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分子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2025-03-30 06:33:12

那位参议员设计的致敬花圈真是巨大无比,它不但是马丁・贝克和贡瓦尔・拉尔森这一辈子见过的最大的花圈,恐怕也是最俗气的一个。

即使参议员的出发点是理性的,但那五颧六色的组合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从远处看,整个花圈就像个硕大无比、被心理有病的船员喷上油漆的救生圈。

花圈分为四大区域,第一、第三区域尽是红、白、蓝( 或者说土耳其绿) 三色的康乃馨,第二、第四区域则由矢车菊和黄色雏菊组成。

四大区之间皆以星条旗和瑞典国旗做为分隔,五种鲜花混合之外,这里那里还插着已经开始枯黄的绿叶。

整个花圈用涂上银漆的云杉嫩枝围起,再以精心编成流苏状的桂冠叶片做边饰。

花圈最上边插着一个斗大的金色盾牌,上头坐着一头秃顶老鹰,图案后冒出一个由美国和瑞典国旗组成的V 字。

花圈下缘系有一条水蓝色的丝质缎带,上头用倾斜的金字写着:瑞典伟大的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六世,美国人民谨此致以由衷的怀念。

一辆卡车停在屈克利街的…端,花圈就躺在卡车摊开的载货平台上,马丁・贝克和贡瓦尔・拉尔森抵达后,驻足斯维亚上诉法院的台阶上,寒风抽打着他们的脸。

看到卡车后头的花圈,他们吃惊了一阵,随即开始打量周围的环境。

里达尔岛是个小岛,上头有十座左右的公共建筑,是旧斯坦最西边的一个区。

一条铁道和狭窄的里达尔岛隧道,把它和旧斯坦的其他区域分隔开,所以要从陆路到达这里,只有三个途径:穿越铁路桥上的人行道、从芒克伯鲁港口沿着希比石阶拾级而上,或是开车穿过横跨在火车铁轨和里达尔岛隧道之间的里达哈斯桥。

这三处都被封锁了。

对埃里克・麦勒和他的特别小组来说,封锁这个区域、不准闲杂人等进入,这种事易如反掌。

除了和致敬仪式有关的人之外,其他只有在岛上工作的人可以进入。

示威者和观礼群众都必须留在里达哈斯广场上,也就是里达哈斯桥的另一头。

车队通过的十分钟前,麦勒派了两个人进入教堂检查,同时下了一道命令:不准任何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日本人到场观礼。

这两个从突击小组名单上选出的人,是克勒・克里斯蒂安松和助理探员阿道夫・古斯塔夫松。

前者天生懒得出奇,而后者也是个散漫的年轻人,而且自视甚高。

古斯塔夫松走进大门,点燃雪茄,克里斯蒂安松则四处晃荡,观赏着周围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古迹。

他想起小学时老是被逼着去各种博物馆和类似的地方参观,不但无聊得要命,回去还要交心得报告。

他又想到,自从他受过坚信礼后,到现在一直没进过教堂。

他回到同伴身边,古斯塔夫松依然靠门站着,脚跟不断敲地,整个人笼罩在雪茄烟雾中。

那个美国佬五分钟后就到了,古斯塔夫松说,我们最好赶紧就位。

克里斯蒂安松点点头,拖着脚步跟在古斯塔夫松后头。

这时候,马丁・贝克和贡瓦尔・拉尔森依然站在刺骨的寒风中,远眺着伯格加尔广场。

广场四周都有安全警卫驻守,花圈卡车到教堂门口中间也布满了武装警察。

贡瓦尔・拉尔森突然将脸上的雨水一抹,用手肘碰碰马丁・贝克。

地狱的索魂铃来了! 他说,我就知道。

你看,蠢蛋小组! 马丁・贝克看到古斯塔夫松慢吞吞地走出教堂,后头还跟着克里斯蒂安松,接着又看见理查德・乌尔霍尔姆沿着蓝格山丘匆匆走向里达哈斯桥。

马丁・贝克看看时间。

还有五分钟。

除了静观事情的发展,我们别无办法可想。

他说,对了,麦勒到底哪儿去了? 贡瓦尔・拉尔森先指指教堂,接着一只手往额头上一拍。

他在那里,他说,跟蠢蛋名单上的几个顶尖人物在一起。

只见埃里克・麦勒正迈着大步,朝教堂入口走去,后头跟着波‘萨克里松和肯尼斯・克瓦斯特莫。

他们停下脚步,麦勒开始检阅他的小小部队。

马丁・贝克和贡瓦尔・拉尔森站在原地没动,冷眼旁观着麦勒轮番叮咛他的四个手下。

他似乎不如往常那么沉稳,除了不断看表外,还不时朝里达哈斯广场方向不安地张望。

车队马上就要出现了,他显然在发布最后的命令。

萨克里松和克里斯蒂安松在门口一边站定,古斯塔夫松和克瓦斯特莫则守在另一边。

我一根指头也不会动,贡瓦尔・拉尔森说,这个烂摊严得要麦勒自己来收拾。

我的老天,这样的繁文缛节。

还有,那个吓死人的花圈。

还好咱们的老国王没在这里亲眼目睹。

马丁・贝克竖起衣领,两手插进口袋。

如果他们把那东西放下去,我们好几代的国王都会在坟墓里辗转难眠,他说,把那东西大老远拖过来,这是什么笨点子? 贡瓦尔・拉尔森的视线穿过雨雪,望向那四个走近卡车的海军军官。

我想,他们认为有一列队伍抬着它穿过广场看来更庄严,他说,而我们这里是包厢的特别摩。

不知道我们该不该鼓掌。

马丁・贝克向远处望了望。

教堂过去,有一‘群媒体记者和电视工作人员聚集在里达哈斯桥边,把不断指手画脚的理查德・乌尔霍尔姆围在中间。

埃里克・麦勒正朝着里达哈斯桥走去,一面检查拒马是不是已经放下,一面对电视台转播车的人员下达指示。

每个人的视线都转到敏特街的方向,里达哈斯广场上的示威群众鼓噪的叫喊声从那里传来,车队也开始现身。

只见埃里克・麦勒来回奔忙、忽左忽右下达命令后,这才对那几个早已立正站好随时待命的海军军官打了个手势,把那个丑怪的花圈抬下来。

车队慢慢怛过里达尔岛桥。

一开始是摩托车警,接着是载着参议员和首相的防弹礼宾车,石头脸也在车上,只是少了那根雪茄烟。

继而是安全人员的车阵、首相的私人保镖、美国大使和其他知名的外交使节和政府官员。

年轻的新王也接到邀请,希望他参加这场向他已辞世的祖父致敬的典礼,可是他正在邻国出访,无法出席。

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向右方,最后在斯坦巴克宫前停下,正好就在马丁・贝克和贡瓦尔・拉尔森伫立的位置对面。

礼宾车的司机急忙由前座下车,在打开后车门之前先撑开一把黑色的大伞。

首相的保镖也赶紧撑起另一把伞冲上前去,两个大人物下了车,在雨伞的保护下,开始朝广场走去。

紧跟在后头的石头脸只好淋雨,不过他好像并不在意,依然毫无表情。

参议员突然驻足,指着那尊巨大潮湿、背对着他们的雅尔伯吉尔的青铜雕像。

跟在他身后的所有人也跟着止步,抬头凝望雕像。

大雨倾倒在那些没有雨伞遮护、脸色越来越凝重的人群身上,首相开始解释这座雕像所代表的意义,而参议员饶有兴趣地猛点头,显然很想听到这位中古世纪政治家兼斯德哥尔摩市创建者的更多事迹。

穿着正式服装打算参加致敬仪式的贵宾,一个个变得像落汤鸡,头上顶着新做好的头发的淑女,眼中开始闪出绝望的光芒。

可是那两位显赫人士在雨伞的护护下视若无睹,首相更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石头脸就站在参议员身后,两眼紧盯着老板的颈后。

他亦步亦趋地跟着参议员,仿佛被一根线牵着。

那两个有伞保护的名人慢慢地绕行雕像一周,首相依然滔滔不绝,只是偶尔会被参议员的问题打断。

老天,别再谈雅尔伯吉尔了,要不干脆把花圈放在那座雕像上算了。

贡瓦尔・拉尔森恼得直嘟哝。

他低头看看自己那双意大利真皮皮鞋,现在已经湿透了,说不定永远毁了。

还好参议员突然领悟到自己不是来游览的,而且他的任务不只是听人演讲。

一行人又开始聚拢起来,慢慢朝着里达尔岛教堂行进。

首相和参议员走在最前面,两旁是司机和保镖,他们正专心一意地控制着伞,以免雨伞开花或是被强风刮走。

要是那两人突然飘然远去,飘到天上,那有多好。

贡瓦尔・拉尔森说。

就像玛丽・波苹丝一样。

马丁・贝克说。

两个大人物后面十英尺处,是抬着花圈的军官,再后面则跟着其他人,皆成双成对地走着。

花圈上的蓝丝带在风中翻飞,金色的老鹰盾牌摇摇欲坠,惊险万分。

两面原本折叠得很美丽的国旗,现在像是两条用得又残又旧的破抹布。

而那四名军官显然被压得不胜负荷。

可怜的家伙,贡瓦尔・拉尔森说,要是我,绝对不会接下这么蠢的差事。

我一定会觉得自己像个大白痴。

说不定他们是被酷刑昕逼,不得不为。

马丁・贝克说。

说到白痴,贡瓦尔・拉尔森说,我们最好开始行动,这样才能看清楚那个蠢蛋小组在干什么。

他们等到队伍全部走过――殿后的是四个安全人员――这才在上诉法院的转角站定,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教堂入口的动静。

萨克里松和克里斯蒂安松依然站在入口的右侧,像是两座石雕,充满了这个场合应有的肃穆。

左侧是克瓦斯特莫和古斯塔夫松。

克瓦斯特莫立正站着,像个木头人。

维克托.保尔松站在教堂对面、税务局的外墙边上。

他或许是安全局中最显眼的一个,因为他习惯以怪异的伪装融人周围的背景中。

今天他戴着一顶大礼帽,大滴的雨水顺着帽檐而下,落在他西装的天鹅绒衣领上,而他腋下夹的那份报纸像是快稀烂了。

四处不见埃里克・麦勒的人影,不过理查德・乌尔霍尔姆依然忙着维持秩序,要媒体记者和电视工作人员留在适当位置上。

庄严的行伍慢慢走近教堂的大门。

正入口处,首相的保镖和参议员的司机停下脚步,把雨伞收拢好退后一步,走到在贵宾后面的石头脸旁边。

一干人等正待踏上台阶,教堂内突然冲出一个人来――是个年轻女孩儿,金色的长发、圆睁的褐色眼眼和紧抿的嘴唇,小脸则苍白严肃。

她穿着一件小牛皮夹克及绿色的天鹅绒长裙,脚下一双皮靴。

她两手之间握着一把亮闪闪的小左轮枪。

她在教堂门口停下脚步,举起双手就开了枪。

左轮枪口和首相眉心之问的距离不到八英寸,子弹在他的额头上击出了一个洞。

首相身体往后仰,倒在他的保镖身上,保镖也跟着往后倒,雨伞依然抓在手上。

女孩被子弹的后坐力弹得往后一震,不过她现在站稳了,慢慢放下两只胳膊。

教堂墙壁激起枪响的回音,好几秒钟后大家才回过神来,开始出现不同的反应。

唯一没有反应的人是首相――他当场就死了,那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脑袋。

真他妈的该死! 马丁・贝克说。

维克托・保尔松一个箭步穿过马路,走到半途手枪却从折叠的报纸中掉入一个小泥坑里,溅起一阵水花后不见了。

他冲到教堂那群人身边,手上依然拿着那份湿透的报纸。

参议员冷静地把镍制武器从女孩儿手上取下,他的保镖也从宽大的外套里拔出一支巨大的手枪。

参议员把凶器交给正好离他最近的萨克里松,两眼依然紧盯着女孩儿。

石头脸用他的武器指向那个未婚妈妈。

那把枪即使在他的大手掌里看来还是巨大无比,有如为配合怀尔德・厄普或是约翰・韦恩的手特别打造的。

波・萨克里松举起女孩儿的小左轮,打算把石头脸的武器打落,可是参议员的保镖动作快如闪电,他脸上表情丝毫没变,手上的柯尔特枪已经击中萨克里松的手。

只听见萨克里松一声隆叫,手上的左轮枪掉落在地。

一直立正站着的肯尼斯・克瓦斯特莫扑向女孩儿,一下就把她的双手反扭在背后。

对于克瓦斯特莫粗鲁的对待,她完全没有反抗,只是俯下身,脸上带着苦涩的表情。

首相的保镖颤巍巍地站起身,惊恐地瞪着在他脚边死去的首相。

那把伞依然握在他手上。

队伍中惊叫声此起彼落,记者和摄影师由理查德・乌尔霍尔姆带头,纷纷飞奔过来。

等马丁・贝克和贡瓦尔・拉尔森赶到,埃里克・麦勒也不知从教堂内什么地方一阵风似的出现了。

他一面对着他那些不知所措的手下咆哮,一面把聚在死者身旁那些震惊而哀戚的群众推开。

马丁・贝克望着被克瓦斯特莫抓得依然屈身前倾的瑞贝卡・林德。

放开她。

他说。

克瓦斯特莫依然揪着女孩儿不放,正待开口抗议,只见贡瓦尔・拉尔森走上前来,一把推开他。

我带她上我们的车。

贡瓦尔・拉尔森说完,随即护jp着瑞贝卡穿过骚动的人群。

马丁・贝克拾起石头脸从萨克里松手上击落的左轮枪。

他最近才看过这样的武器,在科尔贝里的陆军博物馆。

他记起科尔贝里说的诲这样的小左轮枪可以射中几英寸范围内的一颗包心菜,如果那颗包心菜一动不动的话。

马丁・贝克低头望厂望死去的首相,再看看他碎裂的额头,心想这大概是瑞贝卡做的唯一成功的事。

形势混乱到了最高点,唯一保持冷静的人是参议员、他的保镖和那四名海军军官,他们现在已经把花圈放在首相脚下。

脸色有如猪肝的理查德- 乌尔霍尔姆对还在试图维持秩序的埃里克・麦勒说:我会报上去的,这是不折不扣的渎职! 我非报上去不可,丑恶的渎职行为。

闭嘴! 麦勒说。

乌尔霍尔姆的脸更紫了,紫到不能再紫,接着他转向依然愣站在原地的克里斯蒂安松。

我也会把你报上去,乌尔霍尔姆说,我会把你们通通报上去。

我又没干什么。

克里斯蒂安松说。

正是因为这样! 乌尔霍尔姆大吼,我要报的就是这个,你等着看好了。

马丁・贝克转头对乌尔霍尔姆说:别站在那里说废话,赶紧回到工作岗位去。

要人家赶快离开,你也是,克里斯蒂安松。

接着他走到麦勒身边,说:这里你得好好收拾收拾,我会把那个女孩儿带回警察局。

麦勒已将聚集在首相尸体旁边的群众驱走,现在,首相仰面躺在湿漉漉的教堂台阶上,脚边是那个丑陋的花圈,花圈旁站着高大的参议员,占铜色的睑卜现出苦恼的神情,那把牛仔枪依然握在手E 。

警笛声从里达哈斯广场那一端传来。

贡瓦尔・拉尔森和瑞贝卡・林德等在车旁,马丁・贝克把那支闪着光亮的小左轮放进自己口袋,慢慢朝他们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