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三种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
——乔治·屈维廉新疆尉犁营盘遗址发掘小组名单:领队:谭允旦教授副领队:陈伟讲师组员:魏其芳 李仁熙 梁珂 李文常 窦淼 高宏 向志远在这九人小组中,由S大、古生物研究所、博物院等三家单位的人员共同组成。
由于人员相对复杂,谭允旦教授从一开始就做了纪律规定。
不得擅自行动,一切听指挥,无条件服从指挥。
发现任何情况需汇报,经请示后方可采取行动。
统一作息时间,严格遵守,定时交流研讨。
自由活动时间,文明娱乐,团结友爱,友好相处。
其中第四条是在火车上临时附加的。
由于打牌时李大嘴和李仁熙发生争执,先是文斗,李仁熙明显不是对手。
结果李仁熙盛怒之下一吐口水,骂了句韩语,脱了外套就要扑上来。
两人险些上升到武斗阶段,被我们众人拉开。
自此谭教授额外规定了第四条,并强调团结友爱,友好相处同样适用于娱乐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
当我们趴在车窗上,看着繁华的乌鲁木齐市徐徐出现在眼前时,我想我们跟当年XJ建设兵团的小年轻到来时有着同样激动的心情。
大家行李众多,个个左牵黄,右擎苍,迷茫地站在出口处寻找XJ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接车牌子。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川流不息的乌鲁木齐火车站门口也没任何疑似考古研究所的人出现。
谭教授脸色不豫,一挥手道:我们直奔研究所去。
谭教授出身高干家庭,自小聪敏过人,家境优越。
眼下在乌鲁木齐一下车就遭到如此冷遇,只怕她这辈子还没遇到过如此轻慢的事情。
一路上她阴沉着脸,我们也不敢多说话。
到了北京南路,XJ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牌子终于出现,一栋四四方方的建筑就在眼前。
我们一行人走了进去。
研究所里冷冷清清,连门卫处都只有个茶杯,茶还热着,人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谭教授一皱眉,轻声道:这什么管理?!楼里大部分办公室的门都锁着,好不容易敲开了一个副所长的门,那位副所长正在打电话,拖拖拉拉十多分钟后才腾开空接待我们。
谭教授自我介绍了一下,说我们是S市来的联合考古发掘队,事先已经和XJ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裴风格研究员联系过,他将带我们进入营盘地区。
副所长一拍脑袋:老裴一直负责营盘遗址的发掘记录工作。
眼下他不在,不过我倒是听他跟所长汇报过此事。
所长也不在,此事我做不了主。
谭教授冷冷道:他们在哪里?我直接找他们去谈。
副所长尴尬地笑了一下:他们现在还在营盘没回来。
谭教授脸如冰霜。
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我相信副所长已经死了一百次了。
我们被安顿在XJ文物考古研究所招待所休息待命。
副所长承诺代我们和正在营盘考古的秦所长和裴研究员联系。
事实上我们后来才知道,副所长完全是在敷衍我们。
这虽然不能怪他,但他当时确实跟我们说了谎。
大概三天后,副所长给我们回话,此次营盘考古因故取消。
换句话说,我们九个千里迢迢赶到乌鲁木齐的人,连孔雀河的石头都没摸到,就要被打发回去了。
谭教授当场起立,一言不发走出副所长办公室,站在走廊上连续打了几个电话。
我和李大嘴、老魏三人等在走廊尽头的窗前,眼巴巴看着谭教授面无表情的通电话。
高宏等人没和我们一起来,他们在招待所整理资料,做发掘前准备。
大概半个小时后,谭教授再次径自走进副所长办公室,平静中抑制着愤怒。
她砰的一下带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