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牧野鹰扬 > 第三十章 一败涂地

第三十章 一败涂地

2025-03-30 07:35:20

燕京东外向六里屯一条宽直黄澄澄官道上一拨拨人骑飞驰而去。

人骑过处,扬起漫空滚滚黄尘,骑上人一色青衣白边劲装,腰系紫红色缎带,神态彪悍。

当地附近居民司空见惯,一望便知这些人物皆都是明珠相府的紫红带武师护卫,尤其是京畿附近多是旗上皇庄,六里屯更是明珠赏封赐有,武师护卫眷属多居于六里屯内,系他等来往必经之路,但今儿个却有点异样不同。

为什么?往常这些武师护卫返回六里屯时,不是高声说笑,便是心情愉悦。

约莫相距六里屯两里之遥,庄堡隐约在望,为首两骑突放缓了下来,肃冷面上似泛现疑诧之色,只见一骑飞驰奔来。

西天旬烂晚霞映在来骑上人,清晰的察觉惊慌失措的神态。

但闻骑上人高呼道:尚管带,大事不妙了。

为首两骑左侧一满面络须,目光森冷,薄唇海口五旬左右老者一跃下骑,右手五指迅疾抓住来骑,诧道:柯贤弟何事惊慌?柯姓汉子跃下骑来,道:尚管带,约莫一个时辰前,忽来了十数大内侍卫,带来车马多乘,将鄂副首领等家小拿下,共是六家,意欲带往京城囚禁。

尚姓老者闻言不禁神色一变,道:是鄂图海副统领家小么?不错。

身犯何罪?是那六家?不知身犯何罪。

柯姓汉子道:几近探询,大内侍卫含糊其词,似与前明叛党遗孽有所勾结。

接着说出六家姓名。

尚姓老者面色又为之一变,急道:大内侍卫走了么?他们奉了何人所命来此六里屯捕人?现正要上车启行,六家老小几经哀求,方允准带携细软财物,据一大内侍卫吐露,他们是奉了太后懿旨。

尚姓老者忙道:尚某这就赶回相府!勒转马头如飞奔向燕京。

暮瞑渐合之际,已然赶抵相府门前。

一带刀戈什哈目睹尚姓老者神色惶急,勒骑滚鞍下马,不由诧道:尚管带为何去而复返?尚姓老者道:尚某须面见相爷有要事禀明。

戈什哈望了尚姓老者一眼,笑道:你来得不巧,相爷片刻之前已奉召入宫去了,回府只怕一时半刻回不来。

尚姓老者闻言不禁呆住,忖道:相爷密令逮捕鄂图海家小,命自己不得吐露,装作若无其事般出其不意,方不致有漏网之鱼,怎料竟迟了一步,逮捕鄂图海家小虽不知其故,料必事关重大,相爷奉召入宫必为此事,我不免在相府内守侯相爷回府再说。

遂抱拳笑笑道:承蒙相告,殊深感激,不过尚某方才奉相爷之命办事,理应覆命,尚某还是理该守侯相爷回府才是。

那戈什哈扬眉哈哈一笑道:尚管带今儿个是急么啦?自家哥儿们那来这许多礼数?岂非……说时忽见巷首转入两骑,蹄声得得,不禁张目注视,止口不语。

只见两骑并辔奔来,骑上人一色大内一等侍卫服饰,转眼即至,双双落鞍下马。

戈什哈慌得行礼问道:两位大人此来为了何事?一大内侍卫沉声道:有一紫带护卫尚启泰在内么?你家相爷现在宫内立待尚启泰问话。

此言一出,尚启泰不禁面色大变,躬身行礼道:小的就是尚启泰,但不知为了何事?两位大人可否告知?我等亦不知为了何事,尚护卫,请即随我等入宫吧!尚启泰唯唯应了一声是,登骑随一双大内侍卫离去。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才见明珠乘轿回府,面色阴沉,护卫丛中却不见尚启泰在内。

戈什哈趋至明珠眼前,低声密禀数语。

明珠面色异样难看,沉声道:知道了。

言未毕巳迈望府内而去。

大厅内灯光照耀如昼,一群谋士忙与明珠计议,厅外四周戒备森严。

只听明珠厉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宫内接获密报,谓华山与前明叛沆瀣一气,假华岳为根据地,招兵纳叛,意欲兴兵作乱。

一谋士道:相爷不是应陕甘总督琦恩之请,高黎贡山三老助西华子复任掌门,一面以潼关之兵调往华山之下彼此呼应,一举尽歼叛徒,相爷何虑之有?毛病就出在此处,宫廷接获密报,竟指西华子与高黎贡山三怪等群邪实乃叛贼徒党,老夫力辩其诬。

太后与皇上不信,又称老夫门下鄂图海等人有通叛之嫌。

明珠气极败坏扬声道:不巧的是老夫接白无明飞讯告以务必将鄂图海六人家小杀之灭口,即命尚启泰赶来行事。

鄂图海等是否真如白无明所说……谋士言犹未了,明珠即皱眉摇首道:白无明率众前往嵩洛,均立下生死状,要知此乃老夫私事,与西岳华山风马牛毫不相关,但内廷为何知晓鄂图海等已离京外出?蹊跷就出在此处,令老夫百思莫解,更为何竟比老夫早了一步擒捕他等家小?不道明珠忧心惶急,谋士们亦惶惶不知所措,除了飞讯白无明查询其中确实原因外,贸下对策恐弄巧成拙。

这时,九城之外暗中布满了大内高手,守侯宣得胜到来。

宣得胜若在梦中,红日尚未西坠之际,业已抵达距京四十里外驰馆。

那明珠权势仍极炙手可热,九城内外满布眼目,事无钜细明珠莫不预闻,大内高手举动也难逃明珠眼目之下,今日突发现了大内高手此平日要多,而且多半换着了常人衫服,举止亦神秘异常。

芦沟桥靠宛平这端,官道房有座酒坊,卖酒的当然有陈酿好酒,自不在话下。

但这家酒坊烧卤风味特佳,尤其是野味卤制烧烤更称拿手,故买卖鼎盛,食客常满。

靠壁一张座头坐着一个貌像冷肃,目光炯炯的中年汉子在举杯浅饮,目光却不时了向店外。

忽闻身后传来一声低笑道:裘爷好逸情雅致,独自一人在此品尝美酒佳肴。

中年汉子暗道:咱早料知你必忍不住探询。

嘴角泛出一丝得意笑容,转面四顾,只见是—青衣小帽老者,哦了一声道:原来是景兄,咱是忙里偷闲,酒馔兴浓,亦藉此另有任务在身,非在此守候不可,请坐。

景姓老者乃权相明珠府中记室,表面上算是文人,其实险诱奸阴,更身蕴武功,闻言定身坐下笑道:在下说哩,裘爷乃内廷侍卫,那有得闲在此?中年汉子哈哈一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重要大事,今晨清莲格格奉太后懿旨西山上香,嘱命裘某在此守候,格格嗜食这店卤制野味……说着擎掌传唤小二。

小二奔来,忙道:小的已遵爷台吩咐厨下精选的新鲜野味卤制,马上就好。

裘姓中年汉子点点头。

景姓老者笑道:清莲格格想必趁进香之便游赏一番,但不知简小王爷亦偕同随行么?小王爷仍在陪侍太后,只有小王爷能使太后开怀大笑,心胸愉悦!说得正是……景姓老者展眉谄笑,正要设词套问一些内廷隐情,忽闻店外官道传来人喊马嘶,车身辚辚。

小二也慌不迭地连奔带跑送上一大包卤制薰腊野味。

裘姓侍卫拿起道声:失陪。

急步出店外。

景姓老者迟疑了一下,也跟着走出。

只见官道上兵马前后簇拥着一辆华丽马车,裘姓侍卫急趋至车前。

火矩照耀着,车帘开处,探身可见一旗装丽人,那不是清莲格格是谁?清莲格格在裘姓侍卫手中接过野味,不知说了什么话,车帘一合,驱车而去。

裘姓侍卫亦自登骑随离,殊不知车内却有那陕甘总督戈什哈宣得胜在内。

景姓老者目注清莲格格事骑远逝,沉思有顷,忽地面色一变,暗道:相爷已飞讯传白无明赶至京城,白无明却无飞讯返回,莫非被人截获?相爷心疑清莲格格与简松逸与他暗暗作对,怎奈查无实据,但只有他们可与相爷相抗,清莲格格上香之事怎一无耳闻?其中必然有诈。

忖念之间不禁心神一震,忙腾身向芦沟桥疾掠而去。

他一接近芦沟桥,桥侧暗中身影一闪而出拦在他身前,不禁大吃一惊,五指迅如电光石火伸出抓向那人。

那人忙道:景老。

身形疾挪。

景姓老者闻得耳音甚熟,五指疾撤收回,认出那人,不由怒道:怎么是罗护卫你?那人忙道:相爷片刻之前又奉召入宫,临行之际命罗某速找着景老去……言犹未了,两人只觉胸后一冷,眼前猝黑,望后倒下。

口   口   口深宫内苑到处灯火照耀,光亮如昼,禁卫森严。

宣得胜被点了睡穴,躯身藏在清莲格格车底茫然无知。

明珠宫中亦满布了眼目,今晚却格外不同,均摒拒于深宫之外,由言晓岚率领亲信侍卫把着,连宦监宫娥均聚集在一所偏殿内,一丝风声俱不得而知。

朝房内外文武官员多达卅余名,均为二品以上大员,面色沉肃,鸦雀无声。

晚上圣上召见,显然定有大事,明珠端坐于朝房内一把太师椅上,面色仍是那么从容镇定,不时微笑向身旁官长低声细语数句,但却腹内宛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

这时,内廷禁宫一条长廊上,石栏旁放着一张湘妃竹榻,塌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人,正是那陕甘总督身旁戈什哈宣得胜。

他睡得好甜,鼻息可闻。

四名大内侍卫及一名老宫监正静静等侯着宣得胜醒来。

宫监低声道:差不多了吗?一大内侍卫轻笑道:已点开睡穴,尚喂服醒酒药,立即便会醒来。

那就好。

宫监道:咱家恐万岁爷发急。

突然,只见宣得胜伸手擦了擦眼皮,喃哺自语道:好睡,怎么睡着了。

两眼一睁,不禁面色大变,猛地原身立起。

一大内侍卫沉声道:宣得胜,此乃紫禁大内,快随我等去见皇上。

一听去见皇上,宣得胜更为之神色惨变,低应了一声:是!俯首贴耳随去。

康熙帝正在内殿与清莲格格及泰亲王密议,目睹宣得胜紧随宫监及四侍卫入殿立即止口。

宣得胜行礼如仪。

康熙爷道:你就是琦恩跟前的宣得胜么?宣得胜叩首道:奴才正是宣得胜。

康熙帝将封信函抛在宣得胜面前,沉声道:琦恩是不是命你带这封信送交相国明珠?宣得胜入殿之前早就发觉密函已失,面色如土,连连叩首,道:奴才该死!奴才知罪!康熙帝道:你并没有罪,你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朕现在要你去办一件事,你可愿意么?宣得胜顿首道:奴才万死不辞!好,朕也不罪你,事成之后另有封赏。

朕问你,潼关之兵可是应琦恩之命围困西岳么?宣得胜汗下如雨,顿首道:琦大人也是应相国之命才如此做的。

康熙帝颔首道:朕知道了,你相随琦恩年久,把此事原委就你所知,不得丝毫隐瞒,从实奏明。

宣得胜知晓得虽不多,却尽其所知不敢隐瞒,一一奏知上闻。

康熙面色冷肃,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宣得胜叩头谢恩,随着四名大内侍卫离去,尚自遍体冷汗,颤抖下止。

康熙皇帝震怒不已,意欲立即下旨将明珠处死。

先削弱明珠党羽再说。

康熙沉思须臾,立命召见吏兵二部尚书。

朝房内忽闻召唤吏兵二部尚书,明珠不禁一怔,揣摸不出康熙有何用急,急趋前询问宫监,圣上外还有何人陪侍。

宫监答称不知,仅康熙帝一人而已。

明珠不禁心乱如麻,限看着吏兵二部尚书随着宫监离去,只觉自顾命托孤起,事无钜细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才见宫监走来宣召明珠相国晋见。

这一个时辰漫长如年,明珠未见两部尚书出来,不禁低声询问宫监。

那宫监答话时委婉闪烁,只说两部尚书已回府第,却不知皇上相召何事。

这几日皇上心情不好,相国应答须谨慎小心。

明珠相国随入内殿,只见康熙帝一人秉烛观书,疾趋向前行礼如仪。

康熙帝和颜悦色赐坐。

明珠心头一块大石似落下一半。

康熙帝微微一笑道:潼关总镇石振远为了何事调遣五万精兵围困华山?听说琦恩受卿家之请才令檄石振远如此。

明珠不禁呆住,惶悚跪下道:臣闻得华山藏有前明遗逆勾结叛党意欲在华山起事,是以密嘱琦恩严防及据实查明奏报,那知琦恩小题大做。

康熙帝淡淡说道:依朕所知,并不如卿家所说,那原任掌门人西华子,心性不端,暴虐无常,为华山本门中人不喜而被见逐。

那西华子竟不自检点反省,闭门思过,妄思重登掌门之位,图借外力及江湖凶邪高黎贡山三怪令狐兄弟三人率同多人攻击华山,那令狐三怪又是琦恩记名师父是么?明珠闻言暗暗凛骇,不知康熙何以如此清楚,顿首道:琦恩委实该死,竟敢蒙蔽老臣。

康熙不胜诧讶道:相国真不知么?那就奇怪了,卿家府内红带护卫都统领鄂图海等人,亦相劝令狐三怪、西华子,幸亏董昭返京路经华阴恰巧遇上及时阻止。

明珠不由大惊失色,暗道:原来是董昭,哼,老夫如不杀你誓不为人。

忙顿首道:老臣密令鄂图海等秘赶滇川,探悉三藩举劲,他们岂会参与华山之事?康熙帝冷笑道:相国不知之事太多了。

尤其鄂图海已与叛党勾结,相国居然茫无所知,你跟前的人要多加注意,滥竽充数并不要紧,重要的是须防敌人渗透,如此相国未免太危险了,鄂图海等人有意将其家小迁往六里屯,以免后顾之忧,朕却鞭先一着。

言罢放声哈哈大笑。

明珠频频叩首道:臣无知,臣该死,但不知鄂图海等已俯首就擒认罪了么?康熙两目一睁,冷笑道:鄂图海他们太也胆大,桀傲不驯,自恃为相国中护卫,不但不将董昭放在眼中,反出言不逊,是以董昭任他们奔往华山,飞奏朕知将其等家小拿下。

说此忽转颜垂询军国大事甚详。

这一来,明珠一直留在宫内,不觉天明五鼓早朝时分退出内宫,不敢回府与文武百官守在朝房内上朝。

明珠心神不定,文武百官他无不知之甚详。

但今晨有点异样,为之惊心瞻寒,几乎半数调迁及外放,乃恍然明白召见吏兵两部尚书原故。

散朝甚晚,因外放官员一一唱名升见之故。

明珠回府后,那有门官报知陕甘总督琦恩遣密使宣得胜求见,心中一惊,忙道:请他进见!宣得胜胆战心惊,走入大厅行礼道:卑职参见相爷。

明珠望了宣得胜一眼,道:你何时动身入京来的?宣得胜道:卑职是前晚奉恩大人之命,星夜兼程换骑赶来京城,天甫黎明即已赶至。

说时自身旁取出密函呈上。

那密函显然伪造,并非康熙帝掷交之函,封以火漆,字迹*常无异,而宣得胜答词亦曾指示机宜,以免露出破绽。

明珠拆阅密函后,不禁出声长叹道:阴差阳错,怎么会被董昭撞见,你在长安抚署是否真瞧见霍天祥本人么?宣得胜道:确曾见过,卑职来京尚蒙霍护卫指点如何避免被发现形迹,才安然得入相府。

明珠暗道:白无明为何飞讯说鄂图海、霍天祥等为冷蔷宫少主阎玉及敌对不明人物生擒和失踪不明生死下落?哼哼,必是白无明去京时与他们面和心违,公报私仇。

但为何鄂图海、霍天祥忽去陕西华山?其中定有蹊跷,俟白无明赶回,问明再作道理。

略一沉吟,道:宣得胜,本爵已然知情。

你可速回,华山之事只有听其自然,嘱恩大人千万不可参预。

宣得胜道:卑职遵命;不过……不过什么?恩大人吩咐卑职无论如何须请作书回覆,不然难以取信恩大人。

明珠默忖须臾,只觉回函有此必要,趁着董昭御史尚未还朝之际,早为之计以杜塞董昭之参。

颔首道:你在外暂候吧,带着本爵回覆信函立即离京。

宣得胜唯唯称若退下。

明珠作书已毕,亲信谋士巴扎趋入禀道:相爷,属下只觉大事不妙,不如先发制人。

只见明珠面色一沉,冷笑道:你也听说了官员调迁及外放之事,这也动不了老夫根本,巴扎诧道:朝旨已颁,不是由李都统率领守护嘉峪么?怎么尚未启动开拔?李都统请准假三日返保定原藉祭祖,销假后方领大军西行。

明珠说时将信函交与身旁护卫送往宣得胜。

巴扎还欲晋言。

明珠已自不耐,道:谋定后动,欲速不达。

俟老夫请吏部兵部尚书过府商谈,再作道理。

立命持帖相请。

一夜未睡,心情忧揣不宁,不觉困倦异常,就在书房稍事假寐,明珠温语摒退巴扎。

巴扎也不知要如何,只是有一种不吉之兆拂之不去,暗叹一声告辞退下。

但明珠也有明珠的想法,认康熙帝年事渐长,是个英明有为、雄才大略之主。

凡事自有主张,当然不能凡事听命自己,显得庸儒无能,有非常之器必以非常之策,若贸然从事,必兵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虽然朝廷内外官吏更动异常,却无人降谪,更与自己布署却无所更张,并非燃眉之急,心情略略放宽。

他一睡竟然睡得恬适异常,睁眼醒来已是近午时分。

忽见巴扎带着一群谋士进入,神色慌乱,禀知一些明珠不愿发生之事。

九门提督换易,由泰亲王精兵五万接代九城防护。

原任九门提督信兵布援浙闽沿海立即开拔。

京畿兵将亦已更换内调外迁。

陕甘总督琦恩擢散秩大臣,遗缺由川督递补。

潼关总镇石振远调盛京镇守。

尤以六都司官及内廷侍卫宫鉴等均大事更张,令明珠不禁目瞪口呆,心知吏兵两部尚书不能来了,半晌神定,哈哈笑道:老夫不过乃阁揆而已,大清主子又不是老夫,诸位何用慌乱?更须冷静,以不变应万变才是。

随即吩咐摆宴,舞乐助兴。

巴扎瞧出明珠心思,趋至明珠密语道:相爷不如改弦易张,密令程乃恭和白无明放弃……,如此这般,亡羊捕牢,犹未为晚。

明珠目光迥然一亮,颔首命巴扎依计行事。

忽闻报知皇上密召,明珠不禁矍然一惊,神色大变……口   口   口豫冀道上两辆华丽双驹套车内分乘紫凤司徒婵娟、辣手罗刹展飞虹、小龙女陆慧娥及紫凤四婢,三女无异同胞姐妹,帘内不时传出三女娇脆悦耳笑声。

车前车后由无影刀薛瑜、御风乘龙符韶、神枪谷鸣、擒龙手陆慧干四人卫护着。

铁胆孟尝徐三泰等群雄已先行入京。

距二车之后一里之遥,亦有数骑护着一车骑奔驰行。

骑上人正是泰亲王府长史孔廷芳及大内铁侍卫统领萨磊等一干大内高手。

车内坐着简松逸及铁面御史董昭。

这次符韶未曾充任车把式,与薛瑜等人卫护诸女防萨磊起疑,虽不恨他,但恐日后行事有所妨碍。

董昭风骨更直,正色立朝,朝野尊崇为铁面御史,却对筒松逸异常钦敬,言谈甚欢。

途中迭获报知朝中大事,董昭不禁额手称庆道:皇上圣明,明相羽翼尽失,京畿可高枕无忧矣。

简松逸微笑道:在下还未恭贺董大人荣擢监察都御史。

万家灯火中他们一行已安然入了都门。

简松逸才入得泰亲王府邸坐定,即闻知明珠三度宣召入宫,现仍在宫中与皇上闲话家常,孔廷芳大笑道:明珠怎敢妄置一词,只答称皇上圣明而已。

无影刀薛瑜匆匆走入,道:少侠,白无明已调集各处人手奔向豫东太康。

简松逸星目一亮,道:是时候了,俟各处人手赶集白无明处,再将截获明珠之飞讯予薛瑜道:老朽等何时可离京?司徒老夫人与蒲老等一行谅不久可赶至豫东,鬼影子阎白枫与司徒庄主两人深入万山丛中,行程缓慢,抵达冷蔷宫非须十天半月不可,老夫人放心不下老庄主,意欲暗随其后,经蒲老劝止。

简松逸略一沉吟,高声道:后日一早立即动身,在下意料明珠必不愿善罢干休,今晚夜风中忽送来一个阴恻恻冷笑道:不错,这正是大好良机,但老夫不愿如此做。

简松逸,你若自命是英雄人物,老夫在流沙河口等你,不见不散!语声传来之际,无影刀薛瑜等神色一变,欲循声扑出,被筒松逸示意制止,朗笑道:好,在下立即前往,不见不散。

那语声寂然,显然人已离去。

孔廷芳怒形于色道:此人委实胆大包天,王府戒备森严,焉能被他出入,如入无人之境。

简松逸手指窗外一株参天古榆之上,笑道:此人一身武功登峰造极,但身形一落在树梢,不巧却被在下发觉,改作高声,使此人心神震惧在下为何知道明珠奸相今明之日必有所举动,不敢造次。

是以设此调虎离山之计,意欲诱开在下双管齐下之策。

那是自然之理!简松逸道:此乃明珠背水一战,在下闻知明珠有一谋士巴扎,智计极高,乘着明珠留在宫内,不论成败,明珠均可推诿一无所知。

说着低声指示机宜,背剑穿窗迎墙飞掠而出。

流沙河口乃永定河一条支流会合处,沙诸辽阔,僻静无人,一条迅决身影暗随简松逸之后,忖道:老夫叫你永远到不了流沙河口。

身法加疾,却不料简松逸身法更快,一晃眼便自疾射如箭,远去无迹。

那人不禁怔住……泰亲王府外屋面上鹤行鹭伏甚多夜行匪徒,渐迫近王府意欲燃点火箭射入火焚王府。

一匪徒首先用火折子点燃火头,轰的一声,赤红火焰涌现正搭弦欲发之际,忽夺口惨叫惊呼出声,火招扑向须发燃烧全身,顿时成为火人,手舞脚踏。

其余多名匪徒亦在其后霎那间搭弦射箭,未能及时惊觉,余火焰反扑时已自不及。

这时无影刀薛瑜、神枪谷鸣、御风乘龙符韶带往王府高手由四面八方涌袭而上,寒光电闪,所向披靡,凄厉惨嗥腾起,纷纷倒下毙命,无一漏网。

雷霆万钧之势,只不过盏茶时分便欲肃清,王府之人迅即清理尸体干净,又再恢复往昔的宁静安谧。

一条黑影飙忽落在泰亲王府侧一颗巨树之下,现出一黑衫老叟,须眉黑亮如漆,目光炯炯如电,似感不胜惊诧。

忽闻身后送来清朗语声道:尊驾既然相约在下流沙河口不见不散,为何不守承诺?黑衫老叟猛的一震,蓦然四顾,道:老朽去了,但不见阁下影踪。

说完神色大变,因不见简松逸身在何处。

但闻简松逸语声道:你这是自欺欺人之谈,在下明明见你追蹑在下之后,不料尊驾竟不守诺言。

出尔反尔,莫非尊驾觊觎泰亲王府内奇珍异宝么?黑衫老者哈哈大笑道:奇珍异宝有何用?老朽要的是你的性命!取我性命容易,但要去流沙河口。

滔滔河水,滚滚不绝,月映沙渚,寂寥无人,黑衫老叟像是鸥鸟般落下,游目四顾,不见简松逸何在,禁不住呆住。

这老叟万万想不到自己设词诱离简松逸却反为所诱,所安排的人手更一无举动,难道又遇上什么变故不成?夜空星斗闪烁,河风掠面至寒,突闻简松逸传来清朗笑声道:尊驾委实胆大,居然奉明珠之命前来王府寻衅,眼前也好报出尊驾字号了吧。

老叟沉声道:阁下错了,老朽并非奉了明珠之命而来,乃是私怨向阁下讨取一笔血债。

在下自问与尊驾陌不相识,无怨无仇,何来血债?简松逸长长哦了一声道:原来尊驾系盘邛授业之师。

突然现身,笑道:明珠所网老叟神色一变,道:明相料测坏他大事的果然不错是你!简松逸微微叹息一声道:今晚若十七高人在此,在下万无生理,只可惜尊驾仅独自一人。

罗喉煞手雷起云暗道:恩相猜测他武功上乘,出神入化,却无人见过,老朽却不信他年岁轻轻,武功再好,能有多大火候?不禁面色一沉,阴侧侧笑道:老朽一人也可要你性命。

说时右掌横切飞出,倏忽之间已攻向简松逸胸前,决如闪电。

简松逸身形一挪,移形换位避开来掌,双肩疾振竟幻出无数身影,挟着密如云片掌影,四面八方涌袭玫向罗喉煞手雷起云。

雷起云不禁大吃一惊,才知小觊了对方,更瞧不出对方施展是何奇奥武功。

但他究竟是武林高手,深知虚实相互之道,一收敛心神,展开一身绝学迎攻。

转瞬之间,雷起云神色突变,察觉简松逸掌力愈来愈重,沉压如山,叹道:不好,果然此人身怀绝学,若不见机离去,老朽不免丧身之祸。

身形一振,肩背胸胁等处疾射出十八只湛蓝光球,波波破裂,散碎铁片内爆散千万牛毛飞针,一鹤冲天穿空飞去。

雷起云落在十数丈外,甫一站起身形又腾之际,迎面忽现阻一人,大喝道:你走得了么?双拳一扬。

只见雷起云闷哼一声,惊道:神刀无影。

说时身形已斜翻而出。

不料迎面又冒出一人,喝道:你还想逃!雷起云跌跌撞撞冲出十数步,胸前为罹刹锥猛力撞击,惊呼道:神枪无敌!突感腰系一紧,身形不由自主地被带向半空。

原来他为符韶长鞭卷甩飞去。

雷起云究竟不愧为武林高人,临危不乱,身在半空丹田真气一沉落实下地。

不巧的是,竟落在简松逸面前,目睹简松逸安然无恙,才知今晚想逃,其难无异登天,不禁暗暗胆寒。

简松逸目注雷起云道:在下本不想杀你,但尊驾竟妄施阴毒暗器,可见尊驾居心狠辣,委实饶你不得。

雷起云四面巡视一眼,冷笑道:阁下竟网罗了无影神刀、神枪无敌及御龙神鞭,难得难得,却杀不了老朽。

简松逸朗笑道:在下真不能杀你么?雷起云厉声道:老朽宁死不弯,绝不让阁下生擒,只要阁下有能为杀死老朽,自当瞑目无恨。

简松逸心知雷起云已有自绝之意,遂微微一笑。

雷起云又道:老朽仅为了报却杀仇寻衅,与他人无干。

老朽不敌,当死而无憾。

但不知阁下能在几招之内杀死老朽?用掌还是用剑?简松逸已察知雷起云用心,道:在下用剑,尊驾身带有剑不妨抵挡。

但不知阁下施展几招?仅需三招!雷起云目中神光一亮,暗道:好大的口气,你也太小看了老夫。

沉声道:若过了三招之外咧?简松逸朗声大笑道:倘三招之内不能杀死尊驾,绝不再击,任凭尊驾安然离去。

老朽相信阁下说话算话!雷起云拔剑出鞘,暗道:普天之下尚没有能在三招之内取老朽性命之人。

简松逸道:恕在下得罪了。

雷起云长剑挥动,罡气护布体外,体内真气布泛全身,兵家之道,攻击乃最好的防御。

他急于抢先出剑,那知眼前寒虹暴闪,已晚了一步。

刹那间狂飙四起,飞沙走石,势若排山倒海,雷起云不由大惊失色,猛感双肩一震,忽闻飙风风中传来一声:阿弥陀佛,剑下留人!寒飙狂风疾敛,星月映射下雷起云神态惨厉骇人,只见他双臂齐肩砍下,血涌如注。

简松逸迎着百了禅师躬身施礼道:老禅师别来无恙?百了禅师合掌高宣了一声佛号道:老衲托庇粗安,并非老衲代他求情,无奈他双手血腥,杀害了志士多人,借刀诬害毒杀,以致英烈寇抑难伸,是以老衲求情暂饶他不死,以查明当年实情。

说时手掌一招。

沙地远处突掠来十数劲装老少不一豪杰志士。

百了禅师道:这些施主均为当年被诬或惨遭杀害英烈后人及戚旧友朋,雷起云虽是主凶其中之一,但不难在他口中道出内情。

罗喉煞手雷起云心神猛凛,知难脱身,顿萌自绝之念,却感觉穴道已被制住不禁大惊。

只听身后传来无影刀薛瑜冷笑道:你想死么?死也未必如此容易!雷起云在不知不觉双肩已失之际,被薛瑜凌虚出指封住满身穴道,口噤难语,眼中几乎喷出火来,但已无可奈何。

这时十数掠至劲装武林志士,纷纷向简松逸行礼道谢。

简松逸向百了禅师约了相会之期,转身偕同薛瑜三人奔向京城而去。

燕京仍是华灯如画,行人如织,肩摩接肿,车水马龙。

往来不绝,仅军马此平常多了点,但毫不惹目,异常安详。

简松逸走入一座崇宏宽敞府邸,距清莲格格所居不远,自他封爵后即蒙赐第,但只偶作休息治事之所。

他一迈入府邸,铁胆孟尝徐三泰率领群雄及展飞虹、司徒婵娟、陆慧娥诸女迎于阶下。

群雄中多人带伤裹扎,简松逸不禁惊讫询问。

原来雷起云率领群匪袭攻泰亲王府时,另一批匪邪潜入偷袭,幸赖小龙女陆慧娥及早发现,设入瓮中捉鳌之计,除当场格毙外,无一漏网,群雄格斗之际受伤。

简松逸剑眉一扬,摇首慨然叹息道:今日才知明珠之奸无人可此,他此举无论胜败,即是皇上均不置信他会再挟怨报复。

徐三泰怔得一怔,道:不错,即使老朽若非目睹也无法相信。

但他全军覆没,恐接踵来袭。

谅他再也不敢,但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在下要使他如惊弓之鸟,睡卧不宁,九城之内再不敢妄生异心!简松逊立即问知府内司官言明珠仍在内廷与皇上商计军国大事,遂乘骑迳入内宫。

口   口   口明珠三更将起始返府邸。

巴扎等人均急燥不宁,忧形于色,一见明珠回府纷纷趋前请安。

明珠坐定,目注巴扎道:方才在辞皇上之前,松逸小儿突晋见皇上,奏知九城内外乱徒叛党频频现身,意欲制造混乱,他当机立断,诱至郊外一举歼毙数人,皇上即命老夫饬命卫军侍卫严防,不得在京畿生事,倘生变故,唯老夫是问!不言而知,你所办之事又成泡影了!巴扎不禁面色如土,道:小的密令雷起云等人分二批猝袭泰亲王及简额附府邸,无论成败均嫁祸于叛党,决连累不到相爷,但迄今宛如石沉大海,莫非全军覆灭么?此绝不可能!明珠冷笑道:有什么不可能?松逸小贼太厉害了,绝口不提不明人物侵袭之事,嘿嘿,老夫不报此仇警不为人!巴扎道:皇上召唤相爷为了何事?明珠叹息一声道:为了调动官吏,垂询老夫有无不当之处。

但木已成舟,老夫又何能妄置一词?据闻各省地方官员至县丕主薄,上至督抚将军,共一千四百六十七名,吏兵工部衙门漏夜制造文册,关防严密,无法闻知丝毫清息。

巴扎愕然色变道:皇上此举委实狠毒,不言而知意在对付相爷,使相爷一切安排俱成泡影,相爷如不早为之计,恐蹈韩信未央覆辙!明珠闻言面色暗然,心情激荡。

这时,明珠突闻由九门提督偕同大内侍卫及禁卫御林军已在六里屯后各处皇庄搜寻藏匿叛党,不禁面如死灰,目瞪口呆,神色惨变……(第四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