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7章

2025-03-22 08:19:04

多亏沈太师安排人前去帮衬, 又因战事已休,沈凛骆的尸体才得以这么快送回祖地。

沈家前往南部为沈凛骆送葬,就连一向忙碌的沈太师, 都对皇帝告了假。

因为沈凛骆尸身已腐,不能遵循正常的下葬方式, 沈家开棺确认人、没什么耽搁便将沈凛骆入土了。

沈凛骆英年早逝, 墓碑上没有子女、却有父母兄弟,他跟祖父母葬到一处, 相邻不过几米。

原本沈凛骆尚未娶妻、且没有子嗣, 不好直接进入宗祠立牌位, 但因为他为国战死,族里还是为他破例, 将他供了上去。

家人为他插上香,一切也就尘埃落定。

沈凛骆的死, 对太师府打击极大。

沈太师得知沈凛骆战死后, 本来就虚弱的身体又因此大病一场。

沈夫人日日落泪,人也因此消瘦了许多。

沈凛骁与沈凛骆兄弟感情亲厚,得知兄长离世,他整个人失了魂般,好半天才缓过神来,眼眶当即就红了。

白夕兰照顾着家里人,只是她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她总会想起大婚第二日,她跟娘哭诉, 沈凛骆拿着棍子进门, 将沈凛骁拽出去打的模样。

那么好的大哥, 就这么死了。

白夕兰夜里睡不着, 想起沈凛骆就偷偷抹泪。

她都如此, 更何况沈凛骆的血缘亲人。

好在沈太师和沈夫人都是很坚忍的人。

从南部回京都后,两人花了些时间,但也都接受了这个事实。

沈太师因病在家,不过他并没有放弃朝堂上的公务,反而比以往更加投入。

有人听到风声,知道沈太师怀疑沈凛骆的死因。

不过世家们都不怎么为意,毕竟沈凛骆遭遇埋伏的事板上钉钉,他们都觉得沈太师是因为丧子魔怔了。

如今战事已经结束,封赏也尘埃落定。

沈太师代表着南部世家,因战立功的世家们、尤其是北部和主战派,都不愿沈太师再调查,怕沈太师以此做文章,惹出什么事来。

毕竟南部在此战可没什么功绩,世家们上战场,夸大、抢夺别人军功的事并不少见,大世家压迫小世家协同出战,行军过程中的军纪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南部想借此生事,对他们会非常不利。

有些事是不经查的,即便沈太师不是冲着他们来的,但想要说服他们放下顾虑,并不容易。

再干净的世家,也不喜欢别人插手自己的领地,世家抱团,在这件事上尤为明显。

不过沈太师威望很高,他立足京都多年,自有其本事在。

只要沈太师有心调查,寒山关事无巨细、迟早会送到他案上。

不管沈凛骆是不是真如战报所述、追击受埋伏身亡,沈太师都会得到一个结果。

但沈太师未必能撑到那个时候,今年入冬格外的冷,沈太师拖着病体忙碌,寒气入体,在大雪纷飞的某天,忽然急咳后晕倒,数日未醒。

太医多次入府诊断,摇头叹气、言语间有暗示准备后事的意思。

太师府遍寻名医,可沈太师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

好不容易苏醒后,沈太师意识不清,表达渐渐也变得困难起来。

沈夫人陪伴着沈太师,这几个月、沈太师的劳累,沈夫人都看在眼里。

他们少年夫妻,相互扶持走到今日,感情深厚,说不心疼是假的。

沈夫人也曾劝过沈太师,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再执着沈凛骆的事。

可沈太师疼爱长子,他觉得长子之死有冤,又怎么可能不去为他申诉。

如今这个结果,沈夫人早就隐约预见,沈太师昏迷的那几日,沈夫人比任何人都坚强镇定,可当沈太师苏醒,她才卸下伪装,趴在他身边哭泣落泪,委屈又无助。

家里遭逢骤变,阴霾笼罩在太师府上空久未消散。

沈夫人为了照顾沈太师,肉眼可见的消瘦憔悴。

沈凛骁足不出户,自沈凛骆死后,他就沉默安静了许多。

十六岁的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需要身边人细心耐心地开解,却没人能给他这些。

沈太师心思全在沈凛骆身上,沈夫人心伤悲痛,也顾不上沈凛骁。

沈凛骁被忽视了,他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忽然变成多余的看客,身在其中、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沈凛骁时常会想起、自己曾许诺沈凛骆会照顾好爹娘。

可他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又怎么懂照顾别人。

他努力想要宽慰亲近爹娘,却还会被他们反过来安慰。

兄长离世的悲痛,因为自己无能的自责,沈凛骁郁郁寡欢,话说得也少了。

白夕兰将沈凛骁的情况看在眼里,虽然还是疏离,却也会主动跟沈凛骁说说话。

两人之前剑拔弩张的对峙,忽然被搁置放下了,谁都默契地没有提起。

白夕兰对沈凛骁做不到相偎相依,但下雨的时候,还是可以跟他并肩撑一把伞。

在沈太师病重后,沈凛骁为沈太师侍疾,他能做的不多,可他想学,孝心且真诚。

沈太师知道沈凛骁是个好孩子,卧病在床时最挂心心疼的也是他。

沈凛骁还没能成长起来,他本可以无忧无虑过这一辈子,却被迫要扛起这个家了。

沈太师忧虑重,病情更是难以转圜。

……十一月,九皇子和白夕鸾的婚期被提前了。

外头有闲言碎语,说沈太师撑不了多久,皇帝不希望影响到九皇子的喜气。

郭奇拿到喜帖的时候,本想过去闹事,被郭夫人紧紧按住了。

太师府现在情况不好,他们这些以往跟其走得近的世家都收敛了行径。

郭夫人劝说郭奇,就连沈凛骁都没说什么,也由不到他去打抱不平。

郭奇嘴上答应,喜宴上还是拉着几个世家阴阳怪气了一番。

太师府虽然收到喜帖,却因为沈太师的情况,只让人送了礼去。

沈凛骁没能阻止这件事,他自认对白夕鸾有愧,毕竟当初他碰了白夕兰,毁掉两人十数年的婚约,如今又不愿意相娶帮她,让她落到九皇子手里……但他没办法,如今太师府的情况,已经不容许他胡闹了。

……九皇子大婚没多久,沈太师便去了。

沈太师的病来得太过迅猛,比久病的皇帝走得还要早。

他意识不清,甚至没能为家里人安排好去处,就在睡梦中离世了。

太师府沉浸在悲伤之中,只是沈太师头七未过,刑部就派人闯入、抓走了沈凛骁。

沈太师活着的时候,刑部哪敢这么放肆。

太师府的人没见过这阵仗,当即就懵了。

沈凛骁稀里糊涂被下了狱,直到关进牢里,还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么。

这一次,皇帝是决心处理掉太师府一门。

皇帝有自己的抱负,眼看大限将至,想尽办法要为继位者扫清障碍。

北部大胜,皇帝正是受主战派支持、大获人心的时候。

皇帝知道,沈太师已死,太师府后继无人,如果他执意对太师府动手,投鼠忌器、南部未必真敢阻拦他。

如果拔除掉太师府,新君执掌朝政会简单很多。

沈太师生前,皇帝不敢动他。

可他死后,皇帝给太师府施加诸多罪名,以此讨伐清算。

皇帝立下的罪名里,沈太师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纵容长子不顾军令,致使寒山关三千士兵遭遇埋伏……皇帝一边派人彻查太师府,一边命刑部捉拿沈凛骁。

沈凛骁被告藐视皇室宗亲,欺凌百姓,曾殴打流民致死,遭成极坏的影响。

而状告沈凛骁的人,就是曾经在酒楼前向他乞讨,被他丢过碎银的流民。

那次沈凛骁醉酒离开,流民一拥而上,留下的商户曾与流民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有几个流民死在当场。

当时这件事被沈太师压了下来,原来也已经有了定论,抓了几个商户,动手的小厮也被拿下。

但沈太师死后,商户们翻了口供,说是沈凛骁离开前要求他们动手的。

他们是畏惧太师府威名,所以才命令手下人动狠手。

沈太师知道这件事与沈凛骁无关,所以也瞒着没有告诉沈凛骁,不愿让他烦心。

沈凛骁是在入狱后才听说的这件事,他根本不相信刑部所言,但苦于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清白,被迫留在狱中。

沈凛骁迟迟未审。

刑部在等皇帝的命令,皇帝在观察南部的动作。

沈夫人清楚皇帝的意图,她也明白,沈太师和沈凛骆离世,南部世家对沈家已经冷淡了许多。

南部世家不愿出头,沈夫人就只能挨个去求,为沈凛骁四处奔波。

南部想放弃沈凛骁,以此来取代反战带来的影响。

可沈夫人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沈夫人拉上自己的外家,一起出力,最终还是将沈凛骁从牢里救了出来。

沈凛骁被关在牢里一个多月,虽然没受什么委屈,但为他奔波周旋的沈夫人,却一夜白发,苍老了许多。

沈凛骁见到母亲,跪着磕了几个头,这才知道自己有多不孝。

可沈夫人并没有因为沈凛骁的脱罪而轻松,沈夫人看得出来,皇帝不过是借沈凛骁试探南部的态度,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沈凛骁的案情已解,但皇帝施加到太师府身上的罪名,只怕一时难消。

太师府得罪了太多的人,世家们虎视眈眈、无不想取而代之。

趁你病要你命,群狼环伺,他们必须尽快离开京都这个是非之地。

作者有话说:留爪、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