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终日里锦衣玉食,又是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难免染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富贵病,也时常有身体不适的时候。
每一有头疼闹热的,就有一大串的御医伺候,人参、鹿茸、豹胎什么的补品自然是当饭来吃,更加剧了心血管的恶化。
本来高太后的心脏病也是时不时的显现一些征兆,不过是这回受了惊吓,又被刺客一脚踹翻才剧烈发作。
李二也知道高太后救治过来以后,只要适当的改善饮食增加运动就会大有好转。
不过这回李二深刻的认识到伴君如伴虎的危险,所以才准备先唬住这太后,起码保住自己一家人的人身安全再说。
千古艰难唯有一死,,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世间之人没有不怕死的。
李二大作无奈之状:太后可是时常的感觉胸闷气短?还有心绞痛的感觉?哀家正是胸中烦闷,出气亦不均匀,心口里时常绞一般的疼痛。
这便是了,李二故作博闻多知的模样:这便是心病,乃司命之所属,任凭何等的药汤针石也是无用的。
旁边的一个御医分辨道:太后的是心痛的老毛病,怎就能说是阳寿已尽?若是想要人有所求,必然是先要把对付唬住,许多的骗子神棍都是用这一手,而且屡试不爽,如今李二又把这骗术搬了出来糊弄高太后这老太太:方才太后昏迷之前是否感到胸前压迫样疼痛?正是如此。
而后疼痛蔓延到双臂两腿?正是!最后胸前如缚绳索一般?驸马说的句句是实,驸马是怎生知道哀家的切身之痛的?太后已经可以站起身子,惊奇的询问。
其实这些都的心脏病发作前的必然征兆,李二却做出深沉的模样:太后,这便是那索命的无常以勾魂索捆住了太后,而后拘走了太后的魂灵,魂不附体,自然是没有了生气的。
人都是怕死的,尤其是老年人!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大多相信是地府的阎罗王掌管人的生死,太后慌忙问道:既是哀家的阳寿已尽?为何又活转了来?难道驸马还有通幽冥鬼府的神通?太后差亦,非是我有那莫大的神通,实在是以我自身的生气维持太后的身子而已,方才我已把生气度到了太后的口中,想来是可以维持几日的。
若想长久平安,实在是……难呐……李二故意的说很难维持太后的生命,却不肯说一定不能办到,为的就是要些条件,骗术大多如此,李二只不过学个皮毛而已。
太后吃的盐比李二吃的米都多,大风大浪的早就见过不少,自然明白李二是要条件:驸马说的差了,想我儿是大宋君王,还有甚么难事不成?若是驸马真的能维继哀家的性命,于国于君都是莫大的功勋,哀家自然不会吝惜赏赐。
李二这才说道:若保太后长久的安泰,必须炼制速效救心……那个九转还魂丹……我的儿快把那仙丹给太后炼制出来吧,还不等李二说完,母亲已跪倒在地:俺们也不敢要太后的甚么赏赐,只求赶紧的回去阳谷老家,过安稳的日子便是……怎的?太后诧异的问道:汴梁不好么?俺们本以为来了汴梁可以过好日子,哪里知道皇家的规矩甚多,动不动就要打要杀的,方才圣上还一意的要杀我们一家人。
母亲是真的怕了:这皇宫俺是一刻也不敢呆了,人说伴君如伴虎果然是没有错的。
母亲性子耿直,心里如何想口上就如何说,全然不顾旁边的神宗皇帝已是脸色铁青。
伴君如伴虎这样的话岂是能随便出口的?,古往今来,母亲怕是唯一敢于当着皇帝的面说这话的人。
太后这才问明了情况,李二索性把方才的凶险和盘托出:若是圣上一怒之下下了旨意,砍了小人一家事小,可就耽搁了太后了……太后听罢甚是气愤:官家,李二所言是实?母后,方才也是朕一时的气恼,险些铸成大错……高太后斥责道:枉我时常的夸赞官家好胸襟,好气度,莫说驸马曾经屠牛怪救圣驾,就是方才那刺客行凶,又有哪个敢上前救你?若不是李二一家舍命护驾,你哪里还有命在?我看你养的这一大帮奴才串起来亦是不及驸马一家人忠心呐!神宗皇帝看太后给自己找好了台阶,急忙就坡下驴,装模作样的喝斥那些宫女太监:你们这些个酒囊饭袋,都是无用的东西,若有驸马一半的忠心,亦是足慰朕心……李二对着太后磕头:臣这就找个清净的所在为太后炼制……那个九转还魂丹,在仙丹炼成之日,还请太后准许臣一家人回山东老家过山野村夫的安稳日子。
也罢,既然你不愿在汴梁,哀家就准你所奏。
太后最关心的还是那续命的仙丹:不知驸马何时才能炼就那仙丹?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即可。
仙丹之事事关重大,驸马也莫去别处,就在你那驸马府上炼制吧,一应之物由内库调拨。
太后偏头看了看脸色不善的长平公主:驸马府上也没有几个得力的下人吧,公主要派几个精干的人手协助驸马才是。
长平公主应了。
李二这才谢恩,带一家人离去。
此子可是不简单呐,长平你要好生的应付才是。
老太后看着李二离去,轻声说道:官家做了这么多的皇帝,还是没有学会克制自己的喜怒,为帝王者喜怒怎能流露而出?要谨记天下之人为我所用才是。
母后教训的是。
神宗皇帝说道:我看这个李二也非常人可比,明明是才学过人,却一味的韬光养晦,若是身在乱世,他此等作为还可说为求自保,然我大宋太平盛世,李二依然深藏不露,也不知安的是甚么心思?皇兄,何必给他费这么多的心思,左右他也是在驸马府炼制仙丹,我派几个人手看的紧了,学了他那炼丹的技巧,然后么……长平公主嘿嘿冷笑几声。
那个刺客也要好好的查查,看是甚么来路,不揪出那些图谋不轨的逆贼咱们也是睡不安稳的。
李二在现代科技方面当然是远胜古人,要说起深谋远虑,可就比这些久经风浪的皇家人物差的远了。
59 马迹蛛丝三江推荐这就结束,本书即将湮没在起点的茫茫书海当中,如果您还没有收藏,恐怕很难找到本书了哥,你真会炼制仙丹的么?喜儿低着头怯怯的问李二。
算是会吧。
哥真的便是要回阳谷老家的么?这汴梁有甚好?整日里受公主的闲气。
李二忿忿的说道:你哥哥我不要这公主老婆了,回了阳谷老家过安稳日子去。
母亲道:回去刚好把你们的亲事办了,把家里的房子刷一刷,喜儿你们就圆房。
喜儿闻听,娇涩的低头不语。
母亲,喜儿可是我妹子哩……又不是亲妹子,姑舅兄妹罢了,亲上加亲才好哩!……虽然这不符合优生优育的科学观点,可这个时候的李二也没有心思对母亲和喜儿讲述近亲不能婚配的道理,先把那所谓的九转还魂丹炼制出来才是当务之急。
次日。
长平公主又专门从长春宫里调过来几十个宫人听后调遣,为首的便是那宫女绿蕊。
驸马爷爷,炼制仙丹需甚么物件儿?李二想想道:猪油、土碱、湖盐、水硝油、火磺油都来十斤,上好的蜂蜜也要十斤,无根水也要一坛子。
便只要这么些东西?铅汞之物不要了么?我炼制的非是寻常的丹药,是仙丹,仙丹你懂不懂?便是不和寻常的炼丹相同的。
其实湖盐就是天然相成的碳酸钠,水硝油是硫酸,火磺油是硝酸,土碱是含食用碱的土,这些都是寻常的原料。
宋时的科技相当的发达,已经有了许多的强酸强碱,不相信的读者可以看看沈括的《梦溪笔谈》,按照书里的方法把矾和卤砂混合加热看看会得到什么东西(注意安全)。
原料备的妥当之后,李二先命人把猪油蜂蜜和土碱一起熬成稀糊状:好了,我要炼制仙丹了,闲杂人等都退下去吧,不可偷窥。
遣散了众人之后李二把湖盐以水融了备用,把火磺油在无根水里缓慢的稀释,再更加缓慢的把水硝油一滴一滴的掺杂进去,为防止温度过高而挥发,专门用一大木盆装了凉水来降温。
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了:将那猪油蜂蜜土碱一起熬成个稀糊一滴一滴的掺合进溶液里,这个过程一定要慢,而且需要不停的拿筷子搅拌(这个过程极其危险,读者若要模仿,请先买人身保险,还要到空旷的地方去实验,否则就算你运气极好没有去见上帝,警察叔叔也请您去喝茶了。
)好容易完成这道工序之后,李二鼓了半天的勇气还是没有胆量把这混合的溶液继续用湖盐来检验酸碱度,万分小心的放置稳妥,等待化学反应结束,析出成品——硝酸甘油。
天色已渐晚,不时传来倦鸟归巢之声,李二却不敢掌上灯火,在满是硝酸甘油挥发气体的屋子点灯和自杀没有分别。
何况原料粗劣工艺简单,李二实在不敢保证自己的安全。
窗外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李二的每一个动作。
忽然,驸马爷爷,有人请见……李二正秉气凝神的注视那装满了溶液的罐子,猛地被人这么一吆喝,险些把罐子碰掉。
可把李二唬出一身的冷汗,这罐子要是掉落的话,估计整间房子都要飞上天去。
那个谁,你叫绿蕊是吧,好生的看着这罐子,千万别叫人去动。
李二吩咐了那宫女便去前院。
绿蕊取出纸笔把每一样原料的用量和每一道工序都详细记录下来,低低的叫道:来人,把这个交给公主,不得有误……且不说那小太监把李二的技术资料传到宫里,单表李二在前厅见客。
前厅坐的是个女子,二十多岁的青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观之可亲,李二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女子:小姐,找我何事?那女子仔细看看李二,确定了眼前的就是当朝驸马之后,盈盈的一笑:奴奴是来给驸马爷爷看个物件儿的。
甚么物件儿?李二心中纳闷儿。
驸马爷爷可识得此物?那女子手里拿的是一个凤凰衔珠的银钗子,凤凰头上还点了朱红的漆色。
春……你从何的来?李二自然认的这银钗,分明就是春娘常用的首饰。
驸马爷爷果然是有情人,这银钗的主人便在我处,请驸马爷爷过府叙话。
那女子说的不卑不亢,甚是沉稳。
你是什么人?要我去哪里?春娘安好否?驸马爷爷莫急,随奴婢前往便知。
李二毫不犹豫的跟她出去,门外早就预备好了两乘青呢子小轿,那女子撩起轿帘子请李二坐好,遂进了另一顶轿子。
两乘小轿吱吱呀呀的在夜色之中穿街过巷,走了不少的功夫才停了下来,正是一处高楼的后门,从角门里进去,李二感觉这地方甚是眼熟,好像曾经来过一般。
从后面上的楼去,进到一间偏房,迎面是大紫檀雕螭案,案上的小铜鼎里燃了暖香。
案前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临窗大雕花床上铺着大绿的床褡子,石青色的引枕,秋香色大条褥。
驸马爷爷高坐,我家主人这便过来。
小姐,春娘……春娘安好,驸马爷爷勿念。
那女子捧上腊安茶于李二径自退去。
李二捧了茶看那条案上是一幅山水画,画的却不是寻常的小桥流水,而是一片荒原,角上一轮火也似的红日,说不出的空旷悠远,边上提的是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若泛不系之舟。
落款是郭熙,李二也曾见过这当朝名家的画作,因不擅长绘画也看不出什么好歹,只是感觉提的那字意境极其深远。
正是自己梦想的生活方式,不由得仔细品味:饱食而遨游,若泛不系之舟……怎么,春风得意的李公子也喜这诗么?这耳熟的女声落落大方的响起之时,李二忽然明白身在何处:罗大家到了,这里原是霸王楼。
自然是奴奴,旁的人只怕还请不到李公子。
说话的正是当红名妓,舞中霸王罗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