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025-03-30 09:03:12

又过了十一个月。

这段时间的变动比较大。

怀娥受了洗礼,加入了格列格的教会。

教授因身体越发赢弱而不得不放弃教学工作。

迈克则开始写起诗来。

扬基队一直没有走出低谷。

如果他们以小比分输掉联赛,付钱给教授我还无话可说,但一个赛季里就从三角锦旗得主衰败到这种地步——所以干脆不看他们的比赛了。

教授的病是装出来的。

他这个年纪的人,没有谁身体赶得上他。

他每天在旅馆房间里锻炼三小时,穿着三百公斤重的铅质睡衣睡觉。

我和怀娥也是如此。

她恨透了铅睡衣。

我觉得怀娥不会骗我说自己穿了铅睡衣,其实只穿着平常睡衣睡得舒舒服服。

不过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还没跟她上过床呢。

她已经成了戴维斯家里的一员了。

只花了一天,她对姆姆的称呼就从戴维斯女士变成了姆姆女士,再一天,成了姆姆。

现在则是手臂环着姆姆的腰,一副亲热的样子,叫法也改成了咪咪姆姆。

当斑马文档中显示怀娥不能再回新加坡时,西迪丽斯将她带到自己的美容院里,花了几小时,为她做了个小小的手术。

手术后她的皮肤依然暗黑,不过这次再也洗不掉了。

西迪丽斯还为怀娥做了头发,仍然的黑色,看上去很乱,好像没有好好地梳理的样子。

另外还做了些细节处理——不透明的指甲油,脸颊和鼻孔里插入了整形模具。

当然,她那副黑色的隐形眼镜也得继续戴着。

等西迪丽斯弄完,怀娥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与人幽会,从此不必担心自己的妆容了。

现在她完完全全变成了有色人种,有世系可循——泰米尔人,有点安哥拉血缘,德国人。

我也不再叫她怀娥,开始管她叫怀玛了。

她太漂亮了,每次袅袅地走在廊道上,身后总跟着一群群男孩子。

她开始向格列格学习农事,但遭到了姆姆的反对。

怀娥高大,聪敏,也很勤快,但农场上基本都是些男人的活。

只要她在农场,家里包括格列格和汉斯在内的男劳力干活全都心不在焉了。

她干的那点活儿还不够抵销男人在她身上浪费的时间呢。

所以怀娥重新回去做家务。

后来,西迪丽斯把她带到美容院去当了帮手。

教授有两个用来赌马的账户,一个主要是按照迈克总结的首席见习骑师规律下注,另一个则按照他自己所谓的科学系统下注。

但到了2075年7月,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赌马其实是一窍不通。

从那以后他就只用迈克的系统了,同时增加赌资,分散赌注。

  教授赢来的钱用来支付社团的花费,而迈克欺诈得来的钱则用于资助建造弹射器。

但教授对赌马已经失去兴趣了,只是根据迈克的指示下注。

他也不再阅读赛马杂志了。

伤心啊。

当一个赌马老手歇手的时候,他生命中的某种东西就消失了。

柳德米拉生了个女儿,他们说头胎生女孩代表好运。

我也很高兴——每个家庭都得有个女孩。

怀娥在助产方面的纯熟技能令我们的女人们很是吃惊,然而她对照顾孩子的无知也让她们惊诧不已。

我们的两个大儿子总算都娶了亲,十三岁的特迪也被招进了别人的家门。

格列格从临近的农场雇了两个小伙子。

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住。

六个月后,他们就被招进了门——事情办得并不草率,我们彼此认识很多年了,家族之问也有多年交情。

自从柳德米拉成婚,我们一直面临男少女多的不平衡状态,现在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

另外,这些年家族一直没有招丈夫进门,那些儿子还没成婚的妈妈难免眼馋,闲言碎语自然是少不了的——姆姆觉得那些人根本高攀不上我们家族,所以也懒得与他们理论。

现在,这个问题也不复存在。

怀娥把西迪丽斯吸收进了自己的支部。

而西迪丽斯又新招募了其他一些助手,组建了自己的支部。

于是,美你美容院成了这场颠覆活动的基地。

我们开始利用孩子送信,让他们做一些孩子能做的事——他们在走廊上监视或跟踪比大人更适合,不容易引起怀疑。

西迪丽斯掌握了这个窍门,后来,她在美容院招募的那些女人全都学会了利用孩子这一招。

没过多久,她就找到了很多小孩。

这些孩子随叫随到,这样阿尔瓦雷斯所有的眼线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了。

有迈克监听所有电话,又有孩子监视他们的行动,每一个眼线的一举一动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根本无法获得任何我们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信息。

只要眼线们从家中出发,或离开工作地点,随便去什么地方,孩子们马上就能知道——孩子们随时待命,队伍庞大。

一个小孩打电话报告情况,另一个立即可以接上他进行新的监视。

不久,我们不必等到阅读斑马文件,就可以知道眼线们的电话内容了。

如果他们不在家里,而是在酒吧打电话,对他们可就更不妙了。

有了我们的贝克街非正规军,眼线还没拨完电话,迈克已经等着听了。

孩子们找到了阿尔瓦蕾斯在月城的副手。

我们知道他肯定有这么一个帮手,因为那儿的奸细都从来不通过电话向阿尔瓦雷斯汇报。

他们也不可能是阿尔瓦雷斯招募的,因为这批人谁都没有在政府综合大楼工作。

阿尔瓦雷斯本人又只在有地球方面的重要人物来访,需得他亲自负责警卫时,才会进入月城城区。

后来发现,他的副手原来有两个:一个老家伙,曾经是个囚犯,现在在老圆顶摆了个柜台,卖点糖果,报纸,也下注赌马:还有一个是他儿子,在政府综合大楼任公职。

每次都由儿子将情报带进去,难怪迈克一直听不到他们的谈话。

我们没有打草惊蛇。

不过,从此我们就能比阿尔瓦雷斯提早半天收到眼线的现场报告了。

这些情报挽救了我们七个同志的生命,这都得归功于那些五六岁的孩子们。

荣誉归于贝克街非正规军!贝克街非正规军,不知道是谁替他们取的名字,我认为是迈克的杰作。

我充其量不过是个福尔摩斯迷,他却真的认为自己就是福尔摩斯的哥哥迈克洛夫特……不过我也不敢说他肯定不是。

现实是个很难把握的概念。

孩子们并不这样称呼自己,他们一群群,一伙伙,各群有各群的名字。

我们也没有告诉他们什么可能危及他们生命的大秘密。

至于为什么要他们做这些事,这些解释工作西迪丽斯都交给当妈妈的自己了,只要不告诉他们真正的原因就行。

只要是神秘有趣的事,孩子们都愿意做。

看看他们的游戏就知道了,许多游戏都是得动动脑子的。

美你沙龙成了信息交流中心——女人们的消息比《月球日报》还灵通。

我敦促怀娥每晚向迈克汇报,并且不要做任何删减,不要专挑那些看上去重要的东西汇报。

只有在迈克把一则消息同上百万个其他事件联系在一起以后,你才可能知道它是否重要。

美容院同样也成了流言的发源地。

起初,党组织发展很慢。

但是后来,三人支部这种制度的威力渐渐体现出来,加上维和重骑兵比以前的警卫更让人难以忍受,于是党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由于人数不断增加,我们也开始加快了宣传步伐。

反动言论,公开颠覆,地下活动,阴谋破坏,各种手段都用上了。

一开始,这一切都由芬·尼尔森主管,当时的宣传活动还比较简单,同时又很危险(过去暗藏的政府间谍实在太多了)。

到现在,相当一部分宣传以及与宣传有关的工作都交给了西迪丽斯。

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散发些传单之类的事。

宣传品从来没有出现在她的店里、我家里,或是酒店的那个房间里。

散发工作交给孩子们完成,他们年纪小,还不认得字呢。

西迪丽斯还是整天忙着给人做头发或其他什么的,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有天晚上,我一时兴起拉了西迪丽斯在大道上散步,西迪丽斯挽着我的胳膊。

突然,我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还有那似曾相识的身影:胡萝卜红的头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皮包骨头的样子。

她十二岁的样子,正是女孩子充分发育、身材丰满圆润之前迅速拔高的阶段。

我觉得认识她,但说不上为什么,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见过她。

我说:嗨,亲爱的,看前面那个女孩子,橘红色头发,没用衬垫的那个。

西迪丽斯打量一番,说:亲爱的,我知道你的品位很古怪,可她还是个孩子。

去你的。

她是谁?鬼才知道,要我叫她停下吗?突然间,我的记忆如电影一样一一闪过。

我真希望怀娥现在和我在一起——但是我和怀娥从不在公开场合一同出现。

这个瘦弱的有着一头红发的女孩参加了那次聚会,就是肖特被杀的那个聚会。

当时她靠墙坐在前面的地上,睁着一双大眼睛,表情严肃,听得很认真,还不时热烈鼓掌。

再一次看到她是在一个自由飞行轨迹的末端:她蜷得像个球一样从空中划过,撞在一个黄外套的膝盖上。

接下来,我又把那个黄外套的下巴给打烂了。

我和怀娥能活着,自由地生活,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在那千钧一发之际的果断行动。

不,别和她说话。

我告诉西迪丽斯,不过我想盯着她。

要是你的非正规军在这儿就好了。

真该死!等等,打个电话给怀娥,五分钟之后你就会有一个的。

我的妻子说道。

我打了电话。

然后和西迪丽斯继续慢慢逛着,不时浏览一下商店的橱窗,因为我们跟踪的目标也在看橱窗里的东西。

七八分钟之后,一个小男孩向我们走过来,停下脚步喊道,梅布尔阿姨好,乔叔叔好!西迪丽斯拉起他的手说:你好,托尼。

亲爱的,你妈妈最近怎么样?很好,之后又轻声加了一句,我叫乔克。

对不起,西迪丽斯轻声对我说,你盯着她。

然后带着乔克进了一家糖果店。

她出了商店,赶上我,乔克嚼着棒棒糖跟在后面。

再见,梅布尔阿姨!谢谢!他蹦蹦跳跳地走开了,不时转个圈儿,最后在那个小姑娘旁边停了下来,开始看橱窗展品,嘴里还不断地吮吸着棒棒糖。

我和西迪丽斯回家了。

报告在家里等着我们。

她进了‘摇篮孤儿院’,还没出来。

继续跟踪她吗?再跟一会儿。

我对怀娥说,然后问她记不记得那女孩子。

她记得,但同样不知道她是谁。

你可以去问问芬。

还有更好的办法。

我给迈克拨了电话。

这办法果然不错,摇篮孤儿院正好有电话,所以迈克可以监听。

他花了二十分钟时间才获取足够的信息进行分析——许多人的声音混在一起,年纪都很小,根本分辨不出性别。

但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曼,有三个人的声音符合你描述的年龄和身体特征。

但其中两个名字听起来像男孩,第三个每次有人叫‘黑兹尔’就会答应。

喊叫这个名字的是个年纪较大的女人,好像是管黑兹尔的人。

迈克,查一下过去那个组织的文档,看看有没有叫黑兹尔这个名字的。

有四个黑兹尔,他马上回答道,就是她了:黑兹尔·米德,青年同志辅助队成员,住‘摇篮孤儿院’,生于2063年12月5日,体重三十九公斤,身高……真是神速!谢谢你,迈克。

怀娥,取消跟踪。

干得不错!迈克,打电话给唐纳,把这个消息传下去,这是个难得的好同志。

吸收黑兹尔·米德的事就交给女人们去办了。

两个星期后,怀娥把她带到我们家来,我才再一次见到她。

但在那之前,怀娥交上来一份报告,其中涉及对我们方针政策的改动。

西迪丽斯的支部人员已满,但她很想要黑兹尔·米德。

另外,西迪丽斯不敢肯定是否能够招收未成年的孩子。

我们的制度只允许招募十六岁或十六岁以上的成年人。

我把这件事提交亚当·塞勒涅和执行支部,并表明了我的态度,据我理解,三人支部的制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而不是对我们进行制约。

我看让塞西莉亚同志再增加一个成员也未尝不可,况且这也不会给我们的安全带来实质性的威胁。

我赞成,教授说道,不过,我建议让她做个编外人员,不必纳入塞西莉亚支部。

我的意思是她不必了解支部中的其他成员,除非是完成任务的需要。

而且,我认为她这个年龄招募为正式成员有些不合适。

真正的问题还是她的年龄。

我同意。

怀娥发言了,我本来也想说说这孩子年龄的事。

朋友们,迈克说道,语气中透着点缺乏自信(几星期来这还是头一次。

现在,他已不再是孤独的机器,而是充满自信的行政首脑亚当·塞勒涅了)——也许我应该早点告诉你们,之前我已经做过类似的变通了。

当时我没觉得需要什么讨论。

这不一样,迈克,教授安抚他说,当主席的必须运用他自己的判断。

我们规模最大的支部是哪个?第五组。

这是个双重支部,一重三人,一重两人。

这没什么。

亲爱的怀娥,西迪丽斯真想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为我们真正的成员吗?有没有告诉她必须要有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另外还必须告诉她,革命中会有流血牺牲,动乱,还有各种可能出现灾难。

小姑娘要求的正是这些!可是,我的小姐,我们拿生命冒险,是因为我们已经成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冒这种风险,我们需要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

孩子们并不知道有一天死亡会真正降临到他们身上。

如果要对‘成年’下一个定义,那就是一个人到达明白他一定会死,而且能够坦然接受死亡的年纪。

教授,我说,我自己就认识一些个子很高的孩子。

我敢跟你打赌,他们肯定是我们的人。

不跟你打这个赌,伙计。

不过我估计他们中至少有半数是不合格的,到头来,我们会通过惨痛的教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怀娥坚持道:教授,迈克,曼尼,西迪丽斯觉得这孩子已经是个大人了。

我也有同感。

曼,你呢?迈克问道。

得想个办法让教授亲自见见她,他就会明白了。

我个人很欣赏她,尤其是她那种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然我也不会提这事儿了。

最后我们休会结束了争论,此后这事就没有再谈起了。

过了不久,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又见到了黑兹尔,是西迪丽斯请她来的。

看样子她并不认识我,我自然也没说见过她了。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她老早就认出了我。

倒不是因为我的左臂。

她记得当时有一个从新加坡来的高个子金发女人给我戴了顶帽子,还吻了我。

另外她也早认出了怀娥明,她听出了怀娥明的声音,这一点怀娥永远也伪装不了。

也有出入。

我只得又一次介入,而姆姆也做了些让步。

她把黑兹尔安排在一所离西迪丽斯的美容店很近的培训学校上学。

也就是说,就在十三号气密闸门附近,旁边就是美容院(西迪丽斯的生意很不错,因为离家很近,我们直接把水接到了她的店里,所以用水毫无限制,使用过的水我们也用回流管道回收了)。

早上黑兹尔去上学,下午就在店里帮忙,缝缝浴袍,发发毛巾,洗洗头,学着做这个行当——以及其他任何西迪丽斯叫她做的事情。

而其他任何西迪丽斯叫她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当贝克街非正规军的统帅。

黑兹尔人还小,没有什么阅历。

但她一直和比她小的孩子们打交道。

孩子们喜欢她,她可以说服他们去做任何事。

她明白他们的语言,而大人们却觉得孩子们的许多话只不过是胡扯而已。

她是联系党和最基层的辅助团体的桥梁。

她可以把我们布置的琐事编成游戏,让孩子们按她制定的规则来玩,但从不会让他们知道这对于大人们而言是如何的重要,只是告诉他们,这对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举个例子。

比如说,一个还不识字的小孩在散发宣传品时被当场抓住。

这种事发生过许多次。

我们来看看这些孩子在接受了黑兹尔灌输给他们的思想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大人:宝贝,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儿弄来的?非正规军:我才不是宝贝呢,我是个大男孩了。

大人:好吧,大男孩。

你是从哪里弄到这些东西的?非正规军:杰姬给我的。

大人:杰姬是谁啊?非正规军:杰姬。

大人:那么这个男孩姓什么?非正规军:谁?大人:杰姬。

非正规军:(轻蔑地)杰姬是个女孩。

大人:好吧,好吧,她住在哪里?非正规军:谁?就这样转圈子——所有关键问题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模式:杰姬给我的。

既然杰姬并不存在,他(她)也无所谓有无姓名、家庭住址或是固定的性别。

这些孩子一旦意识到愚弄那些大人是多么容易时,他们就开始乐此不疲了。

传单顶多被没收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即使是维和重骑兵部队的小分队,抓小孩时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我忘了说,月城里开始出现一队队的重骑兵队伍,都是以小分队的形式集体行动,因为曾有骑兵单独进城,却没能再回去。

当迈克开始写诗时,我真是不知道应该大笑一场还是大哭一场。

他居然想把它们发表出来。

由此可见,人类对这个纯真的机器腐蚀是多么地深,他居然还想看见自己的名字印成铅字。

我说:迈克,看在上帝份上,你是想让线路过载全烧了,还是想把我们都卖了?没等他生气,教授说道:别这样,曼尼尔。

我看也不是不可以。

迈克,要不你用个笔名怎么样?于是,玩笑者西蒙诞生了。

这名字显然是迈克随机取了几个字母拼凑而成的。

不过,一些严肃作品,他仍然坚持用他的党内称呼亚当·塞勒涅署名。

西蒙的诗都是些打油诗,既粗俗,又有颠覆性。

尖酸刻薄、讽刺挖苦,矛头直指监守长官、社会制度、维和重骑兵部队和奸细。

公厕墙上、管铁舱里人们丢弃的纸片上,甚至酒吧里,随处可见这些诗句。

无论它们出现在哪里,都署有玩笑者西蒙的大名,还附上了随手画出的长着犄角和叉状尾巴、笑嘻嘻的小鬼头。

有时候,小鬼头拿着草叉在戳一个大胖子,有时候只有一张脸,咧着嘴笑,外加一对犄角。

很快,犄角和小鬼头的笑脸成了西蒙在此的代名词。

就在同一天,西蒙这个名字出现在月城大街小巷,之后愈演愈烈。

不久,他开始得到一些人自发的响应。

他的诗、他的小插图非常简单,谁都会做,谁都会画,于是,有些我们没有安排的地方也有了他的诗、他的画。

这些是过路人的杰作。

就连政府综合大楼内也开始出现了这些诗和漫画——这可不是我们干的,因为我们从未招募过政府职员。

西蒙还发表过一首不算精致的五行幽默诗,诗中暗示监守长官之所以肥胖是因为他有很多恶习。

这首诗发表三天后便出现在不干胶标签上,其中的插图也经过了改进,人们可以认出那个畏缩着躲避西蒙叉子的胖子就是讨厌鬼莫蒂。

这些东西我们没有去买,也没有印刷。

可它们就是在月城、新利恩和新加坡出现了,几乎充斥每个角落:公用电话亭、廊道的柱子、气密闸门、坡道的扶手,等等。

我让人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又把数据输入迈克。

他报告说,仅在月城一地就有七千多个这种标签。

我想不出月城会有哪家印刷厂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又拥有这样的设备。

难道还有一个革命组织?我开始怀疑起来。

西蒙的小诗大获成功,迈克于是分派他扮演幽灵的角色。

监守长官和安全局长当然不能错过这场好戏。

亲爱的讨厌鬼莫蒂,有封信这样写道,从半夜十二点到凌晨四点这段时间,请务必小心谨慎。

爱你,吻你。

西蒙。

上面还画了犄角和小鬼头的笑脸。

阿尔瓦雷斯也同样收到一封信,上面写道:亲爱的丘疹脑袋,如果明天晚上监守长官摔断了腿,那是你的过失。

你忠实的朋友,西蒙。

上面也画了犄角和笑脸。

我们做这些事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只是想让莫蒂和阿尔瓦雷斯失眠。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失眠了,同时失眠的还有警卫们。

迈克做的只是在半夜十二点到凌晨四点期间不时拨打监守长官的私人电话。

这个号码并未列入电话簿,据称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

与此同时,他还给长官的内部人员打电话,并把他们的电话接到讨厌鬼莫蒂的电话上。

这样一来,迈克不仅使他们不知所措,云里雾里,还使监守长官对他的助手们大为光火——他根本不相信他们的辩解。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监守长官看来是被气昏了头,在下坡道时一脚踩空,摔了下去,扭伤了脚脖子。

即使是新来月球的人发生这种意外的几率也很小。

他伤得很重,跟断腿没什么两样。

更有意思的是,事故发生时阿尔瓦雷斯正好在场。

其他失眠者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又有谣言说,政府的弹射器下有地雷,也许会在某个晚上引爆。

但是,九十个维和重骑兵再加十八个警卫,要想在几小时之内搜完足有一百公里长的弹射器装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维和重骑兵根本不适应增压服,更讨厌穿着增压服干活儿。

午夜十二点,他们开始搜查。

在外面待的时间太长,极不利于健康,于是他们开始设法编造各种意外事故逃避工作,就差没有发动一场这支部队历史上的头一次兵变了。

各种事故中有一次死了人,死的是一位中士,也不知是自己摔下来的还是被别人推的。

半夜警报让护照检查站的重骑兵们哈欠连天,脾气也因此越来越坏,同月球人之间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多,双方的怨恨越来越深。

西蒙于是乘胜追击,进一步加大压力。

亚当·塞勒涅写诗的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迈克把他写的诗送给教授看,并且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文学评价(我想,教授的评价还不错)。

迈克的韵律和押韵技巧是无可挑剔的,因为他的记忆中存储了整个英语语言体系,几微秒内就能找到一个贴切的词。

惟一的薄弱环节就是缺乏自我批评。

不过有了教授严格的编辑审查,这方面迅速得到了改进。

亚当·塞勒涅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一本名为《月光》的高雅刊物上,是一首忧伤的小诗,名为《家》。

小诗说的是一个年老的流放者临死时的想法:他在即将离开人世时才发现月球是他深爱的家。

整首诗语言简练,押韵方式自然流畅,只有这位老人得出的结论才有点反动色彩。

他认为,尽管自己忍受了历任监守长官的种种压迫,但与能够住在月球上相比,这点折磨不足挂齿。

不知《月光》的编辑们有没有其他想法。

也许他们发表那首诗,仅仅因为那是一首好诗。

阿尔瓦雷斯把编辑办公室翻了个底朝天,想找到有关亚当·塞勒涅的线索。

刊物发行半个月后,阿尔瓦雷斯才注意到它(或者说有人才向他报告),我们都有些着急了,因为我们希望他注意到那个作者署名。

阿尔瓦雷斯发现之后愁容满面、不知所措的样子让我们很开心。

编辑们帮不了这位工贼头目。

他们告诉他,诗稿全都是邮寄过来的。

那首诗也是吗?是的,当然——真抱歉,没有留下信封,我们从不保留信封。

过了好久,阿尔瓦雷斯才离开,四个重骑兵 ,如双翼般紧随左右。

那是他为了自己的安全特地调遣过来的。

希望他能好好研究一下那张纸,那是亚当·塞勒涅公司的信纸:塞勒涅联盟月城投资部董事长办公室老圆顶——下面打印的就是那首名为《家》的诗以及亚当·塞勒涅著的署名。

诗寄出去后,上面就又多了各种各样的指纹。

诗是用安德伍德牌办公电子打印机打出来的,就是月球上最常用的那种。

即便如此,因为是进口货,这种打印机的数量也不是太多。

一个科技侦探也许可以识别出那款机器,并且在月球政府的市政办公室里找到它。

应该说,办公室里这样的机器一共有六台,属于同一型号,我们轮流使用。

每台机器上打印五个单词,然后交给下一台机器。

这项工作占去了怀娥和我不少睡眠时间。

尽管迈克监听着所有电话,为我们把风,我们仍然要冒极大的风险。

我后来再也没这么做过。

但阿尔瓦雷斯并不是一个科技侦探。

《严厉的月亮》 作者:海因莱因好看经典的科幻小说尽在『乌拉科幻小说网』!网址:www.wulal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