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30 08:05:26

释名《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

《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者,一是天,二是龙,三是夜叉,四是干达婆,五是阿修罗,六是迦楼罗,七是紧那罗,八是摩呼罗迦。

天是指天神。

龙是指神。

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是没有脚的。

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

佛教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生物以龙的力气最大,所以对禅师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象,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

八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的幼女八岁睹到释迦牟尼所居的灵鹫,现成佛之相。

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

夜叉的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捷疾、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

《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

’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是在佛经中,夜叉往往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干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列的香气。

干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干达婆,海市蜃楼叫做干达婆城。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

阿修罗王常常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的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

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出典就是由此而来。

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往打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

阿修罗王性子执拗,喜欢妒忌。

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也说法,说五念处。

释迦牟尼说三十七品,阿修罗偏偏多他一品,说三十八品。

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据说此鸟两翅相距三百三十万里,地上只能容它一只脚,鸣声悲苦,以龙为食。

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罗楼迦就是这大鹏金翅鸟了。

他每天要吃一个龙王,及五百条小龙。

到他命终时,诸龙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

因为他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身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

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纯青琉璃色。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

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

这武侠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它写的是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

大理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它的帝皇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

《射雕英雄传》中所写的南帝段皇爷,就是大理国的皇爷之一。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都将成为小说中的主要角色。

当然,他们是人而不是怪,只是用这些怪物作绰号,就像水浒中的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