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荡孽神 > 第 四 章 太叔公祖师

第 四 章 太叔公祖师

2025-03-30 07:35:48

天麓道院位于长安城南渭水河畔,后枕青山,四周林木葱郁,环境清幽,有谚语道:道林五百众,书院一千徒,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

盛况空前。

道院幅员辽润,建筑皆暗合八卦五行易理,有老子殿、君子堂、半学斋、赫曦台、十器堂、崇武间等,正中的讲堂称忠孝廉节堂,是道院的核心。

饮马池畔立有圣旨碑一方,是汉文帝御笔亲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两辆马车停在饮马池边,司马谈带着中山靖侯刘胜、李探花、周亚夫、刘华,步上百级石阶,赫见汉白石玉精美牌坊耸立,上书惟汉有材,于斯为盛八个大字,笔力遣劲,一见即知出自名家之手。

白石玉牌坊下肃立守门人六名,持皇帝御赐的虎尾棍、燕翅镶、金头玉棍三对兵器,有违禁令擅闯者打死勿论。

圣上对黄老学说当代领袖黄子之尊崇可见一斑。

司马谈趋前作揖叙礼道:林师弟!值班辛苦了,烦请通报,学生司马谈偕中山靖侯刘胜等求见师父老人家。

林姓守门人回道:是司马谈师兄来了!中山靖侯刘爵爷不是早上来过了吗?师父没空,请他择日再来的。

看在师门交情上,就再通报一次。

李探花见如此气派,忙问道:怎么着?爵爷不是很大吗!对方怎么不见呢?刘胜轻声道:皇帝爷爷最敬重黄子,你瞧!看门人手中的御赐兵器是可以先斩后奏的,本爵可惹不起。

片刻,林姓守门人出来回道:大师兄黄道生有请,约在老子殿见面。

李探花好奇问道:司马兄!黄道生是谁?怎么不是黄子亲迎?李公子,别说了,黄道生是师父独子,要约见大家,算是很给面子了!为什么?黄子的儿子算什么!要刘爵爷去见他?他难道比皇帝大?李公子!快别多话,给守门人听见可要麻烦,我们学生私底下就叫他道门皇帝,嚣张跋扈惯了,等会儿你就知道。

老子殿魏窍壮观,门前一道玉石屏墙,刻画着孔子求道图,把儒门比了下去,可见道门之风光。

殿门上一方大匾额,写着道门正脉四字,正是皇帝御笔。

殿内十分宽敞,正殿一尊老子骑牛铜雕塑像,足有三丈之高。

老子单盘坐牛背,左脚垂靠牛腹,右手捧着一卷《道德经》,左手挣须,道服、衣袖褶纹分明栩栩如生。

老子慈眉书目,人耳垂珠,口角月悬,广额睁蝶,乃口厚唇,鼻有双柱,耳开三门,令人望之油然生起肃穆恭敬之心。

青牛昂首朝天,雄壮威武,一双牛角弯如新月,牛眼睁突,自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慑人气魄。

李探花抿嘴经笑,喃喃自语:嘻嘻!不像!不像!小青雕得知孕妇般大腹便便,腹下竟然有根牛鞭,岂不是倒凤为凰了!师尊也画了形走了样,师兄要是瞧见,准会臭骂一顿。

身旁的司马谈轻扯李探花衣袖,肃然道:李公子!应该生起恭敬道心,不可胡言乱语,放肆批评,被听见可要惹祸!李探花还吃吃笑个不停,实在是忍不住。

麻烦来了。

一位中年道长喝道:顽劣小子!出去!出去!入殿即应虔敬恭谨,才能与道相近,哪容得你嘻笑无礼,藐视道门圣地?其人面如敷粉,一脸鄙贱神色,势利得令人生厌。

李探花不平道:虔诚以心为重,你在大殿吆喝,目中无人,才是亵渎清净道门,哪像个修道人?毛头小子!我需要你来说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不订定戒规约束行为,哪显得修道不易?放屁,心戒为要,那些虚文教条把有心向道的人压得死死的,只会断人道根。

儒门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才是上乘。

什么是无为而化?简单的说就是应人施教、修心为主,只修表相哪能得道?迟早会被儒门取代,只凭五千多个字的《道德经》怎能与别的教派相比?黄道生哪受过如此教训,怒极挥袖,咆哮道:胡说!《道德经》犹如天书,贵在精,不在多,你懂什么?放肆!呸!《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道理你懂吗?《五行》、《九王》、《明君》、《德圣》四篇书主要阐释五行之说,你又知道多少?刘胜见两人起了争执,恐怕事情闹大,以致不可收拾,赶紧跨步作揖,恭敬说道:小爵刘胜参见道长,这位小友刚到长安,没见过世面,大人不记小人过,请多包涵!黄道生嚣张的气焰确实令人受不了,而李探花笑傲大殿也叫大家尴尬非常,面上无光,毕竟人家是黄子嫡子,有求于人就得忍气吞声。

黄道生却不饶人,横眉竖眼,从鼻孔哼出两声,冷然道:就是看在中山靖侯分上,才与你见面,早知你有这种山野鄙夫的朋友,不见也罢!李探花岂忍得下这口气,怒眼圆睁,瞪向黄道生,渲臂捣出击拳。

黄道生做梦地想不到,这个世上竟有人敢在老子殿上对他动手,简直找死!拳风已到,急忙拍出凿掌来架。

但李探花只是引蛇出洞的虚招,双手一摊,甩起衣袖扇凉般。

迎着对方掌势。

挺胸而上。

噗!噗!雨声,结结实实击中李探花胸膛。

众人正要喊糟,哪知呼擦!呼擦!雨声脆响。

黄道生来不及得意,垂着骨头尽析的双手,如杀猪般哀嗄起来。

被打的人没事,打人的竟然骨折掌伤!难道是报应?连这个地方也敢撒野!这下李探花可惹了杀身之祸。

衷嚎声惊动了守门人,护教心切,赶来二十个道士,手持御赐兵器,佩剑出稍,把李探花一干人等团团围住。

黄道生护着双手,早已痛得冷汗直流,见有来人,咬牙切齿,嘶喊道:这小子目无尊长,打死勿论,同伙一并处置!这岂不是连皇孙中山靖侯刘胜也算在内?这下子李探花可不能揽事自了,一班人都拖累在内了。

司马谈说黄道生是道门皇帝,果然不假!李探花见黄道生这般嚣张,赶尽杀绝,火上心头,破口大骂:且慢!叫黄不群出来!他妈的龟儿子,养个丑态百出的龟孙子在这里像疯狗乱咬乱吠:司马谈吓得牙齿直打颤,勉强咽了口水,通:李公子:已经闯下大祸了……不能辱骂道门领袖,那是千刀万刚的死罪啊……呼:他妈的:拚得一身刚,皇帝也要拉下马!什么玩意儿?把这东西拿给黄不群那个龟儿子看,叫他出来:司马谈接过一块五寸长三寸宽的黜黑铁牌,一瞧,竟是道门至尊令,顿时吓得手脚发麻,骨软筋酥,瘫于地上,双手捧著令牌过顶,颤颤悸悸匍匐到黄道生面前,给结巴巴说道:师……兄……是……百年……不见……的道门至尊令……重现……世间……黄道生本来气得面红耳赤,七窍生烟,见了令牌,脸色顿呈死灰,顾不得双掌折骨之痛,夹著令牌就往内跑。

司马谈回过神来,顺了顺气,发直的双眼惶恐地望着李探花,咬着嘴唇摄儒道:李公子!事情弄到这步田地,恐怕难以收拾了,你是从何处捡得崇高无上的道门至尊令,请快快说明。

李探花并不答腔,兀自双手抱胸,甩甩头,面露诡谲微笑,一副莫测高深神情,等着看热闹模样。

大殿内掀起一阵骚动,赶来助阵的道士层层叠叠,把李探花一班人围得更密,尽是狐疑眼神,已拿李探花当贼看,如此年轻怎可能拥有令牌?相持之间,鸣鼓!叩钟!连续二十一响。

此乃道门圣地三十年来首闻,连皇帝亲临也不曾如此。

不到片刻,众家道门弟子鱼贯进入大殿,一会儿功夫已列队完毕,约五百众,肃穆井然,一时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中山靖侯刘胜等人被这戏剧化的演变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只有李探花不为所动,依然故我,见空气变得沉闷,极为不耐,浪荡本性又起,腾身一跃,上了三丈高的铜雕牛背,趴在牛头上,单手托腮,模仿老子雕像,垂下一支脚,荡检逾闲地晃呀晃的,居高临下俯视全厅。

道门弟子见李探花如此顽谨,却文风不动,目不转睛的眼观鼻,鼻观心。

由此亦可见道门纪律严谨,确实不同凡响,难怪道行天下,为当今圣上所敬重。

太公祖师爷爷何在?是来渡化玄孙吗?没想到不群于有生之年还能再见您一面!声如洪钟,绕殿不息,一位仙风道骨清瘦老者急飘进来,一时望见铜牛头上的李探花,讶然愣了一下,立即转为兴奋,道袍无风自动,迅速伏地跪拜。

弟子众见师父如此举措,虽百般不解,也跟着伏拜,不敢仰视。

中山靖侯刘胜等人不明所以,但见平日高高在上的黄子竟然见李探花如见祖师,惶惑之余,亦紧陪跪地,一面暗忖道:怎么会这棣?连见皇帝都不下跪的黄子竟然伏地跪拜,称李小哥为太公租师爷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令牌竟有如此神通?黄不群激动恭声道:太公祖师爷爷!玄孙向您叩首!没想到您老人家已经返老还少,反璞归真了!怎么也想不到师兄黄石公在世间有这般了不起,记得离开博台洞天时,只轻描淡写的叫他有空去找玄孙黄不群。

李探花习惯的耸耸肩,双手在稚气未脱的脸上摩擎一番,装成一副严肃模样。

黄不群!这封信你瞧瞧?李探花随手掷出一封信,不疾不徐,恰好落在黄不群面前,柔劲十足。

黄不详阅后神色一变,连忙恭谨地以额触地碎!碎!碎!叩了三个响头,虔诚至极。

这般情景倒使李探花过意不去,对那个龟孙子黄道生的一股鸟气顿时消了一半。

统统起来!别那么弯扭,山林野夫的小子我可消受不起!如子莫若父,黄不群转身瞪了黄道生一眼,那凌厉的眼神直叫他趴在地上的身子打起咯嗦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一阵红的,吓得屁滚尿流。

黄不群谨遵法旨,恭祝太叔公祖师爷爷无量圣寿圣圣寿!弟子恭祝太太叔公祖师爷爷无量圣寿圣圣寿!殿内本是静得落针可闻,瞬间爆出冲霄贺诵之声,响彻整个天麓道院。

李探花哪见过如此场面,差点儿被这一阵山呼震惊得滑下牛背出丑,赶紧顺势飘落黄不群面前。

暗道:真是他奶奶个熊,叫什么太公祖师爷爷?老子……喔!现在这个辞不能乱用!老小子今年才十七岁,叫都给叫老了!一双手再次习惯性的往脸上一阵摩娑,板起脸孔,正经八百的,门着鸡眼苦笑道:别叫太叔公祖师什么爷爷的,我今年才十七岁,看你跟我师兄年纪差不多,比我师尊老了些,就叫我探花如何?禀太叔公祖师爷爷,那不合道统,黄不群不敢。

现在这个世上谁最大?李探花淡淡问道。

禀太叔公祖师爷爷,当然是您最大!黄不群摄孺应道。

李探花瞟了刘华郡主一眼,笑咪味道:既然我最大,那我说的话算数嗄!绝对不可以叫我李子,那可是给人吃的便宜货!叫我探花就行,要不然我带来的这班朋友岂不都成了爷爷奶奶了,那多难听!你要不听话,还如此称呼,以后我不来了!这……赤子心道纯真,玄徒孙黄不群恭敬不如从命。

不知探花祖师有何训示?李探花道:不可以透露我的身分,要不然我可不能大摇大摆的上街玩!黄不群恭声道:谨遵法旨!李探花嗯!嗯!点头表示满意。

伸出两根手指放在嘴上,撮口吹了个尖锐刺且的啸音。

黄不群及殿内五百弟子众为李探花突如其来的动作搞得一头雾水,愕然不知所措。

半晌,殿外传来蹄踏!蹄踏……响声,一头墨绿色硕壮青牛如风闯了进来,一看见李探花,就亲昵地葫起它的脸颊。

忽然昂首乍见那三丈高的铜牛,愤愤的啤!啤!出声,后蹄竣踢,唆着鼻头喷出热气来。

殿中一干人及道门弟子众见状骇然,登时骚动起来,刚才见李探花跃上铜牛头上顽劣作态,还能屏息镇定的功夫此时已化为乌有。

顽劣之人看得多了,青色皮肤的牛则绝无仅有,尤其是神似传说中老子座骑的青牛。

神牛!已经有人喊了出来。

玑喳片刻,众弟子转为恭敬肃穆,但个个表情兴奋,祖师爷的摩骑神牛不是神话,不是铜雕泥塑的死物,正活生生的现前,这说明道是真,道可求,成仙作祖不是梦想。

这种鼓舞正是李探花唤出青牛的最大目的。

也证明自己如假包换的身分。

黄不群镇定的功夫高人一等,只见他眼帘眨动了几下即恢复平静,不愧神仙之后,道门领袖。

李探花咬着黄不群耳朵,捆语道:喂!牛鼻子嗡然喷气,表示不满意你把它雕得这么丑陋,又搞错了性别,它是母的,叫小青!黄不群老脸涨红,答不上腔,把祖师爷的座骑雕成公牛确是自己的主张。

李探花灵机一动,眨了眨眼,戏谨道:喂,对了!以后就叫你牛鼻子,这外号可好?叫大家散了吧!中山靖侯刘胜专程来找你,别冷落了人家,找个清静地方谈谈。

黄不群恭敬应是,转身对儿子黄道生怒道:孽畜!约束弟子对外不得泄漏太叔公祖师爷爷的身分,要弟子们离开后各自专心向道,唯独你到刑堂报到,等候我的处置!黄道生诚惶诚恐,额头都冒出了汗珠,伏于地上唯唯称诺,眼神却迸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恨及怨毒。

黄不群领着众人出了老子殿,来到后院。

一路苍松夹道,两旁园林义郁,峻岩点缀其间,清幽宁静,直如人间仙境。

无为阁屋顶为五脊四坡形,称四阿大顶,出檐深远曲缓如飞翼,檐下悬挂铜铃五十四个,随风轻荡脆响,屋为巨木结构楼阁,高轩宽敞,客厅通高就有十二丈。

建筑工法高超,令人惊叹。

门内左右二支铜铸鹿角立鹤,高约五尺,鹿角与鹤之头、颈雕有错金云纹,两腿粗壮有力,栩栩如生,引颈昂首作展翅迎宾状。

大厅内悬挂十二支朱雀灯,雀高一尺,脚踏蟋龙,展翅欲称,嘴衔环形灯盘,内分二格,皆点燃三支蜡烛,照得厅内亮如白昼。

朱雀为南方火神,以它的形象制灯,职司火烛,真是恰当不过,而其坐向正好镇守十二个方位,暗合十二支,日日不息。

黄不群恭请李探花首座,其他分宾主坐定,恭声道:探花祖师!您就住在这里,接受玄徒孙虔诚供奉吧!李探花道:牛鼻子!不必拘谨,我不习惯的,就随意安住几天也好。

中山靖侯刘胜恭敬拜礼道:李公子!不知您是神仙中人,想小爵有眼无珠,不识泰山!李探花道:刘大哥!别误会,我只是个凡夫俗子,还在学道,客气话都别说,如果大家再拘礼。

我拍拍屁股马上走人。

话一说完,已然按捺不住,跑去把玩那支伫立的铜铸鹿角立鹤,对阁内百般事物皆感新奇,大家也了解他放荡不羁的个性,不再客套,闲聊起来。

弟子奉上香茗后,刘胜道:黄子老前辈,小爵今日专程来访,乃因吕世成等人勾结阳信夷王刘揭图谋帝位,如果战端再起,恐怕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应如何是好?黄不群诧道:小主爷!当年阳信夷侯刘揭等诛杀吕后外戚门阀,拥代王为当今文帝,忠心耿耿,怎会有觊觎江山之心?刘胜道:当今圣上爷爷已是迟暮老人,事因刘揭与我父王的太子摘传之争失败,埋下祸端,我已掌握他要叛乱的证据。

黄不群道:你文王知道吗?圣上知道吗?刘胜追:他们是知道了,但皆认为是小王造谣,如您刚才说的,刘揭怎会有觊觎江山之已!你文王倒是与老夫见过几次面,为人至诚。

秉性纯孝,应该会是个仔皇帝,况且天运昌盛,不该有战乱才对。

话锋一转:阳信夷王刘揭老夫也见过,他才气纵横,行事是有些极端,如果当了皇帝倒是令人担心老前辈!您说是不是该未雨绸缪?黄不群斜望着在玩弄鹿角立鹤铜像的手探花,抽回视线,看看刘胜后微笑道:小爵爷!修道人不应参预政事,老夫帮不上你什么忙,平等心对道门的发展很重要。

刘胜是聪明人,从黄不群的眼神中已一切了然,不再谈论政事,转到修行轶事,觉得黄不群是个睿智的长者。

谈话间,门下道士捧来一盘西瓜置于桌上,给大家解渴。

李探花见有西瓜吃,旋即回座,也不客气,拿起西瓜就大快朵颐起来。

刘胜也取了一片,趣问道:李小哥,你在酒楼见了我就知道出身,真是神奇!现在我手中拿了片西瓜,依山哥看,可有什么玄机?李探花边吃西瓜边问道:刘大哥想知道什么?就问门关兴盛吧!李探花看他一眼,微笑不语。

李小哥!有话请直说,我没有忌讳。

李探花狼吞虎咽了两片西瓜,用衣袖抹抹嘴巴,笑道:刘大哥!意由心生,瓜字象形,外蒙藤蔓,中象其果实,即蔽也。

瓜最多子,《诗经》说瓜腿县县,你要子孙满堂了!刘胜也跟着微笑起来,放下手中西瓜,再问道:李小哥!这么说,我能有子息几人?李探花数着桌面瓜子,深深看他一眼道:刘大哥!你眼带桃花。

准头又大……嘻嘻!生性风流。

喜好渔色,子孙共有一百二十人。

刘胜闻言,涨红着脸,尴尬异常,身旁的刘华吃吃笑道:准!准!我哥哥就是生性风流,娶了皇后窦奶奶的孙侄女窦缩,还不满足,如今已是妻妾满堂,还在外头胡为,带我出门就是要当他的挡箭牌!李探花并不觉得讶异,淡淡说道:这有什么关系!我师父老子说的天地辟阖,能为雌守?就是通晓生殖的神秘,以雌雄交购的情态教导我们要知交购中的雌性。

她们是静的,静才能与天地合其德。

静才能掌握一切,才能操控主动之权。

所以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刘华郡主一听,双颊泛红,羞得无地自容,心头已知小鹿乱撞,坪坪直跳,嘴上却不饶人,急道:别胡说八道,说你准,就神气乱辫。

什么乱辩!生长在树上的叫果,生在地上的叫瓜,五行阴阳反面的果,就是田在上,有一根木在下面撑着。

南方人岳父对女婿说:老子生了一区田给你耕作,要好好珍惜疼爱,才能儿孙满堂。

此田就是指女儿的私处。

刘大哥有个癖好!就是喜欢用他那根肉木棍往上顶田,果然不假,刘大哥心里有数。

刘胜一听,慌得咕噜!一声,把口中将吐出的西瓜子全给吞了下去。

刘华郡主一张脸更像熟透了的怖子,窘得一句话也接不上来,双手扯着衣角,伍伍恨恨,恨不得地上有个洞一头钻进去,赶忙借故走开。

其他诸人人皆会心莞尔一笑。

黄不群见李探花不拘世俗,说得直接,场面有些尴尬,连忙解围道:探花祖师!怎么会有这种道家学问?怎么没有!师父所传的四篇之一《五行》里面就有观梅法易数的记载,所以我说意由心生。

其实这没什么,还有采阴补阳的鼎滤法呢,那才上乘:李小哥!没想到您学识渊博,改天可要好好讨教讨教……嘿!你说我有学问,我可被师兄黄石公臭骂不学无术呢?怎么着?这些学问你也要学?司马谈兴致勃勃,乘机问道:李公子!前几天我做了个梦,爬上一棵大树,吟诗唱道:伐木丁丁,鸟鸣樱樱,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不知是何意思?司马兄!你结婚后还没有子息吧?是的!是的!我家好几代都是单传,人下不旺!李探花默然片刻,挑眉眨眼,娓娓说道:今年是丁寅年,伐木丁丁,就是会生个儿子,命名为迁,嘤其鸣矣,表示很会说话,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

不过得小心,别为了朋友随便出面说情,这就是求其友声。

你爬在大树上,阴阳反映,可能会为此求情而祸惹下身!喔!司马迁,是个好名字,生个男孩子,那太好了,谢谢您,果真如此,周亚夫觉得李探花之说似是玩笑,但颇在理,也来凑热闹,连忙放下西瓜,一口瓜定请您喝弥月酒!肉猛吞下肚,急问道:李公子,该我了,问问前程如何?咳!看你这般猛吞相,又躁又急的,必定有个太监政敌!周亚夫愕然,在旁的刘胜也觉话有蹊跷,抢着问道:怎么说?这个吞字天子下力有个口,口就是洞,男人怎会下面……有个洞呢?李探花笑脸看看众人,接道:这个太监气焰高张,又接近天子,把你吞得死死的,这个太监姓吴吧!嗯!这又怎么说?太监骰天子之威。

甚至骑到头上,不就是口、天的吴姓吗?周亚夫听李探花说得头头是道,若有其事,一时紧张起来,急急问道:那如何是好?难道这辈子就无法翻身了吗?放心吧!物极必反,气焰再嚣张,难道还能在天子头上撒尿吗?再说这口一旦掉了下来又成为吞字,看来脑袋瓜儿就如桌上的西瓜,要分家被吞了!周亚夫一听,放下心中大石,展颜一笑,连忙起身向李探花深深施了个九十度的揖,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再话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