的黑漆屏风, 好看极了。

回到小院后,肖氏还感慨了半天,说记得小时候娘家也是这样的。

可惜后来败落了。

两个兄弟一个夭折一个病逝, 后来娘家就没人了。

若不是因为娘家没人了,也不至于在夫家被欺凌成这样。

肖晴娘抬脚要走,看看那丢下的梅枝, 又停下。

弯腰费了老力, 折下一截小得多的,拿在手里回去了。

不管怎么样,今天见着了探花郎。

只恨自己穿错了衣裳, 惹了人家不快。

这梅枝虽不是探花郎亲手折的,也算跟他有关系, 总舍不得全扔了。

折一截回去做个念想。

南烛嘱咐飞蓬:你看好了,别再让什么人来吵着公子了。

飞蓬道:若不是我, 她就直着过去了。

南烛噫了一声:她直着往这边来的?飞蓬道:她说找梅枝,我瞅着不像。

鬼鬼祟祟地, 扎头往这边来的。

我就跳下去吓唬她。

南烛像个大人似的摸摸他的头夸道:干得好。

从荷包里摸出颗糖塞他嘴里:以后就这样, 都拦着。

要叫她们闯到公子跟前, 季白哥和桃子姐又要骂咱们啦。

说完, 补充了一句:林姑娘除外。

飞蓬道:我晓得, 桃子姐嘱咐我了。

南烛回到空地上,便觉得气氛不对。

虽然被耽搁了一下,但凌昭是先回来的,按说也差不多该结束晨练了。

但南烛一进到空地就看见一片晃眼青光,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凉意。

剑锋割开空气发出撕裂的声音,比平时更响。

南烛缩了缩脖子。

季白哥和桃子姐都教过他,主人不高兴的时候别往跟前凑,就装鹌鹑,越安静越好。

南烛悄没声息地过去,把凉了的茶泼了,蹲下拨弄小炉把火拨得小一点,省得待会把水烧干了。

每天早上他也只带一竹筒山泉水,烧干了待会公子喝什么。

只是碟子上点心已经摆好了,要收回去吧,动静大,要不收吧,这么露着怕招了蜜蜂小虫。

可等了一会儿,凌昭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再烧下去水就真的干了,不烧凉了又没法泡茶。

南烛灵机一动,站起来试着喊凌昭:公子,林姑娘今天嘱咐我说点心趁新出炉吃口感最好。

青锋剑在空气中挽动,青光挽成一片剑花,收了势。

凌昭走过来坐下。

南烛忙斟了茶,又把点心推过去,松了口气。

他蹲下灭炉火。

其实他也挺恼火的。

好好的突然听见那么尖锐一声惊叫,都以为是林姑娘呢,吓得他一激灵。

哪知道飞快过去,竟是个不相干的人。

虚惊一场,换了谁不得恼火呀。

真是的。

而且有些情况必须得跟凌昭禀报一下。

南烛便把飞蓬讲的都告诉了凌昭。

凌昭一听,心里便明镜似的。

但梅林偏僻,极少有人来。

他在这边晨练时辰又早,几没什么人知道。

连四夫人都不知道。

肖家女儿是怎么知道的。

只能是林嘉。

凌昭叹一声。

没心眼的傻姑娘,不知道防备人。

这也就是小姑娘家家的做不出什么坏事,要真遇上心存歹意的人,怕是要被人坑得头破血流。

只这等为人处世,不比练字练琴,是得要带在身边时时刻刻言传身教才行的。

这要怎么教她?便是凌昭,也感到束手无策。

闷闷地把点心都吃光了。

林嘉回到小院,跟杜姨娘说:真稀奇,竟在梅林那边碰到了晴娘。

杜姨娘一下子就精神了:咦?她故意问:她过去干嘛?林嘉道:她这几天不是没什么胃口嘛,说想去折几枝花回来插瓶,换换心情。

杜姨娘:呵。

……林嘉,怎么了?杜姨娘含笑不语。

林嘉过去搡她:讨厌,有话说嘛。

话说一半什么的,最讨厌了。

杜姨娘懒散地道:九公子在那边呢,我怕她走错了路,撞到九公子。

不会。

林嘉道,我特地嘱咐过她了,九公子不喜欢人扰的,我跟她说了,叫她注意点,别往那边去。

杜姨娘嗤笑:你说别过去,她就不过去了?林嘉愕然:那不然呢?人揣测别人的行为,总是习惯于按自己的行事原则去揣度。

譬如林嘉,凌九郎喜清静,叫她不要往梅林北边去。

虽然后来她与他已经这么熟稔了,仍然恪守着约定,一步也不踏过去。

林嘉自然就觉得,她都特意嘱咐了肖晴娘了,肖晴娘自然就该像她那样止步,避开凌九郎。

杜姨娘笑成那样,搞得林嘉心里惴惴。

杜姨娘说:想跟你打个赌呢,可一想也没法证明我赢了。

总不能直愣愣去问她……咦,对了,明天你可以去问问南烛。

我问你,杜姨娘问,她是不是知道九公子早上会在梅林?林嘉不说话了。

杜姨娘一看即明:你告诉她的?傻丫头,咱们从桃子和九公子那里赚钱的事也都告诉她了?没有。

林嘉忙否认,这个我没说。

总算没傻到底。

银钱的事要小心,财不露白知道嘛。

杜姨娘说完,又问她,你告诉她九公子的事干什么?她先问起来的。

她说虎官儿就要跟着去九公子那里听九公子讲学了。

她怕九公子不好相处……林嘉解释,我就把当初第一次见九公子的事告诉她了。

想让她知道,九公子十分地宽仁宅厚、慈蔼可亲,是个顶顶好的人。

宽仁宅厚、慈蔼可亲……杜姨娘觉得这八个字就是用在老夫人身上都毫不违和。

偏林嘉竟用在了年纪轻轻的凌九郎身上。

她怎么觉得听在耳朵里就怪怪的呢?林嘉咬了咬唇,抬头问:姨母,你是觉得晴娘是故意的是吗?但她为什么呢?杜姨娘盯着林嘉的眼睛,她的目光真的是带着困惑不解。

杜姨娘叹了口气,道:傻丫头,我问你,肖晴娘多大了?九郎可曾婚娶?我要猜得没错,晴娘定是什么时候见过九郎了。

十有八九,是跳过了你直接想去找桃子,很可能撞见了。

杜姨娘道,我只在九郎小时候见过他两次,超过十年没见过他了,不知道他什么样。

可四爷四夫人我可是见过的,他们俩生出来的孩子,便是倒霉全取了他们二人的短处,也一定是个俊俏郎君。

晴娘这年纪,见过几个男子?乍见到这样的郎君,怎能不动心?杜姨娘以为林嘉是全没开窍。

岂料林嘉只沉默片刻,却平静道:动心又怎样?纵她是举人家的小姐,九公子也不是她能够得着的人。

她若真这样轻浮,除了让自己羞耻难堪,还能怎样?家世,她够不上做妻。

相貌,她够不上做妾。

我非是贬低晴娘的容貌,实是九公子生得太过出色耀人。

他含着金汤匙出生,又是文曲星下凡,以后便不靠着凌家也定然是要大富大贵、位极人臣的。

实不是我们这种托庇于旁人家里的女孩子该想的。

姨母,你教教我,我该怎生劝晴娘,才能让她打消这不该有的心思,又能不伤她的脸面?杜姨娘真真是惊了。

原来竟小看了林嘉。

一直觉得她还是不开窍的孩子,谁料想,她已经把这些事情想得这样明白了。

杜姨娘百感交集地凝视林嘉片刻,反问她:那你呢?林嘉微怔。

杜姨娘盯着她:你也见过九公子了。

照你说的,他生得像简直像庙里供奉的杨二郎。

这样的年轻郎君,你又是怎么想?凌九郎若真的生得像个天人似的,肖晴娘的容貌的确够不上给他做妾。

但林嘉的容貌……足够了。

林嘉也一天天长大了,杜姨娘也想知道她的心思。

虽然堂姐有过叮咛,但堂姐都已经不在了,而她们还活着。

活着的人得过日子。

杜姨娘想了好久了,她也很茫然,不知道该给林嘉找个什么样的人家,或者说能找个什么样的人家。

且她的内心里,其实对外面也存着一丝恐惧的。

总觉得外面没有府里安定安稳。

虽然在府里她也人微言轻,可终究能时时刻刻看得到林嘉。

若嫁去了外面,她是真的完全没有一点办法。

且外面就真的好吗?隔壁晴娘做什么老盯着嘉嘉,还不是因为隔壁日子过得不好,抠抠索索的。

她已经很注意不让林嘉太安逸了,这样的生活都引得隔壁羡慕。

若林嘉真出去了,外面的苦她可吃得了?杜姨娘的心里面,一直是在为这个事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