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蔓蔓的真面目后,老公马上改了口风:要是咱们真有蔓蔓这样一个孩子,估计咱家会被榨干!我与老公想法不同:如果蔓蔓是咱们的女儿,她就养不成这些坏习惯。
每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一张完美无瑕的白纸。
孩子养成怎样的习惯,全靠父母日后的培养。
蔓蔓父母平时工作较忙,以为用金钱就可以弥补对蔓蔓的疏忽,但是把钱交给蔓蔓之后,又不教她如何花钱,最终导致蔓蔓养成了极低的财商。
诚然,女儿要富养,但不等同于娇惯、纵容。
今天,你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财富,供其随意使用,明天或许也可以,但是后天就不一定了。
财富总有用完的时候,到时如果孩子依旧大手大脚,状况将会如何,不用我说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出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孩子小时,与其提供给他足够的金钱,不如致力于培养他的财商,让他掌握正确认识和运用财富的能力。
留给孩子一座金山银山,还可能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而教孩子学理财,培养孩子的高财商,财富则能伴随他一生。
在培养孩子的财商方面,犹太人是我们的榜样。
从小开始的财商培养,使得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虽然只占世界人口的,犹太人却控制了世界60%的财富。
而且,世界上最富有的几大家族,摩根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等,都是清一色的犹太家族。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篇报道。
心理学家对100名3~8岁的儿童展开调查,当问到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孩子认为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仅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
最有意思的是,竟然还有孩子回答:钱是长在树上的。
孩子们的回答,体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时也暴露出他们金钱认识的匮乏。
我们不一定非要将孩子培养成大富豪,但即便是做一个普通人,也要具备相应的理财技能,否则不知道要为孩子操心到几时!子不教,父之过,咱们不要等孩子出现不良消费习惯时,才想起培养的重要性。
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应该从孩子具备认知和学习能力的那一刻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理财能力。
孩子成长到2~3岁时,基本就可以听懂成人谈论的话题了。
此时,如果你们在谈论钱,好奇心强的孩子会询问与钱相关的问题,父母们不要刻意回避,不妨抓住时机向孩子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
等到孩子稍大一些,4~5岁时,可以教他开始存钱。
给他零用钱的同时告诉他,这些零用钱是固定的,让他想一想,如果把几天的钱一次花完,下次要买其他东西时,钱不够或没有钱了该怎么办?这样,可以趁机引导孩子学会储蓄,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当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让其学会自己管理金钱。
此时,父母可以为其单独设立一个小账户。
如果孩子要买东西,先让他与父母一起规划购物单,或制订理财计划。
孩子可以从父母处学习到理财的技巧,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不过,父母首先要端正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否则,不正的上梁怎么能培养出良好的下一代呢?当然,在此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倡导孩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即通过适当的家务劳动获取报酬。
日本人在教育孩子时常说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孩子长大时,可以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
孩子年纪还小时,父母可以雇用这个小童工,比如洗碗一次给2元钱,扫地一次给1元钱……既保证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又可以让其明白财富应该取之有道。
不过,我不赞成为让孩子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而滥用奖励的行为。
有些家长爱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试得了100分,我就给你100元。
这种方式固然可能会提高其学习成绩,但是难免也会让孩子形成急功近利的性格。
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孩子人生境界的提升,同时也可能会帮助其获得更多的金钱,但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钱,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养孩子的财商,是为了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而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