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朝廷为官(13)

2025-03-30 17:17:45

忽必烈汗可绝非一般的小国王,他是整个蒙古帝国的皇帝,迄今为止,所有蒙古部落中最有权势的统治者。

马可发现,在驯鹰术方面,东西方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两种不同文化中,一千年多来驯鹰术一直被看作是一项贵族运动。

正如一个古代西方谚语所说的那样,一只行动敏捷的猎狗和一只好猎鹰是一名绅士必备之物。

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亚洲,只要看到猎物在天上飞过,上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人人都会兴奋不已,猎人们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快马加鞭地前去追赶猎物。

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是欧洲对驯鹰术痴迷者中最典型的一位。

1229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在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后返回欧洲时,带回了一位技艺精湛的阿拉伯驯鹰师,后来这位驯鹰师将这一运动在欧洲推广开来。

马可·波罗离开欧洲的数十年间,弗雷德里克还编撰了一本该项运动的权威之作《驯鹰之术》,这本书被视为最早涉及禽类解剖术的著作之一。

弗雷德里克二世比忽必烈汗对驯鹰术更加痴迷,他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失利就是因为当时他正打算外出放鹰。

也许只有志趣相投的驯鹰师才会理解驯鹰术在他心目中究竟孰轻孰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可意识到,只要他继续留在中国,就一定能得到心胸宽广但又反复无常的忽必烈汗的恩宠。

他并不确定自己究竟会在大汗身边待多久,但他的父亲和叔叔打算还是按照最初的计划,给忽必烈汗送来教皇的口信后,就带着这些年赚来的珠宝、丝绸和其他贵重物品与年轻的马可一起返回威尼斯。

但是,眼下他们三个人却似乎一同迷恋上了奢华的蒙古朝廷生活。

当初,波罗一行历时三年多才从威尼斯到达忽必烈汗的朝廷,他们知道要想重返威尼斯恐怕得花费更长的时间,而只要忽必烈汗希望他们继续留在中国,他们就不能也不敢离开。

此时,忽必烈汗已年近七旬,似乎已有意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但他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力,所以一旦他突然去世,势必会给波罗三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为大汗的去世意味着波罗三人会失去保护伞,他们将会成为蒙古帝国貌似平静的面纱下的那些暴力行为的直接迫害对象。

因此,在蒙古帝国,他们既是拥有特权的尊贵客人,同时也像是囚徒,必须无休止地为大汗服务。

为了在异国的土地上生存,马可必须得让大汗觉得自己对他是有用的。

为此,他虚心学习各种技能:他不但向男子学习马术,还向妇女们求教,甚至他还去学习如何玩弄权术。

蒙古帝国具有对所有能干的外国人开放的特点,所以马可觉得如果自己能取得成功,也许将来真的可以在蒙古朝廷做到位高权重。

也许有朝一日,他也会和其他外国人一样被封爵或者成为某个富庶省份的最高行政长官,或许会有机会统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拥有自己的豪宅和无数的发财机会,而且也会妻妾成群。

但是,也很有可能他最终会成为蒙古法律严厉制裁下的冤魂,从此再也无法回归自己的祖国。

就在马可在蒙古朝廷的地位开始日益下滑的时候,忽必烈汗突然提出派他去各地收税,更重要的是,让他去收集国内一些还不为人所知的信息。

马可有一种预感:此次他在蒙古帝国境内的经历将和他在见到忽必烈汗之前的历险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