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驸马传全集 > 第八十九章 绝好的肉铺生意

第八十九章 绝好的肉铺生意

2025-03-30 16:55:07

那万员外真是个信人,说次日看便是次日看,与县大老爷一起膜拜之后便仔细观赏一番。

阳谷县令心思真是不少,为了防止丹书铁券有甚么闪失,特意的派三班衙役到将李家团团的围住,来保护圣物。

李二终于放心。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李二得到了几个不错的消息。

首先是京东两路的茶叶专卖政策解除,允许民间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买卖茶叶,想来是王安石在四川推行的驰罢榷茶法取得了成功,要在全国推而广之。

再就是朝廷颁布诏令,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且有很大的政策扶持。

虽然王安石还没有登上相位,新法还是再一次的露出了苗头。

母亲却是丝毫不关心新法旧法这些朝廷上的事情,只在为自家的生意发愁。

自李记肉铺重新开业以来,生意惨淡,几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

反观对面的飞刀刘却是门庭若市,生意好的不得了。

老刘头越发的把肉刀舞的欢实,五花肉西施更是涂脂抹粉的帮着照看生意。

刘家每日能卖一口肥猪也不止,咱家几日也卖不出一口猪的。

母亲很是窝火:眼下忒热的时节,肉是不能久存的,明日里便贱价卖了吧。

猪肉都挂在井里,以清凉的地气滋养着,好保证短时间不会变质。

饶是如此,也不可放置的过于长久,再不处理掉,就真的要变成臭肉了。

正说着,便有一人登门。

母亲见有顾客上门,急忙忙的招呼:尊客可是要买肉?小店的肉是正肥的肥猪,从不屠宰母猪病猪,价钱也是公道,童叟无欺……看这客人脸生,母亲越发的殷勤。

古人经商是很注重这些生客的,如果生客满意了就有可能转变成经常照顾生意的熟客。

看尊客眼生的很,不是阳谷城里的人吧?小人梁山县人氏,听闻老夫人这里的猪肉是京西路最好,特来购买的。

一句话说的母亲喜滋滋的,便如三伏天气嚼冰一样的爽意:原来自家的肉铺已经是声名远播了,就是外县人也特来购买。

尊客原是远道来的,不知要割几斤肉?俺定选最好的刀口肉……那人问道:老夫人这里还有多少未曾卖完的,小人一发的全都要了。

连上猪头下水也不曾少了百三之数,尊客可曾要的完?要的完,要的完。

那人没口子的应承:我此来是备了车的,便是再多些也要的完。

母亲大喜,慌忙与李二把挂在水井里的猪肉都取了出来。

想来尊客家里是要置办喜宴的……母亲一面会钞一面说话……那人付钱交割完毕,架起车便走了。

母亲喜上眉梢:我便说了的,咱家的铺子是大大有名,便是梁山县的客人也来买肉,岂不比那刘家要强上许多。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母亲的生意好的出奇,每日里清晨开门,便早早的有人在等候着买肉。

这本也算不得什么,可奇就奇在这些人都是一口气把所有的猪肉买走,连下水猪蹄也不剩下。

母亲乐观的以为是自家的肉铺名声在外,李二却不这么看。

李二曾经详细的问过那些买肉的主顾,这些人或是来自寿章县,或是来自东阿县,甚至两百多里以外的平阴县人也来阳谷买肉。

难道母亲卖的猪肉真的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叫人远隔百里的来买,而且一买就是全部买光,连个肉渣子也不剩。

渐渐的母亲也感觉到了蹊跷,这一日刚一开门果然还是有人在等候着买肉,还是如往日那般的开口就要把肉全部买下,一问之下,竟然是郓州来的。

想那郓州是州府所在之地,要远比阳谷繁华,不可能连猪肉也买不到吧?于是李二一再追问为何要这么大老远的跑到阳谷来买猪肉,奈何那人只是说甚么阳谷李记,天下第一肉铺的托词,李二虽知他说的不是真话也是无奈,只得由他把肉全都买了去。

我的儿,管他是甚人哩,买肉给钱,是天公地道,咱家本就做的是杀猪卖肉的营生,还管人家买几斤肉不成?莫说是郓州府的人,便是大食的生番来了,咱也照样卖于他。

母亲总是把事情想的如同她的人一般的朴实,李二却感觉这里头不那么地道。

春娘也是差异:这些人跑几百里地来咱家买肉,这可真真的透着蹊跷,需得好生的查一查才是。

正说着,李县令打头,带这县里的主簿、县丞、还有本县一些乡绅等头面人物到来,进门先是贺喜一番:恭喜驸马爷爷,贺喜驸马爷爷了……老大人,诸位乡梓,我一不娶亲儿不聘妇的,又有甚么喜事?我的驸马爷爷呐,您名动天下不说,还是当朝驸马,可是咱们阳谷县的荣光,咱们阳谷县几千年也没有出过这般风流的人物。

真真的给本县乡梓长了脸面的,莫说京西两路,便是全天下又有几个不自动爷爷名头的?李大老爷说的口吐白沫,犹自滔滔不绝:本县的士绅在下官的号召之下,捐了些钱粮,要在城东为驸马爷爷修建一座牌坊,这不是万千的大喜事么宋时的牌坊可不是简单的一个牌楼,而是由大小若干的坊楼组成的牌楼组合。

牌坊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朝廷赏赐,主要对象是那些贞节烈妇与退隐的元勋;其二为地方自建,主要对象是对方上的名人或者先祖。

无疑,阳谷乡绅准备为李二修建的牌坊是属于后者。

牌坊这东西在当时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便如今日的纪念碑一般。

许多的妇人苦苦煎熬的守着所谓的妇道,能够在最后得到一座牌坊的也是万中无一。

李二并不在乎这些个虚名,在他的眼里,一座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的石头牌坊远不如几贯铜钱来的实惠。

诸位乡梓的好意我李二是心领了的,李偶德行浅薄,不敢当此厚爱,我看……不等李二说完,母亲就一把把他拽到了后面:牌坊好哦,真是好的很,谢过诸位乡亲了。

我这孩儿一定不忘乡亲们的恩情,定为大家伙儿多谋几分事情……看不出母亲对这牌坊竟然这么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