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历新年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
新年的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
到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
但是,在这一天人们都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
第二天称为脑,它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因此也称为空日,传说这天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了。
这一天,人们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
晚上则举行赶摆,放烟火、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净地走进新的一年。
而且这一天还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并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相祝福。
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帕雅晚的英灵就在这一天带着新历返回了人间。
届时,人们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进行庆祝,并宴请亲朋好友。
在脑这一天进行的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最古老、最有情趣的活动。
到时,人们要先到佛寺浴佛,然后才能相互泼水。
开始泼水时,人们都彬彬有礼,尤其是姑娘们,手提一小桶掺着香水的凉水,用树枝蘸一些水向长者和来宾轻轻泼洒,表示自己的祝福。
等泼水进入高潮后,男女青年就开始互相追逐泼水,用满瓢、满盆的水追着泼向对方。
这时,刚才还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开始不甘示弱地与小伙子展开对泼。
顿时,水花在空中飞舞,传递着吉祥与祝福。
而且,人们在泼水的时候还要唱泼水歌,唱道:澜沧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
深情人,心中出,似洁泉,如甘露。
银水花,在飞舞,一个个,湿漉漉。
透进心,是祝福,笑脸盘,是花朵……泼水节中还有其他重要的活动——赶摆与丢包。
赶摆是一种野外联欢活动,到时傣家人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相互祝贺新年愉快。
依拉贺是一种边舞边歌的舞蹈形式,具有傣家人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进行联欢时,大家要相互拜年。
拜年词这样唱道:攀枝花,红艳艳,桑开傣(新年贺新),已来到。
帕萨傣(傣族),尽开颜,糯米酒,密样甜,共举杯,贺新年,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他们还跳传统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等,并进行放高升、斗鸡等活动。
在赶摆的同时,傣族未婚青年还进行丢包活动。
姑娘手中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花包,花包就是她们的传情信物。
丢包开始时,男女青年分为两个阵营,相距三四十步。
姑娘看中了哪个小伙子,就把手中的花包丢向目标,小伙子则稳稳地接住它。
这些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追求恋人的。
赛龙舟是泼水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傣历新年节日活动中场面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一项活动,于新年的第二天举行。
其词唱道:铜芒响,齐举桨,团结紧,有力量。
像蛟龙,劈波浪,昂起首,使劲划,帕萨傣,赛龙船,依传统,争上游。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伴随着紧密的锣声、桨声,以及观者的加油声,整个泼水节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