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同意入学

2025-03-31 11:40:09

今早起来,孙桢想着董老夫人应该是今天到,于是就让人赶紧去码头盯着,要是遇到人了就接回来。

昨天的宴席结束后,孙桢让清儿复盘,看看昨天有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到位,以后要是准备这种宴席,应该需要怎么做,怎么处理。

两人正在屋子里说着,就见沈夫人带着孩子们过来了,这是昨天就说好的,孩子们是过来接受先生的考校的。

因为昨天休沐遇上了她们家宴客,那种情况又不好直接请先生指点,所以沈大人昨天就已经和董先生见过了,两人也交流了一番,今天就由沈夫人带着孩子过来。

现在就看他们仨能不能得到先生的认可了,这几天都让他们自己在家看书,我这心里也没有底。

沈夫人带着沈庭之过来的,昨天也请了他们,不过他们没过来,所以孙桢也让人准备了吃食拿过去给他。

几人正坐在外院的客厅里,等着先生的到来。

没一会儿,先生和几个孩子都过来了,孙桢请先生上座。

一落座,董先生也没有拐弯抹角的,而是直接开口问三人:你们三个都是想跟着我读书的吗?是的,先生,还望先生多多指教。

沈夫人的大儿子如奚上前说道。

我听说你已经考上了秀才,那我出几个题考考你。

请先生出题。

董先生说了几个题目,一开始沈如奚还能回答得出来,后面就开始有些磕磕绊绊了。

董先生又让壮壮回答了一遍,显然壮壮的回答先生更满意些。

你也不错了,也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只要再多加努力,举人不成问题。

听到董先生这么说,沈夫人就有些高兴,这个时候的科举不是谁都能考得中进士的,那都是万里挑一的。

能中举人,好歹也能一只脚踏进官场的边缘了,到时候再跟着董先生学习,考上进士的几率就更大一些。

接着董先生又看向了沈如文,他有些紧张,刚刚董先生问哥哥的问题,后面的题目他都有些听不懂,更别说要回答了。

等到先生问了他问题,好在要简单一些,前面的都能答得上来,后面就不懂了。

先生只说也还算有悟性,不过也没有直接说同不同意来读书。

沈夫人有些担忧,看自己的儿子眼神可不怎么好,毕竟他是最调皮的,静不下心来读书。

先生看向了更小的沈庭之,看他这么小,想着可能和嘟嘟一样只学过一些字。

可看过哪些书?回先生,学生已经看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现在正在看《论语》。

看来看的书还算多,那我也考你几个问题。

董先生问的问题基本都是他读过的这些书上的,而且沈庭之也能回答得出来,甚至连《孝经》他都能回答上来一点。

嗯,很不错,这个孩子很有悟性。

这三个孩子我都收了,不过还请两位夫人向其他人转告,我已不再另收学生,不然顾不过来。

沈夫人原以为小儿子进不了了,谁知道有这么个大惊喜,这时候她自然无有不应。

辛苦先生了,到时候就请先生多费心了,要是先生有什么喜欢吃的,可以直接吩咐厨房做即可。

那就多谢夫人了,昨天那个佛跳墙很是不错,还有那句诗,老夫觉得很是贴切,不知是何人所著?我也不太清楚是何人所作,不过因为佛跳墙这道菜太过于滋补,要是先生喜欢,您也可以给厨房说一声,到时候隔段时间做一次,也好准备那些食材。

夫人,董老夫人来了。

正说着话,采薇进来给孙桢说。

先生,沈夫人,刚刚我的丫头来报,董老夫人已经到了,现在正好快到了中午,大家就在这里用了饭再回去休息。

这可真是太好了,那我们也留下来,见见你们的师母。

沈夫人也高兴地说。

董老夫人进来了,她今年也是50来岁的样子,不过头上已经有了许多银丝,看起来精神也不太好。

彭夫人、沈夫人,老身身子不是很好,请两位夫人见谅。

董老夫人看着虽然精力不好,但是个很温和的人,看到孩子们也很是喜欢。

老夫人不用客气,我们已经准备了饭菜,要不夫人您先用了饭再去休息?那老身就不客气了,还要麻烦你们,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老夫人说的哪里话,我们家的孩子还要劳烦董先生教导呢,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您就是他们的师母,我们只是准备了点饭菜,也还不知道是否合您的口味,还请老夫人不要见怪。

这已经很是丰盛了,只不过老身因为身子差,所以吃得要清淡些。

老夫人,您的身子状况要不要请个大夫帮着看看?没事,老身这样也是多年了,只不过是因为这次坐船,有些身子不适,所以才看起来更虚弱些。

原来是这样,那老夫人你吃完后还是先回房休息一下,想来应该会好一些。

多谢夫人了。

几人吃完后,孙桢又吩咐了壮壮他们带着老夫人和董先生回去,要是有什么需要就及时和丫鬟们说,千万不要客气。

这下子这几个孩子的事也处理好了,我这心里的大石也终于落下了。

等他们都走后,沈夫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就说你们家孩子也不差的,是你太过担心了,明天孩子们就来读书了,这下子我也能清静些,要不然整天聒噪得很。

你还嫌聒噪啊,昨天你弄的那个什么扑克牌,真是太受大家欢迎了,虽然他们在你这的时候没说什么,不过走出去后我都还听到她们在讨论自己刚刚出错了哪张牌,哈哈。

我这不是想着大家坐着也无聊吗,除了说点自己的事,自己家孩子的事,剩下的时间也就是看看花园,太无聊了,更何况我们这园子也没什么好看的,要不是还有几盆花,恐怕也是光秃秃的。

还真是,这可真是打发时间的好方法,我以前在家里也是一样,除了管管家里的事,做做针线也没什么太多的事,再说了,家里的事也不多,不像那些世家大族,人口多了,事情多,就显得更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