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眼神自信的沈书玥,心里没来由生出一股希望,开口道:哦,那你说说看。
沈书玥恭敬开口:回禀皇上,淑妃娘娘并非生病,而是中了蛊毒,此蛊毒名叫血勾虫,淑妃娘娘之所以咳血就是这血勾虫在作怪。
血勾虫?皇帝皱眉,明显不相信。
太后也觉得沈书玥的话有些扯。
传言蛊毒是东邻秘术,从不外传,大夏曾经也派人去东邻想要学习这蛊术,可东邻十分谨慎,除了东邻皇族世家,一般人根本无法接触蛊术。
且淑妃明明就无任何中毒迹象,症状也看着像是风寒加重引起的肺病。
看来她还是太轻信,宁太尉虽然极力推荐,说她曾治好了宁老夫人,可毕竟是道听途说,自己未曾亲眼看见的东西,都有夸大的成分。
想来沈书玥上次之所以能治好宁老夫人也有碰运气的成分,宁太尉高兴便夸大了几分,沈书玥小孩子心性便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在皇帝面前立功,也属正常。
想到此,太后笑着对沈书玥道:好孩子,哀家知道了,让其他大夫说一说看法吧。
看到太后的态度,沈书玥心中明白,太后并不信她。
不过也是,蛊毒在大夏就像是一种传说,如果不是师父,她一辈子也接触不到,太后不信也很正常。
但不要紧,既然她敢来,那便有十足的把握能让淑妃用她的方子,所以她并不着急。
抬脚走到一边,沈书玥立在一侧静静听其他大夫的诊断。
有将近一半的大夫都说淑妃是风寒加重,导致了肺病,需要用猛药遏制病情。
另外有一小半探出脉象有异,心知并非自己能医治的了,便退到一边保持缄默。
而那张刘二人低声商讨一番后,张九方上前恭敬的站到皇帝面前说话。
草民敢问皇上,淑妃娘娘从前是不是一直有胃心痛的毛病?皇帝点头。
张九方便捋须一笑,一脸仙风道骨之气,那便找到症结了,草民方才看了淑妃娘娘的脉象,发现淑妃娘娘是胃肠受伤淤血逆流,导致了咳嗽咳血。
皇帝一听眼睛不禁一亮,心中有几分信服。
淑妃刚刚入宫之时便有胃心痛的毛病,前些日子忽然吃不下饭,总说胃心不舒服,然后便开始咳嗽。
想来此番咳血必定是那胃心病作怪!你说该如何治?张九方忙道:只能用温补之药,只要服下草民的方子,保淑妃娘娘一炷香之内停止咳血,然后再用草民的方子巩固半月,淑妃娘娘的身子便可痊愈。
哀家听着倒是不错。
太后听完忍不住点头。
皇帝也觉得张九方说的在理,便命他写方子。
沈书玥看着低头写方子的张九方,轻轻簇了眉。
血勾虫是一种慢性蛊毒,从中毒到身亡一般会经过最少半年的时间。
而方才她看淑妃脉象,发现淑妃中毒只有短短一月,也就是说,在中毒之初,淑妃便出现了咳嗽的现象。
太医们以为是风寒,于是开了一种温补的方子让淑妃服用。
殊不知,血勾虫诡异的很,太医开的温补的方子不仅杀不死它,反倒还会被它吸收。
经过半月的温补服药,淑妃身体里的血勾虫被喂的肥肥的,淑妃的身体也急转直下。
如果不出她所料,若是继续服用温补的方子,不出半个时辰,淑妃便会爆体而亡,那些肥大的血勾虫会从她的身体里爬出来……虽然张九方所开的是用来治胃心痛的温补方子,可在血勾虫身上,只要是温补方子,便全都是它的养分。
沈书玥想了想,抬脚正要上前说话,写完方子的张九方忽然朝她这边看了一眼,眼底闪过一抹阴狠,抬头看向了皇帝。
回禀皇上,草民方才听沈姑娘说淑妃娘娘中的是蛊毒,一时对这蛊毒倒是极为好奇,未免草民诊断错误,不如让沈姑娘说一说她的方子,草民也好学习一二。
得了治淑妃的方子,皇帝倒也没有先前那般着急,想着沈书玥好歹也是摄政王妃,让她说话就是给摄政王面子,便点了头。
张九方看向沈书玥:沈姑娘请。
沈书玥若有所思的看了张九方一眼,挡在面纱后面的唇角微微上扬,抬脚上前一步,看向皇帝。
回禀皇上,血勾虫生命力顽强,淑妃之所以病情恶化如此快,便是服用了太多温补的方子,此番若是再用温补的方子,恐有意外。
你的意思是?皇帝淡淡开口。
沈书玥道:民女建议用砒霜,只需半个时辰便能杀死血勾虫。
砒霜?张九方差点被沈书玥的话逗笑,好端端的人用砒霜?沈书玥该不会以为砒霜是补药吧?真真是可笑,还以为她只是资历浅经验少,可没想到她压根就不会治病,甚至连基本的药材都不认识!看来自己顺水推舟弄死她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这种人留着就是祸害人,弄死她简直是功德一件!在沈书玥那‘砒霜’二字落下时,整个寝殿陷入死一般的安静。
冗长的寂静之后,太后沉沉开口:沈书玥,治病救人并非儿戏,摄政王平时纵着你,你自己却不能失了分寸,哀家今日念在你救过宁老夫人和韩御史千金的份上不与你计较,你走吧。
听到太后的话,张九方有些失望,扭头看向沈书玥,便见她立在原地并不打算离去。
他心中一喜,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今日你是非死不可了!在张九方心中冷笑时,沈书玥已经开了口。
回禀太后,民女并非胡闹,实在是淑妃娘娘情况紧急,容不得民女退步,今日民女若离开,淑妃娘娘性命堪忧。
够了!皇帝猛的拍了桌子,怒瞪着沈书玥,你的意思是朕的爱妃若不吃你的砒霜便会死是吗?龙颜一怒如天威降临,整个寝殿包括太后都吓了一跳。
可唯独沈书玥,背脊挺直,没有丝毫惧色,反而迎着皇帝的目光点了点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