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芳在宗湘花的帮助下打开锦盒子,一枝竹箫出现徐子陵眼前,纵使他对乐器没有认识,也从其精美的造型与手工上,看出是箫中的精品,与中土流行的箫形制有异。
尚秀芳又把锦盒上,递往徐子陵,正容道:「徐公子可否为秀芳把这管天竹箫送予青璇小姐,她是秀芳崇慕多年的人,只恨尚未有缘拜见。
」烈瑕欣然道:「原来秀芳大家搜寻天竹箫的目的,背後有此意义。
」徐子陵恭敬地接过锦盒,讶道:「秀芳大家怎晓得我认识青璇小姐?」尚秀芳瞟他一眼,抿嘴浅笑道:「今早秀芳因烈瑕公子慷慨赠送乐卷,往圣光寺酬谢神恩,忽得启示嘛!」徐子陵心中恍然,明白尚秀芳今早到圣光庙是去见师妃暄,从她处晓得自己是有资格到巴蜀幽林小探访石青璇的人。
唉!师妃暄摆明是想撮合他和石青璇。
却不知石青璇对男女间事已心如枯木,根本没有丝毫兴趣。
自己多见她一趟,只是多心伤一次。
又想起尚秀芳见过师妃暄後,回宫途中往访寇仲,给这家伙半强迫的亲过嘴儿,当时是听过便算。
但现在面对这天生丽质的动人美女,亲身体会她强大的诱惑力,对寇仲情不自禁的鲁妄行为,不由生出体谅和「同情」。
当日在成都解晖城堡的小褛内,石青璇在窗台处为他奏萧的动人美景,重现脑海,那时他也有把石青璇拥入怀里轻怜蜜爱的冲动,只是没像寇仲对尚秀芳般付诸实行。
尚秀芳秀眸闪闪的瞧着脸容忽晴忽黯的徐子陵,有点促狭意味的微笑道:「秀芳不是勾起徐公子的心事吧?那秀芳真是罪过哩!」徐子陵尴尬一笑,将锦盒收进袖内,心中激起强大斗志,暗忖今晚定不能给人干掉,否则如何为尚秀芳完成心愿。
肯定的点头道:「秀芳大家请放心,此箫必会送到青璇小姐手上。
」烈瑕却不放过他,笑道:「徐兄尚未回答秀芳大家有关徐兄心事的问题。
」徐子陵心中暗骂,开始明白为何寇仲和可达志均欲干掉这小子,因为此二人实在可恶。
微笑道:「谁能没有心事?只在肯否说出来吧!」尚秀芳幽幽一叹,目光投往仍在平台说话的两人去,螓首轻点的柔声道:「秀芳懂得笃驭乐器,你们晓得驾驭兵器;但我们恐怕永远都学不晓如何去驾驭自己的心,那是无法可依的。
」烈瑕微微一怔,露出深思的神色。
此时拜紫亭偕马吉回到厅内,登时把分作两堆说话者的注意力扯回他身上去。
拜紫亭先瞥仍在平台凭栏密斟的寇仲和可达志一眼,哈哈笑道:「尚有一位拜紫亭心仪已久的贵客大驾未临,各位如不介意,我们再等一刻钟才入席如何?亦可让少帅和可将军多点说话的时间。
」尚秀芳欣然道:「大王说的贵客,是否指宋二公子?」徐子陵这才知道宋师道在被邀之列,不过此事顺理成章,因拜紫亭一向崇慕中土文化,宋师道来自坚持汉室文化正统、南方最有权势地位的门阀,自然是拜紫亭心仪的对象。
但却有点担心,宋师道究竟被甚麽事缠身而致迟到?拜紫亭转向傅君嫱、韩朝安和金正宗叁人道:「看叁位与国师谈得兴高烈的样子,所讨论的必是引人人胜的话题,何不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傅君嫱欣然道:「国师论的是有关生死轮回的问题,启人深思,君嫱获益匪浅。
」尚秀芳兴致热烈微笑道:「竟是有关这方面的事情,真要请国师多指点。
」徐子陵暗中留意烈瑕,只见他望向伏难陀时杀机倏现,旋又敛去。
伏难陀悦耳和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再度在厅内响起,徐子陵终可亲耳领教这来自天竺的魔僧如何辩才无碍,法理精湛。
寇仲问道:「宗湘花说过甚麽关於阴显鹤的话?」可达志坦白道:「除非她们说的是烈瑕那王八蛋,否则我不会费神去倾听。
我依稀记得当时正离开宫门,秀芳大家见宗湘花特别留意道上的行人,遂问她看甚麽,宗湘花就是在这情况下提起阴显鹤叁宇。
」不过他对宗湘花与阴显鹤的关系毫无兴趣,随即道:「只要你和子陵能自保不失,我那方面可安排得妥妥贴贴,既不让深末桓知道我跟在他身後,又可令…唉!假设杜兴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会使他看不破我和你们另有大计。
」寇仲沉吟道:「现在还有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如弄不清楚,我和陵少极可能没命和你去杀深末桓。
」可达志皴眉道:「甚麽事这般严重?」寇仲道:「就是崔望、许开山和拜紫亭这叁个人的关系。
」烈瑕待伏难陀说过两句自谦的话後,从容道:「大王可否容愚蒙先请教国师一个问题。
」徐子陵心叫来了,烈瑕终忍不住向伏难陀出招。
若能在辩论中难倒这天竺狂僧,跟以真刀真枪地击败他没多大分别。
因为伏难陀最厉害的是他的辩才,而他正凭此成为能操纵族的人物。
拜紫亭深深的瞥烈瑕一眼,哑然失笑道:「有甚麽是不容说的?大家在闲聊嘛!」烈瑕欣然道:「如此愚蒙不再客套。
」转向正凝视他的伏难陀,微笑道:「请问国师为何远离天竺到大草原来?」伏难陀目光先移往徐子陵,微微一笑,再移往尚秀芳,深邃得像无底深渊的眸神精芒一闪,又回到烈瑕处,油然道:「我伏难陀一生所学,可以『生死之道』四字概括之。
而谈论生死之道最理想的地方,就是战场。
只有在那里,每个人都是避无可避的面对生死,死亡可以在任何一刻发生,生存的感觉份外强烈!故这亦正是最适合说法的地方。
舍此之外难道还有比生死之道更诱人的课题吗?」可达志大讶道:「宫奇竟会是崔望?真教人难以猜想,我今早曾见过此人,相当精明厉害,武功方面收藏得很好,使人难测深浅,确有做狼盗之首的条件,你肯定没看错他的刺青吗?」寇仲回头一瞥,凑到他耳旁道:「老伏开始说法哩!我们要否返厅一听妙谛?」可达志没好气道:「亏你还有这种闲心,伏难陀其身不正,说出来的只会是邪法。
假设狼盗是拜紫亭一手培养的生财奇兵,与许开山又有甚麽关系?」寇仲道:「今天我和陵少抓着叁个有九成是狼盗的回纥汉,他们都自称是烈瑕的手下,由此可知狼盗确属大明尊教的人。
我们想不通的地方,是大明尊教与伏难陀该是敌对的,为何宫奇却会为拜紫亭办事?此中定有我们不明白的地方。
现在我们最害怕的,是拜紫亭在宴後派宫奇送我们离开,若我们拒绝,韩朝安定会生疑,徒添不测变数。
」可达志吁出一口气道:「我现在必须离开片刻,为今晚的事预作安排,同时设法查证宫奇是否长年不在龙泉。
以少帅和陵少随机应变的本领,今晚定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寇仲提醒道:「你离开时,记紧装出怒气冲天跟我谈不拢的样子。
不!这样太着迹,还是表面没甚麽事,但眼内却暗含杀机似的。
」可达志哑然失笑道:「放心吧!没有人肯相信我们能像兄弟般合作的。
」尚秀芳大感兴趣的道:「秀芳尚是首次听到战场是最宜说法的地方,国师倒懂得选择,现在中土四分五裂,兵荒马乱,大草原各族更是没有一天的安宁。
只不知何谓生死之道?」伏难陀法相庄严,此刻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只能同意他是有道高人,而不会联想到他是魔僧与淫贼。
他露出倾神细听尚秀芳说话的神色,颌首道:「生死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所以关乎到每一个人,无论帝王将相,贤愚不肖,都要面对这加诸他们身上无可逃避的命运。
不过纵然事实如此,要我们去想像死亡,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甚至生出错觉,认为自己会是例外,不会死去,遂对终会来临的死亡视如不见。
我们若想掌握生死之道,首先要改变这可笑的想法。
」徐子陵暗叫厉害,与四大圣僧相媲,伏难陀说法最能打动人心之处,是直接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平实近人又充满震撼性。
比起来,四大圣僧的禅机佛语虽充盈智慧,但与一般人的想法终较为疏远,较为虚无缥缈,不合乎实际所需。
此时可达志脸色阴沉的回到厅内,打断伏难陀的法话,先来到徐子陵旁,压低声音道:「劝劝你的好兄弟吧!大汗对他已是非常宽容。
」徐子陵还以为他和寇仲真的决裂,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耸肩作出个无能为力的表情。
这比任何装神弄鬼,更能令人入信。
尤其韩朝安等必自作聪明的以为可达志之所以要和寇仲到平台说私话,是要劝寇仲归附颉利,像刘武周、梁师都等人般作颉利的走狗。
可达志再向拜紫亭告罪,道:「小将有急事处理,转头回来,大王不必等我。
」说罢迳自离阁,连徐子陵也以为他是要把与寇仲谈不拢的消息,嘱手下送出去,其他人更不用说。
可达志离开後,马吉笑道:「该轮到我和少帅说几句话哩!」说罢穿门往仍凭栏而立於平台处的寇仲走去。
众人注意力回到伏难陀身上。
金正宗道:「国师看得很透彻,这是大多数人对死亡所持的态度,不过我们是迫不得已,因为所有人都难逃一死,没有人能改变这结局。
与其为此恐惧担忧,不如乾脆忘掉算了。
」伏难陀从容一笑,低喧两句没有人听懂的梵语,油然道:「我的生死之道,正是面对死亡之道。
不仅要认识死亡的真面目,还要超越死亡,让死亡变作一种提升,而非终结。
」烈瑕淡淡道:「然则那和佛教的因果轮回有何分别?」徐子陵也很想知道伏难陀的答案,假若伏难陀说不出他的天竺教与同是传自天竺的佛教的分别,他的生死之道便没啥出奇。
马吉来到寇仲旁,柔声道:「少帅在想甚麽?厅内正进行有关生死的讨论。
」寇仲环视湖岸四周的美境,淡淡道:「我在思索一些问题,吉爷又因何不留在厅内听高人传法。
」马吉叹道:「俗务缠身,那有闲情去听令人困扰的生生死死?跋兄因何不出席今晚的宴会?」寇仲朝他望去,两人毫不相让的四目交锋。
马吉微笑道:「少帅不用答这问题,那八万张羊皮已有着落,少帅不用付半个子儿即可全数得回。
至於平遥商那批货,则有点困难,我仍在为少帅奔出力。
」寇仲暗骂马吉狡猾,他和拜紫亭的密切关系,恐怕颉利也给瞒着,要讨回羊皮和平遥商那批货,只要马吉出得起赎金,加上有批弓矢可要胁拜紫亭,该是举手之劳。
但他偏说成这个样子,正是「落地还钱」,希望寇仲放弃追究是谁劫去八万张羊皮,不再为大小姐丧命的手下讨回公道。
寇仲皱眉道:「我想请教吉爷一个问题,就是拜紫亭究竟有甚麽吸引力,竟可令吉爷心甘情愿陪他殉城。
」马吉色变道:「少帅这番话是甚麽意思?」寇仲洒然耸肩道:「因为直至这刻你仍在维护拜紫亭,鸡蛋般密仍可孵出小鸡,何况杀人放火那麽大件事。
假设突利因此不放过你,你认为颉利肯为你出头吗?」马吉不悦道:「我怎样维护拜紫亭?少帅莫要含血喷人。
」寇仲转过身来,轻松地挨在栏干处,淡淡笑道:「我知道些吉爷以为我不晓得事情的真相,这可说是吉爷你的最後的机会,可决定吉爷你是不得善终,还是安亨晚年。
现在天下之争,已演变成颉利、李世民和我寇仲之争,并没有人能逆料其结果。
可是吉爷你却一点把握不到这最新的形势,只顾及眼前的利益。
时机一去不复返,若被我今晚宰掉深末桓,明天我将再没有兴趣听吉爷说任何话。
」寇仲这番说话非常凌厉,摆明不接受马吉的讨好安抚,迫他决定立场。
以马吉的老谋深算,亦要招架不住,呼吸不受控制的微微急促起来,双目却精芒大盛,闪烁不停。
伏难陀正容道:「任何一种宗教思想,在发展至某一程度,均会变成一种权威,不容任何人质疑。
我国最古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建基於《吠陀经》和瑜伽修行。
可是当婆罗门教变成一种不可质疑的权威,便出现了与她对立的沙门思潮,其中包括佛祖释伽牟尼,耆那教的大雄符驮摩那,生活派的领袖末伽梨。
俱舍罗,顺世派的阿耆多。
翅舍钦婆罗等开山立教的宗主。
可惜他们并不能摆脱婆罗门教的阴影,例如同样着重业报轮回,又吸收其神祗。
他们虽看到有改革的必要,但仍是换汤不换药,使後世重蹈婆罗门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祭祀的覆辙。
」徐子陵涌起新鲜的感觉,他虽非佛的信徒,但总感到佛是高高在上上完全超越凡人的理解。
现在他亲耳听到来自天竺的人,说及同为天竺人的佛祖的生平事迹,还作出批评,不由生出佛祖也是个人,或至少曾经是「人」的奇妙感觉。
尚秀芳不同意道:「佛教禅宗请的是『顿悟』,不重经文和祭祀,国师的指责,似乎偏离事实。
」徐子陵心中暗赞,尚秀芳并没有因伏难陀的地位和权势而退缩,还为自己的信念辩护。
他曾接触过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对禅宗那种「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超然脱、不滞於物、闲适自在的风流境界,大有好感。
伏难陀不慌不忙的微笑道:「秀芳大家说得不错。
不过禅宗是中土化了的佛教。
禅的梵语是『禅那』,意即『静虑』,发展成中土人皆有佛性的『禅』,正代表中土的有识之士,看到从我国传来的佛教的诸般戒条缺点。
可惜禅宗尚差一着,就是将个人的『我』看得大重,但已比较重颂经,重崇神,重仪式高明得多。
」尚秀芳蹙起秀眉,虽未能完全接受伏难陀的论点,亦找不到能驳斥他的说话。
伏难陀没有直接答烈瑕的问题,却藉题发挥,指出佛教的不是处,使人更希望知道他本身的思想。
拜紫亭负手立在伏难陀旁,没有加入讨论,只作壁上观。
徐子陵终忍不住道:「若不重我,还有何所倚重?重我正代表直指本心,放弃对诸天神佛的崇拜,远离沉重的典籍和繁琐的礼仪,无拘无束地深入探索每个人具备的佛性真如。
」伏难陀长笑道:「『真如』两宇说得最好,难得引起徐公子的兴致,不知可有兴趣听我趁尚有少许时间,简说『梵我如一』之法?」傅君嫱动容道:「大师请指点迷津!」第叁章 梵我如一马吉不眨眼的狠狠凝视寇仲,呼吸逐渐回复平常的慢、长、细,然後嘴角露出一丝带点不屑的冷笑,淡淡道:「我马吉在大草原混了这麽多年,从没有人像少帅般以生死来威胁我马吉,因为他们都明白我只是个做生意买卖的人。
少帅若想要我的命,悉随尊便,但若要我跪地求饶,却是休想。
」言罢转身便去。
寇仲心叫有种,更大感奇怪,马吉在目前对他不利的情况下,为何仍要站在拜紫亭的一方,照道理若与他性命有关,马吉该是那种可出卖父母的人。
冷喝道:「吉爷留步。
」马吉立定离他七步许处,头也不回的哂道:「还有甚麽好谈的?」寇仲注意到厅内的拜紫亭朝他们望来,柔声道:「吉爷可知呼延金已打响退堂鼓,拿深末桓来和我说条件讲和。
」马吉胖躯一颤,道:「深末桓和我马吉有甚麽关系?」寇仲知道自己击中马吉弱点,微笑道:「怎会没有关系?若深末桓干不掉我们,吉爷以後恐怕没多少好日子过。
这是何苦来由?」马吉的胖躯出奇灵活地转回来面向寇仲,哈哈笑道:「我从没见过比少帅更狂妄自大的人,且是欺人太甚。
要杀我马吉的人,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但马吉不是活得好好的。
仍是那句话,我的命就在这里,有本事就来拿吧!」寇仲失笑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以前则你有颉利作後台,又与深末桓、呼延金、韩朝安、杜兴等互相勾结,确没多少人能奈你吉爷何。
可惜现在形势剧变,首先颉利再不需要深末桓这条走狗,因为深末桓已成颉利和室韦各族修好的最大障碍。
呼延金的形势更好不了多少,阿保甲第一个想除去的人正是他。
至於杜兴,吉爷你自己想想吧!」马吉听得脸色数变,忽明忽暗,显示寇仲的话对他生出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寇仲神态轻松的道:「至於你老哥嘛!处在立场暧昧,与拜紫亭更是纠缠不清,不识时务。
明知颉利不惜一切的与突利修好,目的是要联结大草原各族南侵中土,却仍阳奉阴违,与拜紫亭眉来眼去。
颉利不是着你无论如何要将八万张羊皮还我的吗?还要在老子面前耍手段弄花样。
是否真的活得不耐烦哩!」马吉的脸色变得有那麽难看就那麽难看,肥颤震,欲言又止。
寇仲终使出最後的杀手,说出晓得颉利命马吉把八万张羊皮还给他事。
要知马吉是咋晚才从赵德言处接到此一命令,而寇仲却像早晓得此事般,肯定可使马吉疑神疑鬼,弄不清楚寇仲现时与颉利的关系,甚至有被出卖的感觉。
再没有被颉利支持的安全感。
来完硬的又来软的,寇仲几可肯定深末桓能与呼延金联手来对付他,全赖马吉在中间穿针引线,否则两方没可能在这麽短的时间内碰头成事。
唯一他不明白的地方,是马吉为何明知颉利因要与突利修好暂时停止所有对付他寇仲的行动,而马吉仍敢胆生毛般务要置他和徐子陵於死地。
寇仲柔声道:「我寇仲说过的话,答应过的事,从没有不算数的。
我也是因尊敬吉爷才这般大费舌,以後大家是朋友还是敌人,吉爷一言可决。
」马吉脸容逐渐回复冷静,双目芒光大盛,且露出其招牌式的虚伪笑容,平和的道:「少帅从来不是我的朋友,将来也不会是我的朋友。
但我亦不愿成为少帅的敌人,至於少帅怎麽想,我马吉管不到。
八万张羊皮的事再与我无关,失陪啦!」就那麽转身离开。
伏难陀双目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语调铿锵,字字有力,神态却是从容不迫的道:「要明白何谓『我』,先要明白『我』的不同层次。
最低的一层是物质,指我们的身体,稍高一层的是感官,心意又高於感官,智性高於心意,最高的层次是灵神,谓之五重识,『我』便是这五重识的总和结果,以上御下,以内御外,灵神是最高的层次,更是其核心。
」尚秀芳一对美眸亮起来,点头道:「秀芳尚是首次听到有人能把『我』作出这麽透彻的分析。
国师说的灵神,是否徐公子刚才说的佛性真如?」此时沉着脸的马吉回到厅内,向拜紫亭道:「小人必须立即离开,请大王恕罪。
」这麽一说,众人无不知马吉和寇仲谈判破裂,撕破脸皮,再不用看对方面脸。
拜紫亭目光先扫过徐子陵,再投往平台远处的寇仲,然後回到马吉身上,点头道:「马吉先生如此坚决,拜紫亭不敢挽留,让我送先生一程。
」马吉断然摇头道:「不烦大王劳驾。
」接着转过肥躯,朝尚秀芳作揖叹道:「听不到秀芳大家的仙曲,确是马吉终生憾事。
」言罢头也不回的匆匆离去。
众人均感愕然,不明白寇仲和马吉说过甚麽话,令他不得不立即逃命似的离开龙泉。
徐子陵则心中剧震,猜到马吉违抗颉利的命令,已将那批弓矢送交拜紫亭,否则拜紫亭怎容他说走就走。
跋锋寒究竟到那里去了?看着马吉背影消失门外,厅内的气氛异样起来,寇仲神态悠闲的回到厅内,站到徐子陵和尚秀芳中间处,打个哈哈道:「国师不是正在说法吗?小子正要恭聆教益。
」伏难陀微笑道:「我们只在间聊吧!」傅君嫱冷笑道:「少帅得罪人多称呼人少,尚未开席已有两位宾客给少帅气走。
」寇仲施礼道:「傅大小姐教训得好,不过事实上我是非常努力,处处为吉爷着想,岂知吉爷伟大至不怕任何牺牲,小弟遂拿他没法。
」烈瑕失笑道:「少帅说得真有趣。
」尚秀芳不悦的瞥寇仲一眼,回到先前的话题道:「国师正在说关於『我』的真义,指出『我』是由五重识构成,由下至上依次是物质、感官、心意、智性和灵神,而以灵神为主宰的核心。
」寇仲随口道:「这意念挺新鲜的,但那灵神是否会因人而异,为何有些人的灵神伟大可敬,一些人却卑鄙狡诈?」伏难陀淡然道:「灵神就像水般纯粹洁净,只是一旦从天而降,接触地面,便变得混浊。
灵神亦然,人的欲念会令灵神蒙上污垢。
」寇仲心叫厉害,领教到伏难陀的辩材无碍,不怕问难。
拜紫亭道:「大家入席再谈。
」宴会的热烈气氛虽荡然无存,却不能不虚应故事,众人纷依指示入席。
拜紫亭和伏难陀两位主人家对坐大圆桌的南北两方,寇仲和尚秀芳分坐拜紫亭左右,伏难陀两边是徐子陵和傅君樯,烈瑕是尚秀芳邀来的,有幸坐在尚秀芳之侧,接着是金正宗,居於烈瑕和傅君嫱中间处,徐子陵另一边是韩朝安。
马吉和宋师道的碗筷给宫娥收起,只剩下可达志那套碗筷虚位以待。
宗湘花在寇仲右侧相陪。
侍从流水般奉上美酒和菜肴。
酒过叁巡,在拜紫亭表面的客气殷勤招待下,气氛复炽。
烈瑕不知是否故意气寇仲,不时和尚秀芳交头接耳,更不知他说了些甚麽连珠妙语,逗得尚秀芳花容锭放,非常受落,其万种风情,只要是男人便会禁不住妒忌烈瑕。
寇仲却是有苦自已知,崇尚和平的尚秀芳肯定对他在龙泉的「所作所为」看不顺眼,遂予烈瑕乘虚而入的机会。
说了一番不着边际的闲话後,傅君嫱忽然疽:「可否请国师续说梵我如一之道?」众人停止说话,注意力再集中在伏难陀身上。
徐子陵特别留意拜紫亭,自他和伏难陀联袂而来,拜紫亭从没有附和伏难陀,後者说法时他总有点心不在焉,不似传说中他对伏难陀的崇拜,更有点貌合神离,令人奇怪。
伏难陀欣然道:「难得傅小姐感兴趣,伏难陀怎敢敝帚自珍,首先我想解说清楚灵神是甚麽一回事。
」烈瑕笑道:「国师的汉语说得真好,是否在来大草原前,已说得这麽好的?」伏难陀微笑这:「烈公子猜个正着,我对中土语言文化的认识,来自一位移徙天竺的汉人。
」烈瑕含笑点头,没再追问下去,但众人均感到他对伏难陀的来历,比席上其他人有更深的认识。
伏难陀毫不在意的续道:「灵神虽是无影无形,形上难测,却非感觉不到。
事实上每天晚上我们均可感应到灵神的存在,当我们做梦,身体仍在床上,但『我』却到了另外一些地方去,作某些千奇百怪的活动,从而晓得『我』和身体是有区别的。
晚上我们忘记醒着时的『我』,日间我们却忘记睡梦中的『我』。
由此推知真正的『我』是超然於肉体之上,这就是灵神。
」伏难陀说的道理与中土古代大圣哲的庄周说的「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可谓异曲同工,但伏难陀则说得更实在和易明。
伏难陀续道:「我们的身体不住变化,从幼年至成年、老朽,可是这个『我』始终不变,因为灵神是超乎物质之上,超越我们物质感官的范畴,超越我们心智推考的极限,触摸不到,量度不到。
生死只是一种转移,就像苏醒是睡觉的转移,令人恐惧害怕的死亡,只是开放另一段生命,另一度空间,另一个天地的一道门。
那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机会,问题在於我们能否掌握梵我如一之道,也是生死之道。
」寇仲讶道:「国师的法说得真动听,更是令人深思。
我自懂事以来,从没想过这问题,还以为多想无益,就如杞人忧天。
这甚麽梵我如一似更像某种厉害的武功心法,不知国师练的功夫有甚麽名堂?」众人为之啼笑皆非,谁想得到他一番推崇的话後,忽然转往摸伏难陀的底子。
徐子陵则心中暗懔,晓得寇仲找不到他说话的破绽,故来一招言语的「击奇」,插科打诨,看伏难陀的反应。
撇开敌对的开系,伏难陀说的法确如生命黑暗怒海里的明灯,教迷航的人看到本来睁目如盲的天地。
伏难陀哑然失笑道:「我的武功心法无足论道之处,梵我如一更与武功无关,有点像贵国先哲董重舒说的『天人合一』,只是对天的理解不同。
梵是梵天,是创造诸神和天地空叁界的力量,神并非人,而是某种超然於物质但又能操控物质的力量,是创造、护持和破坏的力量。
这思想源於我国的吠陀经,传往波斯发展为大明尊教,烈公子为回纥大明尊教的五明子之首,对这段历史该比本人更清楚。
」尚秀芳是首次听到烈瑕的明子身份,讶然朝他瞧去。
烈瑕目露锐光,迎上伏难陀的眼神,微笑道:「国师此言差矣,我大明尊教源於波斯『祖尊』摩尼创的『二宗叁际论』,讲的是明暗对待的两种终极力量,修持之法是通过这两种敌对的力量,由明转暗,从暗归明,只有通过明暗的斗争,始能还原太初天地未开之际明暗各自独立存在的平衡情况,与国师的梵天论并没有雷同之处。
」寇仲和徐子陵交换眼色,开始明白烈瑕和伏难陀间是宗教思想的斗争。
但也更添疑惑,为何大明尊教的狼盗崔望,会成为拜紫亭的手下。
伏难陀不以为忤的微微一笑,显示出极深的城府,淡然自若道:「纯净的雨水,落到不同的地方,会变化成不同的东西,却无损雨水的本源。
梵我如一指的是作为外在的、宇宙终极的梵天,与作为内在的,人的本质或灵神在本性上是同一的,所以只有通过对物质、心意、感官、智性的驾驭,我们才有机会直指真如,通过灵神与梵天结合。
而驾驭灵神下四重识的修行方法,就是瑜迦修行,舍此再无他法。
」寇仲和徐于陵表面虽不露声色,事实上均感伏难陀说的话极有吸引力,因为他们练《长生诀》的过程,确如伏难陀说的梵我如一殊途同归,只是没像他所说般系统化而条理分明。
兼之他们晓得换日大法,正是瑜迦修行的一种方式。
由此推之,伏难陀极可能是石之轩那级数的高手。
烈瑕正要说话,步履声起。
众人朝大门瞧去,去而复返的可达志神情肃穆的昂然而入,手上捧着个木制的长圆筒子。
只看他神情,令人感到事不寻常,目光不由落到他手捧的木筒去。
他笔直来到拜紫亭旁,奉上木筒道:「刚接到大汗和突利可汗送来的国书,着末将立刻送呈大王过目。
」众人同时动容,心叫不妙。
拜紫亭脸色转为阴沉凝重,双手伸出接过,长身而起,沉声道:「敢问可将军,大汗圣驾是否已亲临龙泉?」可达志直视拜紫亭,缓缓道:「这封国书由敝国国师言帅亲自送来,送书後立即离开,没有透露其他详情,大王明鉴。
」拜紫亭在众人注视下缓缓拔开来,取出卷子。
伏难陀双目立时精芒剧盛,显示出强大的信心。
拜紫亭露出一丝笑意,打开羊皮卷细看。
厅内静至落针可闻,人人屏息静气,各自从拜紫亭阅卷的表情试图找出羊皮卷内容的蛛丝马迹。
在沉重至令人窒息的气氛下?拜紫亭终读毕这封看来十成有九是战书的羊皮卷,绶绶卷拢,忽朝寇仲望去,沉声道:「这封由大汗和突利可汗联押的信,着我拜紫亭於後天日出前,须把五采石亲送出城南二十里处镜泊平原,否则大汗和可汗的联军将会把龙泉夷为平地。
」尚秀芳「啊」的一声惊叫起来。
寇仲和徐子陵均听得头皮发麻。
五采石乃拜紫亭立国的象徵,後天日出时正是拜紫亭渤海国立国大典举行的时刻,这封国书不啻是对拜紫亭的最後通牒,迫他放弃建立能统一的渤海国。
立国之事,已是如箭上弦,势在必发,拜紫亭如向突厥屈服,以後休想再再台起头来做人,遑论要称王称霸。
更严重的是五石并不在拜紫亭手上。
寇仲和徐子陵下意识的望往伏难陀,前者道:「大王勿要看我,我们今早刚被美艳那妮子将五采石讨回去。
」拜紫亭厉芒一闪,眼神移往伏难陀。
傅君嫱、烈瑕等知情者亦把目光投向这辩才无碍的天竺魔僧,看他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