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独自坐在帐中察看这些日子收集过来的情况,眉头深锁地叹道:主公可真给我出了个难题啊,诸葛孔明确实高明,人虽然不在,可一切安排依然井条有理,想动手确实困难啊。
郭先生,高将军有事要见你。
玄甲军四领军之一的尹礼掀起帐帘进来道。
郭嘉忙起身笑道:快让他进来吧,他这个人就是这样。
高顺走进大帐,摘下头盔朝郭嘉行礼道:高顺见过大人。
郭嘉苦笑下,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这个人呢,也不知应该怎么说你好,说吧,有什么事吗?高顺也不说什么,说道:我们派出去的探子查到一个对我们非常有利的消息,荆州老将文聘至今一直闲居在家,并未受刘备重用。
郭嘉猛得起身道:太好了,说真得这些日子我一直想不出办法对付荆州水军,现在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高顺的谋略并不在他的武艺之下,甚至有过之,点头道:不错,文聘乃荆州老将,他在军中的威望绝对在任务荆州将领之上,他与我们交战多次,都未曾在他手中得到什么好处。
荆州人事诸葛亮都妥善安排好了,唯有对文聘未作出处理,可能是事情太多忘了处理吧。
现在荆州军事由魏延处理,只要安排妥当,定可让其中计。
郭嘉微笑道:高将军,有事没事多串串文聘将军的门吧。
先生,文聘将军之所以不敢一直不肯效力刘备,也没有随蔡氏兄弟等人投奔曹操,因为蔡氏兄弟害死其妹,而刘备也达目的,见死不救;如果我们现在再出诡计陷害他的话,实在太……高顺道。
郭嘉笑道:我知道高将军不忍心陷害他人,其实此事对文将军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如果他们真地一点都不怀疑文聘的话,就不会中我们的圈套,相反说明他们并不十分相信他,说不定还可以替主公招纳一员大将呢?报二位大人,刘将军回来了,有要事与二位将军商议。
吴敦带着化了装的刘雄进来道。
魏延现在也算是威风了,刘备离开时将荆州交由他打点。
当初投靠刘表时,虽然得刘琦的重用,但处处受蔡瑁、黄祖等无能之将的指使,心中不知多郁闷。
一个将领最烦恼地并不能领兵、不能打仗,而是要听从那些无知的将领去做一切傻瓜般的事情。
禀将军,未将发现李世将军中的人精常出入文聘将军的府上,而且还有许多原来文将军的旧部也常进出文府。
一副将进来报道。
魏延点点头道:知道了,对他们的行动要严加注视,不得有误。
将军,现在荆州的多数士兵都是文聘的老部下,原来文聘在军也深得士兵拥戴,而将军带领时间并不长,很多人对将军未不信服,况且现在主公他们都不在,如果现在他们与李世民的人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那荆州不是很危险吗?副将提醒道。
魏延笑道:你放心吧,我魏延的一切都是靠实力来的,文聘虽然厉害,不过本将军并未将其放在眼里。
你们下去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副将刚走,魏延脸上露出一丝寒光,冷笑道:我正找不到机会对付你呢,这次看你如何脱身。
说起来荆州近年来魏延也立了不少功劳,而文聘吃了不少败仗,不过没有人因此小瞧他,相反更加重视起他来,魏延一次意外中听说刘备原本要文聘替代自己的,只是文聘尚在为其妹之事不想从军,刘备才让自己来代替他的。
要是文聘有朝一日想通想加入了,那自己的地位很可能不保。
大哥,最近几乎每天都有人借故来拜访你,我怕这中间有什么阴谋,还是小心一点吧。
李通坐在文聘下面道。
江夏之战,最后虽然是张辽攻下城池,不过因为中计损失惨重,虽胜如败;相反文聘与李通用李绪诈降,是虽败尤荣。
文聘为此还与李通结为兄弟,文聘因为其妹之事,一直不肯替刘备办事,而李通因为兄弟之情,宁愿陪着文聘也不肯出仕。
文聘道:二弟放心吧,大哥我明白。
李通仍然忧虑道:大哥,此事可大可小的,你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吗?还是大哥你真的有心……文聘忙阻止道:二弟不要乱说,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想看看刘备是否有疑心的人,现在我手中毫无兵权,如果刘备仍因为这种假象对我起疑的话,那要是日后我真的领兵了,刘备岂会放心我呢?李通没想到文聘竟拿命来做试验,忙道:大哥,恕小弟直言,虽说兵不厌诈,而且刘备也算是难得明主,可刘备太过依赖于他人,说得好是知人善用,要是说得难听就是……唉,二弟,大哥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相信我对江东的了解不比任何一个人差,从第一次桂阳交战,到最后江夏之战,江东的变化可说翻天覆地,而我们荆州仍墨守成规,毫无生机,而且还自以为是。
现在荆州落入刘备手中,确实比刘表那时好了不少,据我对江东的了解,离江东还有很大的差距。
文聘叹气道。
李通问道:大哥,如果此次刘备不怀疑你,那打算怎么办,为刘备出力吗?文聘叹了口气道:这聊这个了,二弟,你觉得他们这么做用意何在?李通马上道:大哥在荆州多年,现在荆州的许多将士皆是大哥部下,加上大哥平日待他们不错,现在许多士兵仍肯听大哥之命。
现在刘备他们领兵在外,荆州附近还有二万李世民的部队,有人会担心大哥与李世民的人马内外夹击,趁势夺了荆州。
文聘浅笑道:让我们看看留守荆州的人如何应付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