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4.碎脸-鬼谷女 > 第四章 真与幻(2)

第四章 真与幻(2)

2025-03-30 06:32:40

游书亮是个彻头彻尾的相片呆子,全无察言观色的能耐,更没有怜香惜玉的心肠,倒觉得叶馨这个摄协会员为他这个会长丢了人,冷笑着说:亏我还去印了出来,我看,这些根本就不能被称为照片,我只能叫它们……经过糟蹋的相纸。

会不会是你冲洗的失误呢?叶馨开始反击了。

你这些底片……不对,应该说是这些经过糟蹋的胶片,是我在同时、用了同一盘水冲洗的,如果其中有失误,无论你拍的时候用不用闪光灯,洗出来的照片,或明或暗,都应该是同一种趋势,怎么可能这么极端?这里还有几张同时同盘水冲的、敝会长自己的……作品,你看看,有没有丝毫闪失?叶馨也知道游书亮冲洗的技术过硬,自己只是在强词夺理而已,知道和他说下去也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如再到解剖实验室去看个究竟,于是掉头就走。

游书亮在身后叫道:这几张大作,你还要不要了?挂你们宿舍墙上,很印象派的。

见叶馨不理,只好自言自语说:我留着也好,给以后新入门的摄影弟子们做个反面教材。

白日里的解剖楼,除了药水味依旧浓重,全不似午夜过后那般令人窒息。

叶馨径直摸到走廊尽头。

那小屋门仍是虚掩着,她轻轻推开,又是一惊。

屋里空空如也,既没有什么玻璃柜,也不见了铁床。

她隐隐觉得有受了捉弄的感觉,而捉弄自己的正是自己的双眼。

她带了怨气,转身出屋,想起那驼背老头应该是这一切的知情者,却见对门那间尸体处理室的门紧闭着。

她敲了敲门,里面无声无息。

入夜,叶馨又来到了解剖楼,推开了小屋虚掩的门,那具巧夺天工的人体标本似乎在等待着她的到来,通体的荧光将叶馨的双眼照亮。

也许,这标本白日里被拿去做教学工具,到晚上才放回来。

不管怎样,能抓紧这时间再认真学学也好,下周就要期中考了。

不知学了多久,叶馨有些累了,后悔不曾将随身听带来,可以听一曲音乐放松一下。

这念头乍起,耳边就传来一支轻柔的乐曲,似是排箫的吹送,又像风琴的弹奏,如泉水入久渴的喉,舒畅的是全身,她缓缓闭上了眼,沉沉地浸在其中。

忽然,一道强烈的白光,竟刺入她紧闭的双眼。

她蓦然睁开眼,一颗心又悬了起来,只见面前那个人体标本的各器官部件又开始整合复位,转眼的功夫,又变成了那个白衣女子的尸体。

叶馨有些绝望了,哑了声音说:你为什么不放过我。

她似乎听见了一阵冷笑,随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她惊惧了,回身逃离那小屋,但冷笑声和叹息声仿佛跟定了她。

她跑得大汗淋漓,在大声呼救中一梦惊醒。

又是一夜没睡好,叶馨起得迟了,早饭也没顾得吃,险些误了八点开始的生物化学课。

幸亏秦蕾蕾已早早用教科书替她占了位子,她才能坐到第一排。

生化是四个班一起上的大课,用的是学校里最大的阶梯教室。

如果不勤快点,占到教室前排的位子,往往会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所以各班学生,尤其是看重学习成绩的女生们,都爱早早地占前排的座位。

叶馨姗姗来迟却坐了前排的好位子,难免让身边一名他班的女生不以为然。

叶馨感觉了,从怀里拿出一个小采访机说:不好意思,我也是没办法,为我们生病的同学录音,必须得坐在前面,今天算是偷了个懒。

那女生虽不和她同班,也记得她和欧阳倩成双入对的情形,笑了笑,没说什么。

叶馨想起这女生似乎是三班的,轻声问:你们班是不是有位叫谢逊的同学?有啊,傻乎乎的一个小子,怎么,你对他有好感吗?我替你说说去。

那女生揶揄道。

叶馨忙说:胡说什么呀,他到学生会来报名参见原创歌曲比赛,说要弹钢琴呢。

真没看出来,不是吹牛吧?他倒是挺能吹的,我们都叫他‘金毛狮王’。

这么说,他知道谢逊是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啊,当时我说起来,他还装傻。

叶馨有些愤愤然。

那女生笑道:别生气啊,这说明他对你有好感了。

男生一对女生装傻,十有八九就是那么回事儿。

下课后我和他说说,让他周末请你去跳舞好不好?她说着,扭过头去,一定是在看谢逊。

千万不要。

叶馨也跟着扭过头,见谢逊说在教室的最后排大马金刀地坐着,脸上仍挂着笑,正和身边的一个男生说话。

那男生浓眉俊目,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两个大大的眼袋,似乎和叶馨一样,昨晚没睡好觉。

他大概发现叶馨和那个女生一起回头在看谢逊,冷冷的回望过去。

叶馨正想继续打听那个冷面小生是什么路道,老师开始讲课了,她也怕再问下去,那女生不知会造出什么样的动静,做何等联想,便打消了这念头。

今年的解剖学由杨鼎铭教授和一名青年教师轮流授课。

期中考试结束后,那青年教师获得了美国一个医学中心的博士后机会,辞职而去,他负责的那部分教学任务,只好由一名在职研究生接手。

那在职研究生看上去也不过大学毕业不久,身材挺拔,瘦长脸上一副深度眼镜,乌黑的头发梳得溜光,分得齐整,一双黑皮鞋亮可为鉴。

他自我介绍说名叫章云昆,然后说:期中考试的成绩已出来了,你们可以到办公室去查看。

当然,有一个同学的成绩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想这位同学也不会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