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德妃的手段

2025-03-21 13:20:04

直到第二天,张保亲自代胤禛往两宫请安之后,皇贵妃与德妃才算是真正把心放到肚子里去。

皇贵妃道:你回去跟小四说,让他最近安分点。

马上就要过年了,别总是想着往外跑。

张保低眉顺眼,只管应声,半点都不提胤禛已经出宫的事实。

他这里八风不动,皇贵妃自然想不到,昨天闹了那么一出,今天胤禛居然还敢顶风作案。

行了,我这里也没什么事,身体一向也康健,你让小四不必总是想着我。

皇贵妃冲翠柳招了招手,翠柳无声地行了个礼,转头对着内殿说了一句,都出来吧。

于是,就有两个粗使苏拉抬了个不算小的箱子出来。

皇贵妃道:我前儿得了几匹缎子,颜色过于鲜亮了,不适合我这个年纪穿,就给小四裁了几身衣裳。

原本是叫人送去的,你既然来了,就直接带回去吧。

嗻。

奴才代四爷多谢皇贵妃慈心。

张保暗暗松了口气。

——幸亏没让人送去,不然四爷今天出宫的事,不就立时暴露了吗?张保谨慎得很,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多说;不该问的,也一个字都没多问。

总之就是,皇贵妃说什么就是什么,让给他主子带什么话,他就老老实实地记下来,表示一定会禀报。

如此沉稳干练,非但没有惹皇贵妃起疑,反而在皇贵妃这里落下了一个好印象。

当然,德妃那里也一样。

等他跑完了承乾宫,分出两个小太监把箱子台回东四所,就马不停蹄地往永和宫赶去。

饶是如此,等他到永和宫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德妃身边的云秀,正坐在一片暖融融的光影里,裁剪昨天分捡好的碎缎子。

这些缎子最大的不过三尺见方,最小的才巴掌大小。

稍大一点的可以攒起来,用颜色相近的拼一件衣裳;窄长的做衣裳麻烦了些,却正好留着滚边;再小的就只能做荷包香囊了。

这种碎段子,像德妃这样的主位娘娘,或得宠的小宫嫔自然是不屑用,也不能用的。

因为她们得维护自己的颜面,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因这些都是德妃裁剪衣裳剩下的边角料,虽然琐碎,却全都是好料子。

云秀等人也就是在德妃面前得脸,才能有这些东西分。

分了之后,不管是做衣裳还是做香囊,穿戴出去都很有面子。

像那些既没地位又没宠爱的娘娘们,这样的好料子她们根本就摸不到边。

原来是云秀姐姐。

张保笑眯眯地行礼,云秀姐姐吉祥。

牢饭云秀姐姐进去通报一声,奴才代四阿哥来向德妃娘娘请安了。

昨天德妃为胤禛担忧了一夜,如今东四所来了人,云秀自然不敢怠慢,把裁了一半儿的缎子往竹筐里一扔,转身就小跑进了殿。

片刻之后,她就再次折返,笑眯眯地说:张公公,快跟着奴婢进去吧,别让娘娘等急了。

这一路上,云秀的嘴巴也没闲着,顺嘴就把德妃熬了大半宿的事说了。

张保又是表达担忧,又是替胤禛请罪,并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准备等胤禛回来之后就报过去。

进了殿,请了安,德妃也没为难他,直接就让他起来了。

好端端的,小四往香山跑什么?德妃蹙眉问道,去香山也就罢了,往行宫钻什么?比起皇贵妃的温和,德妃的问题就犀利多了。

张保谨慎地回答,回娘娘,我们爷只是从没去过香山行宫,一时好奇。

德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小孩子嘛,好奇心重也是有的。

正当张保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听德妃话锋一转,不满地质问他,主子年纪小不懂事,你们这些跟着的人也都不懂事吗?皇上特意安排你们这些年纪大的伺候小主子,为的是什么?你们不但日常伺候要精心,还有劝谏主子的责任。

若是一谓由着主子胡闹,要你们还有何用?张保眼皮子一跳,急忙跪下请罪,奴才该死,未尽到劝谏之责,请娘娘责罚。

德妃晾了他片刻,才缓和了神色,语气也恢复了一贯的温婉柔和,行了,起来吧。

本宫也知道,小四这孩子自来主义便大,你们劝不住他也是有的。

但这一回,张保可再不敢真把这话当安抚之辞听了。

多谢娘娘恩典。

他虽然顺着德妃的话起了身,脸上却仍旧满是自责和惶恐之色,奴才日后定当时刻自省,伺候主子更加尽心尽力。

德妃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脸上绽开了温婉的笑容,有你这样的妙人跟在小四身边,皇贵妃和本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这话颇有几分推心置腹的意思,张保也只能顺着戏路唱下去,话里话外却只说效忠胤禛,别的一概不提。

如此油盐不进,德妃恼怒之余,也有几分欣慰,欣慰于自己儿子手段了得,能收服这样一个心腹。

于是她也不再为难张保,扭头就对墨香道:他伺候得好,赏他二十两银子。

好一个进退有度,恩威并施的德妃娘娘!张保暗暗赞了一声,一眨眼就是满脸的感激涕零,娘娘如此厚赏,奴才愧不敢当。

拿着吧。

墨香把一个装着银锭子的荷包塞进他手里,即是娘娘赏你的,便是你该得的。

张保顺手捏了捏,约莫是四个五两重的银锭子。

那奴才就厚颜谢赏了。

他离开永和宫的时候,身后跟着的小太监也抬了一个大箱子,是德妃给胤禛准备的东西。

虽然都是皇上的儿子,但有千年贴补和没亲娘填补,日子过得虽不至于天差地别,但也是明显差出一大截的。

而且,他在永和宫还比在承乾宫多得了一个消息。

是云秀送他出门时,若无其事地说给他听的。

乌雅长林背后另有主子,是钮祜禄氏的人,你让四爷小心。

张保神色一凛,轻轻点了点头,姐姐就送到这里吧,伺候娘娘要紧。

那公公慢走,替奴婢们向小主子请安。

=====虽然在康熙面前打的旗号是去看园子,但出宫之后,胤禛还是先去了鄂伦岱的别院。

昨天时间紧迫,来去匆匆,他根本就来不及和钟道人商量什么。

自从住进这个别庄之后,钟道人除了一日三餐,根本就没从客房里出来过。

他本来走的就是苦行的路子,又因蔡家一事道心动摇,对待自己比从前更加严苛。

对他来说,别院里的锦衣玉食并不是享受,反而是穿肠毒药。

如果不是胤给他画的饼太过诱人,他早就离开这里了。

饶是如此,每每用餐过后,他都会回到客房,坐在冰冷的地面上打坐念经,巩固自己的道心。

胤禛来的时候,他刚念完三遍《金刚经》,正要念第四遍。

咚,咚,咚。

叩门声突然响起,随之而来的便是胤禛询问的声音,大师此时可方便吗?钟道人连忙起身去开门,阿弥陀佛,四爷里面请。

大师。

胤禛合十还礼。

大师,又见面了。

法保从张保身后探出头来。

今天揆叙有别的事,就没有跟着一起来,而法保则是胤禛半路上遇到的。

自从回到京城,法保的日子就过得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他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不管是朝廷上的事,还是家族的内务,都不是他能玩得转的。

偏偏康熙硬是要赶鸭子上架,利用他来分化褐色里一族。

索额图虽然被太子敲打过,不敢明目张胆的为难法保,但暗地里给他下绊子的事,就没断过。

先是在分家方面,分给他的族人不是性子奸诈滑头,就是家里穷困潦倒,没有一家是他可以和平接收的。

幸好他的两个儿子还算靠谱,虽然手段稚嫩了一点儿,但配合法保这个混不吝,总算是暂时把人给按住了。

刚回京的时候,揆叙特意提醒他有事没事不要出门。

那时候他还挺不服气,想着你不让我出门,我就偏要出门浪。

回家之后他才发现,哪里用得着揆叙多嘴嘱咐?他是想出门都出不去呀!今天是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喘息之机,一有空就迫不及待地从家里蹿了出来。

但出来之后,他才迷茫地发现:自从决定修道之后,他不但戒了女色,就连酒都喝得少了。

目前常去的娱乐场所,如今再想想就是觉得颇没意思。

嘿,这年头,连找乐子都这么难了?随从提议,不如到花鸟市场去转转?如今京城里都流行玩八哥。

法保白了他一眼,直接否决,叽叽喳喳的,有什么好的?出门在外,他听胤禛训斥,听揆叙说教了一路。

好不容易回了京,还不让他耳根清净清净?那不如去看斗鸡?不去。

看人训狗?不去。

法保烦躁地问,就没有个安静的消遣处?呃?深谙他尿性的随从为难道,那就只能去茶楼品茶了。

果不其然,这个提议又被否决了,不去,不去。

茶这种东西,不就是解渴的吗,有什么好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