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里已逝两千年 > 第九十八章 天涯共此时

第九十八章 天涯共此时

2025-03-30 08:23:52

夺下武陵与零陵后,诸葛亮眼中竟滑过一丝莫名的惆怅,不经意的将羽扇一甩,却巧甩在了弦子上,发出了嗡然的低鸣。

他斜睨了一眼瑶琴,忽然大步走过去,撩起衣摆便抚得一曲行云流水,宛转去来皆收放自如。

他闭着双目,微蹙眉头,坚韧的手指一下一下铮然划过琴弦,似在释放什么,又似在叹息什么,曲调时而激越高亢,时而苍暝低恸,时而哀婉如心泣之声,切切嘈嘈,让人胸中抑郁,草木皆默立,水静风止。

一声轻叹自他背后传来,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是楚楚。

楚楚总将他的琴声窥视的清清楚楚,每次他一抚曲,她定来与他说话,呵,看来,这一次亦是如此。

他停止了抚琴,并不回头,只默然不语。

脚步声却趋近了。

孔明……她走过来,欲言又止。

你不像是这么吞吞吐吐的人。

诸葛亮站起身来,仍是背对着她。

你究竟要怎么折磨你自己呢?憋了许久的话,此刻,终于问了出来。

以前她一直不问,是因为她以为他终有一天会心如止水,会放下所有情感,然而,如今看来,她错了。

她如何不知道他的心思呢?眼下他取得了武陵与零陵,接下来便是长沙桂阳,再接下来便是静坐不动,任周瑜去打江陵,然后……便说服鲁肃,将江陵借与他们。

他早将鲁肃的联刘抗曹的意愿摸得透彻,若他去借江陵,鲁肃纵观全局,必定不计较城池的得失,反将劝说孙权答应他,理由有二,一来,孙刘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二来,江东便将刘备推到了一线抗曹,他们自己则退居二线,何乐而不为呢?诸葛亮早算定了这一点,所以才任周瑜去厮杀,过后却定将找鲁肃。

如此一来,周瑜便白白厮杀了一场。

他,如今如此苦闷,可不就是为了此事么?爱屋及乌。

他忘不了,放不下,只惦记着茜茜的幸福,她若幸福了,她若一生安稳了,他,才能放心。

她已嫁与周瑜,若要她安稳,则周瑜也定要过得好。

他现在,怕是在担心此事将累及茜茜吧……诸葛亮听楚楚这么说,心登时一颤,回过头来:你这话什么意思?楚楚笑叹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么?你心系天下是不错,你已确定要放弃你和她之间的情感是不错,但你将一切都藏在心里,你日日惦记时时牵挂,却如何瞒的了我?不错,你已经隐藏的很好了,但你的琴声又能骗谁呢?她手指一伸,指向瑶琴,每次你不悦了,你思念她了,你便来抚琴,你便一个人缅怀,你当我不知道么?你方才那首‘闺怨’,句句惆怅,声声似泣,大概是她从前抚过的吧?后面那首,怕是你对‘闺怨’的回应吧?她还要说下去,诸葛亮已低喝道:够了。

思绪,却飘远了。

闺怨……那还是在隆中的时候呵。

她因赌气而跑进夜幕,一个人撩拨琴弦,却不知,他躲在一旁悄悄聆听……此等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楚楚轻笑:打下这两郡之前,你曾豁然,你当时的豁然去哪里了?诸葛亮闭上眼睛,半晌,才缓缓睁开,看向楚楚:够了。

就让我独自承担这一切,好么?我告诉过你,再没有任何事情可阻止我帮助主公匡复汉室,你认为,我会是食言而肥的人么?他摇了摇头,涩然一笑,有些事情,你看得到,却未必知道。

她不知,他虽不曾忘,却已放手天下;她不知,他虽心有牵挂,却已寄情国家;她不知,他虽偶尔缅怀,却已顶起肩头责任,胸怀远志,匡复汉室;她不知,他已将爱放牧,不在眼里,不在身边,只在回眸相视的瞬间,只在心灵交汇的刹那。

诸葛亮这么说,楚楚倒有些愣怔了。

她知道他的苦,她只想帮他分担,却不料,他告诉她:一切,他独自承担。

好吧,好吧。

她长叹一声,吞下所有想要说的话,只淡淡道:既然如此,我无话可说。

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此时诸葛亮已平复好心情,轻轻捡起羽扇,做到桌案前,摊开地图,稳稳说出五个字:长沙与桂阳。

施茜坐在房中,来回踱步,只拿不定主意,不知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若诸葛亮真是不去打江陵,恐怕将来借荆州的段子便果真要上演了。

此刻,她多么希望手头有一本《三国志》,便可看看历史的真相究竟为何,如此,也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不过,既然此刻没有,她也只好自己推断了。

凭诸葛亮的智谋,他不会看不到江陵的重要性,如今只攻打那四个穷郡,怕是别有图谋。

以刘备的军力与财力,攻打江陵应是有些问题,于是,诸葛亮大概是故意留着让夫差去打,却早已看透鲁肃此人,知道他顾全大局,眼光深远,加上他是主和派,若诸葛亮来借江陵都督荆州,鲁肃怕是会举双手赞成呵。

如此一来,夫差费尽心力的夺取江陵,就全浪费了……该怎么办?该告诉夫差么?该说么?可是,江陵对诸葛亮至关重要,若她横插了这么一手,说不定事态便起了变化,自己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为诸葛亮收复中原的努力,也许便跟着泡汤了。

罢了,这种事情,由得他们去吧,这一次,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女人,绝不参与国事。

正想着,夫差已风风火火的入门来。

我要走了,你记得早晚喝药,我已交待过灵巧。

急急忙忙说毕,他拿起剑便走。

将军!施茜站起身叫住他。

何事?夫差回头。

将军去哪?升帐,打江陵。

打江陵!真的要去打了!她张了张口,却终是只说出两个字来:保重。

夫差点点头:你也保重。

便踏步而去了。

等一等!她忽然跳起来,快速追出门去。

怎么?夫差见她如此着急,有些担心的回转身。

施茜走上前,慢慢的,将缝制好的背心捧至他眼前:带上它吧。

他顿时浑身一震,紧紧盯着背心,许久,伸出手,郑重的接下了,心中百感交集。

随后,他抬眼看她,忽而,俯身轻轻的在她脸颊印上一吻,接着便旋身上马,收起鞭落,腾腾绝尘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方向,施茜长叹一声。

将军,对不起,对不起,不是我不告诉你,只是,在我有生之年,我必须尽我所能,帮诸葛亮收复中原……回到房中,她呆呆坐在案前,思维混乱。

最近发生了太多事情,让她心不能安。

不久前她收到了少伯的来信,说曹值如今已有不少拥护者,譬如丁仪、丁廙、杨修,而曹丕的拥护者却更是不乏其人,单一个吴质便已抵得许多人。

这个先不论了,最让施茜震惊的,是她听说范伯来了,甚至,爸爸也来了!可是,爸爸去了哪呢?究竟哪个年代才是目的地呢?他是来接自己走的么?思及此,她的眼泪不受控制的大滴大滴滚落。

爸爸来了?他还记得自己?呵,这么多年了,她以为爸爸早就忘了她,她以为她不过就是一个实验品,如今,爸爸却真的来找她了么?可是……她却还不能走啊!若曹操没有废长立幼,若孙权没有明显的一统计划,她无法安心离去呵!曹操若能废长立幼固然是最好,若不行,只要孙权不放任蜀国做战争前线,而是自己积极的讨伐魏国,诸葛亮的北伐也不至于次次都夭折。

不,她一定要完成这些才能走!可……她又实在想见爸爸一面呵!如今久不见哥哥了,他在许都无亲无故,这次能遇上范伯,该是十分高兴吧?然而,她却又疑惑了——范伯,为何和爸爸一起来?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正想着,远处,却隐约传来了几缕弦声。

这乐声……竟教她整个人愣住了!是……闺怨!一曲闺怨后,竟还有回应闺怨的曲子!那明明是在隆中时诸葛亮即兴而回的曲调,除了他,还有谁知道呢?她霍的站了起来,望向窗外,却是什么都没有。

弦子声似有似无,清淡缥缈,如在云端。

她侧耳倾听半晌,终于肯定,这,不是错觉!是诸葛亮,是诸葛亮在远处抚曲!她,竟能听到么?呵,呵!为何上天还要让她沉醉在再也回不来的美好中?隆中无忧无虑的日子,她曾多么期盼那就是永久,可是,一切都结束了。

如果,她不曾嫁给夫差,如果,夫差当晚不曾强行占有她,如果,她不曾如此快速的怀上夫差的孩子,也许……她真的将跟随诸葛亮,天涯海角……也许,她真的将陪他征战沙场,永不分离……可,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如果。

思念再剧烈,也不过,是曾经罢了。

她自己选择了回头,她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了回来,她自己,双手断送了美好的过往。

但,她也清楚,诸葛亮并不会为了她而放弃天下——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命定的,是谁人都无法改写的。

他,绝不会放弃他的梦想,纵然,他有一刻的冲动,有一刻的失去理智,他也终归会找到自己,为了汉室存亡与天下苍生而战,哪怕,他早已算出结局,哪怕,他早已知道自己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她心中的诸葛亮,这,才是值得她倾尽一生不遗余力去爱的诸葛亮。

是呵,她永远不会责怪那日他在沔南的放弃,她懂得,若他真的选择了她,选择了私情,他,便不再是诸葛亮了。

那日,她便已清楚,她,只愿为他去夺得天下,不再在意生离死别,可,她仍是无法控制自己在他面前负气离去。

相信,他,会理解的吧……如今,他还能想起这首闺怨,想起他即兴的回应之曲,她,已很满足、很满足了。

他此刻,定是在担心他的计划将累及他,呵,够了,他在为刘备打天下时还能思及保护她,便……够了!她笑了,走出屋外,也伸手抚上琴弦,却,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生怕弦声大了,生怕,远处的他听见了。

她,不愿让他听见她的回应,只缓缓仰头看天,笑着。

诸葛亮,忘了吧,放了吧,不要在乎我的安危,不要在意我的生死,为了汉室,为了天下,诸葛亮,你……忘了曾经吧,忘了……我吧!泪,一滴一滴落在琴弦上,乐声颤动,再无法保持平静。

弦子的呜咽声,一点一点的扩大,最终变成无法收拾的低泣。

孱弱的肩膀,如一叶薄翅,在风中微微抖动。

忽然,远处的琴声戛然而止。

停了,他的琴声停了。

是……他忘了后面的部分么?呵,他忘了,她却始终不曾忘!纤指一挑,叮咚声起,那安然的曲调,便从她的指端缓缓流泻而出,震慑了宁静的空气。

诸葛亮,我有多么矛盾,你可知?愿你忘了,却又愿你,再记得,这最后一次……乐声跳跃激荡,如此悠扬,却又如此急切,只愿,倾诉给他一人听。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