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与窝阔台早已跑回去报信,他们大声地向祖母诃额仑、母亲孛儿帖叫道:不好了!术赤杀人了!快去看呀!术赤杀人啦!兄弟俩一路跑,一路大声喊着,营帐里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匆忙出来打听。
诃额仑抓住察合台问道:术赤要杀谁?快说!术赤要……要杀师傅!他们在哪里?窝阔台急忙答道:他们在河边,在克鲁伦河边上!诃额仑与孛儿帖翻身上马,向克鲁伦河边飞驰而去,可是,驰不多远,便与术赤、拖雷相遇,未等她们张口,术赤急忙跳下马来,连跑带窜地来到祖母与母亲的马前,口扑嗵跪下,先是号啕大哭起来,接着便高声问道:师傅说我是私生子,察合台与窝阔台也知道,请祖母与母亲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们一听,顿时楞住了。
诃额仑见孛儿帖只顾流泪,一句话说不出来,自己立即跳下马来,伸出双手把术赤拉起来,拥在怀里,对他说道:孩子,我的好孩子!别听他瞎说!你是我的孩子,是我的亲孙子!等孛儿帖下马以后,拖雷走过去,一手拉着母亲,一手拉着祖母,对她们说道:这事儿,我全知道,我全知道,走!我们回家里去说!年仅十二岁的拖雷,拉着祖母和母亲,与他的大哥术赤一起儿,走回大帐。
当诃额仑、孛儿帖听完拖雷的叙述之后,两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在说:这该死的秃撒勒孩儿,自寻死路,罪有应得!当晚,她们把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找到一块,反复说明,一再强调:你们兄弟四人是同胞兄弟,术赤是你们的亲大哥,切勿受别人离间!诃额仑向四个孙子讲述了当年阿兰老人常向她的儿子们讲述的那个折箭杆的故事:……阿兰老人把五个儿子叫到面前,分给每人一根箭杆,让他们一一折断;然后又拿出五支箭杆,捆成一束,让他们轮流去折,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折断。
这时候,阿兰老人对五个儿子说道:你们五个孩子,全是从我一个肚皮里生出来的,恰如刚才的五支箭一般,如果各自分开,谁都很容易被任何人折断;如果紧紧地捆在一起,同心同德,团结友好,无论任何人都不能奈何你们!次日,她们又把术赤兄弟四人带到成吉思汗大营里面……成吉思汗听完述说后,当着母亲和孛儿帖的面,对四个儿子进行教育,特别提醒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要他们擦亮眼睛,别轻信别有用心的人,随在别人后面乱撞!术赤、察合台被成吉思汗留在了军中,他让窝阔台与拖雷随他们的祖母、母亲回去了。
自此,术赤是私生子,他不是成吉思汗的骨血等议论,暗中传扬得不少人都知道了,但是成吉思汗一直咬定:术赤是我的儿子,是亲生儿子!在纳忽崖激战中,蔑儿乞部首领脱黑脱阿见到太阳汗必败,于战争结束前就领着部下逃脱了,他把军队领到合剌答勒忽扎兀河上游驻扎下来,派出人员将散居各处的蔑儿乞人聚在一起,决心与成吉思汗再决雌雄。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之后,原居住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下游一带的蔑儿乞人,大部份被邀集一起。
这些蔑儿乞人多次与成吉思汗作战,长期作对,虽然他们性情骁勇,善于死战,其战斗力之强为草原各部落所畏惧,但是,遇到了成吉思汗的队伍,如魔怪见到了克星,总是每战必败,越败越惨。
这次,脱黑脱阿向其部下扬言道:成吉思汗刚与乃蛮拼杀完毕,要趁其兵力疲惫之时,一举击溃他们!成吉思汗得到消息之后,便领着兵马赶往合剌答剌忽扎兀儿河上游地区,把队伍驻扎在附近一座山坡上。
经过哨探报告,脱黑脱阿从各处凑集来的兵马人数众多,足有三、四万人,声势十分显赫,气焰极为嚣张。
成吉思汗把大部份兵力屯驻山上,让哈撒儿守住中军,自己与木华黎、者勒蔑、忽必来等,只领五千兵马,前来应战。
在两军阵前,成吉思汗见脱黑脱阿耀武扬威,傲气十足的样子,不由得用马鞭一指:你已是我手下败将,屡战屡逃,如今王汗、太阳汗相继灭亡,你再执迷不悟,能有好下场么?脱黑脱阿冷笑道:你也不必猖狂,难道我不知道你的老底么?起先你借着札木合的势力打我们,以后又借着王汗的势力征这个,伐那个,你忘恩负义,又反过来打札木合,杀王汗,灭乃蛮,是个十足的小人!这次,我要替草原上的各部伸张正义,将你这个恶魔消灭在合剌答勒忽扎兀儿河上!说罢,脱黑脱阿的两个儿子忽都与赤剌温拍马前来,要与成吉思汗拼杀,木华黎、者勒蔑一齐上前,迎着二人厮杀在一块。
脱黑脱阿见两个儿子不能取胜,又派身边的大将巴桑帖速出阵,此人力大无比。
巴桑帖速手使一根铁棍,重约八十余斤,他握在手中如捏一根木棒似的。
成吉思汗阵中的大力士兀鲁迎上去,二人战到一处,正是对手相遇,互不服气。
兀鲁的大铁枪上下挥舞,如银龙出水,直刺巴桑帖速的胸前,他气得大吼一声,一把抓住枪头不松,二人各拽一头,较上劲了。
此时,巴桑帖速把铁棍扔了,来与兀鲁夺那铁枪,双方一用力,二人的战马一齐倒下,引得阵上的将士们看得呆了。
两人为了方便,干脆跨下马鞍,各自步行,来夺那铁枪,一时之间,你拽我挣,来来往往,互不相让。
成吉思汗有个爱才的癖儿,对巴桑不禁产生惺惺相惜的表情,他对博尔术说道:能否用套马绳索将其擒住?博尔术从部下手中取过套绳,突然纵马过去,迅速把套儿扔向巴桑的脖颈,说也真巧,那套儿正落在巴桑帖速的颈儿上。
正在与兀鲁用力夺枪之时,不提防被套绳套住,急忙用手来解绳套,谁知博尔术早已用力拉紧绳索,猛然将其拉倒。
兀鲁虽然身高马大,动作却甚灵活,一见巴桑倒在地上忙窜上去伸手将其按住。
巴桑刚想挣扎,博尔术早已跑到近前,三下两下,已把这位大力士捆得结实,被兀鲁双手一擎,扛回阵中去了。
这件事儿发生得突然,等到脱黑脱阿等清醒时,他的大力士已被擒走了。
一时气得这位蔑儿乞的首领哇哇乱叫,只见他扬起手中大刀,声嘶力竭地喊道:向前冲啊!活捉成吉思汗呀!洪水一般的蔑儿乞人,随着他们的首领一齐上前,冲向成吉思汗的阵前,两军立刻展开一场混战。
由于寡不敌众,成吉思汗的队伍眼看抵挡不住了,忽见蔑儿乞军队的后面人喊马叫,被一支队伍冲击得混乱不堪,纷纷向两边散去。
原来,木华黎见蔑儿乞人多势众,便悄悄领一支五千人的轻骑队伍,从侧面绕到脱黑脱阿的背后,发起突然进攻。
在前后夹攻之下,那些善于苦战的蔑儿乞人,再也抵挡不住了,脱黑脱阿只得领着兵马向后撤退,且战且走,一直退到被称为驴背草原的撒阿里之野。
成吉思汗收兵回营之后,心情十分高兴,打了胜仗,又擒住了蔑儿乞的大力士,一边命令杀牛宰羊,犒尝兵马,一边坐堂升帐,准备亲自向巴桑帖速劝降。
这时候,大帐之内成吉思汗全身盔甲,高坐在汗位之上,身后立着佩刀带箭的侍卫,两边坐着百户、千户官员,正襟凛然,气势逼人。
两排雄赳赳、气昂昂的那可儿、护卫队,手执刀枪,表情严肃,随时准备着扑向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