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薛三冬历险记(中) 薛三冬出门时因姐姐在一旁,只穿着家常旧衣出门。
他走到大街上东逛西逛,站在一个巷口看几个人猜点子大小赌钱耍子,不觉技痒,挽了袖子也要投注。
那几个人见他说话带着山东土腔,料他是个羊牯,乐得哄他几个钱。
赌了几手,薛老三身上的几钱碎银子都认了新主人,连帽子长衫都抵了出去,教寒风吹了打抖。
其中一个骗子见好就收道:大哥明日再来罢,咱们也都散了。
薛老三是个愣人,心里约略猜到一二分这起人是哄成一伙儿骗钱的,见他们要散了,忙一手扯住一个披了他衣衫的汉子道:把衣裳还我。
那汉子哪里肯依,一手紧紧攥了衣棠,一手照他心口捣了一拳,骂道:拿银子来换,没钱充什么大爷。
薛老三哪里敢让姐夫知道自己赌钱,又怕丢了衣裳帽子回家教管家们见了笑话,本来想着翻了本将衣物赎回也就罢了,此时教这些人一哄而散,就有些着急,死命的拽了衣裳道:衣裳还我,不然我去告官。
边上茶馆就有一个秀才打扮的人看不过眼,站了边上道:你们赢的钱也尽够吃酒,衣裳还他也罢了。
那几个人方将薛老三的衫帽丢了地上,笑嘻嘻勾肩搭背进了转角的酒楼吃酒。
薛老三拾了自己的衣裳,已是拉绽了线,穿不得了,愁眉苦脸站在那里发呆。
那个秀才替他拾了帽子道:这件衣裳已是穿不得了,不如到小弟家去。
我教我娘子替你缝补一下。
薛老三听了喜出望外,冲他做了一个揖:多谢兄台。
那个秀才便拉着他七转八转,转了半日走到一个深巷前一株梨树下敲门道:娘子开门。
片刻出来一个妇人开门。
捧了茶出来就接了薛老三手里的衣裳帽子进内室去了。
那个秀才自称沈轩,就有一搭无一搭跟薛老三说闲话。
薛老三前几日也听说有个富商之子教大盗绑了。
此时就有些警觉,不肯说自己是县太爷的小舅子,只道自己跟着哥哥从山东来成都买蜀锦。
沈秀才听了笑道:原来是山东来的客人,两位下处在哪里?薛老三想了想道:是个大什么寺,中间那个字不认得。
俺哥去了绵阳。
怕还有几个月才得回来呢。
沈秀才因茶凉了,笑道:薛老兄等一会,我后边去换些热地来。
薛老三一个人无聊,站了起来四下里瞧这三间客座,中间壁上挂了一轴不知道什么画,摆的都是些竹桌竹椅,都刻有花纹字句在那里,薛老三那里结结巴巴念:两个黄鸟鸣翠柳,一行白鸟上青天。
就听得窗外有年轻女子的笑声。
他伸手开窗去看,一个十七八地美貌小娘子掩了口笑着掉头进了月洞门。
那个沈秀才手上搭着一件绸衫走出来道:我家妹子不懂事,薛兄弟休要笑话。
刚才没有跟内人说明白。
那件布衫缝上又洗了,兄台不如先换上这件挡挡风罢。
薛老三嗅得那衣服上有一股子妇人用的脂粉香。
十分地好闻。
就不由自主接了穿上,眼睛还看着月洞门。
见门边的树枝摇晃,伸了头去看,衣带子都顾不上系。
沈秀才见他这样非但不恼,反而笑道:舍妹孀居也有三年,在下倒愿意妹子嫁个平常人家安份过日。
薛老三想到家里娇妻也有,美妾也有,都不是好惹的女人,缩了头穿衣系带。
..只是眼睛还不时瞟向外头。
过不多时,那个小娘子就捧了一个大食盒进来,揩净了厅里一张竹桌,将盒里的一碟猪头肉,一碟花生米,一碟炒豆腐干并一碟松花蛋摆了出来,笑嘻嘻收了盒子进去,又取了杯箸酒壶等物出来摆好。
薛老三看她走路轻盈,腰肢柔软,脸上时时有笑,两个眼睛水汪汪的,看模样有三分俏皮还有七分可爱,就爱到了心里。
沈秀才叫了几声儿,薛老三红着脸与他分宾主坐下。
才喝了几钟酒,那个小娘子又捧出几盘炒菜来,虽然是家常菜,却治理地洁净中吃。
沈秀才见薛老三喝的脸红红的,笑道:我家妹子平常再不肯下厨的,想来这妮子是心动了呢。
薛老三听了心里暗喜,大着胆子道:只怕她瞧不上我呢。
沈秀才笑道:哪里话,薛兄弟不嫌弃我妹子再蘸就好。
站了起来到门口喊道:娘子带妹子一起来吃饭罢。
须臾先前那个开门的妇人跟沈秀才的妹子都端了几碗菜进来,沈秀才就叫妹子挨了薛老三坐下,跟那妇人两个一口一个妹妹妹夫的劝酒。
薛老三酒到杯干,吃得大醉,沈秀才就扶了他进人室,教妹子陪他睡了。
薛老三这里被翻红浪,狄希陈跟小九街上哪里寻得到,他们两个一直走到西城门边上见围了一群人在那里吵闹,以为必是老三,走近一看,是几个山西人在那里跟守城门的兵丁吵嘴,彼此都听不大懂对方的乡谈,指手划脚说地热闹。
原来山西人要进城,兵丁要他们一人交两个钱,他们以为要两钱银子不肯给。
狄希陈走到城门口朝外看看,外边或坐或立一群风尘仆仆的人,还有十几辆车。
狄希陈道:这些只怕是陕西逃了来的富户。
小九笑道:咱们四川才平定了些,陕西又闹起来了。
狄希陈叹气道:闹地地方听说还有咱们山东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都是粮长带的头落草为寇,这样地富户只有逃到城里来了。
边上人见他们两个说话,就有围了听地。
狄周在京里住过几天,此时忍不住要卖弄,打着京腔儿教人散开。
那些人见管家说的是官话,只怕是两个官。
也都散了,就是守门地也有些害怕,自己掏了两个铜钱比画道:一个人,两个。
那山西人听说是两个钱,方数了人头给他钱。
狄希陈跟小九退后几步让众人都过去了。
又在城里转了半圈儿,到底没找着薛老三,只得回家。
素姐等了半日不见薛老三来家,心里胡猜他必是去了青楼之类的地方,只得叫小杏花去跟桃花说三舅去朋友家吃酒不来家了。
这里小春香就开了柜子找旧布衣。
狄希陈跟小九两个喝了茶,见她们忙碌,小九就道:嫂子歇歇罢,明儿再找也不迟。
狄希陈也拉妻子坐下,笑道:她是心里有些着急乱忙。
其实老三又不是女人,丢了几日也无妨。
素姐道:我倒是没有什么,只怕桃花担惊受怕。
小九笑道:五嫂不要着急。
明儿早上我就去他那几个朋友那里找一找,必定是在哪家吃醉了的。
狄希陈忙道:明儿祝先生头一日来教书。
你就想着法子逃课。
不成。
散了学再去。
小九丢了茶碗道:那我先回去睡罢。
上学好不费精神呢。
素姐使小荷花掌了灯送他出去。
狄希陈就问大半夜地春香在找什么。
素姐笑道:找几件不用的旧衣服给小桃花地孩子做毛衣。
狄希陈笑道:你还真有心,平常也没有这么待见她的。
素姐道:小桃花其实是个没心机的人。
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
以前她打你主意,我待见她做什么?难道洗涮干净拿红蝴蝶结系了打包送你床上?狄希陈摆手道:她就算了,不如换了你拿红绸带打结系身上送我床上来,我看包装份上就勉强收下来素姐因小春香还在里屋,就不跟他调笑,只坐了那里喝茶看书。
好半日小春香拿了几件衣服出来道:就是这几件了,袖子窄了些,改什么都不好,只能做小娃娃的毛衫了。
素姐点头道明儿洗干净了给桃花送去罢。
小春香笑道:她大着肚子只怕也做不得这许多活计,我替她做两件罢。
素姐看了她半日,丢了书笑道:只怕你忙不过来。
这几件先送了去罢,你要做了送她,寻几匹绢做了新的好些。
小春香点点头,就抱着衣服到后头去了。
一夜无话不提。
薛老三朦胧中醒来,只觉桃花趴着睡在他肩膀上,怕她动了胎气忙坐了起来要摇醒她。
通红地日头已是晒到床帐上,哪里是小桃花,就是沈秀才的妹子倩娘。
薛老三方想起来昨天醉时与她已是夫妻相称,不禁大觉头疼,轻手轻脚下地穿衣。
身后就围上两只雪白的胳膊来。
一个娇嫩的声音含糊道:冤家,等奴给你穿衣。
薛老三要去的心就嗖一声回了山东,重新生出一个爱美人的心来,转头笑道:昨晚上累着你了,想让你多睡一会。
倩娘故意站了薛老三面前穿衣,做出许多娇态来,哄得老三恨不能替她再脱了去,方擦了薛老三的耳朵吐气道:冤家与奴已是夫妻,何不搬了来住,也省几两房钱?薛老三家的王氏虽是小户人家的女儿,为人势利些,闺房中却端庄。
小桃花长相胜过倩娘三五分,却不如她温柔。
老三教迷魂汤一灌,老实道:其实我借住姐夫家,也没有什么哥哥做买卖。
那倩娘变了变脸色,依旧含笑倚了过来道:你将行李从你姐夫家搬来,与我长相厮守,昨日那些谎话我就替你瞒过了我兄嫂。
薛老三想到素姐对付小寄姐地手段,心里就有些害怕,心虚道:我姐姐为人最是古板,若是听说我娶你,必要使人来说媒方可,不如我先回家,请了媒婆来说合罢。
倩娘就问他姐姐家住在哪里,薛老三如何敢说县衙。
含糊道:在东城门前头几步远的巷子里。
东城门那边几条街住的都是些做一日活吃一日饭地小手艺人。
倩娘听了大怒,推倒了老三骂道:你一个穷鬼也敢近老娘的身。
反手要推了他出去。
沈秀才外头听见吵闹,几步抢进来。
倩娘又揪了他地耳朵骂道:你哄了个穷鬼来家,白费了许多酒菜。
还教老娘陪他睡了一夜。
沈秀才听倩娘说薛老三是个穷汉,也气道:居然被这厮骗过,传出去不知怎样教人笑话咱们呢,娘子去寻两根绳索来,我绑了这厮沉江里去。
薛老三本来打躬作揖在那里告饶。
听说要把他沉江里去,见门虽出不去,窗户大张,就想跳窗而逃。
他踩了板凳就要跳,那个沈秀才捞着他地衣角一把拉了下来,倩娘已是与两个妇人一起进来将薛老三围在中间困住了他,沈秀才拿破布堵了薛老三的嘴。
将绳细细捆了他道:看他也有两把力气,沉到江里白丢几两银子,不如卖到煮盐场去罢。
倩娘见薛老三含了布团在那里呜呜求饶。
寻了根棍子照了头脸抽起来,沈秀才拦她道:打坏了就不值钱了。
她方收了手掐腰骂道:我呸。
沈秀才也踢了薛老三两脚,拖着他关进柴房。
到了晚上方将饿了一天地薛老三拿麻袋装了拖到码头,换了二两银子。
还讨回了麻袋跟绳子才罢。
薛老三昏头昏脑又被关到船仓下边。
只有一灯如豆,照出满仓的男女。
多是衣不蔽体地流民,见他被扔进来,不过略移一个屁股大的空地与他坐下。
薛老三愣了半日扑倒仓门哭喊道:我是成都县太爷的小舅子,你们快放我出去,我姐夫自然赏你们银子。
边上一个穷汉冷笑道:我还是太上老君呢,就是天王老子卖了去煮盐,你也休想活着出去。
薛老三哭道:俺姐夫真是知县呀,怎么能卖了我呢。
边上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劝他道:等到了地头,你求了把头替你传信来赎你就是。
哭的看守烦了,绑块石头就扔水里呢。
小九找了半日,薛老三几个朋友家里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人,回到家一问还是没有回来。
此番不但素姐,就是狄希陈也着了忙,也顾不得脸面,就喊齐了县衙里地快手们出去查访。
闹了一夜,哪里想得到薛老三坐了船在码头耍子。
却说第二日人贩子寻了十来辆大车,将这些饿了几日的人拎了到车上。
正好从前那个张氏姐妹的老母舅送个朋友路过,见到薛老三鼻青脸肿被人推搡到了车上。
这个老舅却认得薛老三,他本是江边开茶馆的,晓得这起人是人贩子的货物,过了半日回来悄悄儿跟船家打听这些人是送到自贡的盐井煮盐,就关了铺子寻到县里问狄大人家可是出了事。
路人说狄大人家走丢了个亲戚到处寻呢,他袖着几钱银子守在后衙出入的侧门等了半日,方等到一个管家出来将消息送了进去。
狄希陈听说了这个消息,忙教素姐重谢人家,去寻了周师爷商量救人。
周师爷教人先去提了船家,方道:此事咱们只怕做不下来,我写了书信去找舍亲借一百兵丁来,查实了方好行事。
广告,广告从金戈铁马的大唐穿越到现代的少年陌香,和半吊子巫女唐唐。
两个寂寞地灵魂,在孤独的都市里相互取暖。
命运颠沛瑰奇,从死亡彼岸走来的长生花开了一路。
女频写手柳寄江新作《陌香》,2007年岁末倾情奉献,12月P大战在际,希望大家支持手中地PK票。
地址链接:染/央然书号地方做做广告,12月参加PK,喜欢地话投票支持下啊!:)看多了算尽心机地宫廷文,几乎认定了那个地方的阴暗,虽然,这也确实是事实。
可是对潋绡与锦衣这对双生姐弟来说,只要对方还在自己身边,心就是暖地。
所以,我这个文里,大家是见不到你明里一把刀子我暗里一把剑飞来飞去、一大群女人明争暗夺的场面了,相对来说偏温情系吧。
不过嘛,那种地方,也不可能一点阴影都没有啦。
其实,这文最开始的名字叫《优质美少年养成计划》,可是朋友说一点也不像我的风格,汗!所以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水潋青绡锦衣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