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到棉城废墟的时候,似乎指的就是我们发掘的这些遗址,这个庞大的城市。
然而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任何一个拉比特社会学者都不会抛弃一个城市的食品工业来单独分析这个城市,同理,如果我们要分析棉城遗址,那么就必须同时分析棉城周边广袤的地表资源——它们等同于古曼人的食品工业穴地。
由于地质运动,我们无从得知棉城高原地带在一亿两千万年前是什么样的地貌,但是毋庸置疑,根据排泄物内的微量元素分析,棉城人食用的东西大多来自于周边的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地表资源。
在食品匮乏真正出现之前,生存压力就已经形成,并且日益加剧。
生活垃圾里,被抛弃的耐用品减少,工业用品也减少,这说明古曼人当时已经开始小心翼翼节缩自己的生活开支。
但是从某个时候起——也许是动乱,也许是饥荒——整个棉城都陷入了饥饿恐慌状态。
垃圾填埋被中止了,日常工作被抛弃了,钱币买不来食品——绝望的古曼人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一个极端的做法:抛弃城市,前往广袤的乡村。
这迥异于我们祖先的做法,饥荒中,城市是第一个迁徙目标,因为城市有更大的食品穴地。
然而古曼人没有食品穴地,城市无法喂养它的居民,因此棉城的古曼人不得不前往乡村,那里有他们自己的食品工业。
但是,乡村正是因为饥荒和无力喂养,才停止了向城市的食品供应,种植业开发了每一寸土地,以至于这些城市的流民甚至没办法开辟一小块自己的土地来养活自己。
城市的荒弃还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棉城周边的种植业绝非孤立生产,他们依赖大量城市生产的土壤添加剂来提高种植产量(我们发掘了一个这样的工厂,它生产的绝大部分人造物质都可以在棉城年代地层土壤里发现)。
而城市荒弃后,种植业无法得到工业产品,因而产量继续下降,能够喂饱的人更少。
我必须非常痛苦的承认,在末尾数年的发掘中,我们发现了大量被啃食过的古曼人骸骨——那个年代,古曼人已经进入了人吃人的疯狂状态。
除此之外,人口的剧减带来了另一个大规模的气候反应:在古曼人的全盛期,他们人为或者半人为地制造了大气圈的温室效应,虽然这带来各种麻烦,但是可以想象,温室效应对种植业有着更好的促进效果。
而人口剧减后,温室效应在十到二十年内就急剧回落,甚至带来了一个小冰河期。
这使得本来就已经复归原始状态的种植业遭到了进一步的打击,并且使得古曼人的人口再次减少。
然而,这些仍然无法说明古曼人的迅速消亡,因为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期,根据棉城废墟及其周边分布的预估,整个安大陆上至少还有一亿左右的古曼人。
这个人口基数足以令他们重建一个文明,虽然可能比起从前的奢侈好日子来要贫穷许多,但是至少可以相互扶持着生存下去。
那么,是什么成了促使古曼人灭绝的最后一击呢?这要从棉城废墟东部的新城说起。
尾声:孤舟这座新城位于棉城废墟的东部,靠近一片冲积地层——据推断这里在一亿多年前可能是一片平原。
当我们发掘到新城的时候,曾经对它的年代争论不休,因为这座新城的年代正好介于断裂时代和古曼人灭绝之间,在那个绝望的时代,古曼人仍然有能力建造一座新的城市吗?答案是:能。
这座城市相当小,生产、居住都非常集约化。
而最近发掘出的一些线索说明了它的用途。
这是一座发射太空飞船的工业基地城市。
根据我们的计算和分析,在古曼人灭绝之前,这里至少发射了上千艘飞船,它们的推力和功率之大,不可能用于任何地球上的交通,而只能是一次次前往星际的飞行。
之前我们曾经说起过,当棉城陷入重重压力的时候,其它古曼人的城市仍然有一些在生存着。
古曼人的文明曾经遍及全球,这说明崩溃来临之时,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之间曾经勉力彼此支持——最终一块儿完蛋。
我们无从推测幸存的古曼人为何要集中所有的残余文明力量来发射这些大型飞船,也许他们太过贪恋以往的辉煌岁月,而地球资源已经耗竭,他们决定前往远方寻找新的星球。
也许是他们不愿意回到祖先的农织生活里去,从而决定全力一搏。
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从资料上来看,古曼人灭绝后期的小冰河期持续了大约数千年之久,他们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而且还面临着文明的退化。
如果他们留在地球上勉力生存下去,那么也许数千年后可以再度崛起,但是之前已经取得的成就,已经品尝过的辉煌都将烟消云散。
把你自己放到古曼人的境地去想一想,你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古曼人选择了另一种途径:集体逃离这颗贫瘠寒冷的星球,投身宇宙。
然而,这是一次悲哀的航行,我们从未在金星、火星或者太阳系的其它星球上发现古曼人的遗迹,也许他们选择了更远的某颗行星。
但是,姑且认为古曼人的飞船可以支持一百年,并找到了某个星球定居下来——在当时残余的社会条件下这是最乐观的极限——很显然,一亿两千万年来,他们从未回来过。
你会抛弃你的故园再也不回头吗?即使你已经过上了无比富足的生活?我认为,古曼人的最后孤舟肯定已经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或者在找到殖民地后因为各种原因而消亡了。
一亿两千万年的岁月实在太过久远,即使是把最早的古曼人化石也算上,他们才不过生存了六十分之一于此的时光。
那么,回到开篇,我的家乡。
白林这个小镇之所以衰落,恰恰是因为它周边的城市开始崛起,如今,白林已经沦落成米提斯城食品工业系统的一部分,正像古曼人的城市以它周边的土地为食一样。
我们——拉比特人——正在迅速崛起,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我们越来越像那些久远时光之前灭绝的巨人们……而这也是我撰文的初衷。
古曼人跨越了他们的极限而跌入灭亡。
那么,我们的极限在哪里?即使是穷尽地下五神[14]的智慧,也不可能在我们面前划下一条清晰的线条,告诉我们:越过此地,便是灭亡。
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智慧去探究,用我们的头脑去思考。
我们不是用尾巴领路的原始生物,我们也不是古曼人。
我们是拉比特人,这个星球上如今仅有的智慧生物。
但是当我第一次见到那片棉城废墟的时候,我曾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那些古曼人,他们曾经拥有智慧和文明,曾经繁荣,曾经遍及整个世界——然后灭亡。
我为我窥到了智慧的尽头而哭泣不已。
End。
--------------------------------------------------------------------------------[1] 生化厂:依靠生物化学生产日常用品的工厂,拉比特人——创作这篇文章的智慧生物的文明从不使用火。
[2] 地表资源管理局:类似政府的机构。
[3] 窑洞:拉比特人居住在地下。
[4] 热藻:生化发热的藻类是拉比特人最基本的取暖方式——之前已经说过,它们居住在地下,从不生火。
[5] 旬:拉比特人的计时单位之一,一个月相月的四分之一为一旬,每旬八天。
[6] 城市体积:拉比特人的城市建筑在地下,因此不仅计算面积,还计算纵深,以体积衡量大小。
[7] 尾尖:拉比特人有尾巴——你去提一只老鼠来看看吧。
[8] 拍:一拍相当于一天的八分之一,是拉比特人的计时单位。
事实上,拉比特人的计数全部是基于他们左右手四根手指的八进制,但是为了便于理解,这里换算成了我们熟悉的十进制计数方式。
[9] 磨牙棒:拉比特人的牙齿——主要是门牙生长过快,需要经常磨一下。
[10]古曼人崇拜会和神圣智慧姐妹会:这是两个宗教组织的名字。
[11] 尾长尚不自知:拉比特人的自谦说法,类似于我们的不自量力。
[12] 高分子碳化合物:塑料和橡胶[13] 拉比特人一胎生育四个到六个孩子,父母必须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选择其中最强壮或者聪明的一个,并且对其余孩子实施安乐死。
这种残酷的传统做法源自拉比特社会长年来的人口压力问题,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千三百多年。
近年来,有些地方开始实施子宫内杀胎,这样可以令胎儿发育更好,也可以减轻父母的悲伤,但是由于这样单独在子宫内发育的胎儿过于肥胖,很难通过产道,因此只能剖腹产——这增大了危险系数,并令此方法陷入争议。
[14] 拉比特人崇拜大地,而非天空。
《古曼人棉城遗址调查手记》 作者:迟卉好看经典的科幻小说尽在『乌拉科幻小说网』!网址:www.wulal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