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生,通常都在病友人生最谷底的一段时刻,而随后的日子,由于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不能再这样下去,他们都开始有了正向的转变。
当面临绝症之后,所迸发出来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通常会使受损的免疫系统也被激发起来,而人的生机会被重新点燃。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设你现在得了癌症,只有三个月可以活,那么你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对于现在这一世,你满不满意?是否觉得生命当中有更重要的事应该去做、而迟迟没有进行?你是否被琐碎而无聊的事所羁绊住?是否一直没有勇气去追寻心爱的人?是否害怕追求自己的梦想?癌症给我们什么启示?就像很多哲学家谈到的,死亡教给我们的是生命。
那仿佛绝症的癌症,其实它要教给我们的是希望。
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不过,在我所接触的众多癌症病友身上,常常我看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他们的生命常常都起了很正面的转变:如果生命时日所剩无几,那该怎么过?从前我在马偕医院演讲时,曾有过一个这样的个案:有对夫妻,在太太得了癌症之后,夫妻俩的关系起了很大的改变。
原本这对夫妻省吃俭用,很辛苦的工作,连一点休闲、生活品质都没有,每天过着机械般的日子。
自从先生知道太太得了癌症之后,他的观念变得不一样了。
他不会把那么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宁愿多腾出时间来陪伴太太,陪她去做她想做的事。
以前他们舍不得花钱买CD,但太太很喜欢听音乐,后来先生陪太太买了很多CD,也陪她听音乐、逛街,帮她办了两张信用卡,还对太太说:你不要那么省,去买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吧!当这位太太提到她的婚姻有了这样的改变时,眼中泛满泪水。
我听了他们的故事,心中真是充满了感动。
不论是在抗癌人协会演讲,还是到康泰医疗基金会、马偕医院演讲,我都会这样询问现场的癌症朋友:你们之中有多少人是因为得到这个病,而发觉自己的生命需要更有意义;或觉得得了癌症之后的生活,更值得继续活下去;或感觉你的生活因癌症而变得更充实、更愉悦,请举手!令人讶异的是,通常都有八、九成以上的人举手。
在此我想强调一个观念:癌症教会他们什么是生命;癌症逼他们重新省视生命,让他们开始去过真正想过的生活——一个对他们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益的生活。
这是个相当有趣的现象。
在我个人所带领的癌症团体里,往往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形:癌症的发生,通常都是在病友们人生最谷底的一段时刻,而随后的日子,由于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不能够再这样下去,他们都开始有了正向的转变。
当面临绝症之后,所迸发出来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通常会使受损的免疫系统也被激发起来,而人的生机会被重新点燃。
在众多个案里,我发现:病友们得了癌症之前和得了癌症之后的生活,如果品质有越好的改善,存活率通常会越高。
相反的,在得了癌症之后,如果病友更怨天尤人、更忿恨不平,继续不快乐的生活,而没有做正面转变,通常亦会比较早离开人间。
求死的欲望即求生的欲望在古典精神医学里,有一个曾经被提过而后又被忽略的说法: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求死的欲望。
过去,大家对求死的欲望一知半解,中国有句话说: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
所以,求死的欲望在我们的社会里几乎不能被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