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煽的挺好。
程前做不了主, 但当晚就与杨清在电话里说了这事。
你让郑书记问问上面,问问村里的老人们再说。
等有了具体的说法以后咱们再商量,承包费是关键, 不能太高, 刚开始就算鱼多,卖野生鱼能挣钱, 那也不能长久维持不是。
这不是长久之计,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不要答应。
我也好好想想。
好呢。
老婆不反对承包,程前也想在老家找点事情做。
如果能承包, 四年后回到老家,就不用闲着。
当晚,迟来的外挂到账。
居然是个:万物净化液。
容器是一个白玉的桶,自动生成。
可以净化水源, 土等。
净化液好到爆,用了以后, 那水的质量好到爆, 无限接近灵水的边缘。
净化过后的土地,超越现在外面说的什么富硒地。
只要用的净化液到极限, 能净化过后的土地, 能有无限接近灵田灵地。
连空气都会变得不同。
躺在床上的人, 惊讶的张大嘴巴。
这是让自己回去做农民的节奏。
附带的还有配比比例,极限配比也有。
脑海中有全部的配比标准,配比的不同效果也不同。
看来店铺装修依然要装修, 但是不能卖高端家具与床垫, 更适合以后卖菜, 卖水果卖淡水鱼。
揉揉太阳穴, 脑阔又开始疼,外挂触发的迟,有点麻烦。
合同作废,违约是违定。
第二天,装修暂时停下。
及时与古涵沟通,小古,麻烦了。
不麻烦,好在装修刚开始,及时调整也来得及。
古涵也懵,怎么临时改变。
有疑问,但没有问出口。
那行,我先走还有事情要办?我送你。
古涵起身,亲自送杨清出门。
不用,对了,我公婆那老宅的装修图出来了没有 ,出来的话,赶紧去装修。
装修完还得散味。
这两天就出来,装修的前两天,我亲自去盯。
他第一次觉得卖掉别墅也是件好事,换来了一个大客户。
风风火火的来,风风火火的离开。
十天后,月亮湖承包下来,五十年,村里的无主田地多(因为迁移走百分之九十的村民后再次分了一次田,还是有很多的无主田地),杨清承包了一半的无主田地。
其实能承包所有的无主田地,可杨清没有那么做。
希望因为她能带动村里其余的十一户人家,带动他们那些人家的孩子们回来种田承包,赚钱。
她会帮他们悄悄的净化,但配比不会很高。
不高,种出来的菜也是万家难求。
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时间长一点,还能带动山下的村子。
老家离市里走高速就二十分钟。
快一千亩的水田,还有大几百亩的旱地,承包的都是最高年限。
大手笔。
村里的第一书记郑书记高兴跟个孩子似的。
不搞旅游开发,他一样能做出成绩来。
之前他下乡之前还找领导抱怨,领导,那个地方又不能搞旅游开发,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下的村子人多,可也没有特产,还有山下的风景也一般。
真正有搞头的也就是山上,可山上的那些老人不同意搞开发。
每次都阻拦,谁不知道那里投资环境差。
我去了就是浪费两年的时间,要不给我换个村。
领导是他的直接上司,平日里对他不错,也看好他,对着他说,宏伟,你别看到到处扶贫搞乡村旅游,你也想这样搞。
这毕竟是少数,哪里有那么多的山村都适合搞乡村旅游。
再有那也不是长久之计,一个小地方的乡村景致,吸引的也就是周边城市的人。
几年以后,该去的都去了,以后那些地方,你觉得还会客似云来,还会能带去多少效益 。
目光放长远点,不要盯在一个地方,没有特产就找专家找技术,发展农业特色,那才是可持续的根本。
领导说的语重心长。
也对他寄予了殷殷期望。
希望他真的能做出一番成绩出来。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他该换思路。
确实,不能全盯在乡村旅游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
杨清与程前开始每天跑,早上清早回乡下老家,下午四点左右回城里。
早上,杨清夫妻俩又回到村里。
刚下车,隔壁的伍三叔跑过来,拉着杨清就问,小清,你家真的长期请人做事?见是他 ,嗯,三叔要做工吗?只见伍三叔说,不是,不是,我想让伍洋他们夫妻回来,在粤南那边打工,一年到头也不回家,还不如回来做事,在家里。
孩子们放假以后也愿意待家里。
伍洋两口子会愿意回来吗,做农活可比在厂里做事辛苦。
她不觉得伍洋两口子会愿意回来,做这个活多累啊。
回来,他们愿意回来。
也想回来做事,以前不愿意回市里做事,那是因为也不在屋里做事,在市里工资低还要租房。
还不如在粤南那边。
昨晚他们俩打电话回来,我随口说起你们两口子的事,他就说想回来。
行啊 ,只要伍洋两口子吃的了苦。
可以回来,我这里肯定长期要人做事。
只是有些累,你老人家要跟他们两口子先说明。
那肯定的,你家真要建猪场,牛场,还有鸡场。
嗯,山上不能挖树,我也承包了很大一片,建个牧场养牛。
黄牛,奶牛都会养一些,带着咱本地的小山羊也养一点。
以后不缺牛奶,不缺肉吃清可是承包了一座山头。
这种承包因为不能砍树,还得每年在山里一些地方补种树,费用也不高,不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
但想杨清这样,净化以后撒上苜蓿。
苜蓿年初撒上种子,三月发芽,六月份能收隔,再就是九月,十二月。
一年能收隔三四次。
湘省靠近粤南省,冬天也不是像北方那样冷,气候湿润,适合种植苜蓿。
还有植株不高,也比较时候在山上种植。
有些牧草太过于高,不适合在山林种植。
得到肯定的答复, 老爷子缺着牙齿,笑的跟个孩子似的,我等下中午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一声。
辞工回来。
嗯,三叔,那我们先去忙喽。
去忙,不耽搁你们。
老人家挥挥手,转身下山,杨清的家比村里其余的人家都高一些。
好在有水泥路。
老人背着双手,哼着不知道是什么曲,乐淘淘的回家。
家里申请在隔壁加盖了一栋小楼,这是放置农具,与机械的还有给未来的工人居住的小楼。
不只是这些,在选定的猪场,牛场,鸡场三个地方,还要盖房。
那些都有专业人士指导。
月亮湖已经净化过一次,今天要投下第一批鱼苗。
今年过冬,才会捕鱼,现在还不用,杨清没有打算过多的投放鱼苗,暂时也不打算人工饲养,每天投放鱼食。
就像是自然繁衍出来的小鱼苗,让它们自己寻找吃食。
这样鱼长大以后,那肉的味道更好。
每年投放一批。
到了明年春天,再投放一批。
几处工地都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三场都有值班宿舍,虽然是平房,也建的不错。
市里程老三家里,二老明天要轮转回老大家里。
今天,早早的,蒋丽丽就开始唠叨,爸,妈,行李已经帮你们收拾好。
明天我们一家送你们二老去大哥家里。
大哥他们也不来个电话,不会明天不在家吧?老三程辉也在家里休息,前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忙。
明天父母就要轮转去大哥家里,他特意在家里陪一天老人。
爸,我大哥他们忙什么,也不来家里看看你们。
程辉现在想与大哥搞好关系,只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裂痕早已存在,后面还越弄越大。
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复好关系。
前几天应酬的时候,在一家酒店,还遇到去酒店的二哥,哥俩说了许久的话,他感觉二哥有变化。
没有了之前的神气,也没有了之前那么的傲,好相处了些,不用像以前那样,需要自己时刻捧着他。
看来前段时间老头子与大哥大嫂发飙改变了老二。
老三语气中没有阴阳怪气,老爷子稍微满意,在老家盖房,还承包了咱村的月亮湖,九百多亩水田,几百亩的旱地,一座山,说是要发展农业。
啪嗒拿在程老三手中的手机掉落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惊的程老三下巴都快掉落,大嫂底子挺厚的呀 ,这是多少钱。
心疼啊,大哥大嫂真能败家。
捂住心口的程老三,脸上便秘的表情看的老爷子想抽他。
承包土地多好的事情,老三那样,对土地一点感情都没得。
混账玩意儿!爸,你怎么不拦着些,我大哥他这是祸祸钱。
没事包那么些土地干啥?咱村也没有特色农产品,种稻谷要是不是有机种植,有个屁用。
有机种植那是需要技术的,他懂个球啊?搞那有机种植要求高着呢,咱村的土地能达标不?老爷子火起,冲着家里的兔崽子嚷嚷,咱不达标,咱村的水田土地多,家家户户分一百亩都够。
多少都浪费在那里,没有人种。
各家种的也不多,全是一些老天拔地的老头老太婆,一家能种几亩,种的那几亩也好多年没有打药施化肥,都是自己锄草烧肥以后与家肥搅拌再撒田地的。
有虫也不打药,一个个种两亩水田,打药的钱都挣不回来。
打个鬼的药,你伍三叔与我,咱村的其余那些老头子都是自己下田拔野麦子,与手动捉虫。
还不达标,你告诉我那别的地方大范围的有机种植能达标不?别以为他不懂,有机种植是咋回事?不就是田地的土壤中不能有那个农药化肥残余,还有种植期间也不搞那些,要搞也只能搞他们洒的什么高科技的一些什么。
他们还搞了一些东西在田地,那自个儿的除了老方法的肥料,别的都没有搞,那算怎么回事。
比那些狗屁有机不知道好多少倍。
谁知道他们洒的那些真有机还是假有机。
老爷子气呼呼的嚷嚷了一通,让程老三不敢再说。
倒是蒋丽丽两眼发光,好奇的问,爸,咱家一年能收多少稻谷?没多少,两亩水田能有多少,不打药不施化肥,收成还是低。
不过够吃的。
孩子们不要他们二老给他们送大米,说口感不如他们买的那些好。
家里两亩水田的就够他与老伴儿还有老大一家吃的。
老大家里的水田每年都种,每年都是卖给打米厂。
因为也不搞那些农药啥的,产量也不高,就是价格高一些,也挣不了几个钱。
老大两口子平时不在家,田地里管的少,没有细心打理,产量还不如他种的两亩水田的产量。
他老了,一个人也干不了老大一家的那些水田。
平时老大一家不在家他能帮的就是该放水的时候放水,该进水的时候进水,也就干干这个。
别的也帮不了太多。
爸,以后咱家就吃家里的大米,再也不买外边的那些。
口感虽然不错,可也不知道那些是不是有机,一点保障也没有。
蒋丽丽立马打蛇上棍,提出来。
好啊,早就跟你们说过,不要买,不要买。
咱家的口感也不差的,你们一个个的讲究吃喝玩乐,宁愿花大价钱也要买外边的,真是浪费钱。
行,明年开始,吃家里的。
儿女们不要家里的粮食,老爷子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最喜欢作妖的三儿媳一说,老爷子的嘴角上扬,显示他的心情非常不错。
老了他更需要儿女们的认同,他不愿意认输,认为自己不能再给家里做贡献。
现在挺好,作妖的三儿媳都要吃家里种的粮食。
多好,此时心情是无限明媚。
翌日一早,杨清夫妻俩没有出门,在家里等待老三两口子,送二老来。
之前请的护工又来了,早早的八点之前就赶到了杨清家里。
爸,妈。
程前快步迎上去,帮助护工一起让老爷子老太太从车上下来坐在轮椅上。
二老再次回到了这里,杨清站在一边对老三夫妻说,不赶时间就在家里吃午饭。
老三原本还有些忐忑的,此时笑容爬上脸颊,好啊,没事。
那麻烦大嫂了。
不麻烦,是小郑做。
多让蒋丽丽羡慕的一句话 。
她家条件也不错,但也没有到请人专门帮忙做全职保姆的程度。
站在一边,难得没有说话,只是拎着老人的行李箱。
两个行李箱被推着进屋。
妈,家里的棉絮昨天前天都晒过。
床上四件套也在这两天再洗过一次。
杨清先给老人交代。
行,你办事我放心。
老太太与老爷子即便在杨清家里睡多贵的床垫,上面也不喜欢用买的床褥,还是喜欢棉花弹的棉被垫在下面。
这不,依照二老的习惯给铺上。
棉被上有阳光的味道,老太太喜欢这样。
这次来 ,蒋丽丽拉着程老三上上下下的参观。
下来就问,大哥,你们一层有多少平方?两百四。
天啊,一层两百四,你们上面半层与下面的储藏一层是送的吧?嗯。
连装修 ,超过一千吧?差不多吧?程前也不傻没有说的很明白。
此时蒋丽丽连嫉妒的心思都全部消失。
两家差距太大,嫉妒有什么用。
人就是这样,别人比你强,但没有强到让你无法触摸,对那人肯定有羡慕嫉妒恨。
可要是那人比你强大到让你只能仰望,嫉妒恨就会消散,但依然有羡慕。
蒋丽丽每一间屋子都有仔细的参观。
下楼就问,老公,咱也在景园买一套房吧,以后爸妈随意住哪家,都能时常见到。
咱家哪有存款,那现在的就要卖掉。
咱家的房子不好卖的。
面积大的二手房,市面上不好卖,除非运气好。
卖掉就卖掉,景园里面有幼儿园,小学,边上还有一中,初中高中都有,多方便。
你不是还说想要二胎吗,这不正好。
在大城市,景园就是学区房。
蒋丽丽想住进来不全是要与老大一家打好关系,也确实是景园的位置好。
再有景园斜对面是市中心唯一的一处公园:莲花公园。
公园外面是很大很大的停车场,走下去走到里面才是公园。
停车场两侧,一个是电脑城,一个是著名的百货商场,与一个著名的大超市。
小区不用过马路直走就是一中,初中高中都有。
这地段,又处在市中心位置,离步行街就两站路。
说是黄金地段也不为过。
那你找中介,还有在朋友圈里也问问。
卖掉现在的房,咱就马上在景园买一套,买花园洋楼的一楼复式怎么样?别墅买不起,但买个花园洋房的复式还是可以的。
在一边的杨清听了说,我建议你们别买那一楼复式,还不如就买高层的二楼,我记得南门北门的小区门口两侧的高层二楼都有很大的平台,房屋都是一百六十平的,一层三户,每户客厅外的平台比房屋的面积大,足足有三百个平方。
你们买花园洋楼的一楼,只有前院,也没有多大。
还不如买这个二楼。
到时候你们想换别墅的时候,一百六十平带大平台的房子,也比两百多平的一楼复式好卖。
杨清是不喜欢老三夫妻,但只要他们不讨人嫌,做普通亲戚往来,她也不会见人就掉脸子。
吵过闹过,不可能一辈子做仇人。
知错要是能改,那更好。
即便不改,只要不表现出来,也行。
还别说,蒋丽丽还蛮心动的。
大嫂,你说真的呀,等下我们去看看。
行。
蒋丽丽这人吧,善嫉妒,还有喜欢挑是非,嘴巴子说话也不好听。
但这人识时务,还有会舔,只要她愿意还会来事儿。
这人多坏,还不至于。
至少作奸犯科的事她不会干。
相处的不错,老爷子老太太很是欣慰。
人老了,就喜欢看到家庭和睦,儿女有出息,最好还能儿孙绕膝。
向阳村承包的土地,水田,全部深耕一遍。
此时,杨清在自家的屋子外,正在用清水兑净化液,兑好的用喷洒农药的干净药桶,一桶一桶的让人背在后背,用喷药的均匀喷洒在水田中。
所有的药桶都是全新刚买的,没有打过农药。
村里的老爷子齐上阵,这事他们能行,每天还能挣一百五十块钱。
干什么去,不只是水田,那些旱地荒地也是一样,全要一样喷洒。
喷洒完等两天再把大块的土块耙均匀,反复几次以后就停在一边。
旱地里,早就弄完,已经种上了蔬菜。
本地冬天,能种的蔬菜很多,冬天只要不下雪,平均温度在零度至十度左右,绿叶子蔬菜很多,胡萝卜,白萝卜,白菜,茼蒿,棒菜,香菜,韭菜,本地大葱,莴笋,兜兜菜等。
旱地分为蔬菜园,果园,但今天全部种上了蔬菜。
果园到明年春天才开始栽种,育苗已经请农科所那边帮忙。
她要种的是车厘子,冰糖柚,本地的一些水果。
大部分是车厘子。
杨清,今天能全部搞完,搞了好多天,总算是看到头。
说话的时村里的夏大叔 。
正在灌兑好的净化液的人抬起头笑着说道,是,总算是到头。
最近大家跟着忙,也没有好好休息。
今天干完,明天开始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再过段时间可要忙起来。
忙好啊,等过年我让大力(夏力)也别出去,跟伍洋两口子一样,留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这可是真正的家门口。
夏大叔乐呵呵的笑着说道 。
可以呀,到处都缺人。
他们在家里还能照顾孩子照顾你们。
杨清也希望出去的那些人能回来。
嗯,孩子们也想他们,真是的,打工挣钱是好,可离家里太远。
一年也只能回来一次,遇到过年时忙,还不能回来。
家里条件改善了不少,老人们已经不想孩子们一直在外打工不回家。
可回来没有事情做,也不是个事。
下午回城的路上,杨清接到电话,是之前帮忙买房的律师林松的老婆,也是她的高中同学。
娟子,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有急事儿?接起电话说道。
那边,罗娟正在一家不错的餐馆包厢里坐着,身边还有几个人 ,都是高中同学。
杨清,没急事,就是问问你现在在哪儿?罗娟点开免提,让几个同学都能听见。
在老家,咋了?回村了呀?嗯,最近在老家盖房。
哟,富婆这是盖别墅啊。
在场的其余同学可能不知道杨清最近发了财,但罗娟是知道的。
她老公是见证人,见证杨清全款买了景园的别墅。
后面还一口气买了景园高层商品房的二楼一层三户。
现在还没有装修,说是给一双儿女准备的。
以后他们留在朗州就装修,不留在朗州就卖了算他们以后在外地买房的首付。
真是发了大财。
她还没有与同学们说过,今天小聚,是有两位同学从粤南省回来,找她们几个出来聚聚。
盖什么别墅,你知道的我老家的平房还是我结婚的时候盖的,已经快二十年,又好多年没有怎么住,里面一团糟。
干脆趁这段时间翻盖。
那也是,你在老家。
本来我想邀你出来与几位老同学聚一聚的,看来你是赶不上。
赶不上,我等下才回市里,回了也聚不了,公婆跌倒,现在都有一只腿脚不能走路。
最近轮转在我家住,你说,我能出去不。
过段时间,你们再聚的时候,我一定去。
杨清不是很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以前的原主就不喜欢。
那确实,你真是,事事都赶到了一起。
行吧,下次聚会我提前通知你。
你先忙,我们下次聊。
好。
罗娟点击挂断,对着其余的几位同学说,我说了吧 ,临时约人真不一定能约到。
杨清在老家盖房,家里老人不能走路。
真来不了。
坐在一角的一位男同学吐槽,杨清这人就是自卑,十次聚会能见到她三次就不错。
这还算是给面子的,她过得不好,我问她有困难没有,她还嘴犟没有困难。
明说,咋啦?我还能给她一份不错的工作。
要强,要面子,却活受罪。
角落的男人是高中时期的体育委员,高中毕业以后上了体育大学,后来在市里三中教体育,脑子活,很多年前就在朗州市开了一家健身房,十几年下来,已经是本市的知名品牌 。
有好几家大型的健身房。
算是高中同学中留在市里的同学中的首富。
也有一些高中同学大学毕业以后去了首都,魔都,花都,鹏城,又或者留在了读大学所在的城市。
有几位就留在了本省的省城。
边上有一位过的一般,不富有但也不差的女同学,她打圆场说道,好了,现在有几个普通人日子过得好的。
你这样的别说一个班,就是一届也没有几个。
哪个人不要面子,你有钱要面子,我们穷人虽穷也想要面子。
这不是很好,人家杨清没有因为认识你这位土豪就巴上来,让你们帮忙,多好啊。
对对对,都是成年人哪个不要面子的。
边上一位男同学也附和。
从粤南省回来的一位女同学,只手托腮,超然物外的望着身边的同学们。
等大家说完,才说,杨清过得很差吗?被问道,不等其他人回答,健身大佬就抢先说,嗯,过得蛮差的。
以前还过得去,后来家里出了点事,赔了不少钱。
其实也不怪杨清两口子,她老公就是帮人做了个担保,后面出事,那人跑了,就找到了她老公,帮忙还了钱。
这不是赔是什么,后面要还债,孩子又大了。
日子就过得越来越差,她那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每次说给她介绍工作,她都摇头,宁愿做些挣钱少的活……唉,这人真是没法子说。
她还是以前的性格,一点也没有变。
那位女同学可是今天的重头戏,也是他们班上目前最有钱的同学。
在粤南省自己开厂,这次回来就是想回家投资。
据说身家有一两个亿。
是今天众星捧月的对象,就是罗娟也得巴结她,人家开厂肯定需要律师。
她是在为老公拉生意。
好了,别说杨清。
说说心媛与鲁剑,难得见一面。
咱几人好好聊聊。
罗娟快速的把话题拉回来,让陈心媛回归话题的C位。
是是是,说的对……一群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又各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融入在展开的话题中。
之前的话题人物,杨清与程前马上就要下高速进城。
你怎么不去啊?程前问。
不想去,每次都少不了攀比。
不是比护肤品就是衣服鞋子,金钱上比不过的就比老公老婆人好不好,体贴不体贴。
如果老公老婆也比不了,就比孩子读书成绩好不好?如果孩子的成绩也不能比,那就比孩子的道德品质。
每次聚会都是比比比。
这样的同学聚会,少了真诚,多了世俗,至于联络感情,也假。
如果你有钱或有权,即便一百次聚会只去一次,也会时常被人念叨起。
如果,你无钱无权,即便次次去也是小透明。
撩起耳边的一缕头发,放在耳后。
望向窗外。
那我们高中同学聚会比你们的好一些,攀比的少。
程前他们班的聚会,可比杨清的好,很少有攀比的。
他的同学有一半都回了本市,每年年底都聚一次。
今年的聚会倡议早就发起,但还没有最终的把日子定下来。
说起来还得意了一下下,杨清撇嘴,你们班聚会是少攀比,但也不是没有。
你们班实在的都在本市,不实在大半都在外地。
几年前你们聚会,外地回来的那几个,你还记得吧,那牛吹的都在天上飞。
我想起他们的做派,还不如我那群攀比的同学。
我同学攀比好歹不怎么夸张,说的都沾边。
你那几个同学,夸张的那个劲,真是够够的。
有幸参加过那次聚会的杨清,好笑的说道。
说的刚才还得意的程前,气短,被打脸来的真快。
只能憨憨的打哈哈,嘿嘿,那不是个例?也不全是这样,再有那几人很少参加,都在外面。
我说的是在本市常住的那些人。
还不是一样,奇葩极品班班有,别大哥笑二哥。
就这两人都笑起来。
回到家里,已经是第四次轮转到杨清家的二老,腿脚好了大半。
见到回家的夫妻俩,就说,快洗手,马上要吃饭。
家里有二老,他们从村里回来的时间也推迟了一个小时,下午五点才回来。
到家已经快六点。
哎,好嘞。
薇薇是走读,吃过晚饭,又要回学校上晚自习。
晚上下课,是她爸爸去接。
天天跑,夫妻两乐此不疲。
也不觉得累,还越忙越起劲。
转眼就是农历冬月,景园小区北门的向阳蔬果铺开业。
开业的第一天,杨清夫妻俩都留在市里,没有回乡里。
在老二家里的二老,也过来小住三天。
提前几天就开始宣传,今天一早,七点五十八分,店铺就开门营业。
杨清与程前都在朋友圈宣传了几天。
来的人不少,老二老三老四都送来了花篮。
人也来了,都先购买蔬菜,给开张做开门声音。
店铺里,程幂与二嫂张悦走在一起,姑嫂俩推着购物的车子,转悠。
不只是有蔬菜,还有卖调味品的,一些酱油醋等等都有。
二嫂,你买多少?程幂已经很久没有与大哥大嫂联系,以前一直什么都依着她让着她的大哥也没有主动联系她,往年她的生日,大哥都要给她打电话,问候她。
今年没有电话,也没有一个信息,就像忘记了一样。
想想心里还挺难受的。
买一些,凑个吉利数,大哥家的蔬菜贵的死,我可吃不起。
吃一次都觉得肉疼。
张悦心疼钱包。
是蛮贵的。
我看了眼草莓,比市面上最好都草莓要贵一倍。
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这次大哥家的店铺开业,没有邀请她与二哥,也没有事先吃到草莓,她还不知道味道。
但全国的水果价格,她是大概知道的,即便最贵的进口的水果,也知道大概价格。
她家里就是做精品水果的,大部分的精品水果都是自己找原产地去采购来的。
有些进口水果,也是找口碑极好的品牌大量采购,能知道那几个超大型城市的水果大致价格。
她以为那些大城市的顶级水果价格很贵,没想到自家大哥家的草莓更贵。
贵的她都以为看花了眼。
揉了好几次,才发现,真没花眼,就是那个价格。
草莓确实形状好,还有个大。
但口感好不好还未知。
可要她说,再好也不能卖那么贵,除非是在首都那样的城市,富人扎堆的地方。
要不然,味道再好也卖不出去。
既然敢卖那么个价格,味道应该不差的。
张悦有脑子,看着也知道,应该味道不错。
她们两人推着车子在这边购物,那边蒋丽丽早早的抱上了大嫂的大腿。
几天前就吃到了大嫂家的蔬菜与草莓,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她为了维持身材,一般都吃的少,那天在大嫂家里狠狠吃了一天,可是一两都没有涨。
为了测试,她还特意带着老公儿子在大哥大嫂家里蹭了几天的饭,顿顿吃饱吃好,鸡鸭猪肉鱼肉都没有少吃,可依然没有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