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年份,可能是1992年比较准确。
这一年,陈逸飞除了继续绘画,他已正式开始筹备电影《海上旧梦》,这就决不是一天两天的安排了。
这一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巩固了改革开放的势头,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这应该也提高了陈逸飞在上海创业发展的信心。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创业,陈逸飞只是一个方向,就是拿着笔绘画,在当时的条件下也只能绘画,没有条件干别的。
现在的回来创业,环境和市场完全不一样了,陈逸飞的才能也不一样了。
他继续绘画的同时,投拍执导电影,创服装品牌,创办模特公司,开设网站,经营杂志书籍,多方出击,全面开花,置身改革开放大潮,实践文化产业。
当然,绘画是陈逸飞的立身之本,他始终把作画当作第一件大事,画家是他的基本身份。
市场检验1991年9月,陈逸飞的《浔阳遗韵》首创中国油画作品过百万元的纪录。
佳士得拍卖公司独创新意,首先在香港举行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专场,获得成功。
陈逸飞的人物画《浔阳遗韵》大幅作品,拍卖前估价为三四万港元,没想到拍卖时被追抢到1375万港元成交。
这一成交价比林风眠的《裸女》的成交价715万港元高出近一倍,创历史新高。
《浔阳遗韵》的高价成交,使中国油画家们大受鼓舞,也改变了国际艺术市场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看法。
陈逸飞本人也很兴奋,但他兴奋的不只是因为自己的油画作品创了中国油画的拍卖天价,而是兴奋于中国油画走向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中国油画走上了宽阔的大道。
针对这次拍卖,陈逸飞兴奋地说:我一直在说,从中国油画发展的整体来看,这次拍卖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这次是中国油画首次进入国际拍卖,而且是由佳士得公司这样权威的艺术品拍卖机构来主持,拍卖的成交率占全部作品的927%,这是不容易的。
原先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整个拍卖的结果。
当然现在的结果也不能说是最好的。
总之,中国油画艺术走向世界的门已打开,这是全部意义所在。
我想告诉国内的朋友们,佳士得公司已将中国油画的拍卖正式列入计划,今后每年两次在纽约、两次在香港组织拍卖。
人家搭好了台让我们登场,唱得如何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杨梢《中国油画:门已经打开》,《文艺报》1993年8月28日)后来的情况证明,陈逸飞的说法是正确的,中国油画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真的打开了。
中国油画在国际上的地位,既有艺术品质的提升,也有市场力量的增强,而且艺术层面和市场接受得到比较有机的构合。
陈逸飞的油画作品自1991年的《浔阳遗韵》开始,连续几年持续走高。
这个时候,陈逸飞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保持了十分清醒的头脑,没有被一连串的高价成交冲昏头脑。
陈逸飞清醒地认识到,画价只是画作价值的一部分,而不一定是全部。
正因为陈逸飞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懈地追求,才使得他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一直持以高价。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跟陈逸飞作品价格有关的数字。
2005年5月初,《文汇报》公布的一组数字,是陈逸飞作品历年拍卖前10名的情况。
1罂粟花387万港元香港佳士得19972浔阳遗韵297万元中国嘉德19993山地风286万元中国嘉德19944丽人行231万元中国嘉德19975春风又绿江南 231万元中国嘉德19976霞飞路上220万元中国嘉德20047夜宴198万港币香港佳士得19928恋歌198万元中国嘉德19969上海滩万元北京翰海200410黄河颂万港元香港苏富比19962005年5月中旬,《新民晚报》提供的一组数字,是陈逸飞主要美术作品历年拍卖价格的情况。
陈逸飞主要美术作品历年拍卖价格一览1991年,陈逸飞的油画作品《浔阳遗韵》(1296×1498cm),在香港佳士得以137万元港币成交1992年,《夜宴》以198万港元被香港富豪邵逸夫收藏1994年,《山地风》在北京以186万元成交(188×255cm)1996年,《梦幻曲》成交价为110万元(105×75cm)1997年,《罂粟花》(127×147cm)在香港佳士得以387万元港币成交;同年,《丽人行》(190×208cm)布面画以231万元在北京成交1998年,《多梦时节》以1265万元成交(180×180cm)1999年,《浔阳遗韵》再次拍卖时,它的成交价已经到了297万元(1296×1498cm)2002年,广州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地毯上的淑女》以121万元成交(150×1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