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被宣布得了癌症后,心理上通常会经过下列几个时期:震惊、否认、愤怒、悲伤或沮丧、接纳并且面对。
之后,大部分人会采取的行动是,寻找可以信赖的医师,一连串正统医疗过程于是展开。
可是,在医疗过程里,癌友的五大心理阶段,可能尚未完全度过,甚至也没有被探究。
从震惊到面对在心理学的分类上,一个人被宣布得了癌症后,会经过下列几个时期:快死了第零期: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到接受自己是癌症病患的这段期间。
这个时期可再细分五个阶段,但这是一般性的分法,并非每个人都一样。
一、震惊:对于自己被诊断罹患癌症而感到惊讶。
二、否认:因为这样的消息过于震惊,心理上一下子无法承受、无法相信是真的,认为可能是医生把报告弄混了,或是检验上的疏漏,对于罹患癌症这个事实迟迟无法面对。
如果一个人持续地停留在否认期,他会认为一定是医生误诊,他会逃离医疗系统,可是心里其实是带着不安和恐惧。
三、愤怒:这时期病友会质问:我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偶尔还会捐钱给慈济功德会等慈善机构,看到老太太过街也会扶她一把,为什么是我!四、悲伤、沮丧及恐惧:悲伤的反应会让病人觉得自己完了,进而变得沮丧。
恐惧自己没救了,快死了,不久要离开这个世界及亲爱的家人朋友。
担心、绝望,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
五、接纳并且面对:要采取行动,必须先度过接纳期,当一个人真的面对并且接受自己的确被诊断出罹患癌症,他就会采取行动。
第一期:接受传统的医学治疗。
在度过前期的五个阶段后,大部分人会采取的行动是,寻找他觉得可以信赖的医师,开始接受正统的医学治疗,一连串医疗的过程于是展开。
例如安排手术的日期,在手术后视转移的情况、细胞的恶性程度及肿瘤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要接受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
可是在这些医疗过程里,先前提到的那些心理阶段,例如震惊、否认、愤怒、悲伤绝望等可能尚未完全度过,甚至没有被探究。
很多人会很自然地问:为什么是我?事情发生了,总想知道为什么?这是人的天性。
知道了为什么,就会因着所找到的答案而采取行动。
然而,寻求医疗的过程当中,并不涉及为什么,而是怎么做,只对已然成为事实的疾病进行治疗,可是对于为什么这部分,在医学里并没有提供现成及肯定的答案。
第二期:在饮食上作文章,或藉助风水、拜忏、气功等另类疗法。
病人会试图在饮食上寻求治疗,当然,也有很多人藉机大赚癌友的钱。
许多人认为:生这种病,是因为吃了太多致癌物,或是由于空气污染、菸抽得太多等。
于是开始在饮食上着力,例如小麦草、养生汤、牧草汁之类。
有些人则从运动免疫学的概念着手,例如跳元极舞、练太极导引、太极拳、五禽戏或是做运动,冀望以固本培元的方式加强免疫能力。
有人每天请气功师帮忙调息运气,这一辈子也从没这么勤快过。
另外有些人会搏一搏,吃一些未经验证、夸大疗效的偏方,或采取尚在实验中的另类疗法。
对另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以佛教徒为例,可能认为生病的理由是源自于因果业障,希望藉由念佛经或是做功德、拜忏、布施来消除业障或是因果病,祈求神恩或是佛恩可以网开一面,怜悯自己。
至于信仰基督教的人,可能藉由祷告、上教会,期望信仰的力量能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