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所谓的相亲, 基本上是看家世, 疼爱姑娘的人家还会比较在意男方的人品和家风, 感情什么都就只能随缘了。
席夫人都愿意带席姑娘来相亲了,证明他们对刘延宁的家世是不挑的,要先见一见刘延宁的家人, 也是想看一看他们的人品, 怕姑娘嫁到野蛮不讲理的人家去受罪。
刘青和李氏的人品, 自然也没什么好挑的,她们两个不说有多么优秀, 但至少一看就知道是很好相处的人, 于是没过几日,侯府那边就提醒李氏可以请媒人上门提亲了。
相亲没刘延宁什么事,但是提亲却是刘延宁和李氏一块去的,刘青先前还有些暗爽的想,她哥总是阻扰她谈恋爱, 现在他娶媳妇, 还不是得她出把力,这就叫风水轮流转。
然而刘延宁到底比刘青技高一筹,没什么悬念的,就把亲事给定下来了, 刘青那几日还经常拿这个事逗他,结果她哥定亲这日也没她什么事,连刘延林夫妻都陪着一块去了,刘青反而被他们留在了家里。
二嫂小林氏回来后跟刘青说, 之前听你二哥说,席大人很是喜欢大哥,我原还不信,今日去了席大人府上才知道,要不是席夫人在旁边,大哥只怕现在还没回来,被席大人拉着不放呢!虽然两家已经定了亲,但是席大人毕竟官位比刘延宁大,所以刘家这边还是习惯用尊称。
刘青听完就忍不住瞎猜了,看来她哥的未来丈人对他很满意啊,就是不知道她哥是不是早就知道席大人有意选他为婿。
她哥应该是早就有数的,刘青想起她之前拿未来嫂子逗他,他都一副气定神闲、不为所动的模样,应该是把握十足了。
而且他们师傅虽然有时候比较强势,却并不古板,他们相看之前,师傅应该是问过了他本人的意见,这才叫府里安排起来的。
不过不管怎样,这确实是一件喜事了。
站在刘延宁的角度,想要找家世更好的妻子也不是没可能,只是高攀来的婚事到底没那么圆满,如果他一个人倒无所谓,可他还有一大家子要照料,不仅是他娘,他年迈的祖父祖母,包括供他读书的叔父们,和底下那些堂弟和侄子,也都是他的责任,没有家人的付出,就没有他刘延宁的今日,如今他出头了,自然不能忘记拉扯这些亲人。
祖父他们现在不便来京里,往后总归还是要来和他一块住的,他要是娶个门第太高的妻子,就怕对方脾气也大,叫长辈们受气不说,家里头只怕也得不了安宁。
席大人家的闺女刚刚好,五品御史在京里并不起眼,应该养不出用鼻孔看人的闺女,而且席大人为人刚直,想来家风也不错,虽然门第比他们家高,但也不至于高到什么时候都压他一头的程度,遇到事情应该可以说得通。
这几条就叫刘延宁很满意了。
刘青也很高兴,她就想得没这么深,喜欢这门亲事有两个原因,席姑娘长得很漂亮,她哥放到现代也是男神级的人物,相貌气质和才智都不缺,和席姑娘这样的白富美女神才相配嘛。
席姑娘不但长得好看,性格也不错,说话温温柔柔的,不属于长袖善舞的类型,不过和她娘应该会比较合得来——刘青有时候还真的挺担心,就她娘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她哥要是娶个厉害的老婆回来,她娘估计还得受儿媳的气。
看席姑娘的样子,应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既然大家都很满意了,婚期安排得也很近。
席姑娘如今是十七岁大龄了,好像是前几年席大人父亲过世,丁忧期间没有合适的人选,等拖到席姑娘年龄大了,婚事就更不好说了,这才耽误到现在。
如果说席姑娘都算是大龄剩女了,那刘延宁就是正宗的大龄剩男。
席大人家里着急把女儿嫁出去,刘青他们家也不见得轻松。
刘延林比刘延宁还小,孩子都能跑能跳了,刘延根也厉害,媳妇刚接到京里,就被诊出了有孕在身,算算日子,应该是他们刚回老家那会儿就怀上了。
刘延宁再不抓紧,估计刘延林都要准备生二胎了。
两家都着急,正好一拍即合,婚期就定在了十一月底。
所以刘青这阵子除了学规矩,没事还帮她娘就聘礼问题出谋划策,还要布置新房。
刘延宁定亲的消息送回了老家,刘大爷也给了准信,成亲前他们肯定赶到京里来。
想想到时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三进的院子也有些窄了,刚好刘大爷回信的时候,又托人带了几张银票过来,这些钱办聘礼是绰绰有余了,李氏便和刘延宁商量后,请了工人把院子往外扩一扩。
院子大的好处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外围在动工,刘青他们住得一点影响都没有,连噪音都没听见多少。
接近四个月的忙碌,刘延宁成亲的日子终于来了,这是整个刘家的大事,刘大爷和蒋氏领着几个小孙子,在刘三叔的护送下来了京里,他们预计要在这边过了年才回去,所以把孩子们都带上了。
江景行是比刘大爷他们晚了几日才回京的,虽然他前几个月里已经过了院试,成了正经的秀才公,人却还留在苏州没有回来,刘青也是后面才想通的,江景行非要回祖籍考试,应该是为了结交人脉,江南才子的名号不是虚的,朝中文臣里,至少有一大半出身江南。
江景行成了江南考生,结交起来就方便许多了。
不过刘青也只是瞎猜,这件事牵扯的不是江景行一个人,甚至可能不只是江宁侯府的打算,她也就没有问这么多。
江景行原本好像要过年才回来,现在刘延宁要成亲了,江景行作为好友兼未来妹婿,自然不能错过这杯喜酒。
江景行回京的第二天,就来刘家拜访了,刘大爷和蒋氏见他过来,比见了亲孙子还高兴些,一直到把人送走,脸上的笑容都没断过。
刘大爷难掩自豪的对大家感叹:自从延宁中了状元,咱们家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啊!第一百五十九章刘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但也不能说十全十美,比如刘延宁都成亲将近一年了,他媳妇肚子还没有半点动静, 这就足够让刘家上下都揪着心了。
刘延宁是长房长子,虽然刘延林和刘延根都生了儿子, 但是长房曾孙没有出来,刘大爷他们就一天没办法安下心来。
远在江州的蒋氏急了,满世界的打听生子偏方,一听到什么法子就立刻托人送到京里来,李氏就更着急了, 隔三差五的吃斋念佛,只求佛祖给她个孙子。
席夫人那边也没闲着,因为就在京里,两家走动得勤,席夫人时不时派人送来补身子的药材, 也没少往香火盛的庙里跪拜。
席氏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其实在刘青看来,她哥才二十出头,嫂子二十都不到,都这么年轻,根本不用着急, 没消息可能是缘分还不到,这种事着急也没用,还不如放宽心,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可惜在这种大事上, 刘青没什么发言权,她只能看着她们病急乱投医。
在刘青上辈子,想要孩子的夫妻早就上医院做检查去了,再不行还可以做试管,到了这边,女子嫁人一年无所出,就要准备纳妾了。
刘延宁成亲一年多,席氏心里怎么想的,刘青不知道,她娘李氏是有点意动了。
随着刘延宁高中状元,入翰林院当值,后来又与席家结亲,李氏在京里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应酬圈子,大多是刘延宁同僚家的女眷。
翰林院是个庞大的机构,刘青也是她哥入了翰林院才知道,修撰、编修这些官职居然没有规定数目。
庶吉士无定员很好理解,这里属于人才储备库,每次三年一次的馆选,都会挑选一批新科进士入翰林院,这些庶吉士相当于进修,三年后,成绩优异者继续在翰林院当职,其余任各部主事,或者外任县官。
所以庶吉士的数量一定不会少。
修撰、编修和检讨无定员,刘青就很惊讶了,原来这三个官职,不一定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才能胜任,庶吉士考核合格后也能被授予修撰等职位,而且人事变动是每三年一次,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升迁,说不定与刘延宁同为修撰的同僚中,就有早他好几届的前辈。
这样一来,刘延宁光是翰林院的同僚就挺多了,他是新科状元,风头无限,少不了上门拜访的人,他们的女眷也来得勤,一来二去,李氏的交际圈子就打开了,偶尔也会应邀出门。
刘延宁是支潜力股,他现在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也影响不了他受欢迎的程度,刘延宁有了妻子还可以纳妾,他们送过去的姑娘若能给刘家生下一儿半女,往后也能当正经亲家走动。
只是碍于席氏的父亲五品御史,不好得罪,心思活动的人家也没有一上来就给添堵。
如今席氏久无所出,刚好给了他们机会,李氏这段日子出去交际,听了不少别人的家事,生不出孙子就让纳妾,最后子孙满堂这些话,耳根子软的李氏终于也心动了。
还好李氏不仅耳根子软,性子也软,听了再多母亲给儿子纳妾是天经地义的鼓励,她一个人也拿不定主意,还是习惯性的先同刘青商量了。
她娘要给她哥纳妾生儿子……刘青想扶额,反问道:大夫说了嫂子不能生吗?也不是。
李氏没少请那些据说擅长妇科的大夫来给儿媳看身子,她也在旁边听了大夫的诊断,大夫说你嫂子没太大毛病,养一养就好了。
刘青放心了下来,开了个小玩笑:嫂子没毛病,那就哥哥不能生了,纳妾也没……话还没说完,刘青被她娘拧了一下,打死你个没良心的,你哥白对你好了!刘青捂着胳膊往后退了一步,喊冤道:嫂子不是不能生,又不是哥哥的毛病,那他们怎么还没消息呢?李氏急着为儿子辩解,想也不想的道:你哥成亲才一年多,早年在咱们镇子上,成亲三四年才生孩子的人家也不是没有,子女缘还没到而已,你急着编排你哥做什么?刘青这时才上前,挽着她娘的胳膊笑道:你也说哥哥他们的缘分还没到,急着纳妾做什么?嫂子那样端庄舒雅的大家闺秀,她生的儿女肯定也是聪慧机灵的,就像娘一样。
那些愿意当姨娘的姑娘,能有什么好性子,你就不怕她们掐尖要强,到时候把你孙子孙女也带坏了听闺女这么一说,李氏就想到了她的妯娌王氏,早些年她就吃过妯娌的苦,连带着她家青青也被王氏的女儿雅琴欺负,李氏的心思顿时歇了一大半。
她琢磨着,闺女的话也没说错,都是刘家的子孙,有公婆看着,王氏她们的孩子虽然不至于长歪,但是整个家里,谁也没有她的这双儿女出众,连公公都说了,主要是因为她爹是秀才,把她教养的好,她的儿女才能好,公公现在找孙媳妇,至少都是要能读能写的姑娘。
延宁不容易娶了个大家闺秀的妻子,真要抬几个姨娘回来,能跟席氏比吗?不过李氏心里还有些不甘心,转头问刘青:万一你哥和你嫂子也是这么想的呢?怎么想的,纳妾?刘青抿了抿唇,心想她哥踏入官场后,成长的不是一点点,他现在的心思连她都不太看得透,不过她嫂子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千金小姐哪能没一点傲气啊?可她嫂子自从嫁进来后,姿态摆得却不是一般的低,不仅对她和她娘好到没脾气,就是面对生活习性不太讲究的妯娌孙氏和小林氏,她都能谈笑风生,看不出一点嫌弃的样子。
而且过年时刘大爷和蒋氏在这边住了两个月,席氏在两老面前也是孝顺有加,百依百顺。
家里头都说刘延宁这个媳妇娶得好,大家闺秀就是比旁的姑娘强,刘青却觉得她嫂子好得过分了,明明是低嫁,却弄得跟自己高攀一样,好像一点情绪都不敢有。
后来,刘青和她嫂子接触的多,关系还算融洽,也常聊起她哥以前的事,刘青就发现她嫂子对这个话题异常的感兴趣,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一提到她哥,她嫂子的眼里就跟亮起了小灯泡似的,刘青不知道,别人看她提起江景行是不是也这样的感觉,但她嫂子对她哥的确称得上是迷恋了,恋爱中的女人哪能没一点占有欲?不过刘青也没有明说,她只是笑道: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无论是哥哥,还是嫂子有这个意思,他们自己肯定能商量好,娘就别插手了。
李氏仔细一想,觉得也是,儿媳妇是通情达理的人,延宁更是主意大了,他们要觉得不行了,总会自个儿想办法,既然是成家立业了,她确实不好总插手儿子屋里的事。
不过李氏还是颇有些怨念瞥了刘青一眼,你站哪边的,怎么这么帮着你嫂子,连你哥都不顾了?我当然是为娘和哥哥好了,万一他们都没这个意思,娘却硬要给哥哥纳妾,不仅破坏了哥哥和嫂子感情,也怕嫂子她怨上你,又让哥哥夹在中间难做。
刘青笑盈盈的,而且哥哥不纳妾才好呢,他带个好头,往后江大哥也跟哥哥学习。
换位思考下,李氏的脸色也变得慎重起来了,她刚想说话,刘延宁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他们家没那么多规矩,刘延宁直接踏进了刘青的闺房,先同李氏见了礼:原来娘也在青青这儿。
李氏和刘青一同站了起来,说闲话被当事人抓个正着,总会有些尴尬的,偏偏刘延宁一脸轻笑,看不出半点问题,也不知道他到底听见了多少。
随便扯了几句,外边下人有事禀报,李氏就先过去了,刘延宁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刘青:中午去师傅那儿,景行托我给你的。
自从订了亲,刘延宁早就阻止不了江景行接近他妹妹了,不过因为江景行在准备明年的会试,也不能天天往未婚妻家里跑,遇上刘延宁去侯府给师傅请安,让他顺便捎封信,或者带点小礼物,刘延宁还真不能端着脸拒绝。
见不了面,能写信也是好的,刘青脸上顿时就挂上了笑容。
刘延宁看了她一眼,又道:师妹也要定亲了,师傅叫你到时候也过去。
刘青还紧紧捏着她的信,闻言惊讶道:怎么曼桢没跟我说?师妹哪像你这么大胆妄为。
刘延宁终于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戳得刘青跟不倒翁似的晃了两下,他才收回了力道,解释道,婚事是师母去世前口头定下的,跟师妹她外祖家的表哥,平日里没人提起,师妹大概也没想起来吧。
刘青点点头,表哥表妹在这儿是官配,她也不好说什么近亲遗传,小伙伴的外祖家对她算很不错了,隔三差五把人接过去住,听她奶娘说,她在那儿还有自己的院子,过去就像住自己家一样,而不是客人。
这样一来,至少小伙伴嫁过去不用担心受欺负。
那我想想给她送什么礼物。
当初刘青和江景行定亲,侯府的姑娘们知道后,又请她聚了一次,送上了贺礼,不过最重的还是江曼桢送的,是她娘遗物中的一套首饰,刘青自从定亲后,偶尔也有应酬,至少侯府那边,就时不时接她过去见客人。
小伙伴送的首饰,还真给刘青撑了两次场面。
好在刘青现在也不缺好东西,她嫂子的,江景行送的,还有老夫人赏的,她要考虑的是送什么东西,小伙伴才用得上。
不行的话,让你嫂子帮你准备。
刘青听他这么说,又想起之前和她娘的聊天内容,也不知道她哥听见了没有,难免盯着他打量了一阵。
刘延宁弯了下嘴角,伸手揉着她的头发,笑道:放心吧,哥哥不纳妾,好给景行做个榜样。
他本来就不好女色,对妻子也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勉强。
刘青笑弯了眼睛,她当时只是随便那么一说,江景行以后要不要纳妾,跟她哥有没有纳妾没关系,同理,她哥要是想纳妾,也不会因为她而放弃。
但是听到她哥这么说,刘青依然很开心,被偏爱总是让人感觉幸福的。
第一百六十章刘延宁确实说到做到, 之后家里再没有人提起过纳妾一事,就连刘大爷他们来信询问,刘延宁也说是他的问题, 他太忙,没多少时间陪伴妻子。
他这么说了, 刘大爷也没有继续追问。
丈夫这么温柔,替自己把所有责任揽过去了,席氏感动之余,也投桃报李,对刘青他们越来越好, 连为刘青准备嫁妆一事,她都主动接过去了。
席氏虽然不知道刘青帮她打消了婆婆要纳妾的念头,但她清楚丈夫对唯一的妹妹有多看重,对她好,甚至要比对丈夫温柔体贴更能让他满意, 席氏于是一门心思置办起嫁妆来了。
刘青的婚事,说远也不远,过年时江远辰就向刘延宁透露了,等江景行考完会试,若是会试没中, 就先办他们的婚事,如果会试过了,就等殿试结束,最迟不会超过今年九月。
刘延宁早就有心里准备, 他也不想把妹妹留成老姑娘,过完年她就十七了,这个年纪也该嫁人了。
而且景行比他小不了多少,他都成亲两年了,侯府着急也正常。
因此过完年后,刘延宁就跟李氏提了这事。
嫁姑娘是大事,尤其是刘青嫁得这么好,这两年里刘家攒的钱,刘大爷拿了一大半出来给李氏准备嫁妆,可以说是比刘延宁娶媳妇时的聘礼还丰厚了。
江远辰也是个重男轻女的,刘延宁成亲他都没表示,到了刘青这儿,还在私底下给了刘延宁一千两算是添妆。
江远辰生长在侯府,应该最是清楚这里边是怎么看人的,刘青只有一个哥哥有出息,还只是从六品的小官,在侯府下人眼里都不够看,她现在去到侯府能够被以礼相待,因为她是府里主子关系亲近的客人,等刘青嫁进府,想要撑起主子的派头就没那么容易了,嫁妆丰厚一点,至少能让那些眼皮子浅的收起歪念头。
刘延宁收了银子也没藏私,全交给李氏置办了,李氏现在手里头宽裕,也是卯足了劲去准备。
不过这办嫁妆,就没刘青什么事了,本来李氏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还会咨询她的意见,现在又有席氏主动帮忙,婆媳两个有商有量,就用不上刘青了。
刘青也不闲着,待嫁的姑娘任务都挺重,绣嫁衣绣喜被,最好还要亲手做点荷包,给婆家的长辈缝两件衣裳以示孝顺,刘青也逃不开这一遭,衣裳和荷包可以叫木棉木槿代劳,嫁衣被套枕巾却是要她亲自动手的,这是习俗,木棉和木槿最多帮她打打下手。
除此之外,刘青学规矩的大事也不能耽搁,教养嬷嬷一天没被召回去,她就一天不能松懈。
刘青深以为宫里头应该是把教养嬷嬷给忘了,毕竟她也不是多重要的人,又过去了两年多,当主子的也不一定把什么事都放在心上,身边没人提醒的话,可不就忘记了吗。
真担心嬷嬷要跟着她一块出嫁了。
刘家人各自忙碌,江景行也顺利的成了贡士,婚期便要往后推一推,现在最重要的是殿试。
江景行顺利通过会试,其实并不惊讶,他本来就才名在外,心理素质又好,就连本该关心则乱的刘青,都不太担心他会科举失利。
不过,即便大家胸有成竹,对江景行信心满满,殿试放榜,看到江景行的名次时,还是非常惊讶的,江景行居然被钦点为探花。
刘青此时都有点怀疑她是不是老天爷的亲闺女了,上一届的状元郎是她亲哥,这一届的探花又成了她未婚夫,这运气简直是爆棚了。
如果说刘延宁高中状元是一朝成名天下知,那江景行现在就是众望所归,他本来就是京城有名的贵公子,许多贵妇眼里的最佳女婿人选,江景行成了探花,人们第一反应是原来是他,我见过的!而不是一脸懵逼的求科普——江探花是何许人?江景行和刘青订了亲,虽然两家没有敲锣打鼓的宣扬,但是也没藏着掖着,与侯府来往密切的女眷都不是第一次在府上看到刘青了,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两家的关系。
于是托江景行的福,三年前刘青作为状元郎的亲妹妹,还鲜为人知,现在反而以新科探花未婚妻的身份火了。
状元的妹妹兼探花的未婚妻,这个身份确实很罕见,放在上辈子,刘青绝对是让考生们疯狂转发的活体锦鲤,不过到了这里嘛,她也就只能让人看看稀奇,然后当面感叹一句这是她生来的福气,也就罢了,真正被称为佳话流传下去的则是状元和探花要成为郎舅的关系,并没有刘青太多事儿。
不过,广大待字闺中的少女们,听说这段佳话还是比较羡慕刘青的,尤其是在知道新科探花结束科举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马不停蹄的准备迎娶未婚妻进门,这在不谙世事的少女看来,绝对算得上情深意重了。
事实上江景行的迫不及待,把刘家人也惊讶到了,他刚高中探花,这两个月里应酬想必少不了,一个月后也要去翰林院当值,从书生踏入官场,总要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因此刘家人觉得婚期往后延也正常,就像刘延宁当初高中状元,也是将将到了年底,他们家才准备好把席氏迎进门。
老家刘大爷他们得到信时,婚事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了,刘大爷他们还没来得及为未来孙女婿是探花郎的事感到欣喜,立马收拾行李,马不停蹄的往京里赶,这才没有错过婚礼。
刘家人虽然惊讶,甚至有点手忙脚乱,但是谁也没有拒绝侯府要就近举办婚礼的提议。
江景行高中探花,尤其是他和刘青定亲被很多人打听出来了以后,来刘家拜访的客人就越发多了,大多数是叫原本就和李氏或是席氏交好的女眷引荐,毕竟交际圈摆在那里,李氏她们也不好拒绝。
相熟的不熟的聚在一起,说的话题倒是一成不变,以前大家说刘延宁,现在的话题则是江景行。
贵族子弟参加科举的并不少,和江景行交好的曹声扬就和他一同参加了殿试,获进士出身,前几日在馆选中也名列前茅,已经被选入翰林院,以曹声扬这样的成绩,在贵族子弟中已经算难得的青年才俊了,可想而知江景行有多出类拔萃。
本来在殿试中能够名列前茅的,大多要年长一些,上届科举中出了个弱冠之年的状元,已经够叫人侧目了,不过寒门学子因为出身原因,唯有寒窗苦读才有出头之日,他们足够刻苦勤奋,也常有人飞上鳌头。
相比之下,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就不用这般拼命,他们生来就有绝对的优势和资源,甚至不一定要通过科举,靠着祖荫入朝为官,未必没有位极人臣的一天。
像江景行这样出身好的探花郎,简直是凤毛麟角,历来都是尚公主的种子型选手,皇帝都不一定舍得错过这样优秀的女婿人选。
尽管侯府并未隐瞒江景行早已定亲一事,依然挡不住人传这样的闲话,这是皇权至上的时代,真要让公主娘娘相中了,有未婚妻算什么,就算成亲了都能叫夫妻和离。
京里流传的话题,李氏出门走动,也难免听到些内容。
刘家这样的出身,也就刚刚脱离普通老百姓的行列,和李氏来往的也不是什么世家贵族,都是半桶水的人家,听见尚公主就激动了,人家是天之骄女,真要成了公主驸马,那岂不是一步登天了?李氏听在耳里,心里就有点惴惴的,所以侯府那边透露了想要尽快办婚事的意思,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就应了,江景行高中探花的喜气还没散去,现在又双喜临门,刘家上下也是喜气洋洋,包括匆忙赶路的刘大爷他们,虽然忙乱了一点,却也是心甘情愿。
刘大爷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孙女出嫁的前两天赶到了京里。
这要是刘青嫁个家世普通的,刘大爷他们都未必会赶过来,倒不是不重视,毕竟路途遥远,他们来回一趟,至少要四五十天,家里头事情还挺多的。
不过刘青现在是嫁进高门,别说刘大爷和蒋氏身子骨还健朗,就是行动不便,抬也要抬到成亲现场去的。
孙女有大出息,他们做爷奶的怎么能缺席这样重要的场合!一眨眼就到了出嫁的日子,刘青觉得这时间就像坐上了火箭似的,不仅是因为快,还有点不可思议,跨出这道门,她将要走上一段新的旅程,未知,忐忑,期待,也不乏恐惧,各种情绪交织在了一起。
这一天,刘青就像个提线木偶,一举一动都由喜娘和嬷嬷摆弄着。
就像刘青猜测的那样,教养嬷嬷要随她一块出嫁了,沈嬷嬷在他们家住了快两年,对刘青也算是尽心尽力,不仅教她规矩,还帮她调/教身边的丫鬟,刘青猜这些都是二太太请她来原因。
只是在备嫁的这段时间,沈嬷嬷也帮忙操持了很多事,让刘青开始怀疑另一个可能,或许不仅是教她规矩这么简单,等她出嫁了,说不定还要在她身边当个管事嬷嬷。
这样的安排刘青倒不排斥,她身边没有可靠的老人,去了侯府还得重新安排,倒不如沈嬷嬷来得放心,毕竟她们相处了快两年。
而且沈嬷嬷是宫里娘娘赐下来的人,就算是侯府根基颇深的下人,也不能不给她几分脸面。
至于她私底下是江淑妃的人,还是老夫人那儿的人,或者是听命于她未来婆婆二太太,刘青倒不太关心,只要对她没有恶意就好了。
对沈嬷嬷放心的人不仅是刘青,有她帮衬着,李氏也能放心的看着一身嫁衣的闺女开始掉眼泪,尤其是新郎过来,看着儿子要把闺女背出门的时候,李氏都快哭背过去了,刘青也下意识抓着门框,不过最后还是被她哥背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沉迷追更,对不起大家,我有罪(シ_ _)シ第一百六十一章新娘出了门, 特意来参加婚礼的席夫人才有空和女儿说几句体几话,她先是感慨了刘青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 连身为亲家的她都咂舌了,女婿才当官三年, 他们就攒下这么丰厚的家底了。
席氏笑了笑,心想她娘还不知道小姑子的私房钱有多厚,她也是近来才知道,小姑子不仅拿家里的红利,侯府那里还有她的红利, 可以说整个家里,最有钱的就是她小姑子了。
不过她嫂子还在这儿,席氏就没有跟她娘说这个,只是委婉的道,也不全是自家添的, 侯府给的聘礼就多,师傅私底下还给了相公一千两,就怕委屈青青呢。
三爷?席夫人惊讶,你们成亲那会儿,也没听说三爷有什么表示。
席氏知道她娘的不虞, 毕竟相公才是师傅正经的弟子,他没道理对小姑子好过相公,席氏解释道,听相公说, 师傅原是要认青青当干女儿的,只是没想到二少这么中意青青。
对于刘青和江景行的婚事,席夫人到现在还有些惊疑,他们家都攀不上侯府的高枝,要不是和刘家结了亲,就凭她和世子夫人的远亲关系,现在还当不起侯府的座上客,女儿这小姑子也不知道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现在提到这个话题,席夫人不由又感慨了刘青的好运气。
几年相处下来,席氏对刘青倒是爱屋及乌。
先前他们家还担心相公被寡母拉扯到,还有个相依为命的亲妹妹,就怕他们感情太深厚,她进门后反而不好做人,直到在侯府亲眼见过,看得出她们不是刻薄之辈,父母才终于同意这门亲事。
不过席氏如今却非常庆幸相公有这么个感情深厚的妹妹,因为小姑子非但不像她担心的那般胡搅蛮缠,反而处处帮衬着她,她刚进门时因为习性不同,和婆婆妯娌她们偶尔有些摩擦,全靠小姑子在中间调和,她才慢慢融入了大家。
所以,席氏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不仅嫁给了丈夫这样人人称颂的好男人,就连小姑子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人。
我倒觉得二少会中意青青一点都不奇怪,他们也算是一块长大的,青青性子有多好,二少是再清楚不过了。
你这个嫂子也很好。
席家大少奶奶打趣道,每次过来,尽听你夸你们家小姑子了,真该叫你婆家的人也过来听听。
大嫂有所不知,青青是真的帮了我许多。
当着娘家人的面,席氏倒也不掩饰,嫁进来几年无所出,我是真的愧疚难安,前阵子听了娘的话,想要为相公挑几房好生养的姨娘,却不想相公也不愿纳妾,还宽慰了我,叫我不必着急……席夫人脸色一喜,连忙问:女婿真的不怪你?自从最小的女儿也出家,虽然刘家看着不显,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好,席夫人也觉得万事大吉了,唯一牵挂的就是小女儿这肚子一直没个消息。
席夫人完全是土著思想,自己闺女生不出孩子,肯定不能看着女婿家绝后,纳妾势在必行,而且比起让闺女婆家来张罗这事,还不如他们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前阵子,席夫人就找机会说服了席氏,叫她挑几个听话好拿捏的,日后生了儿子就养到自个儿名下,也不怕这些个姨娘起幺蛾子了。
只是席氏说这事不能她一个人做主,要回去同婆家商量。
席夫人想着,刘家人厚道,才没有先提纳妾的事,现在他们提出来,傻子才不乐意呢,因此也不在意,先帮闺女张罗着,挑了几个貌美的丫鬟。
她想女婿仪表堂堂,还有人给他取了个玉面状元郎的外号,读书人又大多性情风流,这纳妾也不能挑那些太过普通的。
选容貌秀丽的丫鬟正好,卖身契都捏在手上,她们就是真生了儿子也不敢抖起来。
只是席夫人准备得很好,却迟迟没得到席氏的回音,今儿外边人多口杂,她还要找席氏单独聊聊,也是打算问她这事商量得如何了。
可是你们成亲都快三年了,就这么干耗着也不是办法啊……女婿不怪你,那其他人呢?席夫人还是希望按原计划进行的。
她觉得女婿这么说都是为了安抚她闺女,当然他对闺女的这份情谊也算难能可贵了,可是哪个男人心里不想要多子多孙,贤妻美妾环绕左右呢?而且,女婿能谅解闺女,也不代表他家里人都能谅解,与其日后一家人互相怨怼,还不如现在叫闺女先退一步,贤良大度,也能弥补些她不能生孩子的不足,赢得婆家的好感,同时也全了女婿对她的这份情义。
席氏也能理解她娘的考量,就连她自己都没奢望真的叫相公不纳妾,可是相公他既然承诺了,她就应该给于信任,而不是自私的选择对她更有利的做法,那样才是真正枉费了相公的用心。
而且,在席氏心底,她也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她的相公。
请母亲放心,我相信相公他并不是嘴上说说,昨日祖父他们赶来,刚问起子嗣问题,相公就先帮女儿揽下来了……席氏脸色微微发烫,以往只知道相公在给老家的书信里略表了态,但是她没真正看到相公的信是怎么写的,而且白纸黑字,哪有从相公嘴里说出来的叫人感动呢?女儿说到关键处反而吞吐起来了,席夫人急得坐直了身子,追问道:女婿具体怎么说的?相公说没有消息不能怪我一个人,他平日里……也没太多时间陪我,况且大夫看过也没说我不能生。
我们现在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他们老家那儿……到了三四十岁才生孩子的也不是没有……席氏既感动又羞耻的把刘延宁的话复述了一遍,相公还笑着说,‘连青青都笑话我,年轻体壮的时候急着纳妾,哪里是为了子嗣,分明就是为喜好美色扯的遮羞布。
想来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总不能让妹妹都看扁我’……席夫人听完这番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席氏大嫂结合前因后果,分析道:听妹夫这话的意思,想来他们家也有过这个念头,反而是叫你小姑子给劝住了?席氏点头,妹妹在相公和婆婆,甚至是祖父他们那里,说话都有些分量。
真没想到你们姑嫂能处得这么好。
席氏大嫂是真羡慕了,难怪小姑子对刘姑娘这般掏心掏肺。
她自己有大姑子和小姑子,娘家也有嫂子和弟媳,早些年还没出嫁的时候,跟娘家大嫂多少是有些摩擦的,她大小姑子倒是挺不错的人,不在婆婆和丈夫面前搬弄她的是非,她就很满足了。
但是她们再好,婆婆要给她丈夫纳妾的时候,大小姑子也只有站兄弟的份,还从来没有为了她劝解婆婆改变主意的。
想想小姑子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有这么维护她的婆家人,哪怕是生不出孩子也值了。
席夫人也是这样想的,亲家行事大气,若他们还算计那些也未免太小气了,因此也暂且放下这桩心事,把话题拉回到今天的女主角身上,她现在对这个费心帮自己闺女的刘姑娘越发感兴趣了。
刘青当然不知道自己被议论了,她盖着大红喜帕,又有喜娘和沈嬷嬷全程盯着,基本上已经是半个废人了,上轿下轿,进门拜堂,全都由人扶着,她就像个任人摆布的提线木偶,就连进到了新房,新郎官不来给她挑盖头,她都只能当个花瓶似的坐在床上。
喜娘是侯府请的,沈嬷嬷是宫里赏的,屋子里还不知道杵着多少侯府的丫鬟婆子,刘青也不想节外生枝,只能乖乖听从了。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她不用换上恨天高去给一桌一桌的宾客敬酒,也不用担心闹洞房的时候有人尽出些低俗的点子,比起今天接新娘被各种刁难,迎亲回来还要各种应酬的江景行,她算是幸福太多了。
刘青就这么安慰着自己,终于等来了洞房花烛。
以前看电视拜堂成亲后,都会来一句送入洞房,刘青现在才知道,这洞房也不是那么好入的,他们拜堂的时候最多下午三点左右,送走守在新房里的三姑六婆,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在这儿算是深夜了。
刘青像花瓶一样坐在喜床上被人围观打趣了有六七个小时,但她自己却是懵逼的,因为结婚流程太繁琐了,她只能听从喜娘和沈嬷嬷的明示暗示。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屋子里就剩下她和江景行两个人了,**凤喜烛映得整个新房都是红彤彤的,刘青感觉江景行脸上都染上了红晕,酒量不好的她只喝了杯交杯酒,脑袋已经晕乎乎了,反应都慢了半拍,就这么一眨不眨的看着江景行。
江景行从坐到了她身旁起,就没有了反应,不知道是醉了还是怎样,两个人侧着身子坐在床上,距离近得只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仿佛世界俱静,只剩下他们的感觉。
喜烛燃烧的火苗在他们眼底跳跃着。
不知道看了多久,还是刘青先回过神来,华丽的凤冠坠得她头皮都发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再美妙,她也不得不打破此刻的氛围。
微微动了动手,宽大袖子低下,刘青的小拇指勾住了江景行的,声音甜美的道:江大哥,我头皮疼……勾着自己乱晃的小手,就像一直撒娇的小猫,挠起江景行心里一阵痒意,他却不动声色,只是紧紧捉住了作乱的小手,目光落在她的头上。
他们轻微的动作,让刘青头上的金步摇跟着微微晃动,衬得她静心描画过的眉眼越发的精致。
江景行的目光不由跟着步摇晃了两下,这才稳下来,另一只手扶上了她的鬓角,温声问:是箍得痛吗?我帮你取下来。
刘青轻轻合上双唇,本来是说把丫鬟叫进来帮忙的,她不但要取下头上华丽钗环,这脸浓妆也要洗掉,最好能再泡个澡。
不过江景行要为她服务,刘青也不想拒绝,被松开的手又来到了江景行的腰间,不安分的扯着他的锦囊,那你可要小心一点,别把我头发扯掉了,还有这发髻也要慢慢解下来,弄打结可不好办……放心。
江景行对自己信心十足,吐出简洁的两个字,又往身前挪了挪,把刘青半搂在怀里的姿势,双手在她头上慢慢的动作。
小丫头说了,要小心,不能弄疼她。
所以江景行不紧不慢,耐心十足。
刘青一开始还老实保持着原姿势,见他迟迟没弄好,扭得肩膀腰部都酸了,索性再往前探了探,额头靠在了江景行胸前,这才放松了大半个身体。
江景行扬了扬嘴角,声音也染上了两分笑意,依然是那么慢条斯理:再等等,就快好了……刘青心想连金步摇都没摘下来,怕是还没这么快好,干脆双手也环上了江景行的腰,这下整个人都压在了他身上,刘青就更舒服了,就当有人在给她头部按摩吧!第一百六十二章新婚燕尔, 总是要比常人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独处时光,所以江景行帮刘青解个发髻,就花了大半个时辰, 刘青也没觉得有哪里不对,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趴在他怀里后, 就任由他为所欲为了。
不过两个人都事先被提醒,或者是教育过,知道后面还有更为重要的环节。
江景行再不舍,也还是开口喊了外面的人进来收拾,同时伺候他们梳洗更衣。
尽管已经入了秋, 但天气还没有转凉,刘青穿着华丽的嫁衣,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汗都不知道流了多少,睡觉前肯定是要先洗澡的。
侯府为他们准备的新房很不错, 是独栋的院子,关上门来,这个院子里她和江景行就是老大,他们的房间自然也是这里最好的,面积大, 摆设精致又不失大气,最让刘青惊喜的是房间,后面还开了个小门直通隔壁。
隔壁自然就是浴室和净房了。
刘青上辈子习惯了房间自带卫生间的设计,当初她哥在京城买好屋子后, 装修打扫时,她就强烈要求自己的房间要这样设计,像上辈子一样的卫生间是不能奢望了,但至少浴桶和夜壶不能放在她起居室内,尽管中间挡了一面屏风,那也不行。
刘延宁当然二话不说的满足了妹妹的小要求,刘青没想到侯府竟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个细节,不仅刘青注意到了,跟着她陪嫁过来的木棉和木槿也没忽视,木棉性子开朗一些,一个下午的时间,已经打听到了些消息,这会儿正好江景行去另一边洗漱了,大概是为了节约时间,这间浴室就只剩下主仆三人,木棉一边帮刘青按着坐到僵硬的肩膀,一边笑着分享道:姑娘,我听说这边这扇门啊,是咱们姑爷要求打通的,本来是没有准备单独的净房……刘青点头,她曾经在侯府借住了一个多月,当然知道侯府房间的格局,连老夫人那个院子,浴桶和夜壶就设在床的后面,只隔了一扇屏风而已,没道理他们这个院子就比较特殊一点,想必还是后期改造过的。
江景行能够连这个种小细节都注意到,刘青是真的很惊喜,想到即将到来的新婚夜,被热水熏得发红的脸更加红润了。
木棉和木槿也没错过她这一刻眼神的闪烁,都是青春少艾的年纪,两个小姑娘一个站在刘青对面,一个在她身后,用眼神传递着八卦讯息,接着便吃吃的笑了。
刘青泡了个舒服的热水澡,直到把满满一桶水泡到没有温度了,才依依不舍的起身离开,换上睡觉穿的里衣回到寝房。
江景行已经在里面等她了,他也换下了大红色的喜袍,只穿一件单衣,头发松松绑了一下,便披在身后。
刘青出来的时候,他正站在龙凤烛前,专注的看着跳跃的火焰,烛火映衬下的五官更显精致立体。
听见脚步声,他微微侧头朝刘青看过去,嘴角下意识的勾起了笑容,眼睛里仿佛缀满了星辰。
刘青脚步一顿,看着这双眼睛,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其实刘青什么也不用做,在她发呆的那一刻,江景行已经上前,自然的牵起了她的手,温声问道:都收拾好了?不用刘青作声,木棉和木槿脆生生的替她做出了回答,沈嬷嬷便建议道:时辰不早了,二少和二少奶奶先安置吧?江景行点点头,沈嬷嬷就带着屋子里其他丫鬟先下去了,只留下木棉和木槿帮他们铺床放帐子。
刘青坐到床上后又开始紧张了,上辈子她也只是个大学生,连男生的小手都没牵过,感情经验完全为零,这辈子居然就这么把自己嫁出去了,面对即将到来的节目,她难免有些忐忑和羞耻。
偏偏江景行就像换了个人似的,都快从清俊优雅的贵公子变成痴汉了,从踏进这间屋子起,他的视线几乎没从刘青身上离开过,眼底带着不加掩饰的炙热,木棉和木槿已经偷偷笑过好几回了,先前在浴室泡澡的时候,连木槿都没忍住在她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说看姑爷的眼神好像要把她给吃了似的。
刘青自己就注意到了,被人点出来更是羞耻加倍,上辈子小黄文她也瞄过,某人的眼神确实像是要吃人的。
尤其是这会儿她坐在床沿,他也跟着坐过来,紧紧和她挨在一起,大腿都贴着她的,透过薄薄的单衣,刘青能感受到他身体的温度,衣料下面就像藏着一团火焰似的,连碰到他的她都被烧得口干舌燥了。
江景行不单单是贴着她坐,这两年他就是再没功夫,也会隔三差五去刘家看看,虽然大部分时候只是坐下喝杯茶,看一眼她就走,但是运气好也有单独相处的机会,彼此早就熟悉了,现在自然用不着扮羞涩,江景行坐下后就问刘青:我看你今天戴那么多东西坐了一整天,累了吧?刘青惊讶的转头,从掀开盖头到现在,江景行还是第一次提到她的装扮,她还以为他这个纯直**本没注意到她今天的不同之处,或者是被她脸上厚厚的粉给吓住了,已经想不起来去欣赏她的装扮。
江景行迎着她惊讶的目光,轻笑道:很美。
刘青被他像是缠着丝的眼神弄得老脸一红,慌忙把头扭回去。
江景行却好像看不到她的反常,突然把双手伸了过来,毫不见外的按着刘青的太阳穴。
江景行今天马力全开的撩妹,刘青毫无准备才会被他撩得面红心跳,但是也就一小下,很快她就恢复淡定了,开始享受起他的服务。
比起木棉和木槿那双小胳膊的力气,江景行修长有力的手指按在头部,就要让人舒服多了,而且还带着些情/趣,连木棉和木槿都有眼色的在旁边看着,没有走上来为他们代劳。
刘青被按得头皮都放松了,舒服之余,整个身子也变得慵懒起来,江景行今天的服务周全,双手从头部慢慢往下,来到颈肩部,她就这么靠在床柱上半眯着眼享受。
直到江景行带着她往床上倒,刘青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的想要推开他。
江景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换了位置,半压在她身上,刘青根本推不动,只听见他在她耳边浅笑撩拨:太晚了,咱们安置吧。
睡觉就睡觉,语气有必要这么荡漾吗!刘青被他的呼吸熏得耳朵发红,其实心里已经有点意动了,心想江景行长得这么好看,他们直接还指不定谁睡谁呢!但是刘青很快想起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她娘还来到她房里,吱吱唔唔的教她要矜持,得学会拒绝之后再顺从。
她娘到底是成过亲的人,以前从蒋氏不忿的语气中,也能知道她死鬼爹在世时对她娘很好,用蒋氏的话总结,她爹简直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的典型!这也说明她娘驭夫有术了。
刘青想到这里,还是决定听她娘的,开始在江景行身/下挣扎来,那个衣裳……我帮你脱。
江景行的语气果然越发荡漾了,看着身/下因为挣扎而脸颊发红的人,他按捺不住的低头,一口含住了她小巧的耳垂,声音几乎能淌出蜜来,乖乖……刘青被他含得耳朵都酥了,手脚也变得无力起来,却还有兴致想听她娘的果然没有错,这就是情/趣啊~刘青顿时挣扎的更起劲了,不要嘛……江大哥……江景行也越发配合,搂着人就把喜被下面裹,一边咬着她的耳垂问:还叫江大哥?刘青眨着眼睛装傻:不然呢?我不会啊。
江景行的手从衣服底下探进去,慢慢往上移,那我来教你……接下来的对话,木棉和木槿就没有听清了,她们在两个人倒进床上时,就很积极的上前帮他们接下来帐子,直到大红纱幔把人影都遮住了,木棉和木槿才慢慢退出里间,耳边净是自家姑娘娇滴滴的声音,和姑爷小心哄着的语气,两个小丫鬟听得都难免面红耳赤,踏出屋子的时候还听见一声暧昧的呻/吟,木棉抓着门的手不由一抖,砰的一把带上门,声音有点大,好在屋里的人恨不得大战三百回合,根本无暇顾及外界动静。
木棉和木槿来到隔间,沈嬷嬷正在小声分配工作,木棉和另一个丫鬟负责守夜,木槿她们明儿一早来接班。
除了木棉和木槿是陪嫁进来的,其他都是侯府的丫鬟,沈嬷嬷让木棉和木槿两个分开轮班,未尝没有要她们领头的意思。
其他丫鬟也没有异议的从了这个安排,虽然她们知道,二少奶奶恐怕也只用得惯娘家带过来的人,有木棉和木槿在,她们大概近不了二少奶奶的身。
但是,分派工作的是沈嬷嬷,她可不只是二少奶奶的陪嫁嬷嬷这么简单,沈嬷嬷还是二太太亲主动宫里请的,由娘娘亲自赐下来的,沈嬷嬷关系到娘娘的面子,她们要是不听沈嬷嬷的安排,都不用二少奶奶出面,管家就能直接把她们发卖了出去。
再说了,能不能到二少奶奶和二少爷身边伺候,对她们来说也就那样,有机会接触多多二少,她们就有飞上枝头的机会了吗?不可能。
她们都是侯府的家生子,对主子们知根知底,早就听说二少对二少奶奶痴心的很,连通房丫鬟都不肯碰,一门心思只等着二少奶奶进门。
这些传言或许不可信,但是早在两年前,二少就叫管家给伺候他的人都配了亲,到二少奶奶进门前,打小伺候二少的姐姐们全部嫁人了,她们这些后头补上来的人,和二少又没什么情分,哪里敢做那麻雀变凤凰的美梦?没有一步登天的希望,她们也就没有别的心思,只想安安分分的干活,攒些银子,过些年也求主子放她们出去嫁人。
因此,对于沈嬷嬷的安排,大家都顺从的接受了。
* * *刘青不知道刚进门第一天,他们院子里已经开始了一场人事变动,对于沈嬷嬷的安排,不仅丫鬟们自己没意见,江景行也没意见,就连请安的时候,老夫人和二太太都没有过问一句,完全是随她做主的意思。
所以,嫁进规矩颇多的江宁侯府,可能别的方面不适应,但是关起门来,在自己院子里时,刘青是绝对的权威,谁也没资格让她受气,就连江景行每天结束公务回家后,也是事事以她为先。
婚后的日子比刘青想象的还要自由一些,回门之后,中秋节她又回了趟娘家。
刘青的婚事是在八月里,刘大爷他们匆匆赶来参加的婚礼,又放不下家里头那一摊子事,所以决定过完中秋就动身回江州,然后今年过年,他们就不过来了。
所以,刘家今年的中秋是当团圆节来办的,刘青这个刚出嫁没几天的姑奶奶也被请回去了,当然她还带上了江景行这位称职的姑爷。
本朝公务员的福利还是蛮多的,成亲有婚嫁,虽然只有三五天;中秋节居然也有假期。
朝廷放假,当然是为了让官员们回家,阖家团圆的。
尽管事出有因,但刘青知道以她婆婆别扭的性子,肯定不会同意江景行陪她回家过中秋,她机智的去找了老夫人。
老夫人对刘青是真的不错,不说有求必应,但是很少拒绝她的请求,尤其是老夫人年岁大了,看人就更在乎孝顺的品质,刘青要回娘家不单单是过中秋,顺便为年迈的祖父和祖母践行,老夫人当然不会阻止。
老夫人一同意,二太太就是有一肚子的不满,也无话可说了。
辈分大一级真的是压死人,尤其是侯府这样重规矩的百年世家,二太太还要在老夫人跟前缩着脖子当孝顺媳妇,不仅不能阻止刘青嫁进门,而且在媳妇面前连婆婆的款都摆不起来!连老夫人都没有要她和妯娌日日去请安立规矩,二太太也就不能严苛的给刘青立规矩,让人家觉得她比她婆婆还更规矩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青就是知道二太太拿老夫人没办法,她才去请老夫人的,她也担心过,也许哪天老夫人去世,二太太就媳妇熬成婆了。
不过江景行和她哥,甚至是江曼桢都私底下跟她说过,江景行以后是要外放的,她哥和江景行说的更具体一些,三年后他就会外放,可能去江南一带,而且这一出去,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回得来。
刘青想想,她肯定是要跟着江景行一块的,十年二十年不用跟二太太相处,说句不好听的,这个年代的人寿命大多都短,二十年后他们回来,二太太还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
她现在伏低做小,讨好了婆婆,也没有多大意义,关键是二太太有着世家贵女的傲气,卑躬屈膝的她只会更加瞧不上眼,倒不如井水不犯河水,友好的混过这三年。
刘青于是放心的和江景行一块回娘家过中秋了,才出门几天,她再一次被蒋氏,李氏和席氏等人拉着嘘寒问暖,生怕她受了气还是怎样。
蒋氏在京里待了半个月,跟着接待过几回女眷,就学会热情待人,只是演技略浮夸了些,此刻她拉着刘青夸张的喊着心肝宝贝,我跟你爷爷这次回去,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刘青圆润的脸颊和白里透红的好气色,足以证明她在侯府过得并不错,一群女人们这才放心了下来,李氏这才满脸笑容的同刘青说了件喜事,今儿早上你大嫂犯恶心,还以为她是受了风寒,请了大夫来才知道是有了……真的吗?刘青一脸惊喜的看向席氏,目光不由落在她肚子上。
席氏下意识的抚上腹部——只看她这个动作,刘青知道事情假不了,席氏刚想说话,蒋氏已经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大意就是他们太高兴了,这下终于可以放心回老家了。
蒋氏不怎么会说官话,她语速一快,席氏就更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了,不过这不妨碍席氏理解她的激动之情,因为席氏自己也很激动,都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一时没忍住,就拉起了刘青的手,感激道:青青,谢谢你……这三年来,席氏也是有苦说不出,连她娘都怀疑她生不出孩子,劝她主动为相公纳妾,反而是相公和小姑子相信她,支持她,才让她等来了肚子里这个小家伙。
如今她真的怀上孩子,席氏非常感激刘青,因此她也不藏私,主动道:怀孕的这段时间,正好在吃我娘托人找的方子,待会儿我叫人抄上一份,你也带回去试试。
席氏是真的相信她吃的药方起了作用,也希望刘青早日怀上孩子,才不用受她受过的苦,毕竟侯府不像他们家,要是小姑子迟迟怀不上孩子,江妹夫未必顶得住长辈的压力。
蒋氏和李氏都对席氏的主动感到欣慰,席氏已经怀上孩子,她们对她的那些微词早就烟消云散了,此刻只觉得这个儿/孙媳妇果然是大家闺秀,就是大气,不藏私,婆媳俩个忙催着刘青收下席氏的好意。
赶在天黑之前,刘青和江景行回了侯府,因为是中秋节,小两口先去给老夫人请了安,又一块去了二太太的院子。
有儿子在,二太太倒没有把火力对准刘青,她比较介意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的行为,理都没怎么理刘青。
刘青也有眼色,只默默在旁边看着他们说话。
江景行哄人还是有一套的,很快就把他娘哄开心了,再带着刘青功成身退,回到他们自己的小窝。
木棉私底下还是那么大大咧咧,当着江景行的面,就捧着席氏交给她的方子过来问:姑娘,这药方放哪……什么方子?江景行仗着手长,轻轻松松从木棉手里抽过了信纸,看了几眼似乎没看出头绪,索性转头问刘青,你生病了?刘青正坐在梳妆台前解头发,成了亲的女子就要梳发髻,那么多东西要往头上插,脑袋每天都不轻松,刘青性子又散漫,回到房里第一件事就是把头发解/放出来。
听见江景行的问话,刘青不由从镜子里瞪了她一眼,你才生病了。
说着,刘青又转头吩咐沈嬷嬷:嬷嬷帮我好生收起来吧。
沈嬷嬷点头,很赞同她的决定:少奶奶还年轻,药方还是少吃些为好。
不过到底也是刘夫人的一番心意,方子不用却不能丢掉,沈嬷嬷一脸重视的从木棉手里接过匣子,再问江景行要信纸,对上他不解的眼神,顺便解释了一句:刘夫人有喜了,这是她平日里调养身体的药方。
江景行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不再关心药方了,而是吩咐木棉:叫人备水吧。
天已经完全黑了,他们也该洗洗睡了。
木棉笑着问:姑爷,热水全都送到这边来吗?这句话等于白问,刚成亲那几天,刘青和江景行还都有些羞涩,洗澡时浴室都是分开用的,但现在,他们已经进入蜜月期了,江景行作为一个处处讲究的贵公子,每天最喜欢的居然是霸占刘青的浴桶,拉着她洗鸳鸯浴。
刘青和江景行共浴的时候,丫鬟是不会杵在里面的,她们早早便退了出去,至于这里面乱糟糟的,等主子们泡完离开,她们就可以开前面的门进来收拾了。
因此,在浴桶里折腾了一通,江景行连衣裳也没穿,出来拿自己的衣裳给刘青胡乱裹了一下,就抱着她出去了。
年轻人精力无穷,回到床上,他又压了下去,嘴里还在逗她:大嫂好心给的方子,你怎么不用?刘青不知道他突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保守的回答:我觉得现在用这个还太早了。
也是。
江景行心情大好,我们还年轻,确实用不上这个,大不了我再努力努力。
说完,他就低头堵住了刘青的嘴,新一场动作戏即将拉开序幕。
刘青:她不是这个意思啊喂。
作者有话要说: 我说完结了你们信吗?当然会有番位的啦……→☆←→★←→☆←→★←→☆←→★←→☆←→★←→☆←→★←★小说生活馆,你我同在☆欢迎加入【小说生活馆】系列(群QQ群搜索:【小说生活馆】即可)①群:453356729;②群:610843057;③群:572130550;④群:647804673;微信公众号:小说生活馆群内资源都一样,加入任何一个群资源都不会错过;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