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孩儿无能中了敌军的奸计,大败而回,请父皇按军法处置我吧。
袁尚跪在袁绍面前哭道。
望着不顾自己的大军落荒而逃的爱子,袁绍心里万分震怒,可一见到他跪在地上的样子,盔甲也多处被砍破了,可见他这一路也够他受的。
叹气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尚儿快快起来,回去休息一下吧,此事以后再说。
早就赶到帐中的袁谭见袁绍如此偏坦三弟,心中的怒火再一次升起,狠狠地瞪了袁绍一眼,心里暗道:你就别怪我心狠了。
探子来报,曹操已经跟孙策反脸了,孙策派吕蒙袭击曹操的屯粮重地,而曹操派许褚趁孙策渡河之时突袭后军,这一点对我们是件好事,大家说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袁绍问道。
殿下,现在孙策渡河进入河内,必定会进攻并州,围魏救赵以解雍州之急,可是现在孙家的有张绣之助,情况大变,张杨所部有被前后夹击之险。
而曹操一旦收编我们的降兵后,兵力定然大增。
虽然他们现在已决裂了,可他们依然都是针对我们的。
依属下之见,我们应该避免与他们大规模交战,凭借冀州的坚固的城池来抵挡他们。
审配道。
审大人此言差矣,据城而守必定要分兵,这样很容易被他们个个击破的。
臣认为此番曹操要将三皇子的二十几万大军吞并,自身兵马必有所伤,况且新降的兵卒曹操又岂敢让他们上阵了,所以他的兵力必然不多,而且已疲劳不堪,正是与他们决一死战的大好机会。
郭图道。
帐下众人或战或守议论纷纷,袁绍拿不定主意,此时帐下走出一人道:殿下,臣有一计,只是……说着朝袁绍望了一下。
意思很明显的,此计肯定要袁绍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但到了这个时候袁绍也没有办法了,只好说道:公仁有什么计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此人原来是张杨的谋士董昭,袁绍称帝后被召入‘朝’替袁绍谋事,只是他不属于袁绍的本部人马,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所以想借此机会让众人知道自己的本事。
董昭朝众人望了一下,上前道:殿下,此次孙曹自所以联合进兵原因是殿下称帝,给他们一个充分的理由,所以既使他们调空境内所有人马,其它势力都不敢轻易进兵,恐遭百姓非议,所以介意殿下暂时撤消帝号,另立汉氏后代为皇,如此一来他们的借口就不攻自破了。
董昭的一番话马上引起众人的反对,如此一来自己的高官厚禄岂不是没有了,虽然手中的权力不会减小多少,但还是舍不得。
袁绍更是满脸怒色的望着他,没想到他的代价竟然是这个,实在让袁绍有点接收不了。
大胆董昭,你竟敢让殿下撤消帝号,简直大逆不道,殿下应该将他凌迟处死。
逢纪马上道。
殿下,逢大人所言极是!众人齐声说道。
慢,难道你们让殿下担上言而无信的罪名吗?殿下刚才已说过不论说什么都可以恕他无罪的。
涿郡刘放上前道:殿下,何不让公仁将话说完,然后再做处置也不迟啊。
刘放、王烈、常林,杨峻、徐邈等人都是袁绍平定冀幽之时招揽来的当地贤才,对他们也委以重任,只是他们一直忙于内政,很少参于军事的,此次关于到自己的存亡,所以袁绍将所有的人都召集起来了。
好,就让你把话说完。
袁绍仍不解气道。
董昭叹了口气,对袁绍的态度非常失望,但还是壮起胆子道:殿下一旦撤帝号,那曹孙进兵的理由就不存在,如此一来曹操就不敢举全力来进攻我们,曹操南面的刘备一直虎视眈眈,只是没有借口而已。
之前他们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跟我们议和的,而现在孙策曹操已反目成仇,而我们又没有‘逆贼’的罪名,可以派人向孙策结盟议和,并且将并州之地割让给孙策,如果一来孙策的实力更在曹操之上,曹操进攻我们定担心孙策会趁机坐收渔利;而孙策进攻我们曹操有同时的担心。
如此一来反可无事,然后我们再挑拨孙曹二家的茅盾,视机与一方联合对付第三家。
帐中诸人都惊呀地望着他,南华老仙向来自负也不例外,虽然如此一来会丢掉并州,可如今的情势丢掉并州已是早晚的事了,也不能算,关键是他抓住孙曹二家的心事。
报,殿下,二位皇子所率的十几万大军冲出曹军的围困,现在正向我军大营撤回。
帐外的守卫打破了帐内的气氛。
什么,我们的兵马冲出曹军的围困。
大将颜良大喜道。
这个消息让众人从董昭的‘大计’中清醒过来,袁绍马上下令道:颜良文丑马上领兵接应撤回的兵马。
由于之前颜良文丑早就整顿好兵马了,所以一接到命令就率军出发了。
南华老仙眉头一皱,总觉得此事有些不妥。
袁绍已走到董昭身边道:公仁之计确是好计,不过现在看来我们用不上了,哈哈。
糟了,殿下马上派人让颜良文丑撤军回营,同时下令不需放一个败兵入营。
南华老仙终于想到问题所在了。
而此时颜良文丑的前军已见到自己那些仓皇撤退的逃亡大军了,二人一边高喊镇定,援军已到,同时分兵左右二路让败兵可以从中间跑过,而自己则二面挡住敌军。
十多万斗志全无的败军连绵数里,可不是说镇定就可以镇定下来的。
而且颜良文丑后面分开速度稍慢的部分一下子被败军冲乱了,让颜文二将看得直皱眉。
紧随其后的‘牧羊人’曹操的大军也杀到了,十数万袁军被数万的曹军一路追着杀,根本没有一丝像样的反击能力。
正在此时被颜良文丑围在中间的败军一下子四散开来,中间出现了‘互相残杀’的景象。
曹操下令‘放行’的同时,众多改装过的‘袁军’不时地加入到庞大的撤退大军中去,而仓皇败逃的袁军根本没有注意到沿途不停加入的‘友军’,只顾自己逃命。
一发现败军的举行,行军多年的颜良文丑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可现在他们同样的装备,很难分清敌我,正因为如此许多士兵根本不看靠近自已是谁,举刀就砍,使得全军军心大乱。
一直尾追其后的夏侯兄弟曹洪曹彰等更是不顾疲劳,奋力拼杀。
而此时袭击左右二营的曹仁于禁各领所部兵马左右冲击颜良文丑所部,使原来稍有阵形的袁军也陷入困境之中。
趁并州疏于防范之时,兵分多路,一举攻克上党郡,兵锋所指留守的袁军根本无法抵挡,接着兵压太原郡,夺取并州已是意料中的事了。
接连攻下雍州冯翊、北地等地张杨、淳于琼、高干等并没有高兴多久,在京兆郡遭到顽强的抵抗,进兵非常缓慢,而冯翊、北地等地又零星地出现小股残余马兵搔拢,弄得张杨痛痒难当。
而此时并州传来上党失守,孙策大军压进太原的消息,让张杨浑身发冷。
主公,大军已整顿完毕,随时可以攻城。
大将祖茂上前报道。
黄盖道:攻下太原之后,并州其它地方可不战而得,如此一来并州诸地皆归主公矣。
孙策点头道:好,令大军准备攻城。
慢!主公,太原城中有甲兵二万余人,虽然我军可以攻下,但伤亡必定很大,主公不如分兵攻取西河、乐平,新兴等小郡,那时再取太原也不迟。
周瑜微笑道。
公谨,可放着太原不取,等我们攻打西河乐平等小郡时,他们的败军必定会撤入太原,如此一来日后夺取太原岂不是更加困难了。
孙策道。
主公,据探子来报张杨正率军来援太原,一旦让他们得知太原丢失,就会占据冯翊等地坚守抵抗,况且他手中尚有兵马十数万,那我们想消灭它还需时日,何不让他觉得太原还有救,让他的大军日夜赶路,到那时就算到了也是疲惫之师,破敌不难矣。
周瑜解释道。
不错,相信那时雍州还有张绣的兵马也都赶到了,我们还可趁袁曹相持之机袭击冀州后部。
孙策赞同道。
主公,吕蒙将军回来了。
帐下守卫进来报道。
主公,末将无能,未能将曹军粮草毁去,请主公降罪。
吕蒙进帐请罪道。
孙策笑了下道:子明快快请起,曹操向来善于劫他人粮草粮道,对自己的屯粮重地必有防备,况且他派许褚来袭我军可见他也有防备,此事并不能怪你,而且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报主公,程普韩当二位将军传来消息,洛阳城中的李典乐进防范极严,未有机会下手,现在正率兵赶来与我们汇合。
一探马进帐报道。
原来当初孙策借雍州危急派程普韩当率兵救援,实际上想借机夺取洛阳,只是没想到洛阳守将李典乐进一刻也不放松,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看来想一下去打击曹军是不可能了,传令全军照计划夺取并州其它郡县。
孙策下令道。
报……主公,徐盛潘璋二位将军传来紧急军报。
守卫进帐报道。
什么?怎么会这样?孙策一看信中内容脸色大变道。
南华老仙虽然看出曹军的用意,不过为时已晚。
颜良文丑二将尽管拼命稳定军心,可面对三面来犯之敌,加上中间混在败军中的‘敌人’,也显得力不从心。
袁绍的中营大军被自己的十数万大军一冲,使混乱波及到全军,中军后面的人马根本没有见到曹军的影子就乱成一片。
而曹军一路掩杀,势不可挡。
袁绍一边令众将稳定军心,同时下令自己的铁甲军护送自己撤退。
想到自己冀州还有坚固的城池,冀幽等地还有招募雄兵数十万,再加上多年的积蓄足已东山再起的。
袁绍此次也可算是御驾亲征,虽然如此可以大大的鼓舞士气,也因为这样几乎精锐兵马都用在护驾上面。
这无疑是中军的锐气大挫,殿下为什么要撤,因为他知道自己要败了,既然‘皇帝’他都这么想了,军中的士卒那还有勇气继续战下去。
袁绍一路北撤,直到巨鹿时总算是摆脱曹军的追击了,不过近五十万大军已不足十五万了。
曹操一边清扫战场,同时兵分多路攻占周围郡县,自已亲领大军朝巨鹿进发。
冀州的形势大转,曹操一下子攻占冀州南部半州之地,而且兵力不减反增,相反袁绍一退再退,军心浑散,不时出现逃兵,而且袁绍本人也病到在床。
本想曹操就算要破袁军已需不少时日,没想到进兵的速度竟然比我们还快,看来我们想要取冀州之地难矣。
孙策坐下叹气道。
主公,如今我们拥雍凉司三州以南阳等地,并州之地也指日可待,那时就算曹操攻取冀州,实力不逊色我们。
况且现在袁绍已有喘气之机,凭借他在冀州多年的经营,曹操接下去的进兵速度必定不快。
诸葛谨安慰道。
如果此时袁绍撤消帝号,那曹操进兵就有所顾虑了。
周瑜道。
我们一直忙着于袁绍交战,现在南面刘备、李世民、刘焉的战况如何了?孙策转换话题道。
据我们的密探来报,不久前刘焉趁李世民身中剧毒,性命堪忧之机联合南蛮孟获进犯江东,而武陵太守金旋借刘备刘焉之助在武陵叛乱,刘备也集合人马有意取合肥、庐江等地之意。
诸葛谨回答道。
那江东如何应敌,还有李世民的病情如何?孙策忙问道。
孟获进犯交州,李世民派大将张辽领兵增援交州,同时令合肥徐庶领徐晃、太史慈镇守江北。
至于武陵金旋攻打零陵失利,已退守武陵,不过现在武陵有刘焉派去的孟达、高沛二将还有原来袁术部将纪灵助阵,纪灵应该是刘备派去协助金旋的。
至于李世民民病情,密探来报说是天降灵丹妙药,使其病情立刻全愈,亲自领兵十万进攻武陵。
诸葛谨接着说道。
什么天降灵药,我看李世民根本没有中什么剧毒,这一切都是他故意布的局,好有借口出兵攻取益州等地。
孙策马上道。
主公,李世民中毒之事不会假,而且可以肯定是剧毒,不然以刘焉的性格必不敢率先进兵江东的。
他是将计救计借中毒之事诱刘焉出兵。
周瑜分析道。
报主公,江东密探来报,李世民派大将马超夺取益州培陵,另外由于孟达临阵投降,李世民不费吹灰之力收复武陵,城中近十万大军尽成了他的俘虏。
探马正在这个时候送来江东战报。
先父在时曾言李世民绝不简单,现在看来果然不假。
孙策朝探子道:加派密探混入江东,注意那里的一举一动。
是,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