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贤王

2025-03-21 19:52:39

太子先是一愣,随即立刻便明白了洛程敏说的是谁。

是的,如果是那人的话……太傅,你会帮我吗?良久之后,太子询问道。

要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哪怕洛程敏都已经挑明了,这是他眼下唯一的路,可是对于太子来说,依旧很难。

我既然提出这个办法,就会尽全力保护你。

洛程敏说道。

翌日,皇帝龙体稍微好了些,便又恢复了早朝。

这群不要命的进谏之臣,根本不顾皇帝难看的脸色,一逮到机会,又开始疯了一般的进谏,齐刷刷的跪了一排。

微臣请皇上三思,考虑罢黜现太子一事……皇帝本来就不怎么舒服,眼下被这群人一激动,顿时就要发作。

你们——话还没说完,太子突然出现了。

皇儿。

皇帝喊道。

此刻,太子正坐在轮椅上,尽管精心打扮过了,但依然能看出他脸色很不好,整个人都透着一股灰败,只靠着一股精气神在硬撑着。

太子示意身后的太监,让他推着轮椅,缓慢的把自己送到了殿前。

儿臣参见父皇,请父皇原谅儿臣现在身子不便,无法向您行礼。

太子说道,语气中有一丝哽咽。

一个下跪的动作,他现在都办不到。

免礼,免礼!皇帝急切的说道。

最疼爱的儿子,以这样一副状态出现在自己面前,皇帝只觉得心疼无比。

大殿之下依旧跪着一排大臣,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太子一清二楚,而他今天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来给所有人一个回答。

皇儿,你既然身子不便,就先回寝宫里养着,等到康复了,再来向父皇行礼。

皇帝说道。

这话有几分可信?说的人和听的人,恐怕都不敢当真吧。

这群冲着找死而来的大臣,是真的不要命,都这种时候了,还在提罢黜太子的事情。

皇帝生怕刺激到了太子,气得几乎目眦欲裂,刚要发火,却被太子打断了。

父皇,儿臣认为大臣们说得有理。

太子的声音响起。

皇帝:……这群大臣也懵了,刚才那话是太子自己说的?什么情况?父皇,请罢黜儿臣的太子之位。

太子主动说道,他昨日就已经跟洛程敏商量好了,当时便下定决心。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到极致。

父皇。

下一刻,太子便哽咽了,一边哭,一边真诚的说道:是儿臣辜负了父皇的信任和栽培,也辜负了各位大臣以及天下百姓的信任,这一切都是儿臣的错,只可惜从今以后,儿臣无法再为父皇分忧……说到这里,太子满脸的悲痛之色,他迅速擦掉眼泪,坚强中夹杂着一丝脆弱,继续道:父皇,罢黜儿臣吧,儿臣现在只是废人一个,就算想为父皇分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太子这一番表白,让皇上痛彻心扉。

尤其是此刻,大殿之下跪着一排大臣,一个个都逼着皇帝要罢黜太子,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羸弱的太子,他分明已经那么惨了,却还想着为皇帝分忧,主动说出这种话。

两相对比,让皇帝越发看不惯这些老臣的同时,又让皇帝对太子的怜爱加倍。

皇儿,你……皇帝说不出话来。

这群大臣也是万万没想到,太子居然会主动说出这种话,但既然如此,何不顺水推舟?皇上,既然太子肯主动——老臣的话说到一半,皇帝直接一个带着杀气的眼刀飞了过去。

这些老臣死谏这么多天,却不是真的不怕死,只是仗着他们人多,法不责众,皇帝就算再生气,顶多责罚他们,却不可能要他们全都死,才敢那么嚣张。

但是这一刻,老臣们真的怕了。

因为刚才皇帝那个眼神,是真心想让他们去死,这谁能不怵?于是,原本都到了嘴边的话,立刻又变了个方向。

皇上,太子不愧是太子,明事理,知进退,在炎国兴盛的大事上,更是不拘小节,不只顾自己,此等情怀,实在是令老臣自愧不如啊!是啊,皇上,太子是老臣们的榜样,那刺客是真可恶,否则太子也不会这么可怜,还得坐着轮椅……这些老臣那叫一个奸诈,他们顺着太子的话说,不断的捧高太子,目的是什么,不过就是故意要把太子架上去,这样皇上就不得不顺着太子自己原本的意愿,将他罢黜,而大臣们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真是人精!皇帝坐在龙椅上,久久没有开口,他看着这些老奸巨猾的东西,又看着羸弱的太子,在沉思许久之后,不得不承认,只能是如此了。

于是,皇帝连下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罢黜太子。

大殿上站着的官员们,听着皇帝宣布罢黜太子,一个个脸上表情虽然隐忍,但眼神却根本藏不住,至于各自怀着怎样的鬼胎,恐怕也憋不了太久。

第二道圣旨,册封大皇子为贤王,辅佐朝政。

这道圣旨一出来,官员们全都傻眼。

目前所有皇子里面,被封王的,大皇子是第一个,也是独一份,更可怕的是,皇帝还在后面加了一条,能辅佐朝政,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老臣本想反驳,哪成想皇帝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宣布完两道圣旨之后,直接退朝。

众人:……对此,大臣们虽然有不满,但至少太子被罢黜了,与其去纠结那那一句辅佐朝政,倒不如先想好,自己这次又该站在哪位皇子身后。

罢了。

看着这些转眼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大臣们,新晋贤王自嘲的笑了笑,对身后太监说道:送我回去。

是,贤王殿下。

太监倒是机灵,这立马就改了口。

太子被罢黜一事,迅速在朝堂掀起风波。

现在所有人最关心的是,谁会成为新的太子?罢黜太子这件事,虽说是无奈之举,但皇帝总觉得自己是被这些大臣们裹挟了,是在一种逼不得已的状况下,才不得不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