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色手稿 > 第十二章 罗教授的日记

第十二章 罗教授的日记

2025-03-30 06:30:11

于庭远和古婕坐在罗教授家的客厅里,他们的运气好得出奇,罗教授的夫人,刚刚回国。

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端庄妇人,虽然如此的年纪,但可以看得出,她年轻时,是一个极有姿色的女人。

听明他们的来意后,罗夫人仔细的又端详了一下古婕道:你和你姐姐长得很象,这是你的男朋友吗?你比你姐姐有眼光,应勇配不上你的姐姐。

古婕脸红了,她不便否认,因为于庭远告诫她,千万不要让罗教授的夫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份,因此古婕介绍于庭远时,只称他是她的朋友(古婕也认为于庭远是干公安一行的),同时心中对罗夫人的好感增强了几分,她觉得罗夫人是一个很直率的人。

罗夫人,那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您能告诉我,罗教授在临终前在研究什么课题吗?是不是我姐姐也介入了这个课题的研究?罗夫人淡淡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尽我所知,你想问什么我都会告诉你,但我丈夫在研究什么,我确实不知道。

我从来都不过问他研究的东西,因为我没兴趣,其实就算问了,他也不会告诉我,可你姐姐不同,她是我丈夫的得意门生,我丈夫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夸你姐姐聪明能干。

罗夫人说到这笑了一笑,于庭远感到她的笑有些勉强。

在我丈夫过世前的两个月,他们倒是经常在一起,他们在书房里往往一呆就是一整天,而我只负责给他们送饭进去,所以不知道他们在研究些什么。

罗夫人说到这,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书房,仿佛在回忆当时的情景。

于庭远在旁边很认真地听着罗夫人的诉说,突然插嘴道:在你眼里,古婷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漂亮、聪明,年纪轻轻有这个成绩真是不容易。

在我丈夫的门生中她是最优秀的。

这么说,你也很喜欢她,是吗?于庭远接着问,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罗夫人。

罗夫人怔了一怔。

在她说话的时候,她已经感到了于庭远的目光,这种目光让她很不安,仿佛她心底的秘密被一览无疑,但当她回望于庭远时,又觉得于庭远的目光是温暖的,慰藉的。

沉默了片刻后,她冲着于庭远微微一笑。

我不知道我应该是喜欢古婷,还是不喜欢古婷。

古婕对这个回答大吃了一惊。

她感到不可思议,在她眼中,没有人不喜欢她姐姐,更何况是她导师的夫人。

看到你姐姐,我觉得看到了当年的我。

罗夫人望着古婕自嘲的笑了一下,接着道:而且你姐姐待人接物是没得说,我自己都觉得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她,怎么说呢,我想我应该是忌妒她吧。

忌妒?古婕更疑惑了。

你知道吗,我丈夫一年跟我说的话也许还没有跟你姐姐说得一天多,孩子去了国外之后,我更加孤独,他一天到头不和我说什么话,但他和你姐姐在一起研究东西时,就象变了一个人。

我觉得自己好象不存在一样。

他去了和他在的时候,我不觉得有什么大的区别。

这么说有些残忍,是吗?罗夫人又望向于庭远。

我能理解。

于庭远道。

谢谢,我想说对不起,不应该说这些的,人都不在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说出这些来,我觉得好多了。

如果我说的话伤害了你姐姐和你,我很抱歉。

罗夫人的话里无限伤感。

古婕没有言语,站在一个女人的立场上她能理解罗夫人的感受,从罗夫人的五官看,知道她年轻时也非常美丽,据说当年她的才气不压于罗教授。

但为了罗教授,她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而一心一意的照顾他。

到了老,却发现丈夫跟自己形同陌路。

您不是和您的儿子去了欧洲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住不惯?于庭远巧妙的转换了话题。

罗夫人点了点头,她的眼神里满是落寞,这里有他的气息,我已经习惯了他的气息。

罗教授研究的东西你知道放在哪吗?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古婕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她的要求。

你姐姐在他过世后,在帮我整理他的物品时,提出要借走一些书和笔记,我也就同意了,反正这些东西对我也没有用。

我想你还是要在你姐姐那儿找一下。

古婕没词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人起身告别。

走出门,古婕长长的叹了口气:今天真是一无所获啊。

我倒不这么认为,希望罗夫人能打开自己的心结。

听到这句话,古婕望向了于庭远,她的脸有点发热。

当他们刚刚向到他们的汽车门前,罗夫人追了出来。

等等,罗夫人脸色有些犹豫,但过了一会儿,她似乎又下了决心,我刚刚记起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帮你。

什么事?古婕顿时激动起来。

我丈夫有一本日记,在他过世后,你姐姐曾提出要拿走,可我没同意,因为那是先夫的日记,我怎么能把先夫的日记借给他人呢,我不知这本唯一的日本能不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但我也希望你们看了日记后,对里面私人性的东西加以保密。

于庭远和古婕重新又进了罗教授的家,罗夫人引着二人来到了罗教授的书房。

罗教授的书房和古婷的书房一样全都是书,而且包罗万象。

罗夫人从一个锁着的抽屉里拿出了罗教授的日记。

接过这本厚重的日记,古婕几乎不能呼吸了,她希望里面能有她的答案,哪怕只有一点也好。

她的手在微微的发抖,于庭远看出了她的紧张,他将这本日本翻开了。

这日记可以说是罗教授工作的杂记,看来罗教授不是一个每天都写日记的人,有时他过一个月才写一篇。

日记前面看不出什么,但当他们翻到罗教授过世前的三个月,他们都看出了里面的不同——这三个月一共只记了三篇日记,但这三篇日记不是用中文书写的,而是外文。

我不知他用外文写了什么,虽然我的儿子在国外,但我还是没给我的儿子看。

罗夫人脸上似乎是淡淡的,但于庭远却看出了她眼中的渴望——她希望知道她的丈夫写了什么,由于丈夫对学术的专注,和古婷的志同道和,加上对她的忽视,使她害怕,但她又渴望知道,那本日记中到底写了什么。

古婕看不懂日记中写了什么,但于庭远一眼就看明白了,罗教授的三篇日记是用法文写的,第一篇日记写于他去世前的两个月零十天,十分短,里面是这样写的: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兴奋,天啊,上天是要赐福给我吗,还是怜我多年苦心,我觉得我的眼前开了一扇窗,我希望这一切都不是幻觉。

小刚这孩子总算寄了一件有用的东西,那东西看来正是上苍送我的礼物。

第二篇日记更短,写于他去世前两个月,日记是这样写的:原来人才是一切的罪魁,但是上苍还是留下了一个眼,只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眼,如果,我能通过这个眼,那么我将会让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

第三篇日记是三篇之中最长的一篇,写于他去世前二十天。

我现在才明白是人把一切都糟蹋了,是人把历史重新粉饰,是人把黑白作了颠倒,也是人自以为聪明,将所有的真相都埋入尘土,自以为聪明的人,还无比自豪的指天而赞,称赞他的智慧,称赞他弘扬了文明,其实呢,他已把真相全部扭曲,让后来人在他的谎言之上,继续浑浑顿顿。

真相,没有人会想到这里有真相,只留下后世不绝的赞美,赞美着谎言。

上苍赐与了我们机会,只是愚昧的人,总是自以为聪明,就是把天机放在他的眼前,他也以他的愚蠢不断的践踏着真相,或是用愚蠢的智慧来误导后世的人类,于是一个个学者横空出世,一部部研究论文出版了,真相呢,真相不是他们的谎言,真相还依旧蒙着迷人的面纱。

而今,我将要掀进这层面纱,我要让世人明白,真相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我会成功吗?成功的将是我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了。

愿一切顺利吧!于庭远将它翻译给罗夫人听,罗夫人一直低头默默无语。

夫人,小刚是罗教授什么人?古婕问。

罗夫人抬起头,脸色苍白的说:小刚是我们儿子。

那他寄了什么给他父亲?古婕又问。

一卷很旧的羊皮书,小刚知道他父亲喜欢收集古物,于是常常从欧洲买一些东西给他。

这卷羊皮书是连同书和笔记一起被你姐姐借走了。

当时我仔细看过了,上面只有一些古怪的图案和数字,我觉得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就借给她了,再说,所谓的重要,对每一个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夫人,我们对你丈夫的研究成果是没有兴趣的,我们只想通过这个,找到古小姐的姐姐失踪之谜,请您允许我们借走这本日记,我以我的人格担保,我一定会归还的,至于里面私人性的内容,我相信这一切是与我们无关的,我们无权侵犯您和您丈夫的隐私。

听了于庭远的这番话,罗夫人在思考了五分钟后,将日记本轻轻的重新放进了于庭远的手中,我相信你。

她看着于庭远的眼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