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十三章 远近高低各不同(2)

第十三章 远近高低各不同(2)

2025-03-30 17:50:30

且看:作者讥笑陈逸飞这位画音乐的画家对音乐外行到了什么程度?他不知道中国的笛子有笛膜这一说……。

其实,画家的高明或许正在于此:他开了某些人的眼界!他完全有理由反过来对作者幽他一默:作者这位音乐内行(作者不惭,引俗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出如许门道的作者,当不惮接受内行这个称谓)只知道中国笛子有笛膜这一说,竟不知中国笛子还有没有笛膜的一种这一说。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指责别人头上怎么长了一对耳朵(或眼睛或等等),是内行孤陋寡闻,还是内行故意蒙人?为证明外行艺术的生产者陈逸飞是艺术外行,《谈起》作者特意对陈氏名作《对歌》进行一番解剖,罗列其中十处所谓常识性音乐方面的错误,且略举几点,看是否立得住脚。

1作者说二胡、琵琶两种乐器的对唱,从古到今所有形式从未出现过此二种乐器单独‘对唱’。

作者的武断令人惊讶,不知根据何来。

仅凭作者没见过吗?二胡、琵琶不能对唱,音乐界从未有此戒律!况且艺术形式的创新(是否为新且存疑)也正未有穷期,作为随意的或正式的乐器对唱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画家摄取某一场景入画也正常不过,不犯大忌。

作者说这里有美学问题,不多谈,作讳莫如深之状,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2长袍、斜襟,民国时代人也,不假;二胡的铜轴、曲项,是近些年的事,是也。

但二者并非不能同一场景出现,何也?君不见某些宾馆、酒店的文艺演出中,着长袍,穿斜襟,执铜轴、曲项二胡抽弓按弦者屡见不鲜,画家撷取入画,入情入理。

3男子坐扶手椅子,怎么出弓入弓?拉二胡坐扶手椅子不便出弓入弓,但决非不能出弓入弓。

坐在扶手椅子上拉二胡,更证明不是正规演出,是随意的对唱,或是演出前的试练,或是条件不具备时的盛情难却。

这也成为印证画家为音乐外行的证据,真是不值得认真一驳,如果不是被某种非理性因素所支配而使思想狭窄起来,这点不能想通。

6男子平腿式演奏方式,怎么会出现在几十年前?先说为什么不会出现在几十年前?二胡的平腿式演奏作为正确姿势被现代的器乐界公认并推行,大约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几十年前也决非完全未见。

几十年前叠腿式与平腿式是并行存在的,况且还有立式演奏,站着拉,走着拉都有,如瞎子阿炳。

平腿式演奏正是在诸种演奏姿势中经实践、研究,最后筛选确定下来的一种正确姿势,它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是有其渊源和基础的,怎么能武断说不会出现在几十年前?几十年前有识之士的平腿式演奏正如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可看到叠腿式演奏一样是正常不过的事,何须大惊小怪。

再者,荒谬一点说,平腿式演奏即使不会出现在几十年前,画家也决无其咎,仍据本文第二点可驳。

还有,据《文化报》发表的纪念刘天华的文章说,是刘天华将此前的琵琶横式演奏改成竖式演奏,照作者想来,也就是说刘天华之前(几十年前)不会出现琵琶竖式演奏,但电影、电视中不乏几十年前甚而几百年前乐器演奏的镜头,其中琵琶多是竖式演奏,作者是否要把那些导演统统斥之为音乐外行?9谁听见过琵琶奏出七和弦(即同时响四个音),此言大谬!首先把奏出七和弦理解成同时响四个音,是很片面的。

很遗憾作者这位内行又说了一句外行话。

七和弦也可不同时响四个音而只同时响三个音甚至只同时响两个音,那叫不完全七和弦,但都叫七和弦。

三声部音乐中可省略五音,响三个音,二声部音乐中可省略五音和三音,只响两个音,这些七和弦在琵琶上都很容易做到。

还谁听见过琵琵奏出七和弦 。

大约作者没听见过,但作者没听见过不一定不存在,这和作者没到过北极,北极也不因作者勇气可嘉地否认就不复存在一样。

即便是完全七和弦,同时响四个音,在琵琶上也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此前笔者曾就此事专门请教过中央音乐学院的琵琶教师,她的回答是完全肯定的,不明白作者如何作出了如此结论。

至于第4、5、7、8、10点,恕不大费笔墨,权作课后题留待私下思考,亦不难悟通。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作者指出的全都属实,就可讥人以音乐外行吗?不可!歌唱家就未必都能了解中国竹笛有多少种,琵琶可否奏出七和弦;音乐评论家也未必都能细致了解长笛与黑管的构造;民间的唢呐演奏家更未必都能知道二胡的铜轴、曲项始于何年何月。

难道作者都把他们说成音乐外行?如果音乐内行是对音乐内各行当都无所不知,那么,除了作者,还有谁是音乐内行?以内行自居,武断令人惊诧,一味地说人家是外行艺术是艺术外行,是炒红的,捧红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耸人听闻,作者算是达到了的,但证明立脚不住,万难以此服人。

口口声声说别人是刺激读者,是创作态度不严肃,这是不是刺激读者,是不是创作态度不严肃?说中国竹笛只有笛膜之一种,说中国琵琶奏不出七和弦,是不是在哄弄洋鬼子?是不是懂中国音乐?是不是乱说(原文‘乱画’)中国音乐?是不是在传播音乐艺术的人脑病毒?是不是‘有损中国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