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珠胎

2025-03-25 10:31:07

立刻就想到了江屿。

郭氏是知晓外甥女爱慕江屿的,而且江家也没有其他人敢欺负她,她又足不出户的,去的最多的便是齐国公府了吧。

她待在清心庵,外甥女应当是最着急的,毕竟她年纪不小了,亲事全得靠她,肯定会想尽法子去沈令善那边替她求情……这么一想,郭氏的语气便温和了一些,看着她问道:这孩子……就看到虞惜惜泪眼婆娑的说道:姨母,是我心甘情愿的,求求你,让我留下这个孩子吧。

郭氏原本就往江屿的方向想的,这会儿听着她说心甘情愿,就愈发笃定这孩子是江屿的。

她心里除了震惊之外,还有了一丝希望。

一旦人将事情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想的时候,就会把一些细节都一一的对应,吻合之后,就心下肯定。

倘若江屿真的对虞惜惜有一些轻易,如今又怀了孩子,怎么着都该给她几分面子,兴许救巍哥儿就有希望了。

适才他那样护着沈令善,不就是因为她怀孕了吗?这个年纪的男人,膝下无子,对孩子肯定是很在意的、忽然就有了希望!况且事情迫在眉睫,郭氏就拉着她说:走,姨母去陪你讨回公道。

毕竟是亲外甥女。

虽然原本想借着她拉拢江屿,可对她多多少少也有些感情的,在讨回公道的同时,她自己也能落得一些好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虞惜惜想说话,郭氏却直接拉着她去了老太太的瑞鹤堂。

觉着江屿就算再如何的位高权重,也得注重孝道,老太太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郭氏带着虞惜惜到了老太太正房的时候,就看到老太太身边的张嬷嬷,便上前和她说了几句。

张嬷嬷的表情顿了顿,然后就说:二夫人先在这边坐一会儿,老奴这就进去禀告。

看到张嬷嬷打了帘子进去,郭氏就拉着虞惜惜坐下,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对她说,不要紧张,凡事有姨母在。

怎么……虞惜惜觉得有些奇怪。

怎么带她来见江老太太了?她心里乱糟糟的,惶恐不安,根本就没有办法冷静下来思考,看到姨母奇怪的举止,也想不清楚她究竟要做什么。

她紧张的跟着郭氏坐在了旁边的太师椅上,努力平复心情,朝着瑞鹤堂的花厅看了看,一派富丽堂皇,老太太是最注重门面的。

她虽是郭氏的外甥女,可来江家之后,过来瑞鹤堂的机会很少。

老太太看到她也是冷冷淡淡的,她看不起她,她也是明白的,毕竟她的确是寄人篱下。

如今这样郑重的来见老太太……虞惜惜紧张的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应该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估计会影响她这一辈子。

老太太正在观音像前念经。

张嬷嬷行了礼,然后上前,将郭氏和她说的话告诉了老太太。

老太太拨动佛珠的手停了下来,黑底绣凤穿牡丹纹眉勒之下,一双眼睛睁了开来,淡淡的问:可是真的?张嬷嬷就说:二夫人都带着虞姑娘上门来了,应该错不了……郭氏在清心庵磨了磨性子,的确不像以前那样爱惹是生非了。

再说郭氏也不可能白白的冤枉江屿——她哪里还有胆子跟江屿作对?老太太自己也是不太希望虞惜惜的,如今做出这种败坏门风的事情,更是让她看不起她。

可他们江家人绝不是那种欺负了人家却不吭声的人,总是要承担起责任的。

老太太便对张嬷嬷说:你去请个大夫过来。

还是得慎重一些。

张嬷嬷应下,就让让人去请了个大夫,给虞惜惜把完脉之后,才进来向老太太禀告:……虞姑娘已经有孕一月有余了。

一月有余。

那就是在中秋那会儿怀上的。

月份还浅,若是事情处理的妥当,这孩子估计还能留下来。

毕竟是江家的血脉。

于是老太太就对张嬷嬷说:你亲自去趟齐国公府,让屿哥儿和他媳妇儿一起过来……想了想,说了一句:先别说什么事情。

一切到时候再说吧。

江屿的脾气她是见识过的,这件事情若是闹得不愉快,责任就全是郭氏的。

她能少掺和就少掺和。

江屿就叫人将书房的一些东西搬到了西次间。

西次间刚好有张柏木书桌,比四同斋的书桌小一些,却也将就着能用。

不过文房四宝却是不能讲究的,湖笔端砚,徽墨宣纸,样样都是要讲究的。

从笔架上拿起一只笔,沈令善就想到了一些事情,看着他说:我记得好像有一回我把你的笔弄坏了,你生了我好大的气……大概是因为自小就备受宠爱的缘故,在沈令善的记忆里,很少有人对她冷淡的,江屿就是其中的一个。

江屿看着她。

她就继续说:后来我买了一支新的给你,你还不要。

那时候她就觉得江屿的性格太古怪了。

他笑了笑。

他们的性格不同,她总是很容易找到新的东西替代,他却不太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江屿说道:你选笔的眼光不太好……就算不好,也是她的心意啊。

那时候她才多大,专程给他赔礼道歉,他却半点面子都不给她。

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和好的,她有些忘记了。

反正每次生气想着不理他之后,隔几天却又莫名其妙的和他和好了,大概是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忘得很快。

直到丹枝说老太太身边的张嬷嬷过来了,沈令善才对江屿说道:你先忙,我先出去一下。

就出去见张嬷嬷。

张嬷嬷是老太太身边最信任的人,待她自然要待别的下人不一样。

看到张嬷嬷的时候,沈令善就问:张嬷嬷过来有何事?是祖母有事情要和我说嘛?老太太最近很少找她了,而且她月份越来越大,去东院也不方便。

张嬷嬷便道:的确有些事情,老夫人想请国公爷和夫人一道过去说。

还要叫上江屿?沈令善觉得,既然连江屿都要去,那这件事情可能就不是小事了。

再想起刚才郭氏过来找江屿,沈令善便觉得应该是江巍的事情。

老人家总是疼爱孙儿的,江巍虽然纨绔,不过小时候很招老太太喜欢。

小孩子嘴巴甜,做了什么调皮的事情,也很容易被原谅的。

像江屿这种不爱说话脾气又倔的孙儿,就不如江巍讨祖母的欢心了。

沈令善就说:那我进去和国公爷说一声。

夫妻俩换了一件衣服就去了老太太的瑞鹤堂。

路过邀约台的时候,沈令善就好奇的说:难道是江巍的事情?你会帮忙吗?帮了之后对你是不是有影响?沈令善从小就不太喜欢江巍,这回儿他做错了事情,若是这样包庇的话,日后估计还会有麻烦。

江屿在这个位置上,有多少人盯着他,越是位高权重,越是不能被人抓住了把柄。

他停了下来,捏着她的手问道:你是在关心我吗?啊?怎么这么问她?他是她的丈夫,她关心他,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沈令善望着他,忽然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就嘟囔了一句:不可以吗?她的声音有些轻。

他没有说话。

她从侧面看上去,见他的眉眼有些笑意,好像……有些高兴。

她心里也有些欢喜,就多看了几眼。

然后江屿就说:别看我,好好看路。

沈令善就脱口而出说了一句:不是由你替我看着吗?就看他沉默了好长一会儿。

最后在沈令善收回目光的时候,便听得身旁的他轻轻的嗯了一声。

沈令善随江屿进了瑞鹤堂的花厅,便看到郭氏也在,身边跟了一个人。

是虞惜惜,穿了件杏黄色素面妆花褙子,看上去清丽又娇弱,脸色好像不太好。

看到他们来了,郭氏忙起身,虞惜惜也跟着起身。

这个时候的郭氏和刚才的模样有些不太一样,好像十分有底气似的。

沈令善有些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

就听到一阵脚步声,是老太太从里间出来了,坐到了正中间的主位之上,下面垫着猩猩红红云龙捧蝠坐垫,稳重又富贵。

对她和江屿说道:别站着了,都坐下吧。

非常的正式,看样子倒是不像谈江巍的事情。

可是除了江巍,江家最近还有别的事情吗?沈令善蹙了蹙眉,虽江屿一道坐下。

丫鬟端上了茶水。

所有下人都退了出去。

老太太才缓缓的对郭氏说:人都到齐了,你有什么话便说吧。

沈令善就看向了郭氏。

郭氏也有些紧张,可这会儿是她这边有理,倒也不用怕江屿,当着老太太的面儿,江屿总是要负责任的。

对江屿说:的确有一件事情……就看了一样身旁的虞惜惜,继续说,不知道国公爷何时能给我这外甥女一个交代……虞家虽然不及齐国公府,却也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小门小户,惜惜又是我的亲外甥女。

沈令善怔住。

怎么忽然说到虞惜惜了?江屿要给虞惜惜什么交代?沈令善也不是个傻的,自然能从郭氏的语气中听出一些暧昧来,好像是江屿欺负了虞惜惜似的……可是虞惜惜这段日子都没有来齐国公府啊。

而且江屿也不是那种人。

虞惜惜也愣住了,刚才有些恍惚担忧,这会儿看到郭氏这样和江屿说话,忽然就明白了,忙睁大了眼睛,急急道:姨母……不是的,不关大表哥的事情,与他无关。

惜惜!看到外甥女如此的惊慌失措,郭氏立刻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的说:不要怕。

这件事情你也有错,却也不是你一个人造成的……郭氏太了解这个外甥女了,江屿还没成亲的时候,她就让她就近江屿,可是到底是念过书的姑娘,脸皮子薄,哪里做得出那种事情?如今珠胎暗结,也绝对不是外甥女不要脸的贴上去的。

江屿和沈氏虽然恩爱,可沈氏已经有孕,行房总是不方便的,加上江屿连个通房都没有……如此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虞惜惜只喃喃道:不是的,真的不是……郭氏知道她胆子小,又一片痴情,要不然也不会瞒到现在。

便问了一句:那你跟姨母说,那个人是谁?这一问,虞惜惜就登时说不出话来了。

郭氏都看在眼里,看向江屿,却见他眉目冷淡,想了想,便对沈令善说:惜惜已经有孕了,孩子是屿哥儿的。

……江二爷正从外头回来,为了江巍的事情,特意又去了一趟大理寺卿徐大人的府上。

只是江巍这件事情太严重,怕是免不了牢狱之灾。

江二爷正忙得焦头烂额,回府之后,那郭氏少不了和他大闹一场。

想到这个,江二爷便有一种深深的无奈。

哪知到了郭氏这边的时候,却见她根本不在。

问了丫鬟,那丫鬟才说:回二爷,夫人去了老夫人那边。

找母亲做什么?让母亲去找江屿,帮巍哥儿的事情吗?以他对母亲的了解,此事肯定是行不通的。

却听丫鬟继续说道:表姑娘也跟着去了。

江二爷欲出去的步子才顿了顿,重新回来,看向那个丫鬟:你说什么?母亲是非常不喜欢虞惜惜的,这一点郭氏也明白,无端端的,她带着虞惜惜去母亲那边做什么?江二爷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忙行色匆匆朝着瑞鹤堂那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