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1 东京空港杀人案 > 第八章 无名尸体

第八章 无名尸体

2025-03-30 06:32:28

1九月三十日下午二时半,厚木市绿丘小学六年级学生鱼住正男,受同班同学深野守的邀请,上附近的高松山里拾板栗。

曾经,正男君在某个星期天里独自一人到过高松山上拾板栗。

不知是季节太早,还是地点选择得不对,连一颗板栗也没有拾到。

于是,他把这事告诉给深野君,听说他知道秘密场所。

这天放学后,两人结伴出发上山捡板栗。

正男君和深野君,都住在绿丘新村住宅里。

从厚木町到高松山上,必须乘二十分钟左右的公共汽车。

他俩居住的新村,规模虽不怎么样,但人口不少。

绿丘新村,坐落在尼寺原平地的一角,站在新村里,可以眺望丹泽方向。

新村里,稀奇古怪造型的楼房很少,与当地建筑物比较吻合。

正男君的家和深野君的家,在新村西南角上同一幢楼房里的四楼。

楼房前面,是厚木田园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宛如自己家的院子。

高松山,与高尔夫球场近在咫尺,像一座小山丘。

山顶上,有一棵造型漂亮、高大巍峨的松树。

丹泽山脉的锐峰大山,犹如根深叶茂的大树,挺拔屹立,直插云霄。

两个学生站在窗口,每每眺望这座大山形状时,连连赞美。

高松山山脚,途中经过高尔夫球场侧面,一直延伸到地面。

途中,有带状般凹陷的山谷。

少年们搬到新村住宅居住的时候,与五六年前新村住宅小区建设的时候同步。

当时,新村没有现在这么大。

野地尽头,有一座尼姑庵。

那里,是最荒凉的地方。

虽已经记不清楚,可当时确实叫尼姑庵新村,不叫绿丘新村。

如今的山丘上,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当时周围一望无际的野地和游玩的场所,先后被大型厂房和大规模的混凝土住宅所瓜分。

现在新村的周边,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游玩。

孩子们把玩耍的场所,开始向高松山远征、开发。

他俩提着篮子离开新村的时候,碰上新村派出所的田边巡查警官。

他正骑着小型摩托车,在新村里巡逻。

上哪里去?田边巡查警官见两个少年提着篮子,使询问。

上高松山拾栗子。

去那儿可要小心哟!那一带猎人多,万一遭到猎枪误射可就麻烦了哟!他说完,骑着摩托车走了。

两个少年走得很快。

仅用了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到达高松山了。

是这里哟!深野君在前面给正男君带路,朝山顶背后走去。

大山越来越近,仿佛就在眼前。

他俩转过脸眺望着刚才走过的路,呵,美极了!此起彼伏的狗尾巴草波浪,绿郁葱葱;新村里白色的建筑群,正沐浴着初秋的阳光,折射出眼花缭乱的银色光芒。

从这里到南边,是蜿蜒崎岖、漫长的徒步登山路。

每逢星期日,徒步登山路上大人小孩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深野君离开徒步登山路,沿着陡峭的山坡,一溜烟地向下走去。

昨天刚下过雨,山坡上滑溜溜、湿漉漉的。

喂,快下来哟!这儿有许多板栗。

已经下到半山腰的深野君,大声招呼正男君。

正男君下山,没有深野君那么灵活。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沿着杂树林的斜坡下山,一边后悔不该来这里拾板栗。

这一带,虽有车道,但与山岗上的徒步登山路有相当距离,故尔很少有人来这里。

正像深野君说的那样,没有人光顾,所以说,这儿是秘密场所。

正男君心想,再不快点下去,恐怕板栗都要被深野君拾完了。

他一边想,一边加快脚步脚下。

一不留神,步伐跟着乱了起来。

猛然间,左脚眼看就要被树根绊倒,右脚吱溜滑一声滑在被一堆湿草遮掩的山坡斜面。

糟了!正男君刚意识到,可为时已晚。

整个身体朝山坡下滚去,一连滚了好几米远。

哎-哟!腰部受伤的正男君,赶快伸出右手朝疼痛的部位揉了起来,脸上露出一副哭丧的表情。

他打算爬起来,便开始四肢用劲。

就在这当儿,他忽然感觉到左手掌似乎摁在又软又粘又滑的泥土里。

蓦的,他又猛然感觉到背上仿佛被人浇了一大盆冰水,一直凉到脚跟。

这是什么?他定睛一看,不好!左手下以及左手周围,是一大堆白白胖胖的蛆在蠕动。

糟糕!有几十条被蛆,正沿着手腕朝手臂上爬来。

蛆群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苍蝇在嗡嗡叫唤,飞来窜去的。

正男君由于腰部疼痛,没有顾得上仔细观察到底是什么东西。

突然,一股难闻刺鼻的臭味,朝着他的鼻孔扑来。

啊哟,好臭!当正男君看清楚那大团白蛆下面的东西时,吓得连腰也直不起来,全身直打哆嗦,两条腿抽筋般地疼痛起来。

正男君,我一个人拾不完,快下来帮帮我哟!深野君一边愉快地拾着板栗,一边拉大嗓门招呼。

可正男君心急火燎,想喊深野君上来救他,可喉咙里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2厚木市爱名地区的高松山林里,发现一具无名男尸。

接到110报警后,神奈川县警察局通讯指令科大和指令股,立即通知刑事侦察科驱车赶往现场。

与此同时,大和指令股又通知了当地警署。

下午四时左右,神奈川县警察局刑事侦察科和当地警署的警车先后赶到现场。

太阳已经西斜,正朝着锐峰大山的肩膀靠近。

秋天的黄昏很短,一旦太阳下山,天色将很快暗淡、模糊。

不迅速观察现场,时间就来不及了。

尸体现场,在海拔一百四十六点五米的高松山杂树林里。

由于明治天皇曾经到过这座山,故而高松山又叫御幸山。

这一片山地,还没有公开出售。

可已有一家以大型城市银行为中心的企业集团,打算在这里建信息中心,正在与业主交涉购买事宜。

再说高松山西边的上古泽地块,某银行正打算注入长期资本,建造三百三十万平方米的新市区。

其中近一百万平方米的土地,已经被该银行买下。

由于汽车到不了现场,警官们只得从山脚沿着陡峭的山坡,气喘吁吁地朝现场疾跑。

第一发现人是附近新村的一名小学生,因受到惊吓正在山脚的一个民房里休息。

真可怕!在工厂、新村以及饭店多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惨不忍睹的尸体。

当地的警署,也早已习以为常。

可像这样凄惨的尸体状况,还是头一回见到。

掩埋尸体的泥土,经过雨水的冲洗,尸体的头骨和上半身裸露在外面。

由于持续多日的高温,尸体已经完全腐烂。

尸体脑袋的大半部分,被蛆虫和苍蝇吃得已经失去原形。

连眼窝、耳内、鼻孔和口腔内,都爬满了数不清的蛆。

它们争先恐后,拼命蚕食所剩无几的腐肉。

尸体腐烂的恶臭,熏得大家直想呕吐。

污秽与动物性蛋白质的腐烂,夹杂在一起。

几个很少看到这种场面的警官,恶心得连尸体都不敢看一眼。

喂,尸体好像是外国人!一名当地警署的警官嚷道。

不用说,大家都已经察觉到了。

裸露部分的脸上爬满了蛆,脸部的肉也被虫吃得难以辨别。

可头顶上脱落的棕色头发,明显不是颜色染的。

由于下半身还埋在土里,还不能完全断定。

就裸露的上半身来说,即使是日本人,也肯定是一个高个子。

是自杀还是他杀,眼下还难以定论。

可现场周围,气氛异常紧张。

这一带出现美国人,首先应该来自附近的美军基地。

曾经,该警署接到东京警视厅要求协查的委托。

如果与全日航飞机失事的线索有关,该尸体多半是协查通知上的美国人乌托尼依。

尸体身上没有携带任何物品,西装反面的姓名标牌和身份证之类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都没有。

但尸体的特征和身材,与空港8·11专案组正在寻找的乌托尼依,类似的相同点很多。

当地警署,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县警察局和东京警视厅报告。

县警察局刑事侦察一科、东京警视厅刑事侦察一科以及技术鉴定科等,派出大队警官于晚上六点稍前赶到现场。

尽管遇上傍晚的交通高峰,加之现场在高高的半山腰上。

可警官们还是排除万难,迅速赶到现场。

此时此刻,山里一片静悄悄,光线昏暗,空气沉闷。

警官们打开所有的车前大光灯,照亮尸体。

经过仔细检查和反复核实,尸体确系乌托尼依本人。

后脑遭钝器猛击,呈纵向骨折。

遭猛击后,似乎又被勒住脖子,连喉骨也被掐断了。

检查和取证结束后,决定暂时将尸体保存起来。

用担架将尸体送到山脚旁边的警车上,运回东京警视厅。

谁来担任搬运工?大家着实犹豫了好一阵子,尽管尸体上已经喷射除臭剂和杀虫剂,可扑鼻的恶臭熏得大家连吸气都要跑得远远的。

这时候,人群里走出勇敢的外勤巡查警官,自告奋勇。

他,便是绿丘新村派出所的田边警官。

尸体的下半身由于还埋在土里,身材原形总算基本保住了。

只是显露在外面的上半身,已经体无完肤,连骨架也似乎浸泡在腐烂的肉浆里。

田边警官走到腐烂最严重的头部,但必须有人托腰和抬脚。

受田边警官的鼓舞,人群中又走出两个警官。

三人慢慢地抱起尸体。

渐渐的,被杀虫剂杀死的蛆虫纷纷掉落在地上。

肉浆般的胸部,涌出脓模样的液体。

杂乱无章的内脏,仿佛用红黄绿等彩泥绘制的彩色抽象画。

在抬起尸体的同时,胸腔内的脏腑纷纷滑出,肋骨暴露得更加明显。

黑暗里,讨厌的灯光照射着凄惨的尸体。

远远望去,仿佛尸体在空中漂浮。

有人忍不住地大声呕吐起来。

初秋的夜晚,微风习习。

天空清澈,无限寥廓。

大地华灯初放,闪烁出祥和、安宁的光芒。

3 9·30凶杀案侦破专案组,设在现场当地的厚木警署。

经初步推断,该凶杀案与空港8·11凶杀案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厚木警署立即与空港警署的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取得联系,展开联合调查。

被害人来自美国。

厚木9·30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在与美国大使馆联系的同时,根据被害者在入境卡上填写的住址进行调查。

在首次侦破会议上,专案组决定了目前的侦查方针。

如下:一、调查被害人住宿在大东京宾馆后所去过的地方;二、对现场周围展开调查;三、委托阿拉斯加空港的警方,对乌托尼依周边展开深入调查;四、查找凶手的线索。

被害人是美国人。

由于在他身上以及现场周围,没有发现凶手留下的任何脚印、指纹以及物品。

使调查一开始就陷入难堪的境地。

解剖尸体,推定了死亡的大概时间,即在发现尸体的一两个月前。

推断的死亡时间距今太长,给调查取证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一切正如预料的那样,调查迟迟没有进展。

凶杀案的调查,一般需两个星期。

如两个星期里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专案组侦查工作往往搁浅。

与日本人被害的场合不同,被害外国人不是以日本为永久生活地。

故尔,持有杀害外国人动机的凶手理应罕见,动机可能有两个。

一、在本国生活所接触的人中间,有持这种动机的人。

听说被害人去日本,便尾随至日本实施;二、进入日本国土后,有人萌生杀害他的动机。

被害人进入日本境内,是六月十五日。

即便将死亡时间再向前推,他在日本的生活期间,充其量不超过两个半月。

在这么短的期间内被人杀害,被害人在本国时就已经有人对他萌生杀意。

厚木9·30凶杀案侦破专案组总指挥,由县警察局刑事侦察一科的堀越警长担任。

从尸体和现场情况来看,不是流窜作案。

凶手,多半为当地人,或者是熟悉当地的人。

被害人,与全日航飞机失事有重大关系。

根据羽田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提供的情况,被害人是在4301飞机引擎上做过手脚的重要犯罪嫌疑人。

其背后,企业阴谋的可能性很大。

为此,我打算与阿拉斯加空港警方联系,要求对被害人周围展开调查。

警长向专案组全体警官扫视了一眼,征求大家意见。

专案组的办案警官,分别来自县警察局和当地警署。

阿拉斯加空港警方,不是已经调查过了吗?一位当地警署派出的大西警官说。

不错,是调查过了的。

可由于越海委托,调查不可能很彻底。

而羽田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委托的当时,乌托尼依的尸体还没有出现。

如果知道被调查人已经被害,该警方肯定会专门抽调警力,全力以赴展开调查。

情况确实如此。

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委托的时候,乌托尼依还没有出现。

只是估计伦敦空港或者途中停靠空港的飞机保养员,有可能与全日航飞机失事有关,而请求当地警方协查的。

无独有偶,阿拉斯加空港警方发来的电文,满载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个叫乌托尼依的全日航公司在当地空港的保养班主任,于飞机失事后退休到日本去了。

于是,疑点集中到这个美国人的身上。

据说乌托尼依自儿子死于交通事故后,整天迷恋于赌博和酗酒,生活无度,因而,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加深了对他的怀疑。

他儿子的交通事故,也有必要再进行详细调查。

提建议的,是当地警署的刑事侦察警官永川君。

假设是企业阴谋杀人,那么,被害人在本国的时候,与该企业之间的通讯理应相当频繁。

县警察局派到专案组协助堀越警长工作的本田警长说。

本田警长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对玻璃片闪闪发光。

玻璃片背后的眼睛不停地眨着,好像发现了什么新的情况。

如果该企业是日本的,我想乌托尼依与该企业之间的国际电话和国际电文,往来肯定很多。

从电话电报记录里,也许可以找到某些线索。

这点子真是太妙了!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可能还没有想到这一步棋?!堀越警长手舞足蹈,非常兴奋地说。

被害人的生活在海外,加之在现场以及尸体身上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凶手的线索,只有等待被害人当地警方的协助。

4数天后,阿拉斯加空港警方发来电文。

原以为会等很长时间,没想到回音如此迅速。

当对方得知当地公民乌托尼依被害,便组织警力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根据对方提供的情况,与堀越警长估计是一致的。

即便如此,他仍然牢骚满腹,意见一大堆。

美国警方太冷冰冰了!如果是我们当地的人在海外被杀,我们警方肯定会直接奔赴现场。

瞧!就连被害人的妻子也不来看最后一眼。

堀越警长尽管不满对方的做法,但电文的内容令他惊讶不已。

根据日本警方的协查要求,有关被害人的朋友关系,女人关系以及单位里的人际关系等等,电文里记载得非常详细。

尤其是美国警方在很短的时间里,调查得如此详尽。

可见,对方的调查手段比日本要先进许多倍。

惊动厚木9·30凶杀案侦破专案组的,并不是时间的迅速和内容的详细。

而是有关委托书上增加的本田警官和永川警官提出的两个内容,对方在回答的电文上出现了意料不到的人物。

电文上说,乌托尼依的儿子死于车祸,该肇事者是当时正在阿拉斯加空港出差的全日航职员小室安彦。

专案组里,有好几个警官记得这个名字。

他是随机遇难的全日航职员,他的尸体至今还没有发现。

这倒是给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送去一个好消息。

别急,电文上也有我们的好消息!这好消息,是本田警官提出的调查内容。

乌托尼依在退休前六个月的时间里,与东京之间的国际电话十分频繁。

虽接到的国际电话次数很多,但打出去的电话记录上都是同一个电话号码和同一个人物。

这一信息,引起了厚木9·30凶杀案侦破专案组全体警官的兴趣。

国际电话,虽有好几个种类,但乌托尼依使甩的是指定通话人方式。

所谓指定通话人的国际通话方式,即要求电话局一直寻找到所指定的通话人接电话为止。

这种国际电话方式,容易暴露对方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如果接电话人是被害人生前经常联系的人,专案组决不可能随意放过。

经过查询,电话号码是东京3213-472X,接电话人是指定通话人,叫为谷敏之,系男性。

调查结果显示:该电话号码,是千代田通商公司总部所属秘书室的直线电话。

该公司住所,在东京千代田区一桥。

为谷敏之,系千代田通商公司专务的秘书。

千代田通商公司,与全日航飞机失事似乎有重大牵连。

该专务秘书与飞机失事原因的重大犯罪嫌疑人经常联系,疑点很大。

国际电话的频繁往来,说明为谷敏之系重要犯罪嫌疑人。

为谷敏之,同时浮现在空港8·11凶杀案侦破专案组与厚木9·30凶杀案侦破专案组的侦查线上。

5悄悄跟踪吉村建太郎的中野警官和池田警官,于几个星期前发现在他们与吉村君之间,常常出现一个陌生的男人。

从陌生人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不是偶然碰到或路上经常遇到的行人。

为防止被陌生人察觉,两个警官没有同时跟踪那个吉村君。

他们的跟踪任务,既要保护吉村君,又要监视陌生人。

于是,他们从保护吉村君发展到保护陌生人。

吉村君背后,由池田警官跟踪;陌生人背后,由中野警官跟踪。

各监视一个,分别保持相应距离,这样一来,也扩大了监视的范围。

如此跟踪,既能保护吉村君,还可了解陌生人的动机。

这种多重跟踪方式,在刑事侦察警官之间颇有人气,效果甚佳。

该方式,可与最近名声回升的蒸汽火车头相提并论。

在大规模保护和跟踪的场合,确实需要这种双重跟踪乃至多重跟踪。

担任第二重跟踪人的中野警官,发现陌生人无意袭击吉村君的迹象。

便采用隐蔽式摄像机,为陌生人拍下九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吉村君身后的跟踪者,是一个身着漂亮西装、公司职员模样的年轻人。

由于采取多重跟踪的方式,他没有想到身后还有中野警官的监视。

通过照片辨认,警官得知年轻跟踪者是千代田通商公司专务的秘书。

他叫为谷敏之,今年二十八岁。

专案组接到这一报告后,为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感到兴奋。

虽还未掌握确凿证据,足以证实其跟踪吉村君系企业阴谋所为,但就目前发现的情况来说,所谓企业阴谋的可能性已经得到初步证实。

为什么千代田通商公司的职员要跟踪吉村君?因为吉村君的主张,给千代田和中央这两大财团都带来很大的危害。

可千代田财团的中坚成员——千代田通商公司的职员,一连几个星期连续跟踪吉村君,说明其中必有文章。

也许全日航飞机的坠毁、杀害大竹义明和萨姆乌托尼依,与他们的企业阴谋有关?作为库鲁萨公司的利益代表——千代田财团的企业阴谋黑幕越来越明显,疑团越来越大。

从跟踪吉村君的警官们提供的情报以及厚木9·30专案组掌握的情况,都同时出现了千代田通商公司为谷敏之的姓名。

为谷敏之,是企业人物,系重点怀疑对象。

以两起凶杀案为中心点,展开交叉。

于是,空港8·11专案组和厚木9·30专案组决定:将为谷敏之作为两起案件的同一涉嫌人,展开联手调查。

6调查组后来的动向呢?说给我听听!千代田通商公司专务杉原省造坐在牛皮大班椅上问道。

椅子下端,不时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系永教授提出有关飞行员操作上失误的主张,虽稍占优势,可新堀教授提出有关扰流器动作异常的主张,得到我们财团的强有力支持。

究竟哪一种主张最终成为调查组的结论,目前还很难预测。

奴仆模样伫立在杉原专务跟前回答的,是他的心腹、为谷敏之秘书。

千代田通商公司大厦,在东京一桥商业中心的一角,坐落在日本标志性的企业大厦群里。

在鳞次栉比的大厦群里,千代田大厦毫不逊色,威风凛凛。

此刻,为谷敏之正站在大厦最高层专务的办公室里,向上司汇报情况。

千代田通商公司,是以东京为大本营的中央财团下属商社。

主要经营不动产和综合贸易,系巨型综合商社,被誉为日本经济流通中心。

该公司注册资金为二百五十亿日元,从业员人数为一万一千名。

其销售额和销售规模,系日本四大顶尖商社之一。

尤其机械和燃料的经销,是该企业的最强项。

其经销的商品,涉及面五花八门,极为广泛,从人造卫星买卖一直到拉面买卖。

据说日本人从早到晚的起居生活,都离不开千代田通商公司经销的商品。

从早上使用的牙膏开始,到咖啡、红茶、白脱、干酪、洗涤精、罐头、品种齐全的药品以及睡觉用的床上用品等等,要有尽有,琳琅满目。

千代田通商公司经销的商品,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有制造电车用的钢材,甚至经销头顶上的自卫队军用飞机和国际航班大型喷气式客机。

从天上到地上,很难找到与千代田巨型商社没有关系的商品。

新堀教授提出的主张,如果能成为调查组的最终结论,那对我们公司太有利了!杉原专务眉飞色舞。

在千代田通商公司的上上下下,希望他出任下一届总裁的呼声日益高涨。

可以说,他是企业内部目前的第一实力人物。

他的脸上,富有光泽,红光满面。

脸形胖乎乎,颇有弹性。

言行举止,非常稳健,属上流阶层的气质。

他目光锐利,思路敏捷,长着一对十足的商人眼睛。

平心而论,作为大企业的高层干部,凡世界上有的,他已经都拥有,可他依然是社会上最不满足的人。

用他的话说,一旦有满足感,不仅自己停滞不前,还会被激烈的竞争社会所抛弃。

一个人,绝对不能满足现状,要经常给自己制定新的追求目标,要经常将自己处于饥饿的状态。

在杉原专务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他说,金字塔顶部的形状,越高越尖。

其形状,酷似你死我活的竞争社会。

无论企业还是人,不能仅停留在领先对手一步的位置上,而是要更加发奋,继续努力,不断向前。

否则,随时有被赶上的危险。

竞争,是不讲人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肮脏、臭不可闻的。

它与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竞赛相反,只有取胜才有相应的回报。

总而言之,取胜才行。

在当今世界上,只强调结果而不强调过程。

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在这种世界观的推动下,为使自己永远处于领先地位,必须把自己置于永不满足的状态。

这种状态,易于不断把目光和态势紧紧盯在新的目标上,从而,才不会粗心大意。

杉原专务的这种生活信条,是从战争经历中得来的。

在太平洋战争中,他作为一名士兵被送到南方海洋上的一座孤岛。

他亲眼目睹身边的战友,因为饥饿和疟疾,一个个倒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

他是凭着吞吃死去战友伤口上的蛆虫,才得以生存下来。

当时,他还得了一个几餐并作一餐吃的特长。

有一个应征入伍前当过乞丐的士兵,嘴里经常说什么,我讨饭的诀窍是,遇到可以吃的东西以及站在妇女面前,决不要错过机会。

即便现在肚子吃饱了,可还会饿。

饿的时候,还得吃,不吃就不行。

为防止饥饿的时候到来,要养成放开肚子大吃特吃的习惯。

对此,杉原专务颇有体会。

打那以后,一刻不停地捕捉猎物,成了他的嗜好和习惯。

当然,他生性非常要强,加之经历了战争的磨难,既变得越来越现实,也变得越来越贪婪。

数百人中间只能有一人活下来的生存率,也是他在战争中得来的深刻体会。

这,更铸就了他对社会对周围不择手段的性格。

退役后,进入千代田通商工作的他,工作出色,渐渐崭露头角。

尽管背后有许多人骂他是鬼杉和鬼原,形容他是一个吃肉不吐骨头的十足魔鬼,可他装聋作哑,装作没有听见。

对于杉原专务这种目光贪婪的性格和独到的见解,为谷敏之则崇拜得五体投地。

学生时代,作为学校学生联合会的激进分子,他曾使用铁棍与警察机动队展开英勇搏斗,一时成为学校的英雄人物。

可四年级第二学期,他悄悄离开学校参加了工作。

在反对垄断经济体制运动中比谁都勇敢的他,竟然没有人向千代田通商公司告发。

这,就是为谷的绝技。

为谷,生长在关西地方城里一个比较富有的商业经营者家里。

在他看来,学生运动也只不过是一种节日的纪念。

而节日的纪念,如同兔子尾巴不会长久。

把自己一生当作赌注,投入到兔子尾巴般的纪念节里之中,未免太愚蠢。

在反垄断经济体制的斗争中,他将钢盔和铁棍武装自己,品尝了模仿战争狂的刺激和兴奋。

与此同时,又一味追求学业优秀,为自己进入一流公司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生时期,他在反对垄断经济体制的运动中领教了一番,尝到了战争狂的甜头,梦想有朝一日改变自己的立场,再站在市场垄断体制这一边,夺取豪华富贵以及夺取真正左右市场的权力。

就这样,为谷进入垄断经济体制里的庞然大物——千代田通商公司。

与他同期的一些运动家,因坚决反对垄断经济体制,纷纷走入死胡同。

如今,当时学生中的大部分活动家,都居住在八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

社会上流传这么一种说法,只要是千代田通商公司的职员,才算得上人世间出类拔萃的人物。

而我呢,是专务秘书,是出类拔萃人物中的佼佼者。

接近公司上层人物,对一个新职员来说,可比作梦寐以求。

尤其是万人以上的大公司,高层干部仿佛都在太空中腾云驾雾。

要拜见他们,谈何容易。

在招聘新职员面试与笔试会上,杉原专务极力主张录用为谷敏之。

录用他,不是因为他应聘考试成绩特优秀,而是他的骨子里有一股喜功好名的激情在涌动。

在杉原专务看来,为谷正是他所希望和具有利用价值的年轻人。

沉缅于功名的青年,只要日后撤一点成功的诱饵,无论干什么,他都会冲锋陷阵。

作为主要考官的杉原专务,不愧老奸巨猾,见多识广。

一眼就看透了为谷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物。

进入公司后,他被安排在石油销售部工作。

不久,被破格提拔为专务秘书。

提拔他,并非成绩显著,而是为了把他当作牛马使唤。

果然,为谷大概是年轻的缘故,丝毫没有察觉上司动机不良,心怀叵测。

为谷甚至不清楚,杉原专务曾经雇用东京信誉调查所的人,彻底摸清他在学生时代的辉煌历史后,再破格提拔的。

现在,为谷已是杉原专务的马前卒。

按照主子的命令,忠实地搜集全日航飞机失事原因调查组的动向。

此刻,他正在一五一十的汇报。

有一个担心的动向……汇报后,为谷又添了一句。

可他又不知这该不该说,踌躇不安起来。

有什么担心的动向?杉原专务的目光,突然闪了一下。

说呀,到底是什么?航天部派到调查组的那个叫吉村君的年轻公务员,最近,警方好像在跟踪他。

是提出第四引擎在空中脱离的那个小伙子吗?没错,是他!杉原专务苦苦思索了一番。

须臾,他说。

别大惊小怪的!你还得跟踪他一段时间。

这段对话的时候,为谷敏之尚未出现在警方的搜索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