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无名洞里,冯华他们虽然也进行了一番查看,可是尚未仔细盘查就被那个突发事变给打断了。
而再次苏醒后,为了能尽快脱险,他们也失去了再次探究的兴趣。
这次进洞,一定要好好地察看一番,全面盘点一下家底。
经过几天绕来绕去的艰辛跋涉,他们一行五人终于找到了无名洞。
进洞之后,李九杲等人对无名洞这如同地下宫殿般的气势和眼花缭乱的物品,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新奇。
经过一番清点确认,这些石室里共计有M1式半自动步枪400枝、英国的LeeEnfield4型步枪200枝、M1卡宾枪、98K型毛瑟卡宾枪、M3冲锋枪和斯坦因冲锋枪各100枝、96式轻机枪100挺、92式重机枪和MG-43轻重两用机枪各20挺、鲁格P-08手枪和苏式托卡列夫M1933手枪各50把(包括冯华他们手中的那3把)、迫击炮30门、山炮和野炮各10门,以及为数不少的各类武器适用的弹药。
另外,还有两套备用的生产军火的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和军用物资。
最让冯华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在存放军用物资的那个大石室里,居然混杂着三十箱银元和五个装满了金砖和金条的铁箱子。
李九杲几人此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冯华、邢亮露出的那丝喜悦,他们已经完全被无名洞中的那些武器、机械设备及如此多的金条银元震撼住了。
虽然他们心中也对从西洋买来储存在那里的话有些将信将疑,可是由于对冯华三人的无比信任和异常敬佩,如今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只是愈发的相信冯华三人绝不是凡夫俗子,所谓的从西洋买来的话语,不过是天机不可泄露的玄奥而已。
看到石壁上贴着一张像是灶神似的花纸头,山子好奇的问道:冯大哥,这是何方神圣啊?冯华知道这是日本关东军为满洲国创造供奉的日照大神,只不过他不能照实说,只是回答:哦,这是看守山洞的镇山大神。
听了冯华的解释,几个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山子更是深信无疑:那么多好东西当然得有镇守之神看守了。
当下,按照目前队伍的情况,他们只取了五十枝M1步枪、二十枝M3冲锋枪和五挺轻机枪,若干枪弹、手榴弹以及一箱金条。
考虑到将来实战的需要,他们又取走了9枝仿制的苏式托卡列夫M1933手枪。
然后,用树枝把洞口遮掩,急匆匆踏上了归途。
回去的路程比来时节省了不少的时间,那是因为冯华他们脱险后,在森林里瞎撞,绕了不少的圈子,跑了不少的冤枉路。
其实,无名洞距离铲不平的营地只有两天多的路程。
回到营地后,为了尽快让众人熟悉枪械的性能,他们立刻将武器分发了下去,并由邢亮负责教导。
因为部队人员少,义勇军领导要求每个人都要以一顶十、以一顶百;每个人都必须熟练掌握步枪、机枪等各种枪支的射击要领;考虑到实战的需要,还提出要尤其重视手榴弹在战斗中的作用。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超负荷磨练,以及冯华、天宇政治思想工作跟进得非常及时,大家对训练已经开始适应起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练兵热情和兴趣,周天宇还搞了个比武龙虎榜。
在一面平整的墙面上刷上白灰,列上各分队人员的名字和训练内容,按照考核优秀、及格、不及格,分别划上红星、红旗和白旗等标志。
年轻人都争强好胜,谁也不愿意插白旗当狗熊,一时间各分队的练兵热情异常高涨,训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很多人是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整天就是拿着枪比划着,甚至出了几个夜间拿枪瞄香火的夜猫子;平时,只要有点儿空闲时间,几个人凑在一起,拣起块石头就比赛,看谁掷得准、投得远。
几次固定靶、移动靶、投弹,以及单兵作战能力的考核,所有的人全都是优良以上,这让几位中华义勇军的领导很满意。
另外,考虑到这些人将是义勇军以后的骨干力量,冯华和邢亮还经常介绍一些现代战争的战术思想,如怎样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展游击战、运动战等,每每让包括李九杲和黄德贵在内的众人听得如醉如痴。
不过,要扭转这些惯于拿着大刀长矛进行厮杀的山里汉子的思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真正能有所成,还需要有待时日。
转眼间,为期五十天的军训结束了。
战士们不敢说人人都成了神枪手,但军事素质和思想素质确实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虽然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人手不够已成为了目前的主要矛盾。
如何扩大中华义勇军在民众中间的影响,更快的发展和壮大队伍,成了当前的第一要务。
冯华从史书上知道,清末民初,匪患是压在东三省老百姓头上几座大山之一。
土匪,在东北地区称为胡子、胡匪。
关于这些叫法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人说胡子之称起于明代,当时汉人称北方夷族为胡儿。
夷族常越界南侵掳掠,后来便沿袭称强盗为胡子;也有人说盗匪抢劫时戴面具挂红胡须以遮耳目;还有人说,俄国老毛子经常越过边界烧杀抢掠,俄国人常留大胡子,久而久之,中国的土匪也就跟着沾了胡子的光。
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东北土匪活动猖獗却以明末袁崇焕设计诱捕诛杀毛文龙后的溃散军队为肇端,此后,军队的溃兵散卒、地方上的地痞恶棍结伙成盗,占山聚众,遂成各据山头草莽的匪帮。
土匪凶狠残暴,任意抢劫杀戮,百姓深受兵匪、官匪、土豪、恶霸几重压迫,无异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冯华对邢亮和周天宇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谁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谁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红军在井冈山时期实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
’我们当前提出的口号是打土匪,保家园。
在与李九杲、黄德贵进行商议并得到了支持后,他们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选择距离义勇军最近且民愤极大的黑山豹绺子作为剿灭土匪的第一个目标。
消灭这股土匪既能扩大义勇军的影响,又能免除自身的威胁,而且还可以变黑山豹的财力为己用。
据说,黑山豹刚起局时还没有闯响报号,黑土窝有个姓常的老人,一天,他去赶集,临行前嘱咐12岁的孙子凡事注意,小心土匪。
孙子说了句笑话:土匪来了怎么样?还能把我鸡鸡割去!没想到,这话不知怎样传到黑山豹的耳朵里,第二天小孙孙便神秘失踪。
后来,乡亲们在村外沟里发现孩子的尸体,小鸡鸡果然被割去了。
从此,黑山豹凶残暴戾的恶名,成了方圆百十里人们的噩梦。
落虎崖气势峥嵘。
远远望去,在环列的群山之中,一峰拔地而起,直指云天。
别看落虎崖山势陡峭,峰顶却是分外平坦,背阴的一面有一方嶙峋巨石突兀而出,犹如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随时要从峰顶扑下来。
隘口有一土匪用石木筑起的关城,只有一条由采药人踩出的小路可以通往崖顶,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匪首黑山豹给关口起名叫伏虎关,意思就是百兽之王也得在我黑山豹脚底下服服帖帖。
足见黑匪的骄横跋扈。
已是盛夏季节,满山的松柏桦杉青翠苍绿,郁郁葱葱;葛藤、山葡萄蔓附缠绕;林间空地上,东一簇、西一丛的山荆花、蒲公英点缀其间。
五个吃排饭打扮的人,无心观赏这长白的天然美景,正在向落虎崖的方向匆匆赶路。
此处已接近黑山豹匪巢,几个人不由得紧张起来。
果然,前面的山岗上茅草摇曳,枝叶簌响,跳出两个巡风的匪徒,大喝一声:什么人?哪里去?五人中间,走在最前边的那人,生的高高大大,身子骨结结实实,一看就是吃排饭的料儿。
他跨前一步,抱拳施礼:二位托福,罗全大意。
说着,打开褙在肩上的钱褡,摸出一大块碎银: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二位兄弟拿去买酒喝。
两个匪徒果然见钱眼开,刚才还像两个凶神恶煞,一下子变成眉开眼笑的弥勒,语气也客气起来:老客,是哪个山头的呀?来人恭敬地说道:我们兄弟原来在鄂多哩,吃青云峰钱二爷的饭。
如今,想到三爷门下报到考票,还请二位兄弟引见。
说起考票,还得从土匪收水说起。
称霸一方的匪帮,不但拦路抢劫,杀人越货,还往往坐地向各行各业收取例规。
说白了,就是强迫势力范围内的人,向土匪孝敬一定数额钱财,黑话叫吃票。
长白山区盛产上等的红松、白桦、水曲柳等贵重木材。
可是,那时节运输不便,主要*在大江小河放排运送,然后再由木材老客装车外运。
每年,春夏之际,是放排木帮最繁忙的季节。
一般的匪帮占山为王,同时也都扼住进出林区的山口。
放排人、挑垛人等进山吃排饭,被迫接受土匪的盘剥,匪帮美其名叫吃票。
要想吃排饭,必须向盘踞该地的绺子头儿报到,经过他们准许,叫考票。
俗话说,吃人嘴短。
又道是:得人钱财,为人消灾。
两个匪徒一力承担为他们引见香火(负责警戒的土匪小头目)。
一路闲聊着到了伏虎关下,放哨的土匪老远的就咋唬:六嘎子,回来干什么?五哥在吗?那个叫六嘎子的匪徒反问道。
这时,一个黑胖黑胖的土匪走上关隘,大大咧咧地问老六有事吗?这个土匪恭敬地回答回五哥的话,这位是我的表亲,想进关考票。
大个子按照礼节,抱拳在左肩,弯腰施礼:西北连山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不知哪里君来哪里臣?黑胖子眯缝着金鱼眼,问道:从哪里来相府?大个子连忙说:称不起相府,抱老把头(放山人供奉的神灵)瓢把子,吃排饭的。
吃票是土匪无本万利,坐享其成的生财之道,一般情况下,匪帮并不难为考票人,何况还是他结拜兄弟六嘎子的亲戚。
当下,命小匪开关放人。
五人进关后,大个子又从钱褡里掏出一锭白银,塞到黑胖子手里:老大和几位弟兄们买酒喝吧!看到这么一大锭白银,几个匪徒的眼珠子都要冒出来。
呵!从来还没有遇见过这么通情达理、出手大方的考票人,土匪们乐得屁颠屁颠的。
黑胖子吩咐了守关的小匪几句话,忙不迭的领着五个人上伏虎堂拜见黑山豹。
转过一个山坳,跟在大个子身后的那个身材敦实的、被称为山子的壮小伙,趁胖子正与李九杲说得热火,突然搂住胖子的颈部,胖子还没来得及叫出声,一把雪亮的匕首对准他的胸膛:不许出声!几个人干净利落地把胖子捆绑起来,堵住嘴巴,塞到灌木丛中,然后几人翻身折回了伏虎关。
留在伏虎关上的四个匪徒正沉浸在飞来之财的兴奋中,那个放哨的土匪眯着小绿豆眼,得意洋洋的哼着土匪自编的小曲:当胡子,快乐多,骑大马,坐大车,吃大肉,有酒喝,上炕搂着女人吃‘馍馍’……摇头晃脑的丝毫也没有想到会有人从后面袭击他们。
半分钟之内,四个匪徒全都被撂倒。
此时,冯华率领的后续部队也顺利地解决掉在关口外巡风的六嘎子等两个匪徒,看到预定的信号,关口大开,义勇军一涌而入。
除了留下一组人把守伏虎关,其余的人在李九杲的带领下快速扑向黑山豹的住所——伏虎堂。
按照冯华制定的计划,歼灭黑山豹主力,是要赶在土匪吃午饭的时候进行。
由于前期行动非常顺利,看来,猎豹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别看落虎崖山势凶险,可崖顶却极为平坦,方圆有三四亩地大小,分为上下两阶,崖顶前半部正中就是黑山豹的住所兼议事厅——伏虎堂,两侧是众匪的住处。
松木圈成的寨门直对着上山的小路,如果有人守在此处,居高临下,也是个易守难攻之处,留下黑胖子的性命也正是为了赚开此门。
崖顶后半截比前面高出一丈多,有石梯通往,几排木屋一字排开,作为工房、库房使用。
黑胖子在他们的威逼之下,迫不得已答应带路。
李九杲和山子一左一右,把胖子夹在中间。
九杲拉着胖子的右手,山子的匕首就顶在胖子的腰眼上。
胖子无奈地应付过放哨匪徒的盘问后,班顶子(站岗的匪徒)把寨门打开。
就在他们踏入寨门的时候,黑胖子突然喊道:花腰子(他把中华义勇军误认作化妆的官兵)来了,并肩子,快推车子(弟兄们,快操家伙抵抗)!胖子的喊声还没有落音,山子的匕首已经插入他的背部。
两名班顶子连枪也没得放,就被黄德贵和三林解决。
这时,众匪都聚在崖顶中间的空地上吃饭,乱哄哄的。
听清胖子喊话的扔下饭碗就跑,没有听清楚的却端着饭碗傻愣着。
山顶上乱成一片,东奔西跑的土匪们你拥我挤相互碰撞,踢翻了饭盆,撞倒了汤锅,滚热的汤水浇到匪徒的脚上,痛得哇哇乱叫。
许多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二、三十棵黑乎乎的东西飞进人群里,随着一连串的巨响,匪徒们倒下了一大片。
侥幸没有死的,又被后面冲上来的中华义勇军战士的一阵排子枪射倒许多。
从伏虎堂跳出的几个土匪,刚一露头,就被紧紧盯着伏虎堂大门的冯华、邢亮用冲锋枪给干掉了。
这时,只听得周围一片趴在地上,抱着脑袋,饶你不死!的喊声,有的土匪听到喊声,乖乖地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也有那暴戾成性的惯匪还想反抗,立刻被枪弹击毙。
按照预定的分工,冯华、邢亮、周天宇、李九杲、黄德贵五人各带一个小组,留周天宇小组原地看守、监视俘虏,其余四组分头扑向伏虎堂、左、右翼厢房和后边的库房。
李九杲、大喜一组在伏虎堂还是遇到了抵抗。
躲在屋里的人枪法很好,随着枪声前边的一个战士中弹倒下。
是‘黑山豹’,注意隐蔽!李九杲一边喊着,一边举枪射击,掩护大喜和另一个战士,从左右两侧迂回。
黑山豹那种单打一的火枪,装一次火药很费时间,轻机枪一阵猛烈的射击,很快就把这个匪酋压制住了。
大喜二人又朝屋里连续扔进几颗手榴弹,随着爆炸松木搭置的伏虎堂窜出火苗,屋内的枪声也停止了。
此次战斗,从进入寨门开始,到炸死刚刚吸足大烟,正在与军师议事的黑山豹,前后只用了二十分钟。
中华义勇军以轻伤两人的代价,一举消灭了黑山豹匪帮。
毙伤匪徒61名(包括被击毙的匪首黑山豹和他的师爷以及四名贴身保镖),俘虏114名,解放被土匪掳掠、关押的工匠、赛角(被土匪蹂躏的妇女)和肉票等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