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然站在河岸上观望的人来说,懒洋洋地坐在一条旧划船里的三个人,像是一般周末出去钩鱼的人。
好,西格蓝姆,你说吧。
为什么要巧立这么个名目,为什么要把一条破船捞上来?海军上将,我们从头说起吧。
首先我负责政府中一个高度机密的部门叫做米塔处。
我们的工作是设想出将来会出现的概念,然后设法使之成为有效的工作系统,米塔处设计出一种防务系统,代号叫做西西里计划……西西里计划?我们是用国际象棋中西西里防御这一个名称来命名的。
这个计划是微波激射原理的一个变化方案。
比如说,我们让一定频率的声波穿过带有已激发原子的媒质,就可以把声音激励到极高发射状态。
这和激光相类似。
肯伯说。
在某种程度上相类似。
西格蓝姆答道,不过激光射出狭窄的光能束,而我们发出的是宽阔的扇型声波场。
那除了震破许多人的耳鼓以外。
桑德克说,还有什么用处呢?你总记得小学里学过的东西,海军上将,声波是以圆圈形散播出去的,就像池塘里扔进一块石子产生的波纹一样。
大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它就在大气中散开,把空气粒子推向未释放出的力量的前方,把它们压缩成为一堵紧密的、穿不透的、直径几百平方英里的墙——你们很容易看出它的潜在能力——向美国发射的任何敌方导弹碰到这个无形的壁障,在它进入目标地区之前,早就粉身碎骨。
真的……真的要搞这个系统吗?肯伯迟疑地问。
真的,海军上将。
我向你保证,抵挡导弹全面进攻所需的一批设施已经在建设之中了。
西西里计划不是武器,它纯粹是保护我们国家的一种科学方法。
这跟泰坦尼克号有什么关系?要把声波激励到最适宜于发射的程度,需要一种叫作的元素。
我们急于要得到的就是这个东西,先生们,因为世界上唯一已经知道的大量矿石,早在一九一二年由泰坦尼克号运回美国了,明白了。
肯伯点点头,那么打捞这条船是使你们防御系统能成事实的最后一着罗?只有的原子结构才能发生作用。
把它的已知性能输入电子计算机,我们就可以拟订出三万比一可能成功的计划。
肯伯又抛出了他的鱼饵:你是位实事求是的思想家,西格蓝姆,我承认这一点。
可是你怎么知道,能把泰坦尼克号整个打捞上来呢?在海底泡了七十五年,它也许成了一大堆生锈的垃圾了。
我的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有一种看法。
桑德克说。
他把鱼杆放到一边,打开鱼具箱,拉出一个信封:你看看吧。
他把几张4×5的照片递给肯伯。
像是一大堆海底垃圾。
肯伯说。
说得对。
桑德克答道,我们潜艇上的摄影机老是碰到过往船只扔下去的垃圾。
他指指最上面的一张照片:这是在离百慕大四千英尺的地方找到的,船上做饭用的一个炉子。
第二张是个汽车发动机上的滑轮,在离阿申群岛四千五百英尺的地方拍下来的。
这两样都无法确定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这个,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架格拉曼F4式飞机,是在冰岛附近一万英尺深的地方发现的。
肯伯拿着下一张照片,伸直手臂: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是塞福一号在考察洛拉莱急流时,对发现的东西的现场照片。
乍一看像是一般厨房用的大漏斗,后来发现是个喇叭。
它是泰坦尼克号船上的。
肯伯叹了口气,把照片还给桑德克。
他从鱼网里抽出一瓶啤酒,啪一声打开塞子:你想说明什么问题?首先,桑德克说,那架F4型飞机百分之九十是铝,你知遵盐水侵蚀铝侵蚀得厉害。
可是那架飞机在海底四十多年,看来跟刚出厂的新飞机一样。
喇叭也是这样。
你能解释吗?海洋局两位最能干的海洋学家正在用电子计算机整理数据,目前一般推测是由于几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探海底下缺乏危害性的海生物,底层海水含盐量或盐浓度低,深水水温差不多到冰点,还有含氧低。
肯伯考虑了一会儿:你要我干什么?保护我们。
西格蓝姆答道,如果苏联得知我们在干什么,他们除了打仗以外会想尽一切办法阻碍我们,抢走。
这一点你们尽可以放心。
肯伯说。
他的语声突然变得果断了:你们打捞泰坦尼克号的工作一定能得到保护,西格蓝姆翻天复地。
这件事我可以向你作钢铁般的保证。
桑德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乘你那么慷慨的机会,乔,请问是不是能借用一下莫多克号?莫多克号?肯伯重复了一下,她是海军中最好的深水打捞船。
我们也需要那条船上的船员。
桑德克得寸进尺地说。
肯伯让冰凉的啤酒罐头滚过他的前额:行,莫多克和它的船员都是你们的,外加你们还需要的人和装备。
西格蓝姆吁了口气:谢谢你,海军上将,我很感激。
可是那个样,或者不管你们叫什么,在海水里浸了那么多年,不会失去它的性能吗?谁知道呢?谁都不曾有过足够数量的,足以弄清它在备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
西格蓝姆说。
那它可能失效。
要是安全地锁在泰坦尼克号的保管库里,还不至于失效。
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个保管库是防水的。
这是一场大赌博。
光是打捞起泰坦尼克号的经费就不可想象,谁付钱?桑德克问。
财务由米塔处负责。
你认为要花多少钱。
我一定要这笔款子悄悄转到海洋局年度工作预算里去。
有个两亿五千万,总可以干起来了。
这比我们的估计还少一些。
我说你别把自己框住。
为了保险起见,我另外再给你加上五亿。
《激流考察队》作者:[美] 加斯勒(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