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姜丞相一定会出银子的

2025-03-31 09:10:49

与生意又有什么关系?徐思敬皱眉问道。

徐二老爷长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让下人都出去了。

徐思敬见他似有话想说,给了徐夫人一个眼神,徐夫人也连忙起身退了出去。

说吧。

他淡淡对徐二老爷说道。

大哥,朝廷筹集银子的事,外头都传开了,说是今年大旱,皇上未雨绸缪,要从大周买些粮食来备着。

徐二老爷说道。

徐思泉点点头:在我看来,皇上此举实在是有些过于谨慎了,虽然这几个月一直没有下雨,可也不至于让庄稼颗粒无收,饥荒什么的,实在是有些耸人听闻了。

此话差矣,徐二老爷严肃地摇摇头,大哥,我这半年来跑了不少地方,京都附近情况还算好,百姓从护城河里引了水灌溉田地,虽然辛苦些,可总不至于到了秋天颗粒无收。

然而别处的情形却更糟些,有两个郡田地里的秧苗已经全部枯死了,不止是秧苗,连山间的草木也一样旱死,粮食价格疯长了五倍不止,这样的地方,发生饥荒是必然的。

徐二老爷说道。

徐思敬不以为然地说道:那又如何?这些与生意有什么关系?你莫非还指望着将货物卖给那些灾民?徐二老爷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兄长并不在乎平民百姓的死活,然而亲耳听见,还是觉得怒火中烧。

然而他只是个商人,这些年在外闯荡,没少借着兄长的名声,所以只能暂且将这口气咽了下去。

大哥,他挑重点与徐思敬说,之前回来的那批货物,如果能够顺利卖出去的话,不但能够平了之前赔进去的账,到年底应当还能剩下不少。

不过今日平素与我合作的铺子,陆续有三家差了伙计过来,说暂时要不了之前定的那么多货物了。

徐思敬听了,脸上终于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他们怎么能这样?你们平常难道没有协议,就任由他们随意增减货物的数量吗?徐二老爷苦笑一声:那些掌柜与我们合作多年,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他们像约定好了一般,我肯定要问问是怎么回事的。

他继续说道,两家掌柜的闭口不谈,我与剩下那一家的掌柜的说了许久,他才稍稍给我透露了一些。

原来商会会长有心想要在朝廷前表露一番,已经开始号召京都的商人筹银子了。

徐二老爷微微叹了一口气,那掌柜的还悄悄问我,咱们徐家捐了多少银子,若是太少了,只怕不止他们三家,其余商户也会减少一定的货量。

这些个小人!徐思敬骂了一句,不必管他们,他们不进咱们的货,难道咱们就卖不出去了不成?大不了你自己再开个铺子,不给任何人供货,自己卖就是了!徐二老爷苦笑起来,他这个兄长对于经商一知半解,却总是想要指手画脚。

大哥,并非你想的那样简单的,他说道,商队每次带回来的都是不一样的货物,难道都能放在一件铺子里卖?就算可以的话,开了铺子我还哪有时间往大周跑?到时候又要不要加入商会?不加商会会被排挤,加进去之后,要怎么面对之前一直合作的商户?徐思敬张了张嘴,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再说话时声音不由弱了两分:那你说应当如何才好?这事简单,徐二老爷说道,你自己多捐些银子,再替商会会长与朝廷牵个线,一来能让咱们的货物在商会中更出名,二来商会会长欠下你一个人情,往后还愁赚不到钱么?徐思敬一时间有些意动,可再想到银子,仍是不大想出:只替他们牵线还不够吗?大哥!徐二老爷急了,你自己才出了一万两银子,倒是急着替商会牵线,他们怎么能信得过你?况且这一万两银子要是传出去被旁人知道了,往后还有几家商户肯与我们合作?一万两银子已经够多了……大哥,你捐五十万两。

徐思敬一听,脸色立刻就变了,徐二老爷见状连忙补充道,这五十万两我自己出,不走家中的账,等到年底分钱的时候,也绝不少你半分!徐思泉这才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还不忘阴阳怪气:你自个儿的钱,当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就算去当冤大头,也是你自己愿意的,我还能拦着你不成?……钟慕风带着人顶着烈日奔走了几天,将大多数银子都收了上来。

凤华宫里,叶书容看着眼前的账册,笑得见牙不见眼。

昭王辛苦了,她一边翻着账册一边说道,不过短短几日,就收了足足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上来,王大人想来也能松一口气了吧?她微微低着头,露出一截雪白纤细的脖颈来,钟慕风只看了一眼,便立刻低下头去,然而那一眼却好像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怎么都挥之不去。

听得她问,他收敛了心神,回答道:袁家与徐家各出了五十万两银子,还有其余不少人家,在宫中时说的三五万两,临到了家门口时,都往上加了不少。

毕竟人人都是要面子的嘛!叶书容笑着说道。

如今只剩下了丞相府一直没有表态,钟慕风说道,不知最后能不能凑到娘娘心目中的数目。

放心吧,只会多不会少的!叶书容信心满满,传令下去,让人寻一块三丈高的石碑来,等明日上朝的时候,沿着朝臣们进宫的路线,大张旗鼓地抬到宫中。

钟慕风立刻领悟了她的用意:娘娘想要将此次众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是啊,叶书容点头道,他们可是做了大好事,怎么能不刻碑传颂?后面还要刻上他们捐的钱数的,等刻完之后,便会立在城门前,以供后世瞻仰。

她笑得像个狐狸:你等着吧,姜丞相一定会出银子的,还会出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