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蚂蚁和蜜蜂

2025-03-21 13:21:50

守门的衙役果然认得他,见他要出城,非但不敢阻拦,反而提出要派两个人护送。

那小班头说这话的时候,警惕的眼神不住地往明若身上瞟。

很显然,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少女,小班头并不信任,却又无意打草惊蛇,这才提出了要派人护送胤禛的主意。

——好机灵的小子!明若眼中划过一抹赞赏,却全然忽略了,如今她就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对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叫小子,是何等的怪异。

幸好她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说出来。

不然她口中的小子,只怕更疑心她怪异。

胤禛道:不用跟了,这位是我……大舅子。

说到最后,他满是揶揄的看了明若一眼。

明若神色坦然地看回去,一点儿都不心虚。

哦,原来如此。

那班头的态度,立刻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恭恭敬敬地对明了拱手,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这位小公子恕罪。

无妨,不知者不罪。

明若对他颇为欣赏,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怪他。

又和班头寒暄了两句,两人自称要到城外去查找线索,顺利出了城门。

那棵大槐树就在东门外二里处,附近是一片芝麻地。

这时节,还不到芝麻成熟的时候。

倒是芝麻叶还算鲜嫩,尚可充饥。

两人走到的时候,就有不少小孩子挎着篮子,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芝麻林里,捡着鲜嫩的芝麻叶摘下来,充做家里的口粮。

明若前世做皇子的时候,曾多次陪着康熙出巡,也曾多次外出办差,见识过无数民间疾苦。

看见小孩子摘芝麻叶,他就知道,这地方的百姓,日子过的肯定不怎么样。

想当初,他头一次见人摘芝麻叶的时候,还不知道他们摘了做什么用。

好奇地问了,得知是拿回去煮着吃的,他就顺手摘了一片塞进嘴里。

那种又苦又涩的口感,让他往后余生的几十年,都难以忘怀。

到什么时候,这天下才能民无饥馑呀!明若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取一下装桂花糖的荷包,招呼那群孩子过来,把糖分给他们。

这年头,就算是在富贵人家,糖也算个金贵东西。

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大人才会舍几个闲钱,给他们买上一块解解馋。

见有人分糖吃,他们立刻就顾及不到会不会碰到芝麻杆儿,着急忙慌的围了过来,生怕来的晚了,就分不到了。

胤禛目瞪口呆:这警惕性,也太差了吧?看来,对小孩子的安全教育,也得列入重中之重啊。

明若倒是没他们那么多想法,面对一只只拼命伸过来的小手,她很公平地一个小手里放了一块桂花糖。

分到最后,荷包里还剩了一块。

她仔细看了看,这些孩子里并没有年岁过小的,也就息了再分的心思,顺手把最后一块塞进胤禛嘴里。

唔?胤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用眼神询问:你干嘛呢?明若满脸无辜,多出这一块,分给谁都不公平,你就帮我解决了吧。

糖都塞进嘴里了,他还能怎么样?胤禛只能苦着脸,把糖给吃了。

小孩子都单纯得很,吃了明若的糖,就把明若当成了大好人、好朋友。

明若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看得胤禛暗暗摇头,更加坚定了日后有能力之后,要推广孩子们的安全教育。

你们家里都有几口人呀?六口。

都有谁呀?奶奶,爹,娘,大哥,二哥,还有我。

你两个哥哥能下地干活吗?当然能,大哥二哥翻地可快啦!不下地的时候,他们都干嘛?大哥喂猪,二哥跟着大爷学编筐。

说到这里,小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炫耀道:二哥编的筐能卖好多钱,他还从集市上给我带糖吃。

唔~不过二哥买的糖,没有哥哥给的好吃。

那是自然。

明若身上的糖,都是马奇府上的大厨做的,岂是集市上摆摊的可比?但明若脸上并无半点骄矜之色,而是一个一个很耐心地问了过去。

方才那个孩子家境算是好的了,家里有三个壮劳力,母亲的身体也强健。

奶奶年纪虽然大了,但身子骨硬郎,并不用常年看病吃药。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不用吃药,就是省了一大笔开支。

其余小孩的家里,要么就是上头有老人需要吃药,要么就是家里没有良田,要么就是家里人口单薄……种种不一而足,各有各的难处。

听着听着,胤禛突然就羞愧了起来。

这群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一旦有人给好吃的,他们本能的反应自然是先把东西吃到嘴里。

在不能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前提下,谈什么推广安全教育,搞不好就会弄成清朝版的何不食肉糜。

明若不愧是做过皇帝的人,和她一比,胤禛考虑问题,还是太过片面了。

温和地打发走了那群小孩之后,明若忍不住叹了口气,无论到什么时候,百姓的日子,总是不好过呀。

百姓过不好,就是当权者的失职。

前世他继位之后,一连十三年,不是在紫禁城处理公务,就是在圆明园处理公务,再没有机会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也不知道在他的治下,老百姓的日子有没有好过一点?饭碗里的粥有没有稠一点?那棵槐树真的很大,树冠铺展开来,直径能有一丈。

此时正是中午,太阳大得很。

但他们站在槐树下,却只觉一片阴凉,简直比屋里摆了冰鉴还要舒爽。

那群孩子很快就摘够了一篮子,欢快地和他们摆手道别,一蹦一跳地回家去了。

这般的无忧无虑,感染力极强。

无论胤禛还是明若,都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唇角。

小孩子都走了,两人也不必担心会误伤他们,开始围着这棵槐树转来转去。

或许是心里惦记着《南柯太守》,两人很容易就发现,槐树上来来回回的有很多蚂蚁在爬动。

此时明若还未正式修行,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出什么。

但在胤真眼中,这些爬动的蚂蚁身上灵光隐隐,明显不是普通的蚂蚁。

看来,这大槐树上的精怪,果然是蚂蚁。

明若没看出什么来,就询问地看向胤禛,胤禛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两人也没有打草惊蛇,一边看一边嘀咕着这槐树好大,也不知道涨了多少年头了……顺着蚂蚁爬动的方向,找到老巢所在之后,便装作对槐树失去了兴趣,慢悠悠地回城去了。

远离了槐树之后,明若便道:就那侍卫所说,他们俩失踪的地方是城西,莫不是李家庄里的那窝精怪作祟?胤禛道:趁着天色还早,咱们去那李家庄看看。

好。

工作狂明若当然没有意见。

两人也没有回客栈叫侍卫,直接穿城而过,从西门出去了。

出了西门之后,两人一边走一边打听李家庄在哪里。

走了半个时辰之后,明若实在是走不动了。

是她忽略了,今生他虽然也练过骑射,但毕竟是自幼养在闺阁里的小姑娘,无论是体力还是耐力,都不能与前世相比。

一开始胤禛也没有察觉,只是觉得越往前走,明若的话就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了喘气声。

直到他发现明若没有跟上来,停下脚步扭头一看,才发现对方正撑着一截残壁,不住地喘息。

你……他想问你怎么了,却猛然发现这是句废话。

索性他也不问了,干脆利落地走到明若身前,转身蹲了下来,上来吧。

看着少年尚且单薄的臂膀,明若微微发怔,竟难得多了几分扭捏,这……不太好吧?男女授受不亲。

这都什么时候了,就别男女授受不亲了。

胤禛掏出两张神行符贴在腿上,催促道,你再磨蹭,天都要黑了。

明若:…………——你说的虽然有理,但完全没理会到我的重点。

面对一个钢铁直,明若还能怎么样呢?她只能乖乖趴到了他的背上,以免这个不解风情的再说出什么话,来把她噎得不上不下。

这就是了嘛!胤禛嘀咕道,反正这辈子咱俩已经绑一块儿了,那就谁也别矫情。

明若……明若权当自己什么也没听见。

胤禛叮嘱道:方向我已经问清楚了,现在我要加速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什……走了!尚且茫然得明若,被陡然冲面而来的风呛得直咳嗽。

咳咳咳咳……原来这个加速呀,好快!比方才远了一倍的路程,这一回却只用了一盏茶的时间就走完了。

李家庄虽然是一处庄园,其实占地面积并不大,里面盖的房子也都是土坯房,更没有什么三步一石步一景的。

这小庄子也是有主的。

两人不想打草惊蛇,就找了一处没人的围墙,胤禛抱着明若越墙而过。

也是他们的运气,刚在庄园内落下,胤禛就察觉到,不远处的蔷薇架下,有一处灵气特别浓郁的所在。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

胤禛盯着花丛中嗡嗡飞舞的蜜蜂,微微一笑便是成竹在胸。

一落地,明若便赶紧远离了他,企图快速散去脸颊和耳垂上的热度。

听见他的话,明若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就是这些蜜蜂?胤禛点了点头。

那我们要不要抓两只蜜蜂回去审问,顺便打草惊蛇?不管是城东的蚂蚁,还是城西的蜜蜂,总得找一个突破口。

胤禛沉吟了片刻,却摇了摇头,不必,咱们先回去。

明若虽然疑惑,却觉得他必然是有别的打算,便也没有异议。

来的时候要问路,所以耽搁的时间多。

回去的时候有神行符加持,也就用了一刻钟。

这时候还是下午,那些侍卫们有的出去找揆叙了,有的出去找胤禛了,一个都不在。

两人叫小二打了盆清水,稍稍清洗了一下头脸,便一起进了胤禛的房间。

你有什么计划?面对自己人,明若一向喜欢开门见山,不爱试探来试探去地浪费时间。

胤禛道:什么计划都得等明天再说,现在我是什么计划都没有。

你……一直对他期待很高的明若气急,救人如救火,不懂这个道理?既然没有计划,方才你为何不抓两只蜜蜂回来问问?你别着急。

我之所以叫你回来,是因为我有一种预感……预感?明若被他给气笑了,隆科多就不说了,揆叙对你可是忠心耿耿。

你竟然把他的安危,寄托在自己那虚无缥缈的预感上?纳兰揆叙这个人,明若还是了解一点的。

上辈子这位对八阿哥可谓是忠心耿耿,哪怕八阿哥已经被革爵圈禁了,他依旧痴心不改,最后也因此被和阿灵阿一起被问罪了。

这还不算,由于雍正皇帝爱给人起外号的毛病,揆叙可是连死后都不得安宁。

原本他去世之后,因生前功绩谥号文端。

但雍正二年,在八阿哥被问罪之后,揆叙不但生前的官爵全部被追夺回来,连谥号都给削了,墓碑上的铭文改成了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

当时雍正是舒爽了,但这种行为也在士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文人都重名声,而谥号就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好的谥号更是文人毕生所求。

像这种死都死不安宁,死后还要担忧自己的事后会被削去的事情,自然会遭到文人的抵触排斥。

可以说,雍正皇帝在当时的名声不好,有一大半都要归功于他这过于率性的性情。

但凡他的性子圆滑一点,眼里能揉两颗沙子,只怕当代就有人为他歌颂歌功颂德,也不用后人提他翻案了。

对于揆叙的一根筋,明若有深刻的了解。

也正是因为了解深刻,她很肯定,今生的揆叙既然选择了追随胤禛,那就一辈子都不会背叛。

正因如此,见胤禛对揆叙的安危如此轻忽,她才会觉得失望愤怒。

她对自己人从来都是掏心掏肺,生怕给的不够多,哪里见得了这个?你先别激动。

胤禛急忙安抚她,等你真正踏入修行了,就会明白,修行之人的心血来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明若定定地看了他许久,见他神色始终诚恳,目光也并无半点闪烁,这才相信是自己误会了他。

只是她性子强硬惯了,如今又对胤禛生出了不可言说的心思,自然不愿在他面前认输低头。

好在胤禛也不在意,见她一脸倔强地别过头去,耳根和脖根却是一片通红,先知道这真是不好意思了。

他暗暗一笑,轻轻接过了话题,你从没走过这么久的路,想来脚上都出燎泡了。

如果你不介意,我去叫小二打点热水,替你上药如何?若是从前,明若还真不介意。

可是如今,却由不得他不介意。

不必了,我自己带了金疮药,回去自己上药就行。

说完,起身就要回自己的房间。

胤禛追了两步,若真起了燎泡,须得把泡挑破再上药才好的快,你自己下得了手吗?这有什么下不了手的?我以前有是没这么干过。

明若嗤笑了一声,重重地替她关上了房门。

上辈子他掌正红旗,随着康熙出征葛尔丹的时候,由于长时间骑马,大腿内侧磨出了水泡。

那时候可没有女太监供他使唤,大腿内侧又属于比较私密的部位,他只能狠狠心自己处理。

瞧不起谁呢?胤禛讨了个没趣儿,不由讪笑着摸了摸鼻子。

出去找他的侍卫陆陆续续都回来了,跟着压抑们找揆叙的,则是等到天彻底黑透了,才结伴而回。

不用多说,凡人的实力找了一整天,一无所获。

先前回来报信的那个侍卫忐忑得很,一看见胤禛就直接跪下了,四爷,属下该死,属下该死!本是存着将功折罪的心思,但这一天找下来,半点线索都没有。

他更加怀疑,此事并未人为,而是妖孽之流。

他一个凡人,如何对付得了妖物?罢了,日后当差更小心就是了。

胤禛温言安抚了她两句,就叫所有人都下去了。

当天夜里,所有人都睡下之后,客栈外围突然出现一股浓郁的花香。

一直在警惕的胤禛心中一动,悄然在防护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然那股花香凝成一线,从那缺口处钻了进来,先是在胤禛的房门外徘徊了一阵,接着就顺着窗户缝,钻进了明若的屋子里。

第二天一大早,胤禛刚洗漱完毕,明若便来敲门了。

见她满脸诡异之色,胤禛笑着挥退的侍卫,问道:昨天晚上,你做梦了?你怎么知道?明若震惊了。

胤禛道:原本对方是想托梦给我的。

但我身上不但有龙气,还身怀异宝。

对方近不了我的身,只好转道去找你了。

明若:……好吧,我的确做梦了。

——被你一说,我做的这个梦好像还挺掉价。

作者有话要说:蚂蚁精出自唐传奇《南柯太守》,蜜蜂精出自聊斋志异《莲花公主》。

原本的两个故事,都是男主浪漫艳遇记,这里被我改成恐怖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