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章秦家舅母们询问各自的女儿, 凌家三夫人也询问凌延:你觉得如何?凌延道:七妹妹温厚妥帖,九妹妹颇有才情。
三夫人叹道:正是呢。
她也是犹豫。
凌延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道:最好是七妹妹。
九妹妹性子高傲, 没有七妹妹妥帖, 日后照顾陪伴母亲, 还是七妹妹这样的更适宜。
绝口不提秦七娘相貌还比秦九娘生得更好。
这话说得三夫人心里熨帖。
娶媳妇干嘛用的呢?传宗接代、服侍姑舅、打理中馈。
这其中,服侍姑舅, 也就是公婆,是很重要的一项。
别着急。
三夫人道,这种事不能急慌慌地, 得慢慢来。
先等等,过些日子我再去问问嫂嫂们那边的意思。
你好好回去念书。
婚姻是两家的双向选择, 也不是三夫人说是谁就能是谁的。
反正最差,哪怕娶了秦十娘, 也比那什么杨家茹表姐强一百倍。
凌延倒也不担心。
回去收拾东西, 跟兄弟们还有肖霖等人,一道回族学里去了。
只遗憾如今想见林嘉一面好难, 说难都是轻的了,简直是重重阻碍。
只凌延也明白,他的婚事才是重要的。
正如三夫人所说的, 林嘉就在凌府里, 她生不出翅膀来,不会飞到别处。
她是三房的人,她的婚事杜姨娘只能求三夫人。
谁也不会这么没眼色, 越过三夫人去插手三房的事。
既然三夫人同意了, 林嘉就已经板上钉钉算是他的人了。
这么想着, 凌延就十分安心。
如今一时的忍耐, 都是为了日后的妻妾和美,后宅安稳,值得的。
秦家姑娘们回去了,林嘉热闹了两天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杜姨娘忽然惊觉有一阵子没见着肖晴娘了,便问了一句。
林嘉看了眼院墙,道:肖婶婶说在给她说亲了,所以开始拘着她了。
哎。
杜姨娘砸吧砸吧嘴,到底是讲究人家。
这倒不是讥讽,的确是真心话了。
时下,讲究些的人家便是这样,女儿出嫁前会拘起来,杀杀她的性子。
我听说,有些大户人家为了杀女儿的性子,硬生生将女孩子家关在一个小院子里,除了送吃喝、倒夜香的,谁也不许进去,就一个老婆子陪着,也不跟姑娘说话。
杜姨娘说,就这样锁住院子,生生地锁一两年,待放出来,从前性子多跳脱的姑娘,都沉稳淑静,不声不响了。
林嘉给吓着了:一两年?是啊。
杜姨娘也觉得可怕,要把我关一两年没人跟我说话,我还不得疯了。
林嘉肯定地说:你那么爱说话,一定会疯的。
杜姨娘:啧。
等你出嫁前,我也把你锁起来。
哼哼~林嘉笑啐她。
那都是高门大户的规矩,小门小户哪有这许多规矩。
说公公媳妇该避嫌,那三间毛坯房的小户人家,还不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儿媳妇还得给公婆倒尿倒屎的。
九月十三一大早,肖氏打开了肖晴娘房门的锁头,进去说:换个衣裳,我们去族学里看看虎官儿去。
林嘉和杜姨娘说关起来一定会疯,当真是。
肖晴娘被关得脑子都混沌了,乍一听说要带她出去,竟浑浑噩噩连高兴都不会了。
见着肖氏,脑子反应出来的竟是那天她狰狞的面孔。
不由地缩了缩身子。
杀女儿家的性子,一把大铁锁,一个封闭的房间,一段无人说话的日子,最管用了。
肖晴娘换了衣裳,篦了头发,跟着肖氏出来。
肖氏却跟凌家借了车,还有一个有点眼熟的婆子跟着。
肖晴娘想了想,认出来她是老太太跟前徐妈妈身边使唤的人。
今天去族学带她去做什么?为什么又跟着这个婆子?虽满腹疑窦,肖晴娘也不敢问,甚至隐隐有些恐惧的猜想。
那婆子与她们二人同坐一车,一路上笑眯眯打量肖晴娘,笑着跟肖氏搭话:一段日子不见,姑娘出落得愈发好看了。
肖氏斜了肖晴娘一眼。
肖晴娘瘦了一大圈,下巴尖尖,眼窝凹陷。
突然间就成熟了好几分,隐隐有了些女人婉约的味道。
肖氏别过脸去。
从金陵尚书府到城外的凌氏族人聚居之地,坐车要一个时辰的时间。
肖晴娘腿都麻了的时候,终于到了。
这地方她一直只听说,没来过。
肖氏其实也没来过。
给学里的先生四时年节地走礼,都是肖氏准备好,让肖霖自己带过去的。
两个人跟着婆子先去见了个胖墩墩的妇人。
妇人打量了肖晴娘一番,笑着点了点头。
肖晴娘垂头瑟缩,心里的猜想越发肯定了。
母女俩跟着这妇人去了一间房子里,妇人道:稍等片刻,课还没散。
给她们倒了茶,拿些干果出来招待。
肖氏倾身致谢。
她出身好,也曾是主母,教养仪态都是有的。
妇人愈加点头。
和气地给她们讲族学里的一些事,肖氏听得专注。
喝了一盅茶,终于下课了。
肖霖来了,很是惊讶:娘,你怎么来了?姐姐也来了?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先生。
相貌还算端正,只是有了些年纪,二十六七上下的模样。
他进了门,肖氏的目光就投在他身上,他的目光则投在了微微垂首的肖晴娘身上。
却说肖氏其实早一阵子就拜托了老太太身边的徐妈妈帮肖晴娘物色亲事。
只她要求多,这样那样的,弄得徐妈妈不太爱管这个事,只敷衍着。
谁知道过了一阵子,肖氏忽然找到她,放宽了条件,竟说鳏夫也行。
还咬牙道:她有嫁妆的。
我给她十……给她二十两做嫁妆!徐妈妈便将这事告诉了老太太。
这下子好找多了。
她道,要照着她以前的条件,我上哪里去给她找去。
符合条件的人自然是找得到的,问题是符合那些条件的人,未必看得上她家。
谁知老太太听了沉默很久,长叹了一声:当年,我和她母亲……少女时代回想起来像梦一样,令人无限唏嘘感慨。
老太太动了恻隐之心,终是道:好好的读书人家的闺女,别糟蹋了。
你去找一趟七嫂,让七嫂帮忙看看。
老太太说的七嫂,便是凌氏族长夫人。
她们是隔房妯娌的关系。
族长便是管理一族庶务的,包括族产、族学、祭田、祠堂,处理族内纠纷、亲戚关系等等。
有老太太出面,族长夫人帮忙,果真物色到了一个符合肖氏要求的人。
是西楼那一支的,大号唤作凌晋,他今年快二十七了,是个秀才。
前头娘子没了,本留下一儿一女给他。
他一直说着要续弦,说要找个会理家能善待孩子还孝顺他老娘的。
只是旁人介绍了几个会照顾孩子的寡妇给他,相看过,都没相中。
族长夫人派来回事的妈妈给凌老夫人说:我们寻思着,虽说着要找个会照顾孩子的,只怕这心里还是想要黄花大闺女。
您说是不是,要不然怎么几个寡妇都没看上呢。
凌老夫人哂笑:男人,嘴上说的别信。
妈妈道:可不是。
这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懂的道理。
只很年轻的时候不懂,总把男人说的话当真。
只是这凌晋想找黄花大姑娘,也不太好找。
因他还希望女方读过书。
读过书的寡妇他看不上,可有钱能给闺女读书的人家又看不上他。
他家里一个老母,几亩薄田。
他在族学里任教,收入倒是稳定,算是温饱人家。
若是这样,也不是不行。
偏他还有两个孩子,偏里面还有一个是儿子。
能让女儿也读得起书的殷实人家谁个乐意女儿去做后娘。
年初冬天的时候,他那小儿子染了风寒夭折了。
倒是有户人家愿意了,偏他又没相看上。
妈妈说。
老夫人一听就明白:挑相貌吧?妈妈掩口笑。
老夫人和徐妈妈也笑叹。
男人呐,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想找好看的。
好看的还想她读过书识过字,能红袖添香。
能红袖添香了,还想她会照顾孩子,还得是没嫁过人的大闺女。
贪心不死他们!虽然对世间的贪心男子嘲讽了一通,但论起条件来,凌晋与肖晴娘的条件竟十分符合彼此的要求。
老夫人对徐妈妈说:去跟她娘说吧。
遂有了今日肖晴娘这一趟族学之行。
肖晴娘一直垂着头,听着母亲温和地向那位先生询问肖霖的学业。
时不时地,就感到有目光投到她身上来。
到他们谈完,先生和肖霖起身要回去,肖晴娘终于抬起头看了那个男人一眼。
凌晋则看了她好几眼。
肖晴娘看起来窈窕纤细,下巴尖尖,眸子幽幽。
安静羞涩,大约是知道今天是做什么来的。
相貌、年纪、出身都是很好的,虽家里败落了,但她在金陵尚书府里长大,上过凌府里的家学,不是那等读过半本《三字经》就觉得自己读过书的村姑。
凌晋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肖霖最莫名。
莫名他娘带着他姐来了族学,送了几件换洗衣裳和一些吃食。
莫名先生就对他突然变得态度亲近起来。
肖霖丈二和尚摸不到头。
因在他这小孩心里,要给他姐姐说亲,就说说不到十郎、十一郎那样的贵公子,也该是个年龄相当的少年郎才是。
凌晋在他心目里,已经差了辈分了。
肖霖的心思根本就拐到那上面去。
九月二十,族学里休沐的日子,肖氏忽然来登了杜姨娘的门。
她那张带着点苦意和严苛的脸上,竟也有了舒展的笑意:我们晴娘落定了,来给你们送喜饼。
杜姨娘和她日常互相看不对眼,也不过是邻里邻居的常态。
这等情形下,且抛开日常里的不对付,说的尽是恭喜话。
一句你也算熬出一半了竟惹得肖氏掉了眼泪。
杜姨娘也是唏嘘。
吃了人家的喜饼,沾了喜气,杜姨娘亲自下厨做了点心回礼。
林嘉只笑。
笑什么笑,邻里邻居的。
杜姨娘啐她,你也有这一天,到时候也要人家来帮衬呢。
林嘉娇嗔着不依。
杜姨娘和林嘉商量着给肖晴娘添箱。
她难得大方一回:我出一吊钱。
她以前给过我一个银镯子,我也还她一个银镯子吧。
林嘉跟肖晴娘一起上凌府家学,隔墙做邻居,相伴着长大,到底有几分情意,我绣的那个鸳鸯戏水的枕套,原是给桃子姐绣的,我赶赶工,先绣出来给晴娘。
以后再给桃子姐新做。
凌府的姑娘跟肖晴娘做过同窗,十一娘和十二娘虽未亲至,但派了丫鬟来添妆。
十一娘给了一只金镯,十二娘给了一对小金钗。
十三娘亲自来添妆了,她豪爽,给了一个金项圈,分量还压过了两个姐姐。
但院子狭小,房屋低矮,她只坐了坐,茶也没喝就走了。
最大方的当然是老夫人,老夫人给了肖晴娘二十两银子和一套银头面。
肖家是老夫人的故旧之人的后人,在凌府托庇于老夫人。
老夫人动了,三夫人、四夫人、六夫人,还有这段时间正好从县里回来府里小住的五夫人,俱都表示了一下。
瞧瞧,瞧瞧!嫁妆这不就凑出来了!杜姨娘感慨,人家指头缝里漏出来点,就够咱们过活了。
她真心期盼着林嘉出嫁的时候也能又这样的好运。
可又知道不可能。
肖氏虽然一时落难,可父族夫族都是正经读书人家。
她是困于族内财帛倾轧不得已才来投靠别人。
非是那种家里男人坏事、家族获罪的那种。
她即便穷困一时,身份却不曾堕过。
林嘉却是三房妾室的亲戚。
虽则她和她娘的户籍落在了陵县外家那边,是良民,但顶多三夫人赏点,还没那么大脸能惊动老夫人和别房的夫人们。
林嘉的嫁妆,还得靠她们自己攒。
小姑娘家日常这些琐事自然会交流。
凌昭于是听桃子禀报:……说是绣给我的,肖姑娘下个月就要出阁,就先给了肖姑娘了。
桃子美滋滋:她说回头再给我绣一对新的。
正如林嘉所想,谁会嫌弃这些东西多呢,何况给了她都是她的嫁妆。
桃子也辛苦给自己攒嫁妆呢。
嫁妆多一点,腰杆子硬一点。
……嗯?公子身周的气息怎么这么冷?第二天,忽然有人敲开了肖家小院门。
肖氏开门一看,是桃子。
桃子带着两个粗使婆子,婆子们还抬着箱子。
桃子笑眯眯:我们公子听说霖少爷的姐姐要出阁,特地叫我置办了全套喜服喜被给夫人送过来,望夫人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