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姐。
刘青熟门熟路的推开师傅家的院门,踏进屋子,只瞧见大花姐一个人,不免有些奇怪,怎么没看到师傅和牛牛?我娘带他去表姑婆家串门了。
大花姐抬头瞅了刘青一眼,又低下头去绣手上的花,淡淡的道,我瞧你进来时皱着张小脸,怎么,遇到难处了?刘青挠了挠头,笑道:还真是什么都逃不过大花姐的眼睛呢。
你一个小不点儿,也不知每日都在操心些什么大事。
大花姐抿了抿唇,索性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着刘青道,既然你都愁成这样,不如跟我说说,未准能帮到你。
我就知道大花姐最好了!刘青欢呼一声,挨着大花姐坐下,巴着她的手臂一脸真诚的看着她。
你那一套花言巧语,在我这儿还是省省罢,打量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呢。
大花姐推了刘青一把,最上是嫌弃的语气,脸上的笑容却不减,离我远点,热死了。
有求于人的刘青从善如流的起身,搬了个小凳子,乖乖在大花姐跟前坐好,道:大花姐,大哥都回书院几个月了,也没叫人捎封信回来,真叫人放心不下。
你愁的就是这个?大花姐诧异的瞥了刘青一眼,你大哥那么聪明的人,从小便在外边求学,能出什么事?再说大爷他们都不操心,哪里轮得到你?刘青微微低头,期期艾艾的道:其实……我有事同大哥商量。
噗嗤。
大花姐忍不住笑了,见刘青鼓着笑脸怒视自己,才略收了些笑意,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道,未必要找你大哥,你跟我仔细说说什么事,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再不济还有我娘呢。
这事大花姐肯定帮不了。
刘青闷闷不乐的道,我前几日研究出很好吃的煮鸡蛋,明明爷奶他们吃了都说特别好,现在还念念不忘呢,叫他们拿去镇上卖,又说我在胡闹。
大哥念书要花那么多钱,爷奶叔叔他们早出晚归的种地,可家里还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就是再扣扣索索,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
还有二哥和大姐,年纪到了又要张罗亲事,都要花钱,光一个劲的省钱哪有用?大哥都说了开源节流,更重要的是多赚钱啊!大花姐抿唇,早已收起了先前的漫不经心。
自从娘说刘青过多不容易,她对这个小妹妹便多了一丝怜惜,小小年纪要考虑这些,便是被村人交口夸赞的她,那个年纪也比不上刘青半点懂事。
大花姐不由想帮刘青一把,便低声问:你打算托人写信给你大哥,让他劝劝大爷和蒋奶奶?刘青点头,道:我人小,说话不顶用,但是只要大哥同意了,爷奶他们就不会反对。
果然是鬼精灵,还知道把你大哥搬出来。
知道刘青有了主意,大花姐轻松的道,咱们村里以前是有识字的先生,但前几年搬到城里去了。
现在大家伙要写信,不急的等延宁哥回来写,急的就去镇上。
刘青之前考虑写信给刘延宁的时候,便知道镇上有专门帮人写信的先生,这个倒不用大花姐说,她叹了口气道:去镇上太远了,我每日除了绣花,还要做一日三餐的饭,顶多中午有半个多时辰,可去镇上来回就要将近一个时辰了,赶不上啊。
大花姐明白刘青的意思,又道:隔壁这几个村子,也没听说有识字的先生,靠近镇上的村子可能会有,但是费那力气一户一户问,还不如直接去镇上。
刘青满脸都是失望的表情,闷闷不乐的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耳边却又听见大花姐的笑声,还没来得及抗议,脸颊便被对方轻轻捏了一下:瞧你,脸都皱成一个大馒头了!大花姐!刘青的脸气得更鼓了,满脸抗议的道,我都这么难过了,你还取笑我,等师傅回来我叫师傅收拾你!大花姐悠悠的道:你要是在我娘跟前告状,我可就不帮你了。
刘青立马反应过来,迅速换上笑脸,凑到大花姐跟前:姐,你要去镇上?后天就去。
大花姐瞥了刘青一眼,怎样,你的脸我还捏不捏得?随便捏。
刘青配合的把脸把凑近大花姐,换来对方一巴掌推开,我现在还不想捏了。
刘青也不介意,乐呵呵的问:大花姐,你去镇上做什么啊?一个人去,还是跟师傅一起去?大花姐眼神闪了闪,瞪了刘青一眼:小孩子问这么多作甚!刘青看着她脸颊都泛起了红色,嘿嘿的笑了起来:我知道了,大花姐肯定是去镇上买嫁妆的。
话刚落音,大花姐的脸更红了。
虽然刘青说的不算准确,但也差不离了。
婚期已定,她娘托林娘子进货的时候,进了些好的大红绸布,想给她买来当嫁衣用。
前两日林娘家托人带话,叫她们这次集会就去布庄选布。
闹了个大红脸的大花姐拧了刘青一把,威胁道:看来你是不想要我帮忙了。
姐,我错了。
刘青连连认错,心里其实有了更好的计划,大花姐去镇上买嫁妆,她师傅不可能不跟去,那她就有时间进行赚钱大业了。
想到这儿,刘青不动声色的套话道:姐,去集会的人多吗,大家都怎么去?大花姐的脸刚刚褪红,漫不经心的道:要么走着去,要么坐牛车去。
你又不是没去过,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刘青心里一惊,连忙道:我都多久没去过镇上了,早忘记镇上什么样了。
也对。
大花姐点点头,心里想的是自己年纪小的时候,从没去过县里,也喜欢缠着进过城的人问东问西。
刘青小心的继续问:大花姐一个人去过镇上吗?认得路吗?我虽没去过,但镇上的路有什么认不得的,总归就那一条。
大花姐失笑道,再说赶集的人那么多,瞅准他们往哪里走,跟着去便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