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秦家的姑娘们对凌九郎都并不抱什么幻想。
因为凌九郎一直都是金陵闺中的热门话题人物, 特别是这次他回乡丁忧常住金陵,吊唁的时候她们虽然在内宅里只见到了三夫人、四夫人,没有见到凌九郎的面, 但回家之后听到的全是关于凌九郎的赞誉之声。
众人关于凌九郎讨论的最多的主要是两个话题:一是,他起复之后的官位、前程。
二是,他的婚姻之事。
凌九郎这么大年纪还未婚配,他如此俊秀出色,又简在帝心, 前程一片金光闪闪。
金陵城望族中有女儿的人家岂能不动心。
只是大家族互相联姻,彼此熟悉,谁家女儿什么样谁还不知道。
凌九郎到现在都还没定下来, 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外也对外界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凌家没打算在金陵本地给他找。
凌熙臣的婚姻,大概是要落在京城的。
这些讨论里还夹杂着许多真真假假的绯闻。
以前秦七娘她们在闺中听得津津有味。
谁知道如今见到凌熙臣本人后,再也不想回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都是假的。
秦十娘以特别肯定的口吻说,一定都是假的。
秦七娘和秦九娘都点头:肯定是。
金陵许多世家公子都与她们是从还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识的。
虽然长大到了年纪之后还是要避一避, 但多少还是有机会见一见的。
倜傥公子们风流外露,有意的或者无意的。
总之一个人的气质其实是很难隐藏的, 装一时装不了一世, 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
凌熙臣刻在骨子里的是什么?是端方,是肃正,是洁净。
是自信却内敛,是骄傲却谦谦如玉。
几近完人。
林嘉若能与秦家姑娘们相识,知道她们说的这些,必要引为知己的。
她一定还得给她们补充一下:探花郎还特别慈蔼心善, 你们跟他处久了就知道啦。
但林嘉还不知道秦家的姑娘们过来陪姑姑小住。
就是她的存在感在三房没有那么强, 又不是什么牌面上的人, 还不住在三房,三房的妈妈忙起来,想不起来要告诉她一声。
还是早上接了她的梅露才想起来。
林嘉被三夫人内定了要给十二郎做妾室。
现在过来的秦家姑娘中以后会有十二郎的正室。
现在呢,是该让她们先熟悉一下,还是怎么着?妈妈考虑了一息的时间就决定让林嘉先回避。
妾什么的都是小事,和秦家结亲才是大事。
小事先靠边站。
秦家的姑娘们过来小住,这边人多事杂,这些天都先不要过来了。
妈妈说,什么时候这边不忙了,再告诉你。
不过来她还乐得轻省呢。
林嘉盈盈行礼,笑着答应了。
转身要离去,迎面来了三个女孩子,身后跟着一串婢女婆子。
这排场,想来就是秦家的姑娘们。
林嘉横移了一步,让开了路。
见三个女孩子都缓下脚步看她,她微屈膝行了半礼。
秦家三姐妹过来给姑姑请安,跨进正房的院门就看见迎面走过来一个年龄相仿的少女。
眉眼精致,袅娜清丽,像晨曦里的露珠。
窄袖小衣,衣裙的料子不十分华丽但也还体面。
就很奇怪,不大像是丫鬟,可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独自行走。
少女见到她们,倒也不惊讶,先让了路,见她们看她,还行了半礼。
这样行礼,肯定不是丫鬟了。
丫鬟怎么会行半礼。
秦家姑娘都还了半礼,才过去。
都是豆蔻少女,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
林嘉生得太好,秦家姑娘对她尤其有点好奇。
待见到了三夫人请了安,秦十娘就问了出来:刚才那是谁,生得真好看。
三夫人道:你不记得她了?你们小时候见过的。
八娘出阁的时候,你姐姐们过来给八娘添妆,你跟着来玩,在夹道里和她一起丢石子玩,弄脏了裙子,被你姐姐说了一通。
这里说的八娘乃是凌八娘,三夫人的次女。
咦?十娘记不得了,问七娘、九娘,九娘也不记得了,七娘回忆了一下:好像是有这么一次,反正那回你被六姐姐训了一路。
这么一说,又有点印象了。
三夫人道:她是我院里杜姨娘的外甥女,父母都没了,跟着杜姨娘讨生活。
我安排她们府里西路去住,单独一个院子。
咱家也不缺那一双筷子,就养着了。
秦七娘秦九娘便赞三夫人和凌府仁善。
又想,果然不是婢女。
虽身份低微了些,可仪态、礼数都不错,并没有奴仆身上那种卑微感,可见是在凌府里没有受到磋磨,过得还不错。
凌家一直有仁善之名,果然是清正之家。
三夫人虽然觉得秦家的姑娘个个都该大度能容,也没打算现在就让她们跟林嘉接触。
说到这里就把话题带过去了,不再提起林嘉。
只她想不到,家里还有十三娘这个爱热闹的。
吃饭早饭十三娘就派人来请秦家三姐妹了。
三夫人很高兴地放了三姐妹去:去吧,热闹热闹。
待她们走了,她跟心腹妈妈两个人凑一堆念叨:七娘美貌温柔,九娘学识好,十娘……十娘算了,跟十三娘差不离。
林嘉回到小院先褪下了白玉镯子。
这镯子太贵,平时舍不得带,生怕磕了。
只有去三房送梅露的时候才戴给三夫人看。
她还和杜姨娘说:秦家来了三位姑娘,就住在三夫人院子里。
秦妈妈叫我这些天不要过去了。
杜姨娘想听详细的,林嘉又说不上来。
杜姨娘问:多大年纪?林嘉道:看起来和我差不多。
她跳了会儿百索,忽然小院来了人,却是十三娘的丫鬟来唤:我们姑娘叫你去玩。
但今天家里有年轻女性客人,杜姨娘多问了一句:还有别人吗?丫鬟说:十一娘、十二娘都要来,还有秦家姑娘们。
我们姑娘说人多热闹。
这是喊林嘉去做陪客的。
一个局,总得有主客有陪客。
有人端着,有人捧哏。
这事该昨天就安排好,该通知通知。
十三娘做事不周到,昨天忘记了,今天才想起来,临时来叫。
林嘉看看今天穿的衣裳,还可以:不用换了吧?杜姨娘道:把镯子戴上。
又把玉镯子重新戴上了。
她有三只银镯子,其中一只是肖晴娘给的,有两只金镯子,是杜姨娘给的。
都不及这只白玉镯贵重。
既是去见体面客人,就得体面些。
林嘉早就习惯照顾十三娘,何况今天还有十一娘和十二娘,杜姨娘也不再啰嗦嘱咐她了。
林嘉去到十三娘的院子里就看到婢女们穿梭而行,不光是十三娘的婢女,还有十二娘的婢女在帮忙。
十二娘的大丫鬟居中指挥,十三娘的大丫鬟只能听命。
林嘉被领进屋里,十一娘和十二娘都在呢,看见她,俱都跟她打招呼。
虽生活在同一个府里,但不比小户人家同一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的深宅大院里,许多人是可以很长很长时间都不见一面的。
譬如媳妇与公公和大伯哥小叔子,一年里除了大节日根本就见不到几面。
林嘉与十一娘和十二娘便是好久不见了。
再相见,林嘉觉得十一娘和十二娘明显沉稳成熟了许多,那种大人的感觉变得强烈了。
而十一娘、十二娘见到林嘉,都顿了顿,目光都在她身上凝了片刻。
嘉娘,快来。
十二娘先打招呼。
十一娘也道:你长高了一大截,样子大变了。
林嘉过去坐了,笑道:我才不敢认你们两个,也变了好多,像大人似的。
十一娘、十二娘同时叹了口气。
林嘉莫名地看着她们。
林嘉其实已经算很懂事了,像十三娘,根本还在一个没心没肺的阶段。
但即便这样,十一娘、十二娘也知道,将要出嫁的少女的烦恼她还不懂。
十一娘十二娘日日跟着六夫人理家,少女时代仿佛生活在水晶罩子里一样的日子已经被敲碎了。
过去看到的全是花团锦簇,婢女青春,婆子能干,样样都妥帖。
现在六夫人带着她们,手把手地教,还分出了一些权力给她们,让她们上手实操。
如今满眼看到的,都是世仆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府里各处油水薄厚不均,明枪暗箭的利益之争。
虽还没出阁,却深刻地意识到,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至此已经宣告结束了。
十三娘过来问林嘉:晴娘怎么回事?病了?她派了丫鬟也喊肖晴娘了,结果回报说病了,就没见着人。
林嘉微讶:我不知道,我好几天没见着她了。
仔细一想还真是。
自那日她们两个密谈一番之后,就再没见过肖晴娘了。
只是她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充实,竟没注意到。
十三娘道:要不回头我瞧瞧她去?这混世小魔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林嘉道:我就住她隔壁,我去瞧便是了。
回头告诉你。
十二娘赞许地看了一眼林嘉,轻描淡写地道:若真是病了,派人送些补品过去以全礼数。
不要自己瞎跑,小心过了病气。
全府里十三娘最怕十二娘,闻言只得一缩脖子。
其实她跟肖晴娘也没那么好,她就是快闲出屁来了。
因为还未除服,到明年四月,她都不能出府去参加饮宴。
她都开始计划怎么去磨六夫人带她们出府去上街逛逛呢。
幸亏秦家姐妹来了,可算能热闹一下了。
院子里有了响动,几个人都向外看去,原来是十四娘、十五娘结伴来了。
十三娘扯扯林嘉衣袖:待会你帮我照看她们俩一下。
林嘉早猜到了喊她来就是为这个。
十四娘十五娘还小,喜欢黏着大的,尤其是十三娘。
但十三娘如今到了很烦小孩的年纪,不乐意哄她们。
十一娘虽是十四娘、十五娘亲姐姐,需要的时候会管教妹妹们,但若一直盯着,她自己也玩不痛快。
就需要有个妥当的人帮着看着两个小的。
一直以来,都是林嘉。
院子里又有响动。
凡做局,都是主人先到,客人后到。
秦家三姐妹来了。
又是一堆丫鬟婆子跟着,好不热闹。
凌家姑娘都站起来迎客,林嘉也跟着站起来。
秦家姐妹一进屋,一眼就在一堆熟悉面孔中看到了今天早上见过的美丽少女。
她浅笑着安静站在凌家姐妹的身后,温婉清俏,娉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