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既然决定要清算,那就得选一条靠谱的路,想一个稳妥的法子。
我打算找张大人帮忙。
季阳舒说道。
张大人?孙书月疑惑,她对这些大臣们不太了解,平时也不会特意过问季阳舒。
对。
季阳舒点头,解释道:就是御史张大人。
张大人清廉正直,而且不惧权贵,这件事只有找他,才有可能被秉公办理。
好,你小心一点。
孙书月说道,听季阳舒的安排,发现他还是理智的,她才稍微放心了些。
不过,孙书月还是有点担心,像孙志章这种人渣,要是反扑起来,会不会牵连季阳舒,还真是难说。
但今非昔比,她已经不是原主孙书月了,如果这一次孙志章还敢惹到她头上来,那她绝对不会客气。
金百万,把拜帖送去御史府。
季阳舒命令道。
事不宜迟,季阳舒当即就打算尽快去见张大人,将孙志章的行径原原本本的告诉对方,他相信,张大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整个见面过程都很顺利,张大人听了季阳舒的话,相当震惊。
还有这样的事?张大人拍着桌子说道。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说给大人听,至于事情真相是如何,相信大人自有定夺。
季阳舒说道。
张大人立刻派人去调查,尽管他很愤怒,但他也不会只听信一面之词,只有将事情调查清楚,他才能决定后续要怎么做。
于是,没过几日后,在早朝上,御史张大人当场弹劾起了户部尚书孙志章。
启禀皇上,孙志章一人娶二妻,贬妻为妾,枉顾礼法,这样的人却官居二品尚书,实在是我国耻辱!张大人进谏。
此话一出,满朝轰动,尤其是这会丞相也在大殿之上,听到自己的女婿被点名弹劾,他当即气得吹鼻子瞪眼。
至于孙志章,他还处于震惊中,压根没想到季阳舒能把事情捅到御史那边去,眼下可怎么办才好?皇上,微臣冤枉啊!在接到丞相的眼神暗示后,孙志章立刻跪下,向皇帝喊冤。
皇帝:……说到底,这是人家家里的家事,皇帝本不想插手多管,可御史把这件事摆在了朝堂之下,当着百官的面,皇帝根本没办法装聋作哑,否则日后这超纲之乱,他恐怕是无法管理了,所以,这件事他不能不管。
但毕竟牵连甚广,孙志章自己是二品户部尚书,又是丞相的女婿,于是处理起来,皇帝多少也得顾忌一些。
此事再议,退朝。
皇帝宣布道。
而张御史和孙志章却被留了下来,毕竟一个是进谏者,一个是当事人。
张御史,你说孙尚书品行不端,可有证据?皇帝询问道。
回皇上,微臣经过缜密的调查,才敢说这样的话,孙尚书当初在乡下确实已经娶妻,但他当年高中后却另娶丞相府千金,更是在嫡妻没有犯错的情况下贬妻为妾,这样的人,位列二品尚书之位,何德何能啊!孙志章就在一旁,听张御史说得越多,他脸色就越难看。
不行,这样下去的话,他今天肯定吃不了兜着走,绝对不能承认,他只能一口咬定是张御史诬赖他。
皇上!孙志章立刻跪下,一副受到了天大委屈的表情,陈述道:微臣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冤枉啊!张大人,纵使我们往日里有点恩怨,你也不能如此诬陷于我啊!孙志章故意这样说,他和张御史之间,本来就不怎么对付,相信这种大臣之间的龃龉,皇帝也有听说一二,所以他故意这样说,以此来降低张御史说话的可信度。
然而,皇帝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听完张御史的陈述,皇帝才知道,原来这件事牵连甚广超出他的预料,竟然还跟季阳舒和他夫人有关。
来人,传季将军和他夫人入宫。
皇帝说道。
孙志章心里咯噔一声,看这个架势,想必皇帝是打算要来真的了,如果季阳舒和孙书月真的来了,他的处境将会凶多吉少。
由于牵涉内宅,皇帝的处理也不能有失偏颇,于是也派人将尚书府这边的人传召了过来。
是,皇上。
总管答道。
丞相知道孙志章和张御史被留了下来,他心系此事,自然也没走。
而孙志章如今的妻子是丞相之女,所以他也被叫来了。
甚至连皇后、太子、太子妃以及两位侧妃也都被叫了过来。
既然要清算往事,那当然是所有牵涉人物都在场最好,省得到时候请来请去的浪费时间,双方各自拿出证据,人都在,也好当场反驳。
此刻,由于人数众多,皇帝的御书房内竟显得有些拥挤。
三方人马聚齐,一边是孙志章及其家人,一边是张御史和季阳舒及其家人,另一边则是皇后。
怎么回事?孙志章的夫人范月芝小声问道。
她刚进来,就看到了季阳舒一家,感觉大事不妙,因为昨日孙志章去过将军府后,回去将遇到孙书月的事情说给她听了。
眼下这状况,分明就是要清算,范月芝多少有些心虚。
待会说话小心点。
孙志章不敢多说,只能提醒道,他对着范月芝摇了摇头。
范月芝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疯狂给自己的女儿,如今的太子侧妃孙婉婉使眼色,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同样被请进宫来的,还有孙书月这具身体原主的母亲洛小莲,以及哥哥孙敏征。
娘,那是……妹妹吗?孙敏征原先一直低着头,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合,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做错事激怒了父亲,然而就在孙志章和范月芝悄悄小声交流的时候,他一抬头,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洛小莲一听,赶紧顺着孙敏征的视线看了过去,然后便移不开眼,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都过了多少年了,她本以为自己的女儿早就死了,却不想居然在这样的场合下见到了孙书月,一时间情难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