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茫然地拐一个弯,走进了一间房间,刺眼的蓝光使人有种不真实之感。
房间四周挂着不同的画,但每幅画都有一个相同的女子,就是在她梦中出现的那个女子。
画的内容也很奇怪,像是祭天的仪式!燎祭中的五色神女在跳着怪异的舞蹈。
懂燎祭的是楚巫,只有官方掌握这种祭天仪式,而且极少用到。
他们更喜欢的是通过燃烧大量柴草使烟气上升,以表对天的敬意。
《周礼?春官?大宗伯》曾记载:以禋(烟)祀昊天上帝。
《礼记?祭法》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每幅画的场景都有所不同,但都摆放着香案、瑶席、玉瑱、桂舟、蕙绸、荪桡、兰旌、桂木翟、兰枻、玦、佩、帷帐、龙车以及各种奇花异草装饰的房屋和其他各种装饰用具。
祭品也异常讲究,不仅丰盛,而且芳洁。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蕙、兰、桂、椒取其芳洁。
肴是肉类的总称,蒸为火气上行,肴蒸的本义当为烤肉。
按肴蒸可分为全蒸(用全牲)、房蒸(用半牲)、体解(牲体一部分)三种。
楚人祭祀是蕙草蒸肉,香兰为藉,这些和各幅图中的祭品都能一一对应。
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
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
楚人的鬼神留恋人间、与人相亲,不像北土之神那样阴森可怖、怪诞不经。
楚人的祭祀用蕙兰、桂酒、椒浆等芳物,主持祭祀的是彩衣华服的巫女。
巫女总是貌美的少女,就像楚风中的河神是南浦的美人;山神是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少女。
楚人祭礼的陈设和祭品很有特色,尽管图画的内容极其难懂,是考古界不对外公布的内容。
这几幅图都是仿品,她数了数,共有五幅。
突然一种寒冷之气在背后升起,翡翠看着梦中的女子,她在画里对着她诡异地笑。
翡翠连忙揉揉眼睛,再看,却只是呆板的一幅仿画罢了。
走近一看,五幅画里的人物总共有好几十人,形象生动,但总有一个神秘的女人隐没在图画的缝隙中,不让大家注意。
这个神秘女人的眼睛正一动不动地盯着她看。
奇怪的服饰,加上那张面无表情但又好像什么都知道的脸,看得她心里发毛!为什么这个神秘女子和我梦中的女子如此相似?刚才见到的提着灯笼的女子难道是从这些画里走出来的?!到底是谁收藏这样的画?翡翠为了解开谜团,忽然很有兴趣知道墙上这些画的来历。
这是有名的宫墙之画,如果是真品的话,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