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在古代开食肆 作者:呦呦雨 > ◉ 第090章 说来话长

◉ 第090章 说来话长

2025-03-22 07:54:32

连良连信可得加把劲呐, 我还等着侄儿侄女儿给我敬茶呢,王素心笑嘻嘻的道。

你再胡说……两人不依了,跑过去挠她腰, 王素心连喊救命。

王连良王连信只红着脸嘿嘿的笑,半句话不敢接。

哪边都不能得罪,不然总得挨到骂, 还是悠着点好。

当男人的, 得腹中有城府才安宁。

王继祖帮着王绍祖去收拾驴车上的东西了, 都一一归类放好, 放厨房的, 放柴房的都挂好了, 把驴车牵到后院,王绍祖便小声的道:村里有人问素心素兰的事呢, 我估摸着是想要到咱们家来,我年前透了意思, 说这两女娃不出门子,今年就有人问我们家这个事了,虽不确定, 但是是问咱们话的意思,若是你有意,咱放点风声出去……村里愿意有上门的?!王继祖愕然。

咱们的日子不比从前了, 我们大房来镇上安顿的好了,眼见着日子越过越好, 都长了眼睛。

总有些家里儿子多,日子不咋好过的, 愿意把儿子给上门的。

王绍祖道:我觉着, 镇上, 村里都瞧瞧才好。

尤其是咱村里,从小到大看大的,我更宁愿是咱村的。

都是一族人,至少不会欺人。

品性也拿得住的。

真有个啥,我们在村里也有说法。

不至于叫孩子受了欺……王继祖道:有几家有意?!王绍祖点了几家,道:都有这个意思,我瞧着是孩子大了,儿子又多,实在是想攀门好亲,家里也轻松些。

几家都是老实的人,不是主意多的人家。

不急,晚上等孩子们睡了,咱们和娘商议商议。

王继祖道。

好,是素心和素兰一同定嘛?王绍祖道。

王继祖沉吟了一声,道;素心再等等。

看素兰吧。

这孩子太懂事了,得找个好的。

王绍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他心里大概也知道点什么,但猜不准是什么。

素心是个主意大的,你心里怕是也有主张,罢了,就随缘吧。

王绍祖道。

家里增添了很多喜气,其乐融融的又团聚在一块兴冲冲的吃了一顿晚饭。

朱氏对汤氏道:今年他们两个小家庭刚成家,要回村谢礼,我和绍祖不得不回去一趟重谢村人。

等明年以后,除了回娘家,我们就跟在娘身边的时候多了,不再像今年一样了。

你们走动你们的,这有啥,汤氏笑道:别跟亲家生疏了才是。

趁能多走动就多走动走动,等老了想走腿脚都走不妥了。

朱氏心中一暖,笑道:便是回娘家也不过一两天的功夫了。

不会像今年一样一忙就忙近十天。

娘,今年娘那边的侄儿都送了年礼来,知道娘在镇上,人都没往这边来,只送到村里家里去了,王绍祖道:东西我都带来了,在厨房呢。

我也去走了礼,没吃饭,放下就走了。

现在两边也只是走个年礼,不吃饭的意思就是不认真走动了,只是看长辈在,一个面子情而已。

平时婚丧嫁娶的也都不劳烦走动了。

汤氏点了点头。

等孩子们都回屋去了,老大家两口子和老二家两口子都进了汤氏的屋里。

是为着素兰的事吧,村里有人有意?!汤氏猜着了。

王绍祖说了几家的意思,道:他们本想说素心,但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来就说素兰。

娘,我看几家小伙子都不错,娘也知根知底,娘觉着呢?!汤氏想了想,笑道:素心这几天就跟我提了提,说素兰勤快,眼里有活,她话不多,却是劳碌的命,眼里就见不得轻松,你们也晓得,她一刻也闲不下来。

家里里外外,琐碎小事全都是她,只有别人看不到的,没有她看不见,做不了的。

她这样的性情,若是找个只嘴好却不勤快的人会吃大亏。

素心的意思是找是肯定要找,但是家里人要好,人要好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对方也要眼里有活,也要勤快。

要不然成婚以后,哪怕再会干活的人,哪怕再勤快,眼里没活,到被素兰给惯的越来越懒。

章氏心中一惊,手一紧,道:娘,素心说的对。

素兰这性子,倘若真找个一般的人,只怕真得吃暗亏。

朱氏道:素兰真的太勤快了,只要找个一般的还过得去的小伙子,到最后都未必能彼此照顾,感恩。

反而会被惯的懒惰了。

王绍祖点点头,道:娘,这样说的话,这人选真得仔细再仔细。

还是素心心细啊。

我都没想着这个。

只想着找个人品过得去的愿意来咱家就好了。

他不禁一叹,素心主事的能力,是真的没得说的。

王继祖沉吟了一会,道:以这样说,这挑人就更不能急了。

就是这样的人,最难找。

十个人勤快人里,未必有一个眼里时时,处处都有活的。

勤快人也只是勤快人,跟眼里有活怕是不完全搭界。

汤氏笑道:索性素兰年纪还小,慢慢找吧,急个啥呢?!反倒是要准备准备起来素兰以后要住的屋子了。

素心的意思是另外起屋,离咱这屋要稍远一些,方便她养些鸡鸭,到了夏里,不会太难闻。

素心有章程了?!王继祖道。

说是找个好地给她,起屋的宅基地一侧,另一侧作她的院子,素兰最喜欢服侍些鸡鸭的,以后让她作个产业也够活了,再加上种些地,日子不会差的。

鸡鸭之类的,她成家之前,家里免费用,等她成家以后,用鸡鸭就要结算了,与连良连信一样,结算是结算,但她以后也交三成给公中。

汤氏想了想,道:不过这地也不能离我们太远,得看得见的地方就好,中间修一条小路来,方便随时回家来吃饭。

平时用饭什么的还是在一处的。

本来我也想大家伙儿都住一起,挺好。

但想了想,上门女婿与娶的媳妇总归是不一样的。

还是隔的远一点点,好叫女婿有点自由。

要不然,男儿嘛,总归有点压抑。

王绍祖与王继祖听了连连点头。

若有些鸡鸭蛋,也能售与路过的人,或是做成茶叶蛋,咸鸭蛋,也是一项不错的收项。

朱氏点头道:这个不错。

娘,既要养鸭,最好是能挖个池塘来,以后也方便搭鸭棚。

既是要进上门女婿,这屋这院这塘之类的,都得是咱们家人帮着给弄的好好的,才不叫上门女婿憋屈,与娶媳妇是一样的,包括家具,女婿的衣食,都得想到才好。

一时七嘴八舌起来。

章氏想着便咧开了嘴,连连道:好,好,我的素兰叫家里操心了。

朱氏笑道:应该的。

说什么见外话?!章氏又道:娘,素心还更大一些……汤氏笑道:素心是个有主意的人,家里真给她相中的人,她能看得上?!章氏呆了呆,道:可,可,她看不上又能怎么办!?难道要看上那些过路的公,公子哥吗?!想到哪儿去了?!朱氏知她忐忑,怕她想歪,留了心事,忙劝道:娘是想多留素心几年,这孩子主意最正,便是要成亲,她也自有她的主意,咱们强要她成了家,她就真的满意了?你也不是不知道,她的脾气。

章氏叹了一口气,想到素心那犟脾气,也不敢多说了,想了想道:可也不能越拖越大啊……素心的事,我心里有数。

王继祖道:总也不能委屈了她的。

章氏知道他对大女儿最看重,可是,可是,也不可能高攀什么亲事啊,这越拖越大,叫啥事呢。

章氏忧心忡忡的。

王继祖少不得劝她一劝,回屋去了。

弟妹总归是听得进继祖的话的。

王绍祖见二人走了,这才对汤氏道:娘,素心可是有什么说法儿?!汤氏看了他一眼,掀了掀眼皮,道:说来话长。

说来话长却偏偏住口不说了。

朱氏与王绍祖对视一眼,也知道不可能再说什么了,便也默契的不再提了。

夫妻二人却知道,这其中必有缘故。

不然怎么一提到素心的亲事,娘和继祖就双双的无视了,仿佛素心的亲事不能提似的。

两人想不通也不想了。

起了身正准备回屋歇着。

汤氏又告诉了他们章父的事情。

王绍祖听了怒气上来,道:临死了还要折腾人,连累人,害的人这大过年的病了一场。

这章家真是不安份。

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咋,等人下葬了,有脸没脸来闹!真敢来,我王家现在也不是没人可用了,我丈人家,我两个儿媳妇的兄弟叔伯们,还有村里镇里的人,加起来还怕他们呢?!只当我王家还是从前势单力孤,只能被人欺的时候嘛……拼人多是吗?!以前王家是没啥人,可现在找亲家,特意的找了家里人多的,就想着万一有个啥事,能叫人帮忙。

现在,也并非从前了。

况且王家在镇上的声望,这些都是无形的拥护。

今非昔比!汤氏叫朱氏把他拉住,道:人死是大事,你在这事头上闹,我们王家就占理了?!告诉你们是为了,万一章家不死心,真找来,就别叫凑到你弟妹面前了,她病刚好。

你们想办法打发走就行,别起冲突。

人走到了这份上,真没必要!王绍祖火大的应了。

回了屋,他还念叨不休,道:还有脸来?!呸,他们要是敢来,我真口水吐到他们脸上!他本来一路回来已经很累了,此时却毫无睡意,一脸怒容。

想到以前无能为力的憋屈,看着二弟一家的惨状,他却无能为力与章家对抗的揪心,此时此刻,回忆起来都觉得烧心难受憋屈。

朱氏也心绪难平,当年要不是章家做事太绝,弟妹根本不可能会这样。

能有一命在,已经算是命大了。

她最不能接受的是,章家是始作俑者,最后被孙家赶出来时,却吃尽了章家的苦头,看尽了眼色。

朱氏压了压心里的火,劝道:他们家定然没脸来的。

人死了,女儿却不肯上门,哪家搁得住这个丢脸,他们村里就不议论吗?!他还能怎么闹,怎么理直气壮的来?!真闹起来,扯出当年的事,没理的是他们,只是怕弟妹更伤。

你也忍一忍,只要他们有眼色,不来,这事就揭过了吧。

我知道。

王绍祖脸色很是难看,咬着牙道:要真敢来,我定要捶他们一顿,反正老的已经死了。

都是些弟妹的兄弟,我还真敢捶。

当年是因为长辈,不能捶。

现在不一样了。

洗洗睡吧,别窝着火反倒难受了。

朱氏劝道。

夫妻二人洗洗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下起了小雪来。

王绍祖心里搁着事,便去镇上和村里打听去了。

一连几天,没见章家有啥动静。

王绍祖就知道他们是消停了。

倒打听出不少章家怂瓜和村里议论他们家的事来。

章父死在年里,丧事的时候,一个女儿明明活着却没回来奔丧,这事搁哪个时候都是要被人议论的。

只是,议论的并不是章氏不孝,而是章父一家人不慈,是报应。

反正村里说的很难听,现在的时代,一点是非,哪个能搁得住不知道?!当年的事,几乎都是一清二楚的,就没有不知道的。

现在女儿没死,却不肯上门,村里都说这还是命大才活着,要不然,当年早被赶出去饿死了。

说到章父章母当年造的孽,村里都很唾弃。

章家办丧事,村里几乎少有出力的,还闹了笑话。

因此这丧事就办不大,只停了三天灵,也就草草下葬了,实在是丢不起那人。

等人一下葬,章家就缩了起来,在村里老实的不出头。

王绍祖见他们没有来找麻烦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想来章家倒不是要脸,而是顾忌着在村里的名声,不得不缩一时了。

但只要不来闹,怎么着都成。

想到当年,与章家成亲家的时候,王绍祖都有些恍惚,真完全看不出来,他们章家不把女儿当回事啊,要不是弟妹这个好性子,他都后悔与章家结亲了。

唉。

不把女儿当成人,才会如此糟践。

如同对待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