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站在远处,偷瞄着两人,不敢上前。
正当他不尴不尬地搓手,原地转圈的时候,胡爷爷带着几个老大爷,浩浩荡荡的从远处走来,为首的那个大爷,头发浓密漆黑,精神矍铄,开口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小添回来了?颜旭原本想治治骆其添的不要脸行径,跟他理论出个子丑寅卯来,听到这个声音,不由得停下来。
骆其添笑眯眯地看着越来越近的人群,乖巧地应答着,与众大爷一一打招呼。
院长终于得到机会,赶忙上前,陪着笑为骆其添介绍每个人的近况,骆其添只是笑着,不说话。
他在众人的围攻之下,抬头向颜旭望去,颜旭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
骆其添挥挥手,示意颜旭过去。
很快,众大爷的目标从骆其添转到颜旭身上。
不知道胡爷爷跟几人说了什么,几位大爷对颜旭异常热情,围着她问长问短,纵使她有记者的职业技能加持,一时间竟有些招架不住。
还是骆其添出面替她解了围,胡爷爷,你们这样会吓着她的。
咱们还是先办公事?骆其添成功转移了注意力,颜旭暗暗松了口气。
院长安排的非常妥当,看得出,这是个能力很强的人。
养老院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设施一点不逊色。
院长把这个院区打理得整洁有序,工作人员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有条不紊。
整个养老院处处透露着温馨、有爱、秩序井然。
为了方便工作,这次颜旭带的是手持微型摄像机,她调整好角度,调试好机器,按下开始按钮。
老人们因为他们的到来,还处于亢奋之中,因此,一开始,局面很是混乱。
颜旭想了想,提醒他们,你们在部队的时候,春节的时候,有哪些需要特别准备的呢?众人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各抒己见。
颜旭有些头疼。
这样下去的话,素材是够了,但是能按照逻辑拼到一起用的,恐怕不多。
这时,胡爷爷力排众议,不如大家聊聊,我们为什么会聚在这里?意外的是,众人纷纷平静下来,与刚才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一时间,屋子里死一般寂静。
每年春节,我们这帮老哥们重要仪式,就是纪念他,老夏。
中气十足的那位大爷,此时低低开口。
胡爷爷起身,佝偻着上身,语气沉重,走吧,去老夏的房间,今年仪式提前。
颜旭手持摄像机,连忙跟上。
养老院的后院,是老人们的卧室。
胡爷爷站到最中间的那个卧室门前,缓缓掏出钥匙。
颜旭调整着机器,瞥了一眼身后,骆其添没有跟来,应该去跟院长谈事情。
颜旭正犹豫着要不要等一下他,门锁咔嚓一声响,胡爷爷打开了房门。
这个就是老夏的房间,这里面的物什,都是小添从老夏家一件件搬来,又按照老夏家的摆设,原封不动的还原出来的。
这里,处处有老夏的影子。
所以,每年春节,我们都会把他的房间仔仔细细地打扫一遍,不同于一般的扫房,我们主要是看看没有什么物件老坏,以便及时调换。
正是因为老夏,我们这帮老兄弟们才有了这个归处。
颜旭十分困惑,听胡爷爷的描述,这位姓夏的老人,应该与骆其添关系匪浅,然而她不记得骆其添有一个姓夏的亲戚。
她迟疑半刻,问道,这位夏爷爷,是骆其添的亲人吗?几位老人进入房间之后,便异常沉默,他们各自找好一处座位坐下,纷纷看向胡爷爷。
颜旭调转镜头,对准胡爷爷,给了特写镜头。
胡爷爷缓了口气,徐徐道来,声音似乎不再嘶哑,变得悠远空灵。
老夏是我们的班长,是个热心肠的人。
退伍后,一直住在小添家隔壁。
有一天晚上,小添那个禽兽的爹再次发酒疯,暴打妻儿,老夏听不下去,跑到隔壁调解他们的家事,谁知,那个姓骆的一点都不知道收敛,老夏气不过,就打了他。
还把小添领回家,替他处理伤口。
小添命苦,后来,他妈妈,走了.....从此之后,小添便经常偷偷跑到老夏家,老夏看他可怜,便把小添当亲孙子般对待。
但是,老夏的亲孙子是真不争气啊。
夏杨,老夏的孙子,天天跟着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还隔三差五的跑来向他要钱。
有一次,夏杨来的时候,刚好撞见小添。
那小子小学的时候跟小添是同学,知道小添家里有钱,便起了歪心思,背着老夏讹小添的零花钱。
老夏发现之后,把夏杨暴打一顿,夏杨那小子急了,说漏嘴,将他小学的时候,找人打小添的事儿说了出来。
小添当时脸色惨白,摔门走了。
老夏又气又急,把夏杨赶出家门后去找小添,可是小添根本不开门。
可能那次挨打,对他造成很深的伤害吧。
夏杨被老夏赶出家门之后,当天晚上出车祸,人没了。
老夏一下子就病倒了,唉,再不争气的孙子,也是自己的骨肉,老夏的天塌了。
当时我们都在部队,对于老夏的情况,干着急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小添不知道从哪儿听到了消息,默默回到老夏家,很自然的担起照顾老夏的任务。
老夏在小添的照顾下,慢慢好了。
我们都放下心来。
然而,老夏的精神是越来越不济,小添又要上学又要照顾老夏,很是辛苦。
那几年,小添又是出钱又是出力,跟老夏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对老夏却不离不弃。
这个孩子讲情义啊。
再后来,老夏越来越糊涂,整日里念叨着在部队时的事儿,他告诉小添,在部队时,他曾经给我们几个承诺,要建一所养老院,将来老了,老哥几个还在一起。
小添这孩子,心思重,就记下了,他知道老夏唯一的挂念便是这些老战友们,所以,当他在经济好起来的时候,就投资了这家养老院。